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含.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688050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含.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十九)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7黄冈中学二模)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色各样的励志读物讲的都是华尔街的故事,而商业广告也表现出对“成功”的膜拜。比如汉密尔顿牌手表的广告词是“你能告诉我一个成功的男人他实现成功的时刻吗?”这种现象 ()A说明美国经济跨入资本时代B成为美国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C反映出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D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即将转变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国人对经济盲目乐观,忽视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就跨入了资本时代,A项错误;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源

2、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排除。2(2018开封一模)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 ()A使世界经济秩序遭到破坏B使世界贸易额增长放缓C导致法西斯分子在多国掌权D使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A各国“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导致各国关税增高,不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秩序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逐年缩减,B项说法错误;法西斯只在少数国家掌权,故C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与各国的经济战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3(2018福建莆田二模)1930年,美国政府成立紧急就业委员会

3、负责指导社会经济;1931年,成立失业救济局。此外,胡佛还提出工作制度,即公务员无薪休假一个月,以此减缓就业压力。这些措施()A体现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C说明全国工业复兴法得到落实D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全面贯彻A题干信息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却无法看出经济已经恢复的迹象,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情况,故C项错误;仅材料所述两项措施不能说明政府已经全面对经济进行干预,故D项错误。4(2018广西钦州三模)19321939年,美国先后与22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大幅度降低关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已经摆脱经济困境B国际贸易

4、秩序趋于正常C美国意图拓展国际市场 D国际紧张局势逐步缓和C1932年美国还处于经济危机中,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国际贸易正常,故B项错误;美国希望互惠贸易为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故C项正确;19321939年国际局势是走向战争的,故D项错误。5如图是1932年4月美国某报刊登载的一幅漫画。作者意在 ()A赞扬罗斯福保护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主张B嘲讽罗斯福补贴农民调控农业生产的理念C肯定罗斯福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D批评罗斯福借鉴苏联农业发展经验的意图B漫画意在否定罗斯福调整农业的政策,扶持几乎不能自理的农民恢复购买力,故B项正确。根据漫画中罗斯福手扶一位行动不便的老者,老者手拄拐杖,生活几近

5、不能自理,却主张“恢复农民购买力”,可知是一幅讽刺漫画,故A、C两项错误。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并不相同,故D项错误。6(2018北京东城区一模)为了整顿工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了规定。该措施表明罗斯福政府()A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B用扩大生产方式刺激消费C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D由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C由材料“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可知政府对企业关系进行调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前自由放任的行为发生改变,故C项正确。7美国联邦法院在19351936年判

6、决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令违宪,罗斯福总统由此提出了司法改革法案。虽然改革法案最终夭折,但却迫使最高法院转变了态度。随后几年中罗斯福新任命了5位最高法官。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制衡机制的失灵 B新政推行的缓慢C行政权力的膨胀 D司法部门的僵化C材料“虽然改革法案最终夭折,但却迫使最高法院转变了态度。随后几年中罗斯福新任命了5位最高法官”说明美国总统的行政权力膨胀,故C项正确。8(2019玉溪一中月考)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这些国家的做法()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B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C制约了农业的发展D表明农业

7、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B凯恩斯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题干中各国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补贴的目的是维护农业生产,这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故B项正确,C项错误。题干各国的做法不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故A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9(2018河南漯河四模)下图为19741985年英国国家补贴煤矿、铁路和钢铁等国有企业的金额(单位:亿英镑)示意图,该图说明英国 ()A实行企业国有化成效显著B国有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C国有企业效率日益低下D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健全C材料反映出英国对国有企业的补贴越来越多,这说明英国的国有企业效率日益低下,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企业国有化的弊端而非成效

8、,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得到的补贴越来越多而非规模越来越大,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社会保障制度,排除D项。10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C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D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依据“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可知,欧洲国家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C项正确。11“二战后,西欧国有化企业运行良好,推动了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帮

9、助国家建立了庞大的金融体系,为增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了条件。”战后西欧国有化运动()A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继续运用B深受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C全面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D是避免危机和战争爆发的良剂B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西欧国有化运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又是凯恩斯主义的具体体现,故B项正确。12(2018宁夏六盘山一模)有学者称:现代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从模式上看起源于英国,但事实上英国在战后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之后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普享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均一性原则。英国输出了福利国家的思想和模式,却又带头改革,引发了一场风靡全球的福

10、利革命。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是()A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B建立现代福利制度需向西方国家“看齐”C实施高福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D由膨胀到瘦身是各国福利制度的必经阶段A福利制度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调节社会财富,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政策也在不断变化, 材料描述的当今福利制度的特点是必须打破“全民福利”的“大锅饭”制度。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3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波三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国家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7年19881990年日本

11、8.010.64.93.84.7美国3.33.92.82.72.8联邦德国7.34.62.81.53.1法国4 85.63.71.63.1英国2.82 81.92.53.1材料二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西方国家物价年增长率国家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美国2.0%2.3%6.6%日本2.9%5.4%9.6%联邦德国1.0%2.4%5.0%英国4.3%3.4%12.4%法国6.1%3.9%8.7%材料三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国家英国法国日本第一产业2%2%3%第二产业38%38%40%第三产业60%60%57%材料四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份额国家19

12、70年1994年美国25.9%37.3%日本20.2%36.7%德国15.8%21.4%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统计表(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分析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分析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何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新变化的主要原因。(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当今发展中国家有何启示。解析第(1)问,从西方五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可分析得出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对比分析可知物价年增长率很多是同经济发展状况相反的。第(2)问,从产业结构变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来概括资本主

13、义国家的新变化,并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角度来分析成因。第(3)问,结合材料逐一分析,注意言简意赅。答案(1)特点: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状况尽管有起伏,但是从长时段来看还是在向前发展的,其结果是西方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整体提高;从时间分段来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速度高于以后的时段;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其他国家;物价上涨的显性指标有很多同经济发展状况相反。(2)材料三说明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材料四表明20世纪末期,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上升,主要原因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14、的推动。(3)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政策。(言之有理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目前世界上流行着两种不同的统制经济,即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法西斯主义的统制经济。“美国的复兴运动(罗斯福新政),是介于这两者中间的统制经济,讲到它的经济方面,它是取法于俄国的大实验;讲到它的政治方面,它是模仿意大利的独裁。不过在实质上它完全是资本主义的。”有意思的是,程锡庚在预测1934年世界发展趋势时甚至说,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将“渐次融合”,“在

15、资本主义之国家,均已盛行社会主义”,“美国以资本主义立国,但经济复兴计划中所采用之方法,如统制生产、强迫做工等,实与共产主义之苏俄相似”。摘编自杨玉圣大洋彼岸改革潮的东方效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并评述材料中任一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解析解答本题需首先提取材料观点,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自我观点。答案示例1:观点: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融合的结果。论述:此观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大危机,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当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做法,因而具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融合”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示例2:观点:罗斯福新政是介于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主义间的一种统制经济。论述:此观点不正确。尽管罗斯福新政在经济上可能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因素,但将其在政治上定位为法西斯独裁统治明显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虽然在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同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但仍然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而且,美国既是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也保存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因而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政策并非是统制经济。(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