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7186662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测试一、单选题116世纪中叶,东方的香料和调味品在西欧的销量是一个世纪前的3倍多;中国的茶和非洲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人餐桌上的主要饮料: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红薯、烟草、可可、西红柿等开始逐步成为全世界到处都有的东西。由此可知A亚洲成为新的世界贸易中心B欧洲饮食结构发生彻底改变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D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遍及全球216世纪末,马铃薯传入欧洲,欧洲人认为印第安人是奇怪的落后者,作为落后文化的产物马铃薯,在最初的两百年内,并没有在欧洲民众之间广泛种植,而是仅仅局限于菜园中。这反映出A马铃薯未能在欧洲引种成功B物种交流存在不平等性C马铃薯不适合欧洲人的需要D思想观念影响物种

2、传播3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此时期咖啡馆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反映出()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渐趋同化C社会生活出现了根本性变革D世界市场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4油画巧克力描绘了17世纪引人注意的消费体验。富有的欧洲人像阿兹特克上层社会人士一样把巧克力作为一种奢侈的饮料.他们从墨西哥进口昂贵的巧克力到西班牙、再用从中国进口的更昂贵的瓷杯来饮用。这幅作品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欧亚之间开始建立商业联系B世界贸易促进饮食文化交流C中国的瓷器远销至美洲大陆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5

3、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逐渐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A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B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C延缓了殖民扩张过程,推动文明发展D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6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使人口得到增长。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这说明()A欧洲本土作物在全球广泛传播B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饮食结

4、构C农业机械化促使世界人口激增D早期亚欧贸易以粮食作物为主7如表反映了“马铃薯在东亚的传播路线”,由此可知时间概况16世纪末荷兰人将马铃薯传入中国台湾16世纪后半中西班牙人将马铃薯带到菲律宾1601年荷兰船只将马铃薯运到日本A东亚成为欧洲殖民的中心B马铃薯经海路传入亚洲C欧洲农作物栽培技术先进D跨太平洋农业贸易繁荣8据学者总结发现,中国近千年来总共发生过两次粮食革命,一次是北宋时因海外贸易输入的占城稻;另一次是明朝时美洲作物的传入,使中国粮食作物的品种大幅度增加。第二次粮食革命A使中国的贫瘠土地得到开发B使中国出现了“盛世局面”C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D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增加9从16世纪到18

5、世纪初、欧洲人口数量在8000万到1.2亿之间,与同一时期的中国人口数量相差不大。1800年,欧洲人口达到1.8亿、约相当于当时中国人口的一半,亚洲其他地区的人口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1618世纪亚欧人口增长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A美洲人口的迁出B近代科技的兴起C世界市场的形成D跨洲的物种交流10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由此可见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咖啡馆成为了社交主要场所C欧美国家饮食结构逐渐趋同D世界物种交流范围逐步扩大11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许多地区改种桑树、棉

6、花等经济作物,当地人“不产米,仰食四方”,民间海外贸易昌盛,白银大量流入。这说明A全球化已影响中国B长途贩运开始发达C经济出现区域分工D抑商观念已被放弃12有研究表明,17世纪出现了全球气候变冷的“小冰期”和全球范围内一系列革命狂潮、国家崩溃的“总危机”,而美洲作物的传播以及引起的“农业革命”则是超越危机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说明美洲农作物的传播A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C推动农业发展的集约化D提高了人类的抗饥荒能力13水稻本是英国移民者不熟悉的作物,16世纪开始.正是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北美南卡林罗纳变成充满生机的“水稻王国”,并把水稻种植提高到令欧洲人钦佩的水平”。这反映

7、了.当时北美地区A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B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C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D水稻种植超越欧洲地区1418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杨格记载:“(法国南部)没有玉米,就必须休耕。而休耕,人们就得缺粮挨饿。而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用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所以它是一大宝物。”这说明玉米的广泛种植A加速了圈地运动B改变了农作制度C解决了粮食问题D推动了商业革命15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A马铃薯、玉米B小麦、

8、甘薯C玉米、水稻D烟草、可可二、材料分析题16茶叶成为世界性饮品的过程,也是一部社会变迁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世纪,欧洲旅行者首次接触茶叶,葡萄牙传教士在著作中提到了东亚人饮茶的习俗。欧洲人发现了它提神醒脑的功用后,慢慢尝试把茶叶融入自己的饮食中。英国东印度公司跟中国没有直接贸易往来,只能从荷兰进口价格昂贵的茶叶。17世纪80年代,饮茶已成为英国上流贵族社会的重要生活组成部分。1704年,英国联合东印度公司开启了直接与中国贸易的大门。此后公司的业务几乎被茶叶贸易垄断,他们为同已经抢占先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竞争,选择与广州当地的行商合作。茶叶成为18世纪大都市杂货商店的一般商品,

9、茶叶存在于商店招牌、报纸广告和商业名片的装饰设计上。1723年英国政府提高了茶叶消费税,导致走私茶叶大行其道,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茶叶普及。18世纪,英式茶文化的社交功能得到拓展,不但有流行在上流社会的早茶,中产阶级也加入进去,制茶被认为是妇女的日常生活职责,需要遵循特殊的礼仪。18世纪70年代末,饮茶不再是富人的专属,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跨越了社会等级,每天喝茶成为人们的普遍生活方式。到19世纪,英国在印度阿萨姆种植园以机械化工序培育茶叶,减少了对中国的依赖。到二战后,全球茶叶贸易实际已经被英国公司垄断。茶叶在英国不再是异域文化的舶来品,逐渐融入进国民意识中。20世纪末,为应对碳酸饮料带来的冲击

10、,英国推广量产的茶包,改变了茶的社交性,使沏茶成为一件方便快捷的事情,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摘编自英马克曼埃利斯等茶叶帝四:征服世界的亚洲树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对“茶叶的普及是一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行解读。(要求:学生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嗜“辛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辣”的文字表述则出现于汉代以后。辣椒原产南美洲的秘鲁,明代隆庆年间,部分开放海禁,这一时期正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活跃期,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辣椒也随之传入中国大陆。当时,辣椒在各地种植称呼各有不同,湖南称之为“番椒”

11、,四川称之为“海椒”,贵州称“辣角”,吴语区称为“辣虎”,华中称“辣子”等等。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材料二番薯原产于北美洲的墨西哥。十六世纪末从菲律宾吕宋岛传入福建。番薯的传入和推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芋、山药等的粮食功用,使它们退居蔬菜行列。番薯耐瘠耐旱的特点,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番薯“亩收十石,数口之家,止种一亩,纵灾甚,而汲井灌溉,一至成熟,终岁足食”。王双怀史林漫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辣椒种植在中国兴起与迅速普及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番薯传入对农业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辣椒、

12、番薯传入中国途径的相似之处。1C2D3D4B5B6B7B8D9D10D11A12D13C14B15A16示例从世界市场发展的角度: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原产自东方的茶叶进入西方视野;随着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英国取代荷兰成为海上霸主,拓宽了世界市场,茶叶贸易增长迅速;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英国通过先进的工业技术垄断了全球茶叶贸易。从文明交融发展的角度:茶文化由亚洲进入英国后,逐步被英国人所接受,由异域文化的舶来品逐渐本土化,孕育出家庭社交功能的英式茶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茶文化又趋向快餐化、个性化。从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角度: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茶叶由上层社会才能享有的奢侈品成为廉价的国民饮品,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角度的解读言之有理亦可)17(1)新航路的开辟;明朝部分开放海禁(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发展);国人对辣味的喜爱;辣椒的适应性性强。(2)影响:丰富了粮食品种;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相似之处:海路传入;经由西方殖民者为中介(从菲律宾间接传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