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路径研究-张立星.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7892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01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路径研究-张立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路径研究-张立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路径研究-张立星.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密 级: 学校代码:10075 分类号: 学 号:201202 73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S _学 位 申 请 人: 张立星 指 导 教 师: 白德全 教授 学 位 类 别: 管理学硕士 学 科 专 业: 行政管理 授 予 单 位: 河北大学 答 辩 日 期: 二一五年六月 Classified Index: CODE: 10075 U.D.C.: NO: 20120273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Management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

2、ic Policy-making of China Candidate: Zhang Lixing Supervisor: Prof. Bai Dequan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Management Specialty: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June,2015 摘 要 I摘 要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 在管理社会事物和调控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民

3、参与的本质就在于确保公共政策能够真正代表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因此,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有无公民参与,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就,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由于文化观念、参与制度、参与渠道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与我国民主制度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主要表现在公民参与的主体能动性差、公民参与的行为方式有偏差以及公民参与的效果不佳等。因此,理性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的困境,进而从制度化建设、公民参与能力、政府决策方式等方

4、面来寻找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 不仅能够激励公民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来,而且对于 实现公民有效政治参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公共政策;公民参与;参与能力;决策方式 Abstract IIAbstract Public policy is the main method to provide public service and to carry out the social management by government,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managing social th

5、ings and regulating the market economy. The essen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lies in ensuring that public policy can sincerely represent and safeguard the social public intersects,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Therefore, whether citizen participates in the proces

6、s of public policy-making or not determines the legitimacy,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public policy.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making, making many encouraging achiev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7、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has been improved. However, because of cultural concept, the system of participation, the channel of participation, etc,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policy-making and the requirement of democracy i

8、n China. The gap lies in the low ability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deviation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way, and poor effect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so on. Therefore, we should rationally analysis the troubl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public policy-making process, and then look for t

9、he perfect path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policy-making from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the ability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way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etc. These not only can motivate citizen participates in public policy-making, but also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10、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ffecti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Keywords public policy citizen participation ability of participation way of decision-making目 录 III目 录 第 1 章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 研究目的 1 1.2.2 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1 国内研究现状 3 1.3.2 国外研究现状 5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

11、法与创新点 6 1.4.1 研究内容 6 1.4.2 研究方法 6 1.4.3 创新点 7 第 2 章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相关理论 8 2.1 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的内涵 8 2.1.1 公共政策 8 2.1.2 公民参与 9 2.2 人民主权理论 10 2.3 社会契约理论 10 2.4 协商民主理论 11 第 3 章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存在的困境及成因 13 3.1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存在的困境 13 3.1.1 公民参与的意识薄弱 13 3.1.2 公民参与的行为方式有偏差 13 3.1.3 公民参与的效果不佳 14 3.1.4 公民参与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15 3.2

12、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存在困境的原因 16 目 录 IV3.2.1 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度低 16 3.2.2 公民参与能力不足 18 3.2.3 民意表达的渠道不畅 19 3.2.4 政府的决策理念存在偏差 20 第 4 章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路径选择 22 4.1 加快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 22 4.1.1 健全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22 4.1.2 健全和完善民意调查制度 23 4.1.3 健全和完善听证制度 24 4.1.4 健全和完善信访制度 25 4.2 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 26 4.2.1 实施公民教育 26 4.2.2 践行公民活动 27 4.2.3 培育理性精神

13、 27 4.3 拓宽公民的参与渠道 29 4.3.1 拓宽大众传媒参与的渠道 29 4.3.2 拓宽网络参与的渠道 30 4.3.3 拓宽民间组织参与的渠道 31 4.3.4 提高公民参与的效果 33 4.4 提升政府的决策理念 34 4.4.1 政府要摆正对公民参与的认识 34 4.4.2 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35 4.4.3 政府公共决策文化的革新 36 结 语 37 参考文献 38 致 谢 4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2 第 1 章 导 论 1第 1 章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

14、此,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就显得至关重要。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由于政府的有限理性,这就使得仅仅依靠政府本身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也明确提出要将公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这也明确了将公民参与作为政府行政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参与作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既可以实现自身所拥有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进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可以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制

15、定过程中,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的参与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现实生活中,公民会积极地利用现有的参与渠道,如听证、信访等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影响政策导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使公民参与的方式更加灵活,提高了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然而,在公民广泛的参与下,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缺乏较为完善的理论指导、参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又如参与的行为方式存在偏差、参与效果不佳、组织化程度不高等,这些都制约着公民参与的良性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公民参与的效果,为这方面的理论提供必要的补充,我在导师的支持下,选择了这一课题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使公民参与的路径

16、更加丰富和畅通。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 第一,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遇到的困境,找到能够提高公民参与能力、保证公民参与效果的一些路径。 河北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2第二, 从公民参与这一维度入手, 使公民能够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发挥最大的效果,保障所制定的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1.2.2 研究意义 本论文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困境入手,找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公民参与完善路径,集思广益,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进而实现公共利益,维护人民权益。 1.2.2.1 理论意义 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探讨

17、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定,进而找出政府、公民共同进行决策的一般规律,可以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保证。首先,它能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处于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可以为政策提供大量的一手信息,公民中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知识,而广大人民群众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其次,它能促进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公民意识的觉醒使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来,希望制定的公共政策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公民参与就能很好地满足公民这一需求,保证公共政策的民主化。最后,它能促进公共政策目标的广泛性。公民参与可以使制定的公共政策体现更多人的利益,使政策目标更加广泛。此外,对该课题的研究也可以丰富

18、我国公民参与的理论,进而推动民主理论向前发展。 1.2.2.2 现实意义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公共政策的认知度。公民的参与可以使公民了解政策问题、政策方案,同时,公民和政府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也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消极对抗,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减少政策执行时的阻力,提高行政效率。其次,有利于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当今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复杂,如果公民不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来,则决策主体就难以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公民参与可以使制定的公共政策更加公正合理,从根本上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有利于公民对公共政策进行监督。权力的集中可能会使得其只代表个别人或者个别阶层的利益,使得部分官员在制定政策时产生自利性。这就需要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在了解政策信息的前提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并行使自身的监督权,进而防范官员自利性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