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世间百态第25课竞选州长教案2.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691790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世间百态第25课竞选州长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世间百态第25课竞选州长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世间百态第25课竞选州长教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世间百态第25课竞选州长教案2.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竞选州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情节结构2、分析“我”最终放弃竞选的原因。 3、初步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文学作品里,比之诗歌、戏剧、散文,同学们更喜爱小说。为什么呢?因为小说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具体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欣赏一篇外国小说竞选州长,作者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介绍作者。 二、教师范读课文,对学生提出要求: 1、注意字词的读音。 2、思考: 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 若将题目改为“一次的竞选”,其中省略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可填什么词语? 三、读完课文后正音,讨论上述问题。 小说主要描

2、写一个独立党人“我”参加竞选州长活动而遭到种种指控、诬蔑和恐吓,以致最后退出竞选的过程。主要人物是“我”。 根据课文内容,为“一次的竞选”中省略的部分填写恰当的词语。 如生答“虚伪”、“所谓的民主”等即可达到初读课文的要求。(只要是反映对课文的基本理解即可,这是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思考的一种方法或手段) 列出应掌握的字、词,学生根据自己找的进行整理,对照落实。 缄默、隐衷、谰言、玷污、大事渲染、鼎沸、声名狼藉、偃旗息鼓、甘拜下风 动辄、相提并论、不知所措、居心险恶、悲恸、讹诈 四、学生默读课文,然后二人一组讨论“我”为什么“放弃竞选”。 教师可设计一些小题目帮助学生思考: 1、小说的参加竞选的人物

3、都有谁?2、概括课文内容,找出对方给我定的莫须有的罪名 实际情况 (投影) a 伪证罪 无中生有,纯属诬蔑 b 偷窃罪 “我”没到过蒙大拿 c 盗尸罪 没有诽谤过霍夫曼的祖父d 酒疯症 “我”已整整三年没有喝酒 e 贿赂罪 硬栽到“我”头上 f 讹诈罪 准备“答复”指控和谣言 g 纵火罪 恶意中伤 h谋财害命 i 以权谋私 准备“答复”的念头动摇 j 九儿寻父 无耻的迫害 对罪状分析,教师可就前两条罪状详加讲解、剖析,做示范,余下指导学生分析完成。 第一条罪状:伪证罪。时、地、证人俱全。引文内容概括:要从一个贫苦的土著寡妇及其无依无靠的儿女手里夺取一块贫瘠的香蕉园。实际情况是:“我”一辈子也没

4、有到过交趾支那,瓦卡瓦克“我”也没听说过,至于香蕉园,“我”简直就不知道它和一只袋鼠有什么区别。这是“残酷无情的污蔑”!“我”受诬蔑时的心情是:“我诧异得要爆炸”,被“弄得精神错乱,不知所措”。引文所言“罪行”发生在好几年前的遥远的交趾支那,谁能去核实?指控者貌似仗义执言,为孤儿寡妇伸冤,不明真相的公众当然易被欺骗。小说中,这才仅仅是造谣诬蔑的开始,紧接着还有更卑劣、更离奇的事在后头,从而层层推进情节的发展。 第二条罪状:偷窃罪。引文内容概括:在蒙大拿偷窃且遭刑罚。人证、物证一应俱全。实际情况是,“我”一辈子也没到过蒙大拿。心情感受是:“对报纸有了戒心”,一拿起就“提心吊胆”,“世间还能有比这

5、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第三条罪状:诽谤罪。(比偷窃罪又升格了)引文的内容概括:“我”诬蔑德高望重的党的领袖霍夫曼的祖父。实际情况是:“可以把手按在圣经上发誓”,“从来没有诽谤过”,“从来没有听说他,也从来没有提到过他”。心情当然是挺激动。 第四条罪状:酒疯子。(较前又升一级)引文内容概括:“我”在竞选前花天酒地。实际情况是:“我”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尝过酒了。心情是:“我”听到“酒疯子”的诨名已不感苦恼,对挨骂也习以为常,麻木不仁了。 第五条罪状:贿赂罪。第六条讹诈罪。“舆论鼎沸”,“我”似乎成了真罪人,而且可怕至极,也默认了,永远也不能翻供了。“我”深感羞辱,“想摆脱这种攻击,简直没有办法”。

6、 教师小结:上述六条罪状是可证明“我”是个罪人了。可造谣者不容“我”有片刻的喘息,接着又推出了四大罪状,把小说推入高潮。 分析后四条罪状:纵火罪、谋杀罪、罪、九儿寻父。 要点:前面六条罪状已将“我”全面定罪了,而这后四条罪状又欲置“我”于死地,因为这四条是触犯刑律的。“九地寻父”是迫害“我”到了极点,摧毁了“我”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自尊。一个清白无辜的“我”变成罪犯,“对各式各样可耻罪行都习以为常”的约翰霍夫曼和斯图阿特伍德福二位却变成了“正人君子”。“我”对这一大串晦气头衔深感羞辱,虽认识到是一堆无稽的指控和下流恶毒的谣言攻击,但还是幻想用正常的手段来作答复,表现了“我”的老实乃至迂腐,这就注

7、定了“我”在政治上肯定垮台的命运。(投影总结罪状由轻到重) 2、“我”开始与斯图阿特伍德福和约翰霍夫曼竞选时是怎样想的? 明确:“我”暗自“得意”,以为自己“声望还好”,胜过那两位先生。“我”的心理越来越烦乱,觉得自己与那两位“对各式各样可耻的罪行都习以为常”的政客竞选,有损于自己的声誉和自尊,不希望让自己的名字与他们“相提并论地到处传播”。 3、开端部分引用祖母的信,作用是什么?答:证明“我”是个清白的人。 4、故事的结局怎样?“我”满怀懊恼,放弃竞选。 5、理清情节结构(投影) 五、集体讨论 在讨论基础上,教师明确放弃竞选的原因:竞选之初,“:我”的心情是高兴的,而且觉得有把握。因为“我”

8、自己觉得比起另外两个对手来“声望还好”“生平没有干过一桩可羞的事情”;而两位对手“显然习以为常”,按竞选条件,“我”当选应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对方报纸接二连三的对“我”造谣、诬陷,先后罗列六大罪名,并把烧死病人、谋害叔父、收刮弃婴等一大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我”的头上,最后竟唆使九个各种肤色的小孩,齐登讲台,叫“我”爸爸,弄得我狼狈不堪。这样“我”简直不知所措,独立党的报刊主编和领袖们也都动摇害怕了,于是“我”自认晦气,偃旗息鼓退出竞选。 六、理解本文的主题 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归纳这篇小说的主题。(这篇小说,通过描写“我”参加纽约州州长竞选而遭到一连串卑鄙无耻的诽谤和中伤的故事,有力揭露了美国

9、“民主政治”的虚伪,一个正派、清白的老实人在竞选中成了最不正派、最不清白的“罪人”,这就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的所谓“自由竞选”、“民主政治”不过是资产阶级政客争权夺利、残酷倾轧的遮羞布。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结尾引用了“信”的签名,作用何在? 答:用签名作结,把对方列举的罪名一列出,将现在与过去对比,点出参加竞选的“我”招致的后果令人哑然失笑,留下广泛的联想余地,起到深刻揭示与突出主题的作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夸张和讽刺的语言风格。 2、了解本文独特的结构形式。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指定朗读水平较高的男生读“我”的叙述部分,祖母的回信请一位女生读,要求

10、根据内容突出语调和感情。 听读时思考: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用笔在书上画出体现语言特点的语句。 二、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集体朗读,自由发言。 学生会很快答出这篇小说所具有的夸张和讽刺的语言特色。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这种语言特点的例子,能做一点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例:a、夸张: 课文有时把两种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如: 作者故意把香蕉园与袋鼠相提并论,是写“我”气糊涂了吗?(极力渲染“我”压根儿就不知道香蕉园,突出对方的造谣、污蔑。) 用比喻的修辞进行夸张。如: 于是,我渐渐对报纸有了戒心(极力渲染我的恐惧心理,同时暴露对方恶意中伤的阴险狠毒。) 罪行离奇,荒诞,故意夸大罪行

11、(运用不可能落实的精确数字、故意夸大因果之间的反差)。如: 指控“我”诈骗香蕉园一案,发生在相隔万里的异国他村,根本无法查实,但证人却精确到有34人之多。(对被资产阶级政客收买的报纸的胡编乱造行为进行夸张暴光。) 指控“我”烧毁疯人院,为的是它妨碍了我的住宅视线,恶果尽量夸大,作案的动机和原因尽量缩小,这种因果反差是人一看便知是无稽之谈。 指控“九儿寻父”。九个不同肤色的小孩同时来到集会的讲台上,除了阴谋之外,怎么可能呢?(揭露了对方完全是在捏造,突出显示了捏造者的无耻下流。) b、讽刺:含蓄和嘲弄。如: 写斯图阿特之流:“即令他们”这是含蓄的讽刺,就是说他们是专干不名誉的事的。 “当天夜里就

12、有一群由后门逃出去。”小说不把深夜闯入“我”家、对“我”进行人身威胁的人写成暴徒、强盗,而说是“受了污蔑和侮辱的公众”“满腔义愤”地来惩治“盗尸犯”,不过“走的时候把能带走的财物都拿去了”,这就是一种含蓄的嘲弄。 投影练习:下列文字是根据课文改写的,它们与原文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我没有去过交趾支那,没听说过瓦卡瓦克,没见过香蕉园。 于是我渐渐对报纸有了戒心,一拿起来就觉得害怕了。 当天夜里就有一群人冲进我的房子,我吓得逃走了。 我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直到读者不要看。答案:投影 三、了解本文独特的结构形式。 提问:这篇小说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小说,从形式上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明确:这篇小说情节结构不同于前面学过的小说。全篇是靠摘引大量的报刊、信件的原文加上“我”的大量独白,构成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文列举了“我”的罪状,罪名一个比一个严重,把“我”从清白的“正人君子”推向“罪大恶极”,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思考,讨论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 提问:这篇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就是作者的名字,二者是不是一个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文中的马克吐温不是作者。作者在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就用自己的名字,增强了现身说法的真实感和幽默感。(使人觉得“我”就是作者,他亲身遭受了种种不幸,使人同情他的遭遇,痛恨那些无耻的流氓。) 布置作业:投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