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教案.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643103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教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1 杠 杆(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杠杆示意图和力臂,训练学生的作图、识图能力。2、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独立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教学难点】 力

2、臂的画法【实验器材】 螺丝刀、羊角锤、钢丝钳、木块、钉子扳手、夹子、(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 )、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探究、归纳【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出示钉有图钉的木块,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请用螺丝刀、羊角锤、钢丝钳把它拔出来讨论、合作探究实物演示提问 你是怎样拔出图钉的?有哪些不同的方法?那种方法最省力?交流方法和体会多媒体演示并小结讲解(1)1、杠杆 杠杆是指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归纳小结杠杆概念多媒体讲解(2)几个名词: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O)动力:

3、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讨论归纳记忆多媒体演示作图画出下列杠杆的力臂:作图能力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问 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为什么需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子平衡? 3、本实验中,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弹簧秤的示数有何变化? 4、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弹簧秤的位置,弹簧秤的示数有何变化? 5、钩码的数量和弹簧秤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弹簧秤的示数有何变化?实验探究实验装制实验表格测量F1NL1NF2NL2N123 提问分析比较表中数据,

4、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讨论、归纳多媒体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F1l1=F2l2理解、记忆多媒体巩固练习1.所谓杠杆,是指一根,在下,能够绕着点转动。2.杠杆的五要素是指(1)杠杆转动时绕着的固定点叫;(2)的力叫动力;(3)叫阻力;(4)从到的距离叫动力臂;(5)从到的距离叫阻力臂。3.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4.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5. 用杠杆去撬动一块石头,如果杠杆的动力臂长2m,阻力臂长40cm,那么只要用N的力就能撬起重500N的一块石头。7. 图中的农民拿着一根用来挑东西的扁担. 扁担属于_类机械,使用扁担挑东西_(填“能”或“不能

5、”)省力. 小结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撬棒)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 标出。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F1l1=F2l2布置作业课本P8

6、 WWW1、2教后记11-1 杠 杆(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2、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原则。二、过程与方法1、复习画杠杆示意图和力臂,训练学生的作图、识图能力。2、让学生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独立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

7、衡条件解题。【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 螺丝刀、羊角锤、钢丝钳、木块、钉子扳手、夹子、(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 )、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探究、归纳【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 提问1、 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2、 杠杆平衡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F1l1=F2l2 提问为什么阿基米德说“给我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讨论,交流讲解讨论杠杆的分类:l1 l2 则 F1 F2 省力杠杆 特点: 省力但费距离 应用:撬棒l1 l2F1 F2 等臂杠杆 不省力不省距离 天平l1

8、 l2 F1 F2 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钓鱼竿分析课本P5 图11-6的杠杆分类和分类原则讨论、记录、分类 生活物理社会:生活中的剪刀 :裁衣剪刀 理发剪刀 剪铁皮剪刀 修枝剪刀讨论杠杆分类多媒体举例课本P6 分析例题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一位物理老师用一只弹簧测力计“称”出一头大象的质量。在“称”象的过程中,他还用了吊车、铁笼和10m长的槽钢作为辅助工具,若不计槽钢和铁笼重,吊钩固定处距系弹簧秤一端距离9m,距系铁笼一端距离7cm,当槽钢处于水平状态时弹簧秤示数为200试估计大象的质量。介绍: 解题格式和要求掌握要求多媒体讲解生活物理社会:人体中的杠杆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

9、的运动系统。尽管人体的各种运动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都是由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人的手臂绕肘关节转动,可以看成是由肌肉和手臂骨骼组成的杠杆模型在转动。小腿绕膝关节转动,也可以看成是腿部肌肉作用于小腿骨骼组成的杠杆模型在转动。屈肘举哑铃(球)的杠杆分析当上臂中的肱三头肌伸展、肱二头肌收缩时,肌肉收缩产生的拉力使前臂骨骼绕肘关节转动。因此手握哑铃向上运动。托铅球的屈肘锻炼托铁球转腕的杠杆分析当你托住一只铁球并绕腕关节向上转动时:手是一个杠杆,腕关节是支点,球压在掌心上的力是阻力,通过前臂中的伸肌伸展和屈肌收缩产生动力,使托住铁球的手向上运动。人体中形形色色的杠杆当你摆手的时候,或

10、是咀嚼食物的时候,你用到了杠杆。你知道它们的原理吗?人体中形形色色的杠杆当你拉小提琴的时候,你在使用你手臂和手指构成的杠杆。你想了解它们的原理吗?人体杠杆的启示人体中的杠杆为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和发明提供了很多启示。机器人和航天飞机上的机械臂的发明就是其生动的体现。归纳整理略讨论本课主要内容多媒体巩固练习1、撬棒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15倍,当撬道钉时用力20N恰能将道钉撬起,则道钉受到的阻力为 N。(不计道钉自身的重力)2、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

11、相反3、 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叫力臂B.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动力臂长的杠杆比动力臂短的杠杆省力D.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省力的杠杆4、 将重为5牛顿和15牛顿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边臂长之比为: ( )图11.1.3 A.3:1 B.2:1C.1:3 D.4:15 如图11.1.3所示的杠杆,每个砝码重均为1牛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边各减去一个砝码,则:( ) A. 杠杆保持平衡 B. 杠杆左边向下倾C. 杠杆右边向下倾 D. 无法判断布置作业课本P8 WWW1、2 11-2 滑轮

1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3、能根据滑轮组的构成方式判断省力情况。4、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能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2、通过探究,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用杠杆原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实验器材】 (滑轮、弹

13、簧秤、直尺、钩码、细线 )、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探究、归纳【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播放放映 升国旗观察多媒体演示提问国旗上升时,升旗手用力的方向向哪里?为什么升旗手向下用力,而国旗会上升呢?讨论和回答出示滑轮提问并演示滑轮的形状是怎样的?转动时,它的轴是否运动?归纳小结滑轮的概念实物演示定滑轮提物体,归纳定滑轮的概念讨论记忆多媒体演示探究(1)11.3 如何把木料运上楼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装配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弹簧秤,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秤的读数。比较F与G的关系。 改变弹簧秤拉力的方向,情况怎样?改变钩码的该数,情况怎样?实验探

14、究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小结数据填入表格,寻找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实验次数钩码重力F2/N弹簧秤读数F1/N123归纳: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也不能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探究(2)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装配动滑轮,竖直向上拉弹簧秤,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秤的读数。比较F与G的关系。 改变弹簧秤拉力的方向,情况怎样?改变钩码的该数,情况怎样?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小结数据填入表格,寻找使用动滑轮的特点实验次数钩码重力F2/N弹簧秤读数F1/N123归纳: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但不能省距离,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l1=2l2 的省力杠杆多媒体练

15、习工人师傅用动滑轮将重600N的木箱吊到阳台上,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思考、独立完成多媒体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中,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平时使用中我们经常使用它们的优点组成滑轮组。即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多媒体讲解滑轮组的绕法观察连接特点多媒体片、实物演示提问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移动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H有何关系?使用滑轮组时,弹簧秤读数F与物体重力G和动滑轮重力G动有何关系?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移动速度V绳与物体移动速度V物有何关系?讨论,归纳结论实验归纳结论:S = nhF = (G + G动)/nV绳 =n V物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股数牢记结论讲解 生活物理社会 轮轴和斜面

16、生活中的轮轴和斜面轮轴和斜面的特点看书布置作业课本P13 WWW1、3 11-3 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要素。2、知道机械功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了解1J的功大约有多大。3、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4、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交流合作的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介绍科学家焦耳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奋发学习、刻苦专研的学习品德。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7、】 理解机械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教学难点】 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实验器材】 (斜面、钩码、小车、直尺、弹簧测力计 )、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引入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那么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呢?探究 11.5 探究斜面 (多媒体实验装置)指导学生测量拉力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和砝码所受的重力G、上升的高度h,数据填入表格:实验交流方法和结果分组实验多媒体表格测量次数F/NS/mG/NH/mFs/(N*m)Gh/(N*m)讲解(1)议一议:分析、

18、比较表中的实验数据,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利用斜面完成同样的任务,Fh 但Fs 和Gh近似相等。归纳做功的计算公式多媒体演示并小结归纳(1)物理学中规定:(1)定义:机械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机械功简称功。(2)公式:机械功=力*距离 W=Fs(3)单位:焦耳(J) 1 J=1 Nm 物理意义:讨论归纳记忆估算对物理书本、人上楼等现象的做功大小归纳(2)做功的必要条件:物体受力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讲解(2)下列现象做功了吗?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学生背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司机推汽车,汽车没动。踢足球,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议一议:生活中你做的哪些工作对

19、物体做了功?讨论、回答多媒体演示多媒体例题例题:一同学将质量为10千克的水桶从离井口3米深处提到井口,这一过程中共做了多少功?分析、计算分析、完成多媒体多媒体布置作业课本P16 WWW1、3 11-4 功 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2、能通过实例作图等多种方式来描述功率。3、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4、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二、过程与方法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认识做功不但有多少之分,而且有快慢之别,学会把速度的知识迁移到做功快慢上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学生

20、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知道功率的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测量功率。【实验器材】 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引入做功不但有大小,而且有快慢。多媒体 如图11-33质量为50千克的小明走上五楼的教室,通常需要1.5分钟,有一次他跑步上楼花了40秒。求他两次做功的大小,哪次做功快?分析、计算多媒体讲解 (1) 功率: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公式:P = W/t单位:焦耳/秒(J/s)用瓦特表示且:1瓦特=1焦耳/秒 1瓦特物理意义:1秒内做1焦耳的功。

21、 常用单位:千瓦(KW) 兆瓦(MW)看书、理解、记忆多媒体计算小明上楼的功率计算讲解 (2)一些物体的功率麻雀飞行的功率 8瓦人骑自行车的功率 60-80瓦195柴油机功率 8.22千瓦汽车起重机功率 320千瓦内燃机车功率 256兆瓦了解多媒体演示并小结活动估测人上楼的功率1、从物理学角度考虑,你认为人的功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你如何证实自己的猜想?请设计出记录表格。讨论探究方法多媒体实 验 表 格质量/千克重力/牛顿楼房高度/米做功/焦耳时间/秒功率/瓦123 讨论学生功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猜想中哪些得到了证实?估算骑自行车的功率;跳绳的功率;做引体向上的功率等掌握估算的方法讲

22、解 (3)生活 物理 社会马力功率的一种单位 1马力735瓦特了解多媒体例题: 一辆汽车重50000N,在平直公路上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1分钟,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等于汽车重的0.06倍,求:(1)汽车在1分钟内做的功;(2)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分析、完成多媒体归纳略讨论本课主要内容多媒体布置作业课本P20 WWW1、2 11-5 机械效率【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动滑轮,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 4、能设计实验,测定

23、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5、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教学难点】 测定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实验器材】 多媒体材料、(动滑轮、钩码、直尺、弹簧测力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引入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楼房,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多媒体、讲解再探动滑轮:用手通过弹簧秤拉动一个

24、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重为G的钩码。分别测出手对绳子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的重G、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实验分组实验实验表格 次数F/NS/mG/NH/mW1JW2/J12提问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钩码做的功相等吗?如不等,哪个大?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讨论、分析、计算、回答多媒体讲解 有用功:(W有)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额外功:(W额)利用机械时,人们不希望做的功。总功:(W总) 动力对机械做的功。并且:W总=W额+ W有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 讨论:100% 并且无单位 高低的物理意义多媒体小结提问动

25、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讨论提高机械效率方法思路:减少机械之间的各种摩擦。增加提起物体的重力。减轻动滑轮的重力。归纳、回答课堂小结讨论本课主要内容多媒体布置作业课本P22 WWW1、2复习(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学目标】 1、杠杆平衡条件2、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3、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教学重点】 杠杆平衡条件、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教学难点】【实验器材】 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讨论、归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知识点分析:(一)杠杆1. 定义(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

26、杆。(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 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可写成杠杆平衡: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3. 杠杆的种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起子、扳子。(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镊子、钓杆。(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例如:天平。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二)滑轮 1. 定滑轮(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2)原理

27、: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2. 动滑轮(1)定义: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原理: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动滑轮省一半力。3. 滑轮组(1)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叫滑轮组。(2)原理:即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三)功1. 功的初步概念: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该物体做了功。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 功的计算:功=力距离 W=FS3.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

28、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四)功率1. 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2. 计算:公式 功率= 3. 单位:瓦特W,1W=1J/s(五)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四、典型例题例1 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平衡,在B点所用的力分别为、,其中最小的力是( ) A. 沿竖直方向的 B. 垂直于OB的 C. 沿水平方向的D. 因为作用点相同,作用力一样大例2 一根均匀扁担长1.4m,前后两端各挂300N和200N的重物,若扁担自重不计,为使扁担平衡,问:(1)人的肩头应距前端多远?端各加100N的重物,人的肩距前端多远?例3 如图所

29、示,物体A重100N,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30N,不计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若用该滑轮组使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拉力F为多少?例4 等臂的杠杆的两端各悬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铁球,杠杆平衡,如图所示,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是否仍平衡?例5 用不等臂天平秤某物体的质量,先放入右盘中秤得质量为m1,再放入左盘中称得质量为m2,则该物体质量m等于( )A Bm1+m2 C D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运动物体能做功,具有动能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通过探究,知道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

30、,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4、知道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并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 知道影响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知道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 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验器材】 小车、滑板、木块,弹簧、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引入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要限速?自行车从高处滑下为什么越来越快?多媒体多媒体演示、讲解 演示(1)

31、运动的锤子将钉子打入木板。 (2)高处滑下的小车把木块移动一定距离。 讲解 能量:物体做功的本领。做功的本领越大,能量越大。实验探究(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分组探究实验1、让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如上图)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速度相等吗?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相同吗?速度大的小车使木块移动的距离较 ;速度大的小车动能 。2、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它们从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质量大的小车使木块移动的距离较 ;质量大的小车动能 。(如下图)归纳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物体的 越大, 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

32、上述结论?讨论回答多媒体演示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归纳: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做功,因此它具有 能。在一定限度内,形变越大,物体的 能就越大。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上述结论?观察、分析、讨论回答实验演示提问模拟打桩想一想,要想把桩打深些,你有哪些方法讨论回答演示归纳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实验表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与 和 有关,物体的 越大, 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归纳多媒体多媒体演示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分析:当摆球从A到O,速度越来越快,动能逐渐 ;摆球在O时,它的动能最 、势能最 。在此过程中,势能逐渐转变成 能。当摆球从O到B,速度越来越慢,

33、动能逐渐 ;摆球在B时,它的动能最 、势能最 。在此过程中,动能逐渐转变成 能。 分析:课本P-53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讲解生活、物理、社会布置作业P-36 WW W 1、212-2 内 能 热 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 3、结合事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能正确使用“”热量”述语,会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二、过程与方法会用热传递改变方法内能解释生活中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34、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 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会进行关于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热量”述语【实验器材】 冷、热水、红墨水、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引入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讲解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猜一猜物体的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讨论交流探究(1)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杯水中墨水扩散快?分组探究实验讲解实验表明:温度高的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

35、分子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它的动能就越大,物体的内能就增加。理解、记忆猜一猜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有无关系?讨论交流解释说明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a 车胎内的气体;b 铁水;c 冰水多媒体讲解热传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到温度相等。讲解a 金属勺在热汤中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b 食品在冰箱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c 在阳光照射下,太阳能热水器中水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多媒体提问想一想:上述过程中物体的内能是如何转移的?讨论交流讲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热传递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讨论交流讲解热量:定义: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

36、移能量的多少。符号:Q单位:焦耳 (J)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为 Q放=cm(t0-t)其中 c-比热 m-质量 t-末温 t0-初温理解、记忆多媒体例题:在20室温下,烧开一水壶5Kg水,大约需吸收多少焦耳的热量?想一想实际需要的热量比计算量大的原因是什么?讨论交流回答多媒体讲解生活-物理-社会汽车中的散热设备多媒体布置作业P-41 WW W 1、2、3、412-2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四冲程汽油

37、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4、通过探究,知道燃料的热值,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5、初步认识燃料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法是做功 。知道燃料的热值,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 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过程【实验器材】 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汽油机模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纸片、多媒体材料【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归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实验引入用手把铁丝快速弯折几次,触摸一下弯折部分,有何感觉实验实验提问物体的内能变化了吗?讨论交流演示空气压缩

38、引火仪:用力把活塞下压,你看到什么现象?讨论:1、在上述活动中,物体增加的内能从何而来? 2、你还有什么方法使铁丝的的温度升高?哪些用热传递、哪些用做功方法?3、你能再举些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吗?观察讨论交流演示实验演示讲解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热机:1、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 3、汽油机构造(如图)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a、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b、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实验观察记忆多媒体演示c、做功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归纳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1、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分别是: 、 、 、 。其中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2、曲轴转动 周,活塞往复 次。讨论交流讲解生活-物理-社会热机的发展历程多媒体多媒体讲解燃料的热值:同样多的不同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相同吗?探究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烧完后的水温水温的变化10克酒精10克碎纸片实验讲解热值:1、定义: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单位:焦耳/千克 (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