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发达的古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220191116237.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66473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发达的古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2201911162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发达的古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2201911162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发达的古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2201911162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发达的古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220191116237.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牛耕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C根据题干中“伐木”“焚烧”等信息,可知正确选项为C项。2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该“耕作农具”是()ABCDD能够调节深浅的是曲辕犁,故选D项。3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取得明显进步的是()A耧车 B水排C高转筒车 D曲辕犁A水排是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的水力鼓风装置,而题干反映的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故排除B

2、项;高转筒车是宋朝出现的灌溉工具,而题干要求的是汉代,故排除C项;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出现的,故排除D项。4“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和“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C强调精耕细作 D注重自给自足C“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强调因时安排生产,“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强调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这都属于精耕细作的范畴,故C项正确。5“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竹枝词描述的灌溉工具是()A耧车B翻车C高转筒车 D风力水车B从题干材料“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可知

3、描述的是翻车,故选B项;A项不是灌溉工具;C、D两项不需要人力。6战国时期,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筑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灵渠 D井渠A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修筑了都江堰,故选A项。7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C民营手工业艰难经营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A由“耘田”“绩麻”“儿女”等信息可知,范成大的诗描绘的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选A项。8“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的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

4、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B题干中提到,凭借简单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力,小农经济“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可以判断题干主旨是在强调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故选B项。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男耕女织图材料二(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后汉书(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

5、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解析第(1)问,结合小农经济的基本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从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特点等方面综合回答。答案(1)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时间:春秋时期。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等级过关练10“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C耜耕 D耦犁A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

6、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11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农业的谚语,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些谚语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A遵循自然规律,不违农时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面临自然灾害,难以抵御D生产效率不高,自给自足A题干中的谚语说明农作物种植按照节气进行,不违农时,故选A项。12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五谷六畜 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B材料中“种谷”“树桑”“

7、鸡豚狗彘毋失其时”等信息体现了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13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A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D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D从材料中“但求一熟偿逋债”可知,农民债务沉重。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这一状况。14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

8、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蓄积。 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材料三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合现代要求更为严重、更为致命的病症。中

9、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至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体现了怎样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3)材料三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逐问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的内容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案(1)农业生产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作用: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特点:精耕细作。(2)原因: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3)“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外环境”:国家政策(体制)。认识: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