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2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6270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2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2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2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2第7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时髦的转身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断发易服”1“易服”(1)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清政府改革官服。(2)民国期间:政府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洋装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2“断发”(1)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3不缠足运动: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二、报刊与电影1报刊(1)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2)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

2、观念。(3)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4)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5)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2电影(1)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2)1905年,京剧短片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3)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4)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三、移风易俗1礼仪的简化:民国之初,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2婚姻的变革: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

3、代婚姻的变革进程。3丧葬礼仪的变化:19世纪中期,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注目。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中国近代史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一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莱馆”“面包房”“咖啡店”出

4、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李维清上海乡土志根据史料一,归纳上海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史料一描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生活的变迁,“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轮船公司皆在焉”说明了上海是近代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表现:建筑出现了西式楼房;上海在经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近代化程度较高,上海俨然是西化城市;宗教信仰影响到中国思想;饮食、服装呈现西化趋势。原因:鸦片战争后,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最早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史料二20世纪初大多数人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

5、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以致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气象,分析其原因。史料二描述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20世纪初中国人推崇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表明西方民主、平等、自由思想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

6、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社会影响和认识(1)特点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半殖民地化的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

7、的发展和推动工业化进程。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3)认识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探究2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史料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19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

8、时务报最多时日销量达1.7万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同时,一大批学习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如农学报新学报格致新报普通学报中外算报地学杂志等。1927年后,沪宁一带成为全国报刊的中心,上海一地报纸超过五十家,全国日发行量五万份以上的报纸全部集中在上海。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报业出现的新变化并进行评价。史料阐述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状况。从外国人首办到国人自办,从种类单一到专门性刊物等,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史料关键信息得出:出现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报刊种类增多,发行量增大及带有政治救亡色彩。出现专业性刊物

9、。报刊业中心转移到上海。变化:出现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种类增多,发行量增大;带有政治救亡色彩;出现专业性刊物;报刊业中心转移到上海。评价:新变化源于西方侵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新变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清末政局的变化,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民众启蒙,活跃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

10、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以唯物史观认识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报刊(唐至晚清)的基本演变唐代邸报出现,内容为宫廷动态,手写而成,无须审查宋代邸报须审查通过后方可发行。同时,民间刊发的“小报”盛行,内容丰富,受百姓欢迎,但政府对其严行禁止明代中叶除邸报外,政府允许民办京报发行,内容基本为官方文书。报纸主要由手写而成,印刷为辅1

11、833年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发行第一份中文报刊,宣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1874年上海第一份由国人主办的中文报刊汇报发行,采用西方机器印刷设备1896年时务报创刊,梁启超担任主笔,曾发表变法通议一文19051911年革命派报纸纷纷出现,如民呼日报,因鼓吹革命,3个月即被查封摘编自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社会转型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根据材料内容提炼主题,其次迁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注意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近代报刊的职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阐述:报刊的

12、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19世纪70年代以来,民族工业兴起,民族资产阶级诞生。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成员郑观应在报纸上宣传变法,是对晚清封建统治的冲击。19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加之民族工业的继续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维新报刊、鼓吹变法、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它在思想上有利于民众的思想启蒙,为维新变法的实践提供舆论基础。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内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

13、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外因:西方报刊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2)影响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深圳二模)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

14、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D材料中宁波妇女最初受“西化”的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由于向日本学习,日本风俗传入中国,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受政治革命影响,又流行“兴汉头”,综合信息可知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故选D项;妇女的发式变化无法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亦与反专制的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故排除A、B两项;新文化运动前,中国主流文化依然是封建儒学思想,因而宁波妇女的发式变化不能代表社会主流方向,故排除C项。2(2019乌鲁木齐

15、二模)1903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刊登征婚告白,条件为:鄂籍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这反映了当时()A报纸开始推动社会启蒙和时代进步B先进的婚姻观念已经成为时代风尚C传统的封建礼教受到新思想的冲击D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C由材料“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可知,传统的婚姻习俗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而追求平等,故选C项;报纸产生于19世纪中期,故排除A项;“已经成为时代风尚”不符合1903年社会史实,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习俗的变化而非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故排除D项。3(2019蚌埠三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

16、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A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B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C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D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较大C材料涉及的是民国建立,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材料只是谈及服饰变化的一个现象,不存在崇洋媚外,故排除A项;伦理纲常思想被抛弃是在191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进行中西方服饰的比较,故排除D项。4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 000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

17、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C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故A项错误;开创国人办报先例的是昭文新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销量的增加反映出维新派有效地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开启了民智,故C项正确;“需求极大”夸大了事实,故D项错误。 雨后的春笋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铁路1地位: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发展历程(1)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2)

18、1888年,紫光阁宫廷专用铁路落成。(3)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资本输出的表现)。(4)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5)民国以后,政潮迭起,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二、水运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挤压下,处境艰难。3民国后依然在艰难中求生。三、航空1起步于1918年,马尾造船厂开始研制水上飞机。21918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拟定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近代交通业的特点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

19、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中国尚无能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极小部分之材料上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购得。领域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937年)四、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此后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发展:20世纪30年代发展情况发生变化。3影响(1)经济和观念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

20、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社会和生活上:大大增强了中外联系,促进了社会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素养提升融会贯通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探究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因素史料一 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且泰西智巧绝伦,果能别创一法,于民间田庐坟墓,毫无侵损,绘图贴说,咸使闻知,百姓退后无言,朝廷便当曲许,否则断难准行。清沈葆桢条说议铜线铁路(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根据史料一,归纳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

21、由。史料一论述了清朝地方官员对兴建铁路的认识,“铜线铁路亦中国将来之利也”说明修建铁路对中国有利。“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聚族而争”反映出官员认为修建铁路导致毁人坟墓,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民众反抗运动,说明了封建势力的保守思想影响了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观点:认识到兴建铁路的益处,但反对外国人在中国兴建铁路。理由:兴建铁路会“占人田业”;伤害商贾生计;毁人田庐;毁人祖坟,破坏风水;影响社会治安,危及统治等。史料二中国之有铁路,始于1876年外国在上海所修的吴淞铁路。1881年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95年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铁路轮船被视为起衰振弊救国国强的利器,才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从18

22、95年到1911年,出现第一次铁路修建的高潮但这些铁路大部分都借入了外国资金,外国资本势力对它们仍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摘编自朱荫贵近代新式交通运输业与中国的现代化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铁路修建高潮的原因。史料二阐述了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1895年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起衰振弊救国图强的利器”表明铁路的发展与群众爱国救亡运动、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争夺中国铁路利权;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

23、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2)影响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以唯物史观认识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廷的铁路建设大致经历了排拒、接受、试办、争办的过程,这中间有断裂、有争论、有迂回曲折。甲午战后,清廷朝野上下一致认为,兴办铁路是“方今切要之图”“时务要端”。1895年12月6日颁布上谕

24、:由“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股至千万两以上者,著准其设立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赢绌,官不与闻”。并强调:“著该督等,详加体察,不得有洋商入股为要。”但这种方式使列强难以容忍,它们乘清廷财政竭蹶之机,纷纷争当债权人,结果引起广大绅商及人民公愤。于是,1905年清廷又在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统一对铁路的管理,并颁布矿务铁路章程,要求各地铁路公司“集款以多得华股为主,无论如何兴办,统估全工用款若干,必须先有己资及已集华股十分之三,以为基础,方准招集洋股或借用洋款。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同时将批准举借外债的权力收归中央,明令凡举借洋款,必须由总局和总理衙门批准。摘编自金士

25、宣中国铁路发展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铁路建设的差异及原因。解析:“差异”根据材料中清政府在两个时间段的具体举措来回答,“原因”应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形势的变化来回答。答案:差异:19世纪末:富商集资商办与借款举办;20世纪初:利用列强,以中资为基础,允许外资入股,突出政府管理。原因:19世纪末:马关条约的签订,巨额赔款,政府财政困难;洋务运动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为铁路建设创造了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激发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的投资热情。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促进了人民群众的觉醒;政府出于缓和国内各阶层矛盾的需要;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政府出

26、于利用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的需要;铁路建设关系到国防、民生,政府需要加强对列强修建铁路的限制。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1)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外国传人的。交通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2)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业开始近代化。(3)交通工具(运输业)地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比乡村显著。(4)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同时并存。(5)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洛阳检测)下表是1881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清政府借款修建外国资本直接投资经营清政府独立筹资官商合办里程(公里)4 171. 22

27、746. 11042.41 042.4占总里程比例46.3%30.5%11.5%11.5%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B近代民族工业无从发展C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D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C材料反映的是18811911年铁路修筑情况,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失败,故A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和借款给清政府等所占的比例可知,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被外国控制,故C项正确;清政府借款修筑铁路,借款的背后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实际筑路权已被列强控制,故D项错误。2(2019泸州二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

28、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A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B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C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D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B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修建铁路能够加强东西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增强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意识,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铁路对近代化的影响,故A项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属于现象,并未表明本质,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要是“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3(2018邯郸二模)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

29、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D交通的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B从“风气固判然两截”可知城乡思想观念截然不同不是对材料本质的反映,故A项错误;从“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可知,城市观念差距是由新式交通工具带来的,体现出交通拉动经济,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故B项正确;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是材料中现象的体现,与问题“本质”不符,故C项错误;交通的发展会带动社会习俗的变革,但不是影响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故D项错误。4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

30、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A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B材料仅有山东一省的电话建设情况,不能体现出山东省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故A项错误;从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状况可知,山东省通讯事业发展较好,可以佐证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讯业,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不能反映出经济重心转向内地,故D项错误。真题研练感悟考

31、法还原历史情景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2017全国卷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明立意: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的一次集体婚礼为切入点,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抓关键:“喜字纱灯引导”“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蓝袍黑褂”“旗袍”等。理思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较早接受西方思想,社会习俗变化较大。“蓝袍黑褂”代表是传统旧习俗,而“钢琴曲”

32、“头披白纱”代表着西方新式习俗,这体现了这次集体婚礼上中西习俗并存融合,故B项正确。练点1:中西建筑(2019海南卷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B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句“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很显然,在这里中西建筑文化很好地融为了一体,故选B项;“遍及中国乡村”很显然与题干的“闽南”不是一个概念,排除A项;对于“返乡”海外移民

33、来说,中国建筑风格是根本,最多受西方影响,说受到西方冲击,很显然是夸大了,排除C项;中国的西式建筑应来自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或者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也许来自于内地),排除D项。练点2:清末发式的变化(2018海南卷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D根据材料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34、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故C项错误;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练点3:社会观念变革(2016海南卷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

35、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D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材料“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由材料“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虽然新学追求民权,但并无报效国家的有效方式,只能服从封建选拔人才的方式,故D项正确。练点4:广告与近代思想解放(2017全国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

36、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B广告宣传“思想日新”“谋卫生”,广告非常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在材料时间之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故C项错误;虽然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但不能得出国民是否实现了广告中宣传的文明,故D项错误。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2019镇江一模)清末违警

37、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由此可知()A自行车已普遍使用B崇洋媚外风气盛行C政府加强公共管理D民众抵制西方文明C清末、民国法律规定交通事项,属于政府行为,故选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普遍”,故排除A项;法律规定自行车的使用,无法体现崇洋媚外,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民众的态度,故排除D项。2(2019南京高三调研)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

38、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C材料“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等表明人们对废止缠足这个问题看法不一致,有人主张,有人反对,说明思想观念新旧冲突,故C项正确。3(2019沧州高三联考)1884年点石斋出版的石印本申江胜景图,将吴淞火轮车(如下图所示)作为新上海的一大胜景,并认为“维车之利,无间华夷,使人使马各有所宜。自通泰西,独出其奇,以电运轮,其捷难羁”。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结构渐趋优化B民众的出行方式发生巨变C上海成为经济中心D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

39、交流D根据材料“维车之利使人使马各有所宜以电运轮,其捷难羁”可知,火车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出行方式构成冲击,民众的出行方式多样化,但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近代交通的变化,而未涉及经济结构的优化,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火车带来的变化,而未涉及上海经济中心的地位,故排除C项。4(2019沧州高三联考)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B根据材料“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可知,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说明了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的发展,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推行变法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宣传共和思想,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故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