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单元 有无相生 .ppt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639988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单元 有无相生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单元 有无相生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单元 有无相生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单元 有无相生 .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无相生,中国古代的老子对托尔斯泰的处世思想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曾经在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一早起身,收拾了房间。安德留沙打翻了墨水瓶。我于是责备他。我脸上的表情一定是恶狠狠的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1文题解说“有无相生”出自老子第二章,意思是有和无是相互生成,相互促进的。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对立的双方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从一系列对立项的逻辑关系中来考量事物、思考问题,使老子充满了一种特

2、有的智慧。本文从多角度展示了老子的这种智慧。,2作者介绍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3背景解读老子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

3、,有为积极其内。道德经充满智慧之爱,闪烁智慧之美。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4知识链接老子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的哲理著作,也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基本上保存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书五千余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老子的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语言无所修饰,但所包含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

4、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走不远,不可以,做事,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僵硬,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5文言句式(1)死而不亡者寿()(2)兵强则灭,木强则折()(3)报怨以德()(4)自胜者强(),判断句,被动

5、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6一词多义明绕船月明江水寒(明亮,形容词)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白,清楚,动词)明道德之广祟(说明,阐明,动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明,明智,形容词)左丘失明(视力,名词)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次,下一个),1对“有无相生”这个题目你是怎么理解的?【答案】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他也很重视“有”,只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而已。“三十辐,共一毂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很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只注重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论

6、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互为作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而恰恰是“无”使车、皿、室发挥了作用。,2如何理解课文第五则体现的“为无为,事无事”的思想?【答案】老子反对以烦琐的禁令捆住人们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以平静的思想对待生活。他提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老子理想中的圣人

7、,对待天下都是无为的态度,即顺应自然的规律去做。把这个道理推及人类社会的通常事物,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所谓无事,就是要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水到渠成,条件成熟,事情也就做成了。老子反对统治者凭主观意志发号施令,强制推行政策。,1结构图示,2主旨探微本课选文阐释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认识世界,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是有无相生,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超越自己,不要自以为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凡事要从细小处做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始善终,要注重积累,有预见性,防患于未然;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1.“强大处下,柔弱处

8、上”体现了什么生存智慧?【对应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提示】依据文本相关语句结合老子的思想进行归纳概括即可,一定要注意“强”“大”“柔”“弱”之间的辩证关系。,【答案】老子思想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要人们注意到,处于“柔”“弱”的一方往往不会被战胜。提醒人们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而且不要去逞强逞大,要“贵柔”“知足”,这样就能有持久的韧性,更利于保全自己、战胜对方。“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是一种清醒冷静的态度,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2.课文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

9、世的道理?【对应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提示】解答本题需要依据七则选文,深入理解各自的思想内容,联系社会人生进行归纳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答案】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关和相对的因素,而这些对立的因素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做事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素材展示居住在丹麦萨姆索岛的居民们成功实现了用风力发电取代火力发电的目标,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这座岛上的每一个居民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风力涡轮发电机,除了满足自需外,他们还为欧洲

10、其他地方提供电能。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碳中性住宅区,这种自给自足又环保的方式为世界其他地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2即时感悟读了这则素材后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答案】【示例】远离高科技,古人照样活得有滋有味。没有冰箱,古人自有独特的保鲜食品妙招;没有洗衣机,古人的衣服照样可以洁白如新;没有电热蚊香器,古人依旧不受蚊虫滋扰。或许,你也可以试试这种“不插电的生活”。沐浴洗头之后不用吹风机,让身体发肤自然风干;远离电脑,给亲人朋友手写一封信,表达最真切的问候;晚上,关掉电视,在与爱人亲密谈心中安然入睡。这些既是低碳生活方式的典范,也能让你在远离尘嚣中达到返璞归真的幸福和快乐。,老子

11、“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老子并非主张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尊重万事万物自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所谓顺其自然,就是千万不可单凭主观意愿强行做违反规律的事。老子在追求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的统一上,特别强调客观规律这个矛盾的主导方面,这对于警惕和克服主观主义、命令主义、好大喜功、浮躁心态都是非常有用的。,这样,老子“无为”学说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就突显了,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就密切起来了,老子的哲学基础就可以很容易地与马克思主义某些基本原理接轨了。很多现代人私心私欲膨胀,只知“有之以为利”,不知“无之以为用”,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它的后果,恰如老子所警告的“不知常,妄作凶”。老

12、子的“无为而治”为其治国之理想境界。而要建设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就要崇尚节俭、爱惜民财、广积少费,和谐有效地利用资源,谦下不争,重用贤人,达到国际间的和平共处。老子的和谐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老子的学说是谨慎的、冷静的、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科学体系。他不但讲了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可为和不可为的时间和空间,还讲了应当怎样去“为”,其中包括了少为可以多办事、小为可以办大事的主张。老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反对胡作非为的大哲学家,是反对唯意志论的鼻祖,是辩证法大师,是思想认识和行为艺术方面的导师。老子的思想是我们必须研究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正确认识老子,深刻研究老子,重新评价老子,弘扬其精华、实践其哲学,将既能避免或减少人为的社会悲剧和人为的自然灾难的发生,又可以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赏析】在多数人的心目中,老子总是和消极无为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老子思想的基础上,指出老子思想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理有相似之处,是今天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等思想的基础,老子思想对于解决今天国际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也有启发意义。作者的这些评价是正确的,我们要将老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严肃认真地继承和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