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6837464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

2、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

3、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的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同步,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居民相互之间协

4、作,协作的过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B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人与自然成为共

5、同体。C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D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都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了乡村文化。B乡村振兴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的意义之一在于确保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C在村规民约的制定上,只有村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决策,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D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不局限于此,还应该具有更高更广的视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农村建民宿、开咖啡馆等行为,也可以视为乡村振兴中物质建设的举措。B日、韩、中国台

6、湾等在城市化过程中致力于乡村振兴,为中国大陆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参考。C在当前的中国乡村,老年人知识丰富,地位较高,老少和谐的氛围很难形成。D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完全有可能的。4文章第二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5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狼叫甘应鑫三只羊乡的光棍表叔秃顶那年,刚过56岁,随村里人去市火车站当临时搬运工。有一天,路过站外一处垃圾堆,忽然听见婴儿啼哭,觉得蹊跷,揭开脏包一看,是女婴,已经生命垂危。他心软了,说:“天送的,我收养了。”最后牢牢地抱了回去。转眼十年过去。养女吃着百家饭,纳着百家福长大了

7、,而表叔已不经熬,刀耕火种,骨瘦如柴,又害眼疾,为了养女上学,多攒点钱,上山采药又摔伤腰椎,差点见了阎王。当年表叔家日子过得实在太苦,餐餐清汤寡水,顿顿眼泪水泡饭。父女俩去赶集,村民指指点点,句句戳心。有夸他行善添寿,有骂他窝囊造孽,自己吃不饱肚,还捡个小孩养表叔听过苦笑一声,便默不吭声,照旧当成亲生的养。最近几年,乡政府抓精准扶贫,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到乡里建洋房,表叔拿不出足够自筹款建房,一直与山相依,以水为伴。以往,村里人能关照则关照他,如今人畜搬走,他就成了单身独户,住在村东山脚下一栋毛南族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逢上刮风下雨,烧瓦裂缝漏雨,房梁摇摇欲坠,有时还掉落

8、下蛇鼠,住得心惊肉跳。好在,乡干部经常来慰问,又帮他落实贫困户补助.金、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生活改善了,心坎压的石头也落地了。村上生源少,小学教学点早就撤销,邻近村小学和初中,合并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方圆二十多公里内的小孩,得走路去乡里读书。表叔家去乡小学,步行至少一个小时方.穿过雾气笼罩的莽莽森林,途中一段险滩要趟过小溪,一段险路要从悬崖巨石间挤过去。这里山高水深,荒无人烟,却一点也不寂静,鸟鸣兽啸,奇香弥漫,连大人都惧怕,嫌远,更何况小孩;所以家境好的小孩转学,家没钱的小孩,有的就辍了学。养女想退学,表叔对养女说:“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我吃就有你吃,你要念好书,争口气!”然后卖掉了家

9、畜。从此,天麻麻亮养女又出门上学,放学又随着星辰到家。有一天傍晚,养女放学路过老坟山,乌鸦乱叫,她见一堆新坟招魂幡下,猛蹿出一只白兔,吓得她背脊发冷,中邪似的絮絮叨叨一晚胡话。另一夜,一群野猪又把表叔家稻田拱得颗粒无收。打那以后,表叔为给养女壮胆,想出一个护身秘法,并教会她:学狼叫。过了这么多年,又听见狼叫了,消息传开去,人们觉得怪。记者们驱车到了乡里探秘,不少人说亲眼见过狼。看见她牵牛出门,记者好奇地问:“山里有狼,你不怕吗?”她苦笑答:“不怕,我有办法对付狼。”记者一愣,是小瞧了女孩,瞪大眼一瞄,女孩天生一双鸳鸯眼,眼珠子左边幽蓝色、右边褐橘色,一眨一眨,璀璨,勾魂。记者问:“你长大以后想

10、干什么?”她鼻子有些酸,说:“去打工赚钱,照顾爸爸。”在一旁的表叔听了搂住养女无声地抹泪。表叔边招呼记者坐下吃五彩糯米饭,边烧水泡茶,说:“小女从上小学起,成绩在年级里数一数二,非常懂事乖巧,平时放学回家,就主动做家务”记者们蔫头耷脑钻进密林,喘气爬上磐石,忽听见山崖背后“嗷呜嗷呜”的.哀声与风声从极远之地呼啸而来,在人迹罕至的山谷间激荡,那声浪足以将人掀下山崖。记者们疑心是风声作怪?是狼嗥?是人喊?记者们走后,清明阴雨就来了,断断续续,没有放晴过,偶尔还打几个炸雷,屋顶上的瓦被震落下来,门前一株古树被劈开了花。万幸的是,石楼没塌,父女俩躲过了一难。表叔没想到,过完分龙节不久,乡政府忽然安置他

11、去了一家养殖场帮忙;还为他养女找到寄养家庭,是一对没有孩子且富裕的中年夫妇。终于,三只羊乡里没了狼叫。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光棍表叔家餐餐清汤寡水、房梁摇摇欲坠、门前古树被劈等细节,有利于突出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B养女是一个懂事的乡村少女形象。她在学习上十分努力,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她主动做家务,希望将来能挣钱孝顺养父。C记者们在乡里和女孩分别不久就听到了“狼叫”,因此发现了真相。在他们的努力下,乡政府终于对父女二人做出了适当的安置。D开头交代地名“三只羊乡”,暗示了地瘠民贫;交代表叔的光棍身份,以及他当搬运工的事,为下文写他收养

12、孩子作了铺垫。7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8小说以“狼叫”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丛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

13、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邪党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以母忧去。服除,召判流内铨,时在外十一年矣。帝见其发白,问劳甚至。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

14、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修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遇,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

15、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除”,指守丧期满。在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B“翰林学士”,古代官名,负责文件起草、图书编纂、侍读等。C“嘉祐”,北宋仁宗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仁宗”是他的谥号。D“致仕”,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指称官员辞职归家。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颖悟超群,才学显著。他幼时聪敏过人,刚成年时就享有极高声誉;参加科举荣登甲科,不久,出任西京推官。B欧阳

16、修为人刚直,受到排挤。他曾因上奏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而遭到一些宦官的诋毁,被外放为同州知州。C欧阳修才德出众,深得皇帝赏识。仁宗曾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来嘉奖他的直言善谏,后又破例提拔他任要职。D欧阳修为文朴实,重视文风。他在主持礼部进士的考试时,极力排斥那些险怪奇涩的文字,考场的文风,也从此大为改变了。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13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时,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双调沉醉东风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

17、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注释】阁:搁,这里指勉强噙住眼泪。14下列对这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极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以虚带实,奠定全曲的情感基调。B第二句“月缺花飞”是借眼前之景来抒发对情人间难得的“花好月圆”的悲叹,因为在离人眼中:月圆也缺,花好也残。C三、四句以对句的形式具体写女主人公的送别,充实一、二句的内涵。“阁着”两字写出离别者内心的痛苦、情绪的凝重。D最后三句,在引出女主人公告别之语的同时,突出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恰如其分地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15送行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的临别赠言表现了怎样的

18、心理活动?1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2)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禁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 , 。”(3)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却很少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928年9月,细菌学教授弗莱明发现自己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液因受到污染而发霉,实验室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它一倒了之,但弗莱明没有_,他要看是哪种霉菌在捣乱。于是他拿起培养皿来仔细观察,想了解为什么发霉的培养液就不能

19、再用。对着亮光,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青绿色的霉花周围出现一圈空白原来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弗莱明立即意识到,可能出现了某种了不起的东西,他兴奋地迅速从培养器皿中刮出一点霉菌,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透过厚厚的镜片,他发现这种青绿色霉菌是终于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霉菌。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论文。接着,弗莱明制取了少量青霉素结晶,先后到两家医院,请医生临床试用于人体,但遭到拒绝,青霉素被打入冷宫。()。在这种既不能做临床试用也不能批量生产的情况下,青霉素从此 。弗莱明也只好在1931年暂时放弃了继续研究,但是他一直在让那个培养皿上的青霉素。直到生化学家钱恩和病理学家弗

20、洛里成功分离出青霉素之后,青霉素才于1943年在美国投入量产。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循规蹈矩 小心翼翼 销声匿迹 传宗接代B循规蹈矩 谨小慎微 偃旗息鼓 休养生息C安分守己 小心翼翼 偃旗息鼓 传宗接代D安分守己谨小慎微销声匿迹休养生息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发现这种青绿色霉菌是最终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霉菌。B他发现青绿色霉菌是最终能杀死这种葡萄球菌的青霉菌。C他终于发现这种能杀死葡萄球菌的青绿色霉菌是青霉菌。D他终于发现能杀死这种葡萄球菌的青绿色霉菌是青霉菌。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不能临床

21、试用,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被打人冷宫B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被打人冷宫是因为不能临床试用C提取太困难是青霉素被打人冷宫的一个重要原因D青霉素被打人冷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提取太困难了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至少指出两处有问题的句子序号并做修改。通过学习申纪兰精神,使我感触很深。申纪兰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一心扑在工作上。她勤奋敬业,恪尽职守,勇于吃苦,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树立了领导干部可亲可敬的良好形象,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以至全省人民学习的榜样。学习申纪兰精神,就是要学习她心系群众、奋力开拓的创新精神。21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

22、0个字。家在湖北的谢晖是山东科技大学(下面简称“山科大”)2020届本科毕业生,已经考取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湖北距离青岛较远,往返路费又高,谢晖毕业前不想返校,但又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6月14日,谢晖接到了山科大土建学院辅导员老师王贝贝的电话,王贝贝老师告诉谢晖,今年学校毕业生所有的离校手续均可网上办理,审核通过后,就可以收到学校邮寄的毕业证书。这是山科大最近推出的一项“云毕业”服务,服务对象是全校9000多名毕业生。“以往的毕业季,都是每个班分头到八九个部门进行材料审核、盖章,办理离校手续。今年学校推出线上服务,所有的离校手续办理均由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山科大学生工作处处长王震介绍,

23、通过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甚至不跑腿,9000余名毕业生就可以为大学四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四、作文(4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携手同行,互联互通,一个人可以激励一群人,一群人可以影响一个人;精准扶贫,共建共享,一群人可以帮助一户人,一户人可以带动一村人。青山一道同云雨,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明月何曾是两乡,人类是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对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有很多的感受和认识。华美中学高一年级将举办一场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24、,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A3C4乡村生活(意义)、社会秩序、乡村振兴。 5例证法,材料中的多处用“比如”举例子。对比论证法,第二段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对待乡村文化的不同态度。 【知识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

25、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4)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

26、,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二:要点归纳法。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方法三:层意合并法。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论证方法的能力。包括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

27、味性,吸引读者。1D.“必须经历”不当,选项对应的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文中说的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而不是“必须经历”。故答案为:D。2A.“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都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了乡村文化”不当,属于主观臆断,文中没有依据,原文第二段只提到“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希望避免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据这些内容推不出选项中的结论。故答案为:A。3C.依据第二段“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28、老年人知识丰富,地位较高”是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且“老少和谐的氛围很难形成”一说也绝对化。故答案为:C。4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依据第二段“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生活意义。依据第二段“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

29、,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秩序。依据第二段“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乡村文化赋予乡村振兴。 故答案为: 乡村生活(意义)、社会秩序、乡村振兴。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论证方法的能力。依据第二段“比如乡土

30、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切的共同体”,例证法,材料中的多处用“比如”举例子。依据第二段“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方国家在迅速的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重走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对比论证法,第二段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对待乡村文化的不同态度。 故答案为: 例证法,

31、材料中的多处用“比如”举例子。对比论证法,第二段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对待乡村文化的不同态度。【答案】6C7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如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有贫困人口,国家实施对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制度。如向光棍表叔提供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等。农村生源减少,学校实行合并措施。 8情节上,“狼叫”是最关键的情节,推动了相关情节发展,与父女二人命运的转折关系紧密。人物上,使父女二人的形象更鲜明。学狼叫是表叔应对困难的策略,体现着父爱;是养女行路时壮胆的行为,表现着她的坚强与成长。环境上,“狼叫”表现了当地的偏僻与贫穷,为小说的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主题上,“狼叫”的消失,写

32、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效果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知识点】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小说;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2)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情感基调;推动故事情节

33、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3)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6C“因此发现了真相。在他们努力下”分析错误,文章没有明确交代记者们发现真相,也没有写记者们的努力。故答案为:C。7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能力。通读文章,从中筛选出“最近几年,乡政府抓精准扶贫,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

34、资金挪窝”“学乡里建洋房”,“好在,乡干部经常来慰问,又帮他落实贫困户补助金、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生活改善了,心坎压的石头也落地了。”“村上生源少,小学教学点早就撤销,邻近村小学和初中,合并为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方圆二十多公里内的小孩,得走路去乡里读书”等社会环境的描写,根据这些社会环境的描写概括小说故事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如:“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根据“向光棍表叔提供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等,等情节,概括“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有贫困人口,国家实施对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制度。” 故答案为: 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如划拨出专款补贴,鼓励村民自筹资金挪窝。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有贫困人口,国家实施

35、对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制度。如向光棍表叔提供五保供养金、农村低保金等。农村生源减少,学校实行合并措施。8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狼叫”是“表叔为给养女壮胆,想出一个护身秘法,并教会她:学狼叫”,文章直到后半部分才写到,因此以“狼叫”为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同时,这个办法是为了保护养女,因此凸显了人物形象,体现了表叔的父爱;“听见狼叫了,消息传开去,人们觉得怪”“记者们驱车到了乡里探秘”等可见,狼叫推动了相关情节发展,表现了当地的偏僻与贫穷,写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面对记者的问题,她苦笑着说“不怕,我有办法对付狼”,表现着她的坚强与成长。“狼叫”的消失,说明女孩再也不必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

36、壮胆了,写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 故答案为: 情节上,“狼叫”是最关键的情节,推动了相关情节发展,与父女二人命运的转折关系紧密。人物上,使父女二人的形象更鲜明。学狼叫是表叔应对困难的策略,体现着父爱;是养女行路时壮胆的行为,表现着她的坚强与成长。环境上,“狼叫”表现了当地的偏僻与贫穷,为小说的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主题上,“狼叫”的消失,写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效果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答案】9B10C11B12按照惯(旧)例,(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意授予他这一官职。 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13

37、主张保存麟州使黄河以北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进言将荒芜的禁地给农民去耕种。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 【知识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

38、、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4)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

39、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附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参加进士考试,在礼部试中获得第一,荣选为甲科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之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啊?”做同修起居注后,进任知制诰

40、。按照惯例,(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意授予他这一官职。(欧阳修)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说:“麟州是个天然险要之地,不可以放弃;如果放弃它,那就使黄河以北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黄河以北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立刻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道:“忻县、代县、岢岚县禁地很多,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去耕种这些田地,不然,将被敌人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发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

41、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奸邪之徒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丧父的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到任二年又徙迁扬州、颍州。恢复龙图阁直学士官职,兼南京留守司事,因其母亲去世归还家中。为母亲服丧期满,奉召担任流内铨,当时在外地长达十一年。皇上见他头发都白了,对他非常关心,抚慰有加。小人皆恐惧欧阳修被重新起用,有人就伪造他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起来)陷害欧阳修,出欧阳修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升迁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

42、欧阳修)主持嘉祐二年礼部进士的考试。当时士子崇尚作新奇怪僻的文章,号称“太学体”,欧阳修对那些险怪奇涩的文字,坚决加以排斥,凡是像这样的都不予录取。录取之事完结后,过去那些文字浮薄而又喜欢自我标榜的人等欧阳修一出现,就聚在他的马前起哄,巡街的士兵都无法制止;但是考场的文风,也从此大为改变了。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不繁冗不省略,恰到好处。在议论上,简单而明了,实际而通情,善于联系事物分析不同问题,阐明深刻的道理,驳斥其错误,给人以很强的说服力。他的超然洒脱、文情奔放的风格,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熙宁五年,去世,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

43、为“文忠”。9“古文”为名词,作“为”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当世事”为一个词,是“时事”的意思,不可断开,排除AC。故选B。译文: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故答案为:B。10C“仁宗是他的谥号”错误,“仁宗”是庙号。故答案为:C。11B“他曾因上奏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而遭到一些宦官的诋毁”错误,原文中说,“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是说有人伪造欧阳修的奏章,请求清洗宦官中作奸谋利的人。那些宦官都非常怨恨,他们联合

44、起来陷害欧阳修,出欧阳修为同州知州。故答案为:B。12故事:(按照)旧例;除:授予。译文:按照惯(旧)例,(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意授予他这一官职。不堪:不能负担;奏罢: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译文: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1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由“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由是州得存”分析可知,有人提议麟州,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进言说:“麟州是个天然险要的地方,不可以放弃它;如果放弃它,那就会使河内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

45、到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应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由此可概括出欧阳修保存麟州,安定了百姓。由“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岁得粟数百万斛”分析可知,对于禁地废田,欧阳修主张希望让农民耕种,结果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由此可概括出欧阳修进言将荒芜的禁地给农民去耕种。由“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分析可知,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就有十几件。由此可概括出欧阳修,为百姓着想,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 故答案为: 主张保存麟州使黄河以北的郡县百姓得以安居。进言将荒芜的禁

46、地给农民去耕种。多次奏请朝廷减免沉重不堪的赋税。【答案】14B15送行女好是一个多情善感、依依不舍、痴情却又爽利的形象。短短的嘱咐被哽咽之声打断。先说“保重将息”过于缠绵,见对方难分难舍后,马上勉励对方“前程万里”,既鼓励对方,又借此淡释别恨。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错在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

47、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14B项“ 是借眼前之景来抒发对情人间难得 ”赏析错误,这里“眼前之景”有误,“月缺花飞”并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心理感受。 故答案为:B。151)本题要求分析诗中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作答时注意结合全曲的诗句来具体分析:本曲写到女子送行时顿觉月圆也缺,花好也残,认为人世间难得“花好月圆”,同时手里拿着饯行的酒杯,眼里面含着眼泪体现了她的多情善感和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分别时刚刚道得一声“保重”,又感觉过于缠绵,所以又祝福前程万里,看出该女子不仅痴情更是一位坦率爽利之人。2)临别赠言时的心理变化:在分别时,首先刚道一声“保重”,便因为离别的痛苦之情而哽咽不语,这时该女子认为场面过于缠绵,于是又祝福对方“前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