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单元总结.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791998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单元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六单元单元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单元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单元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一、 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3、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化学式颜

2、色形状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润滑性熔点用途金刚石C无色透明正八面体最硬无无无高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制装饰品等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最软之一优良良好良好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4、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颜色、状态制法用途木炭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燃料、黑火药、制活性炭、冶炼金属活性炭灰黑色多孔颗粒状固体木炭在高温下用水

3、蒸气处理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作防毒面具焦炭浅灰色多孔性固体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冶炼金属炭黑极细的黑色粉末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墨、油墨、油漆、鞋油、燃料等,作橡胶制品的填料5、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6、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7、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二、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应用:解释古代字画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用木质电杆时常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的表面烧焦,其目的是使

4、木材不易腐烂。2、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点燃充分燃烧 C + O2 = CO2 点燃 放热不充分燃烧 2C + O2 = 2CO注: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碳具有还原性: C+2CuO2Cu+CO2 2Fe2O3+3C=4Fe+3CO2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木炭+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4、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实验操作】 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 集中加热; 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

5、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n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n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n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三、 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C + 2CuO 2Cu + CO2 (置换反应)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小

6、结:还原剂: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实验室用25g碳酸钙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请计算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其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升?(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优缺点:收集到的气

7、体较纯,但含水蒸气) 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 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排空气法的优缺点:纯度不高需验纯,但较干燥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不要写成CaCO3 和稀盐酸)2、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注意: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CO2不纯(混有氯化氢气体);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CaCO3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Na2CO3 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

8、收集。3、装置图装置的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2) 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下降,则表明漏气;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4、收集装置:只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5、CO2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CO2。 化学方程式:CO2 + Ca(OH)2 = CaCO3+ H2O6、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已

9、充满。(这样做是利用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净化:如果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并进行干燥)。7、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 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CO2(2)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O2(1)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

10、,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实验结论】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实验现象】瓶体变瘪。【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固体叫“干冰”);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n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n 二氧化碳不能供

11、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n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第一朵小花变红; 第二朵小花不变色; 第三朵小花不变色; 第四朵小花变红; 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实验分析】 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

12、紫色石蕊变红; 说明碳酸被分解了。【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注意事项】 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纸花必须是干燥的。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O2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n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CO2气体的检验 长期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此反应的应用 刚抹过

13、石灰浆的墙壁,生上炭火炉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 鸡蛋放入石灰水中一会儿取出,可以保鲜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n 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C2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n C是还原剂)。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种方法。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作致冷剂如人工降雨、舞台烟雾;制碳酸饮料;作温室肥料等。2、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 【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也会导致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危害 :全球变暖,两

14、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地带土地沙漠化,旱涝灾害,农业减产。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措施: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乙醇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三、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制取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想一想:水能防止CO中毒吗?点燃2、化学性质可燃性: 2CO + O2=2CO2作燃料(是煤气的主要成分) 现象: 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还原性: n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这是整套装置,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并且下文的

15、操作、现象、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1-稀盐酸2-大理石3-碳酸氢钠溶液4-浓硫酸5-木炭6-氧化铜7-氢氧化钙溶液【实验操作】 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 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注意事项】 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

16、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Cu+O22CuO)。 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7溶液的目的:A、 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n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与上面的实验类似( 下的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实现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注意事项】铁块是银白色的,但铁粉是黑色的。n 在我们学过的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

17、,只有两个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其他的都是“高温”:H2+CuOCu+H2O和CO+CuOCu+CO2毒性: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死亡。3、 用途可燃性作气体燃料【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C+H2OCO+H2】还原性冶炼金属四、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二氧化碳可以和四大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二氧化碳能和碳单质反应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检验方法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主要用途做燃料、冶炼金属灭火、制汽水、人工降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