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2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75890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2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2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2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2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提升.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方面特点农业生产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进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经济重心经历了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结构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政策古代中国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点训练1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

2、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与材料中“明清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耕技术,故B项错误;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蚕罢米”是催收田租的时间变化,但没有涉及“地主催收田租”数额减少,因而无法说明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故D项错误。二、古代中国各时期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

3、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等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对点训练2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凡在内府役做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一规定客观上推动了()A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B小农经济的巩固C激发工匠生产积极性 D商品经济的发展D材料中“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表明付给工匠一定的薪金报酬,会扩大工匠消费,有利于商品经济的

4、发展,故D项正确。 三、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因素1制度性因素(1)土地私有制: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2政策性因素(1)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但到封建

5、社会后期它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社会进步。(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缴纳赋税。由于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4思想观念因素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作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

6、业。对点训练3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 051万顷;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A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B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C古代中国主要经济结构是农耕经济,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且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未占据社会主导,题干反映耕地总面积的增加,即拓荒,玉米种植比水稻种植的温度、水利要求低些,而究其实质是古代中国传统农业未转化为现代农业,故C项正确。近代前夜中西方对比中国西方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并达到

7、顶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相继展开,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专制,代议制民主确立并发展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思想文化文化专制,加强思想控制;虽然出现了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要求的进步思潮,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学仍占统治地位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主、科学、理性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成为时代潮流对外关系实行“海禁”政策大力进行殖民扩张对点训练4(2019亳州质检)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A经济结构的差异B中央集权的强弱C思想解放的程度D海军实力的高低A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故A项正确;清中央集权空前强化,英国中央集权强化,故B项错误;清实行八股取士、思想僵化,英国正在开展启蒙运动,但思想解放程度不同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海军实力较弱,英国积极进行对外扩张,海军实力强大,但海军实力的高低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