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教案.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873786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沂蒙山小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沂蒙山小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沂蒙山小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沂蒙山小调》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沂蒙山小调教案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习民族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自然、舒展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尝试进行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进行旋律创编活动。3、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唱、表演唱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情绪,参与歌曲演唱和艺术创编活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教学难点: 运用“鱼咬尾”创作手法进行艺术创编活动。教学方法: 示范法、体验法、练习法

2、、探究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运用成语接龙的游戏导入新课,为后面创编活动做铺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出示沂蒙山小调曲谱,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并熟悉旋律。 听完后提问学生:大家都听到了什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这首民歌非常简短,只有四句,但在短短的四个乐句中,却藏有许多音乐奥妙,让我们一起来探一探,里边究竟藏了什么奥秘呢?(开始暗示学生注意旋律进行的特点:鱼咬尾)二、学唱歌曲1、跟琴学唱曲谱,注意衬腔的节拍。2、分析曲谱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鱼咬尾”的歌曲创作特点,并用“鱼咬尾”的创作规律来和学生做游戏。 教师:像这样上

3、一句的结束音与下一句的起音相同,这种手法在音乐中叫做“鱼咬尾”,类似于“顶真”的修辞手法,比如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我们来做“鱼咬尾”的游戏:老师是游在最前面的那条鱼,女同学是紧跟着老师的鱼,男同学则是紧跟着女同学的第三条鱼,注意后面的鱼一定要及时咬住前面鱼的尾巴哦。3、用“啦”来唱曲谱,注意外笑内抬。4、填词练唱。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提示学生找出歌曲的衬词“哎“,并有教师向学生示范衬词的唱法,以便突出山东民歌质朴、淳厚的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二、三、四段歌词,教师注意强调体会唱好衬词、拖腔对表现民歌特色的重要性。5、演唱技巧提升。(1)、学生自主独唱歌曲,教师给予评价,并提示学生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一遍,以加深学生对歌曲曲调特点及情感的印象。三、拓展延伸 我是小小作曲家 教师带着学生进入简单的歌曲创作环节,由于音乐创作毕竟还是有一定难度,教师把学生分成3个小组,由师生一起共同探讨完成这一个学习任务。四、总结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