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932585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 通辽市扎鲁特一中 梁玉英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 (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通过本节课教

2、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重点难点 重 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 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分析比较、情境再现、历史比较课 型 新 课课 时 一课时(45分钟)教 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那段戏曲,让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一:歌词中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问题二:这段歌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概括,指出这段歌词不能体现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貌,要想仔细了解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

3、业生产详情,还需要大家一起学习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课。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浙江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骨 相云南贡山独龙族使用的双尖木木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结合图片和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问题三: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原始农业到刀耕火种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问题四: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解读: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4、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2、精耕细作的体现(1)、铁犁牛耕问题五:结合图片与教材完成下表:西汉耧车模型铁 犁 犁 冠牛耕画像石时 期工具名称特 点战 国铁 犁西 汉耦 犁耧 车隋 唐曲 辕 犁(2)、耕作技术的进步问题六:阅读教材找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3)、耕作制度问题七:阅读教材找出两汉和宋朝以后耕作制度的特点是什么?(4)、灌溉水的提高问题八:结合图片和教材归纳出不同时期水利工程或水利灌溉工具填在表格里筒 车高 转 筒 车翻 车 模 型 时 期工 程 或 工 具战 国汉 朝曹 魏唐 朝宋 朝明 清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问题九:分组讨论,探究学习第一组:什

5、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第二组: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有条件和发展不利因素有哪些?第三组:小农经济的地位?垄作法:又叫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学习延伸 汉代代田法导 学 案 答 案问题一:歌词中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问题二:这段歌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

6、么特点?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问题三: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原始农业到刀耕火种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 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问题四: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丰富等。问题五:结合图片与教材完成下表:(1)、铁犁牛耕时 期工具名称特 点战 国铁 犁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西 汉耦 犁二牛三人、一牛二人耧 车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隋 唐曲 辕 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问题六:阅读教材找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垄作法 ;代田法 ; 耕耙耱技术问题七:

7、阅读教材找出两汉和宋朝以后耕作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后,江南出现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问题八:结合图片和教材归纳出不同时期水利工程或水利灌溉工具填在表格里时 期工 程 或 工 具战 国都江堰汉 朝漕运、白渠、龙首渠曹 魏翻车唐 朝筒车宋 朝高转筒车明 清风力水车问题九:分组讨论,探究学习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且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

8、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二组: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有条件和发展不利因素有哪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第三组:小农经济的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正由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