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 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6952155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 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污水处理 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 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 课程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污水处理 课程设计 1工程概况 1.1 设计原始资料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 m的某河中,某河的最高水位约为-1.60 m,最低水位约为-3.2 m,常年平均水位约为-2.00 m。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总管管径为DN800,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4.3 m,坡度1.0 ,充满度h/D = 0.65。处理量为3万吨/天。 初沉污泥和二沉池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置。 1.2设计要求 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水质以及预期处理后达标的数据如表所示: 表1.1 污水原水和处理后的数据 处理后的标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22)中规定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标准。

2、1.3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条文4.2.2中规定,日处理大于20万立方的污水处理厂一般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m3/d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 本次设计只需除去COD、BOD、SS不用考虑除氮和除磷工艺,而且 BOD/COD=0.5可生化性较好,所以选择两种方案进行选择。 方案一:传统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指系统中的主体构筑物曝气生物反应池的水流流态属推流式。工艺流程见图1.1。 方案二:AB法污水处理工艺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吸附生物降解工艺,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

3、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工艺流程见图1.2。 图1.1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图1.2 AB法污水工艺流程图 1.4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污水处理工艺 优点: 处理较好,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适宜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要求较高生物污水;对污水比较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缺点: 1曝气池首端有机 物负荷高,耗氧速率 高。 2曝气池大,基建费 用高。 3供氧速率难于与 其吻合,不平衡。 优点: 1对有机底物去除 效率高。 2系统运行稳定。 3有较好的脱氮除 磷效果。 4AB法工艺较传

4、统 的一段法工艺节省 运行费用20%25%。 缺点: 1A段在运行中如果 控制不好,很容易产 生臭气 2污泥产率高,A段 产生的污泥量较大, 这给污泥的最终稳 定化处置带来了较 大压力。 两种方案都可行,按最终选择AB法污水处理工艺。 2 污水工艺设计 2.1 设计流量计算 污水平均流量: s m d m Q d 33347.03600 2430000 =?= 污水总变化系数: 42.17 .211 .0= Q K Z 污水最高日流量: s m K Q Q z d 3d 493.0=?= 2.2 格栅 格栅是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的进口处的顶端,用于截留较大悬浮物,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水拦

5、截,以免后续处理单元的 水泵或构筑物造成损害。 设计参数: 1、 栅条间隙:机械清洗为1625mm ,人工清洗为2540mm 。 2、 格栅栅渣量:空隙为1625mm 时,栅渣量为0.100.05m 3/103m 3污水: 空隙为2540mm 时,栅渣量为0.030.01m 3/103m 3污水。 3、 污水过栅流速0.610 m 3/d ,格栅前渠道流速0.40.9 m 3/d 。 4、 清渣方式:当栅渣量大于0.2 m 3/d 时,采用机械清渣格栅。机械清渣格 栅倾角9060。 5、 栅条宽度s=0.01m ;栅条间隙b=50mm 6、 栅前水深h=0.8m ;倾角=60。 7、 过栅流速

6、v=0.8m/s 。 2.2.1 格栅设计计算 1、格栅间隙数 bhv Q n sin = 20 8.08.005.0sin60493.0=?= 2、格栅槽宽度 ()bn n S B +-=1 ()m 285.12022.0120225.0=?+-= 3、进水渐宽部分长度 1 1 1tan 2B B L -= m 35.020 tan 203 .1285.1=-= 式中 渐宽处角度,一般取1030; B 1进水明渠宽度,vh Q B max 1= ;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缩部分长度 m L L 18.02 1 2= 5、过栅水头损失 sin 22 00 1g v h kh h = 式中

7、 h 1过栅水头损失,m ; h 0计算水头损失,m ; k 系数,格栅受到污染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k=3; 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3 4e ? ? ?=S 当格栅为矩形断面时,=2.42。 m h 085.0360sin 81 .928.005.0015.042.22 3 41=? ? ? ?= 6、栅槽总高度 m h h h H 185.13.0085.08.02 1=+=+= 式中 h 2栅前渠道超高,m ,一般取0.3m ; 7、栅前槽高 m h h H 1.13.08.02 1=+=+= 8、栅槽总长度 m H L L L 67.273 .11 .15.00.11

8、8.035.0tan 5.00.11 21=+ +=+ += 9、每日栅渣量 d m d m K W Q W 33总1max 2.030.01000 42.186400 01.0493.01000 86400=?= ?= 式中 W 1每103m 3污水的栅渣量,取0.10.01,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 值,中格栅用中值。 格栅采用机械清渣方式。 10、格栅示意图 图2.1 格栅计算简图 2.3 提升泵站 2. 3.1泵房的选择 选择集水池与机械间合建的半地下矩形自灌式泵房,这种泵房布置紧凑,占地少,机构省,操作方便。本设计设三台水泵,其中两天备用。 2.3.2设计计算 1、每台泵的流量 s

9、m Q Q 3max 242.02 483 .02= 2、集水池容量 按规定集水池的容量不能小于一台泵6分钟进水的容积W 388606m Q W =?= 3、集水池面积 H W A = H 有效水深,2m 。 244m A = 2.3.4扬程计算 ()H h D h h h h -+-=?10 式中 h ?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要水位的高差; 0h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0.182m ; D h 充满度,0.65; h 经过格栅的水头损失,0.25m 。 ()m h 2.6225.052.03.40.18=-+-=? 参照设计手册的各构造物的水头损失,本设计污水构造物的水头损失为 4.5m

10、 。沿程损失为0.54m 。 m H Z 11.2454.05.46.2=+= 选用550TU L 型污水水泵三台,每台Q=1350L/s ,扬程1045m 。 2.4 曝气沉砂池 普通平流沉砂池的主要缺点是沉砂中含有15%的有机物,使后续处理难度加大。采用曝气沉砂池可以克服这一点。 优点:通过调节曝气量,可以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使除砂效率稳定,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同时对污水起到预曝气作用。 设计参数 1、 旋流速度保持0.250.3m/s 。 2、 水平流速v 1=0.060.12m/s 。 3、 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13min 。 4、 有效水深h 2=23m ,宽深比一般采用12。 5、

11、 1m 3污水的曝气量为0.2m 3空气。 2.4.1 设计计算 1、池子总有效容积 3 16.59602493.060m t Q V mxx =?=?= 式中 t 停留时间,一般取13min 。 2、水流过水断面面积 21 max 93.41 .0493 .0v m Q A = = 3、沉砂池宽度 m h A B 47.22 93.42= 宽深比为: 225.12 =h B 4、沉砂池长度 m A V L 1293 .416 .59= 5、每小时需空气量 h m d Q q mac 33552.0493.036003600=?= 式中 d 1m 3污水的曝气量,一般采用0.10.2m 3/m

12、 3污水。 6、沉砂室所需容积 3 6 6 8.110 86400 230374.01086400 m XT Q V =?= 7、沉砂斗上口宽度 m a h a 12.25.060tan 4.12tan 21 3=+?=+ = 式中 h 沉砂斗高度; 沉砂斗壁与水平的倾向,矩形沉砂池=60; a 1沉砂斗底宽度,一般采用0.40.5m 。 设计中取h =1.4m ,a 1=0.5m 。 8、沉砂斗有效容积 () () 3 222 112 3071.25.05.012.212.234.13m a aa a h V =+?+=+ = 9、沉砂室高度 ()m 54.147.22122 1 02.04

13、.12 33=?-?+=+=il h h 10、沉砂池总高度 m h h h H 84.354.123.03 21=+=+= 式中 h 1沉砂池超高,一般采用0.30.5m 。 10、出水和排砂装置 出水采用沉砂池末端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水位标高恒定。出水管采用DN800的钢管。 采用沉砂池底部管道排砂,排砂管DN200mm 。 2.5 AB 法 1、全系统分为预处理段、A 段、B 段等三段、预处理段只设格栅、沉砂池 等简单设备,不设初次沉淀池。 2、A 段有曝气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B 段由曝气池和最终沉淀池组成。 3、A 段和B 段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段完全

14、分开。 2.5.1 A 段设计参数 对处理城市污水,A 段的主要设计与运行参数建议值为: 1、BOD 污泥负荷(L S )2 6kgBOD/(kgMLSS d ),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020倍; 2、污泥龄(c )0.30.5d ; 3、水力停留时间(t )30min ; 4、吸附池内溶解氧(DO )浓度0.20.7mg/L 。 5、A 段曝气池内的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 一般采用20003000mg/L 。 6、A 段曝气池内的污泥回流比R A 一般采用40%70% 2.5.2 B 段设计参数 去除有机物是B 段的主要净化功能。B 段承受负荷为总负荷的30%60%,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比,曝

15、气池的容积可减少40%左右。 1、BOD 污泥负荷(L S )0.15 0.3kgBOD/(kgMLSS d ); 2、污泥龄(c )1520d ; 3、水力停留时间(t )23h ; 4、吸附池内溶解氧(DO )浓度12mg/L 。 5、A 段曝气池内的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 一般采用20004000mg/L 。 6、A 段曝气池内的污泥回流比R B 一般采用50%100%。 2.5.3 A 、B 段去除率 A 段的BOD 去除率一般为50%60%,本设计取60%,则A 段出水BOD 浓 度 L mg S AE /80%) 601(200=-= 虽然本设计最终要求BOD=50mg/L,但根据一级标准排放要求,经过B 段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