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调说课稿 (2).docx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879427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船调说课稿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龙船调说课稿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船调说课稿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船调说课稿 (2).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船调说课稿 陈海啸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上的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七年级第14册第三单元的长江两岸龙船调,它是一节欣赏课。欣赏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构想:一、说教材龙船调特色浓郁,意境明丽,歌中的土家妹娃与艄公两个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词句质朴通俗,朗朗上口,衬词很多,有着诙谐幽默的特点;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而高亢婉转,其抒情性与民间情感十分突出。根据大纲要求,通过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扩大音乐视野。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的基础知识,但他们理解音乐、表现音

2、乐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提高。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情感与价值观: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2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龙船调的内容、特点及地方风格,并试着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歌曲。从学习目标不难看出,本节课主要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聆听,学生能够主动了解江南两岸的民歌,感受歌曲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能积极参与聆听,方言模仿。重点和难点是运用启发的方法找出龙船调的特点。二、说教法1、情境法。由于本节课是欣赏课,所以我选用“情境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将进入到特有的意境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教学,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采用先聆听

3、一段音乐,设置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聆听一首歌曲,猜一猜,它是哪个地方的歌曲?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2、感知、理解、想象、实践。从初中生的欣赏心理分析,音乐欣赏一般都是由感知欣赏开始的,感知只能获得表象认知,因此还必须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所以,这节课我采用“感知、理解、想象、实践”的欣赏教学模式,并结合“情境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并展开丰富的联想,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三、说学法在学习方法上,我选择“欣赏法”。音乐欣赏是发展听觉才能的一

4、种强有力的手段,通过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做简单提示,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说教学过程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兴趣引入;初听乐曲 , 获得感知;分段理解 , 想象创作;整体欣赏 , 参与实践。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播放歌曲茉莉花的前几句音乐,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们猜一猜,刚才播放的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将同学们引入到长江两岸意境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长江两岸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第二个环节:初听乐曲,获得感知。因为有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长江两岸民歌茉莉花的

5、引入,接下来我直接点入主题,让学生欣赏龙船调。第三个环节:分段理解,想象创作。为了使学生在下面的环节能更准确的分析龙船调的特点、内容,我简介了湖北利川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讲述:龙船调是在湖北利川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利川是民歌的海洋,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利川土家族人的生活离不了歌,下田要唱薅秧歌,上山要唱砍柴歌,开山要唱打石歌,下河要唱捕鱼歌, “见物有歌,即兴起舞”。吊脚楼前、水塘池边、竹林深处、田边地角处处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现在,很多的人都喜欢到利川去,他们两眼欣赏着清江两岸郁郁葱葱,秀色可餐的景色,两耳听着利川土家人那醉人的民歌,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置身于琼瑶仙境之中。简介的时候加入背

6、景音乐和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湖北利川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在学生获得视觉、听觉的认知后,播放龙船调的MTV视频,在学生观看完后,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歌曲的内容和特点。问题一:这首歌属于民歌中的那一种?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后,我简单阐述山歌的定义。问题二:找出最具有山歌的风味?聆听音乐,引导得出结论: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并板书。问题三:找出歌曲中的最长的衬词?答案非常明显是: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那阳雀叫啊搔着鹦哥啊搔着鹦哥。(板书: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用较多的衬词)问题四:找出歌曲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我示范:“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我来推你嘛!”重点提示方言和戏剧性。(板书

7、:采用方言演唱)问题五:找出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学生们分析后明确,最后聆听最后一段音乐,小结龙船调的内容和特点。第四个环节:整体欣赏,参与实践。首先观看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实况。接着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在这个环节上,为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这时的课堂,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有人唱歌,有人跳舞,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最后为了巩固所学内容和扩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欣赏几首歌曲,辨别长江两岸的民歌,准备的歌曲是: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 采茶舞曲浙江民歌;绣荷包云南民歌;青春舞曲新疆民歌。最后是本节欣赏课的小结。我觉得这一节音乐欣赏课一定值得期待,我坚信我一定能上好这一节课。支持我吧,朋友们!上面这些就是我对长江两岸龙船调这节音乐欣赏课的构想,若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评委、各位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