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物理学业水平检验测试基本学习知识重点(文科用).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 基础知识点概要 (学案) 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___的点. 判断: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 2.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 ) 3.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 [知识点2]参考系 判断:1.研究机械运动可以不要参考系( ) 2.选用不同的参考系,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论可能相同( ) 练习: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看见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没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没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西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地上的人说公路上的汽车开的真快是以__________为参考系,而汽车司机说汽车不动是以__________为参考系。 [知识点3]坐标系 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 描述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练习: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9 m,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 m和0.4 m。那么A、B的坐标分别是 ( ) A.1 m, 0.5 m B.1.9 m,0.4 m C.1 m,-0.5 m D.0.9 m ,-0.5 m [知识点4]时刻和时间 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 时刻:表示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相对应。 时间间隔(时间):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线段表示。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时间和位移对应。 练习:第4s末、第5s初(也为第4s末)等指的是 ;4s内(0至第4s末)、第4s内(第3s末至4s末)、第2s至第4s内(第2s末至第4s末)等指的是 。 [知识点5]位移和路程: 路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量; 位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是_____量。 只有质点做___________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判断:1.路程即位移的大小( ) 2.位移可能比路程大( ) 练习: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 [知识点6]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写成公式为: ______________ 能识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即平均速度与________对应,瞬时速度与________对应 判断:1.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 2.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 是指______________; 3.汽车经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是指______________ [知识点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电源,工作电压在 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工作电压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______打一个点。 若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知识点8]加速度:描述物体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增大或减小)得_______(“快”还是“大”)的物体,加速度较大; 加速度 a=_____________ ,写出加速度的单位__________ 判断:1.加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 2.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必然随着减小( ) 3.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 4.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也越大( ) 5.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就越大( ) [知识点9]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 • • • •  O A B C D E 3.07 12.38 27.87 49.62.07 77.40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常见计算: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E F 练习: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 ① 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BC、CD、DE、EF间的距离X1、X2、X3、X4、X5,它们依次为______cm、______cm、______cm、______cm、______cm。 ② 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各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B、VC、VD、VE依次是______m/s、______m/s、______m/s、______m/s。 ③ 该物体的加速度a_____。 [知识点10]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________不变的运动,包括其大小和________。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______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v t x x t t t t v v t v [知识点]x—t和v—t图象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上面6幅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______ 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___________ 位移公式:___________ 位移速度公式:___________ 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 如果以初速度方向作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为______,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为______。www.ks5u.com 处理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刹车)要先求出停止的时间。 练习:1、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 A.4m/s 2m/s2 B.0m/s 4m/s2 C.4m/s 4m/s2 D.4m/s 0 2、某汽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遇紧急情况急刹车,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则汽车在刹车后1s内的位移是___________,3s内的位移是___________。 [知识点2]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在________的作用下从________开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______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g=10 m/s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判断: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 练习: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速度的一半时,物体下落的距离是( ) A.H/2 B.H/4 C.H/8 D.H/16 [知识点3]匀速直线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 匀速直线的位移-时间(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速直线的速度-时间(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① ② ③ 0 x/m t/s X1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 ,横坐标表示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 ②表示物体做 ; ③表示物体做 ;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① ② ③ 0 V/(ms-1) T1 t/s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①表示物体做 ; ②表示物体做 ; ③表示物体做 ; ①②③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 ;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②的位移 乙 甲 0 V/(ms-1) t/s 2 4 练习:两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s前甲比乙运动的快 B.在第2s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C.第3s末,甲落后于乙 D.在第2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知识点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 和 结合起来。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1]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矢量。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表示方法: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判断:1.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 2.有施力物体,必有受力物体( ) 3.甲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 ) 4.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5.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 [知识点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 重力的作用点叫_______。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_______。 判断:1.重力的大小可用天平测量( ) 2.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 3.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 4.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知识点3]形变和弹力: (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 (5)弹簧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有,x为形变量,k为劲度系数。 判断:1.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 2.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 3.轻绳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所在的直线上( ) 练习:一辆汽车停在路面上,下列关于汽车和路面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先发生了形变,后地面也发生了形变造成的 D.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知识点4]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 阻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接触面粗糙b、有压力c、有相对运动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同方向,可以与运动反方向,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都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FN,FN为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 (2)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阻碍作用 1.产生条件:a、接触面粗糙b、有压力c、有相对运动趋势 2.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 判断:1.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的运动( )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 4.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 练习:①用手握啤酒瓶,越握越紧,则摩擦力(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摩擦力方向与弹力方向始终垂直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③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 ;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果用20N的水平推力由静止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 [知识点5]力的合成和分解 遵循 定则 判断:1.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小者( ) 2.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仍一分力( ) 练习:有两个共点力,F1=2N,F2=4N,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可能是 ( ) A.1 N B,5 N C.7N D.9 N [知识点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当物体处于 或 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 。 练习:1.大小不同的三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以下各组力中,可能使小球平衡的一组是( ) A.2 N,3 N,6 N B.1 N,4 N,6 N C.35N,15 N,25 N D.5 N,15N,25 N 2.有两个分力F1,F2其大小分别为 10N和7N则下列选项中其合力可能的值是( ) A.0N B.2N C.11N D.18N 3. 如图所示,OB绳水平,OA绳与竖直方向成450角,物体质量为10㎏。求:OB绳、OA绳中的拉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 ①“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意思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②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②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 判断:1.受力大的物体惯性大( ) 2.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 ) 3.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 4.静止的火车启动时十分缓慢,说明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 5.太空中飘荡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 练习: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内一人竖直跳起后仍落回原处,这是( ) A.因为人起跳后,车厢底板仍然对他有向前的推力 B.因为人起跳后,车厢中的空气对他有向前的推力 C.因为人起跳后,在火车运动方向上仍具有与火车相同的速度 D.因为人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知识点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①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②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练习: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外力成 ;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 。 [知识点3]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数学表达式 1N= 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为m=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 ( ) A.零 B.4m/s2,水平向右 C.2 m/s2,水平向左 D.2 m/s2,水平向右 2.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汽车,经过10s由静止加速到108km/h,求: (1)汽车受到的合外力 (2)如果关闭汽车发动机油门,并制动汽车后轮的转动后,汽车受到的阻力为6.0103N,求汽车由108km/h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和所通过的路程。 3.在某城市的一条道路上,规定车辆行使速度不得超过30km/h。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肇事车是一辆卡车,量得这辆卡车紧急刹车(车轮被抱死)时留下的刹车痕迹长7.6m,已知该汽车轮胎与路面的动摩擦因素为 0.7,请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知识点4]力学单位制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 、 、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 、 。 练习:①测量“国际单位制选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用下列哪一组仪器?( ) A.米尺、弹簧秤、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秒表 D.米尺、天平、秒表 ②下列四组力学单位中,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 ) A.N、kg、m B.N、m、s C.kg、m、s D.kg、N、m [知识点5]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要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一对力 比较 项目 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 同 点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两个力涉及三个物体 两个力涉及两物体 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 不可以求合力 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 两个力的效果分别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练习:①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②手托着一木块,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手对木块的支持力应该( ) A.小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B.等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C.大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D.小于木块所受的重力 必修二 第五章 曲线运动 [知识点1]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⑴.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⑵.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⑶.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判断:1. 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改变 ( ) 2. 曲线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 ) 3.曲线运动合力方向一定改变 ( ) 4.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 5.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 ) 6.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不为零,合外力也一定不为零( ) 7.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 [知识点2]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① 等时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② 独立性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 (2)运算规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判断:1.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 2.合速度的大小一定比每个分速度的大小都大( ) 3.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 4.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 ) 练习:炮筒与水平方向成370角,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是600m/s,若把这个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sin370=0.6,cos370=0.8,则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__________ [知识点3]抛体运动运动的规律----抛体运动是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平抛运动: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 ) ) β α 1.研究方法: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2.平抛运动基本规律: ①水平方向: VX=V0 X=Vot ②竖直方向: Vy=gt y= ③任意时刻的速度: 合速度大小: 方向:tanβ=gt/V0 ④合位移大小:s= 方向:tanα=gt/2V0 ⑥时间由y=得(由下落的高度y决定) ⑦水平射程: X=Vot=Vo(取决于竖直下落高度和初速度) 练习:1、平抛运动是( )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曲线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变加速运动 2、一物体在距地面高5m处以5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下落到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⑴下落时间⑵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⑶物体刚接触到地面时速度大小。 3、决定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 A.初速度 B.抛出时物体的高度 C.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知识点4]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运动,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 线速度:物体通过的弧长ΔL与时间Δt的比值,V =________ 角速度: 物体与圆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Δθ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ω=________ 周期:物体转过一圈所用的时间 、、、的关系V==2rf =w r 判断:1.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恒定( ) 练习: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为3m/s,角速度为6rad/s,则下列相关计算量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1.5m/s2 B.物体运动的圆周半径为2m C.物体在1s内发生的位移为3m D.在0.1s内物体通过的弧长为0.3m 2.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变化的是__________ ①周期 ②线速度 ③线速度大小 ④角速度 ⑤动能 ⑥向心加速度 ⑦向心力 3.用皮带相连的两个轮子转动的_________相等,同一转盘上的两个质点_________相等 [知识点5]向心加速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A、B两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弧长之比SA:SB=2:3,而转过的角度φA:φB=3:2,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为υA: υB = 角速度之比为ωA: ωB= 周期之比TA:TB= ,半径之比为rA:rB =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 [知识点6]向心力 (1)向心力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时刻变化(变力),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a= = = (2)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不是一种特殊的力,可以是弹力、摩擦力或几个力的合成,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 练习:1.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时,车对桥的压力为车重的3/4.如果使汽车行驶至桥顶时对桥恰无压力,则汽车速度大小为 ( ) A.15 m/s    B.20 m/s    C.25 m/s    D.30m/s 2.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有一个相对于盘静止的物体,随盘一起转动,关于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受到重力和盘面的支持力作用 B.只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 C.除重力、支持力外,还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D.受到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O 3.如图所示,质量m=0.2kg的小铁球系在长L=1.0m的轻质细线上,细线的另一端悬挂在O点,将小球拉直并呈水平状态时释放,试求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细线的拉力。(取g取10m/s2) [知识点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⑴.铁路弯道的特点 ⑵.拱形桥的最高点与最低点 ⑶.航天器的失重现象的本质 ⑷.离心运动及其产生条件以及离心运动的应用与防止 练习:1.火车转弯做圆周运动,如果外轨和内轨一样高,火车能匀速通过弯道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外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外轨容易磨损 B.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内轨的水平弹力,所以内轨容易磨损 C.火车通过弯道向心力的来源是火车的重力,所以内外轨道均不磨损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2. 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知识点1]行星的运动: ①. 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 地心说---日心说。 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知识点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是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大小为 [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 ⑴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 ⑵r为两质点或球心间的距离; ⑶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 判断:1.只有质量很大的天体之间才有万有引力( ) 2.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 ) [知识点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1.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天体质量的估算 发现未知天体 2.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注意点: ①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 ②.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 ∴[来源:黄金带换学.科.网] 3.常用结论: ①.由可得: r越大,v越小 ②.由可得: r越大,ω越小 ③.天体运动的周期: r越大,T越大 练习:1.火星绕太阳的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火星与太阳间的引力提供火星运动的向心力。已知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试写出太阳质量 M的表达式。 2.若已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 A.某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某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 3.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引力常量G已知)( )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 B.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 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3和运行周期T3 D.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4 [知识点4]宇宙航行 (1) 人造地球卫星 (1)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 F万= F向 即 G= m V= G=mω2r = G= T= (2)地球同步卫星:周期 T= (2)三种宇宙速度[来源:学科网] 1.第一宇宙速度(地面附近的环绕速度):v1=7.9km/s,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地面附近的逃逸速度):v2=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束缚,在地表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在地表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练习:1.人造地球卫星可以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对于沿圆轨道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B.运行速度一定在7.9 km/s-11.2 km/s之间 C.运行速度一定小于7.9 km/s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C.如果需要,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地球上空的任何一点 D.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轨道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椭圆的 3.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来源:Z,xx,k.Com] A.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B.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C.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D. 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知识点5]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低速运动,宏观物体,弱相互作用。 (2)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及量子力学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点1]追寻守恒量: (1)能量:简称"能".能量分为机械能、内能、电能、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能量可以在物质之间发生传递,这种传递过程就是做功或热传递. 例如,河水冲击水力发电机作功的过程就是河水的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并转变为电能.自然界一切过程都服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机械能: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知识点2]功 ⑴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⑵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a. 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其物理意义是: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⑷.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⑸.功的计算 ①.功的计算公式: W=FLcosθ ②.条件:适用于恆力所做的功 ③.字母意义:F——力 L——物体对地位移 θ——F、L方向之间的夹角 ⑹.正负功 :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θ可得到以下几种情况: ①.当θ=90o时,cosθ=0,则W=0即力对物体不做功; ②.当00≤θ<90o时, cosθ>0,则W>0,即力对物体做正功; ③.当90o<θ≤180o时,则cosθ<0,即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④.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它表示:正功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负功是阻力对物体做功. 4.总功的求法 ⑴.先求外力的合力F合,再应用功的公式求出总功:W=F合lcosα( F合 必须为恒力) ⑵.先分别求出各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W3……,总功即这些功的代数和:W=W1+W2+W3+…… 练习:1.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了10J的功是指______功 2.如图所示,一物体沿竖直平面内的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点运动到B点,则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的重力做的功 ( ) A. 一样大 B.沿Ⅰ较大 C.沿Ⅱ较大 D.沿Ⅲ较大 3.质量分别为m、M(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