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课后习题集规范标准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第一章 1-1: 已知:V=72cm3 m=129.1g ms=121.5g Gs=2.70 则: 1-2: 已知:Gs=2.72 设Vs=1cm3 则 1-3: 1-4: 甲: 乙: 则(1)、(4)正确 1-5: 则 所以该料场的土料不适合筑坝,建议翻晒,使其含水率降低。 1-6: 式中Dr=0.7 则可得: 1-7: 设 S=1, 则 则压缩后: 则 则 1-8: 甲: 流塑状态 乙: 坚硬(半固态) 属于粉质粘土(中液限粘质土) 乙土较适合作天然地基 1-9: 属非活性粘土 属活性粘土 乙土活动性高,可能为伊利石,及少量的高岭石,工程性质乙土的可能较 第二章 2-1解: 根据渗流连续原理,流经三种土样的渗透速度v应相等,即 根据达西定律,得: 又 2-2解: 2-3解: (1)土样单位体积所受的渗透力 (2) 则土体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流土现象 (3)当时,会发生流土破坏, 水头差值为32cm时就可使土样发生流土破坏 2-4解: (1) (2)若要保持水深1m, 而 故单位时间内抽水量为 2-5:解: ,而 又,故只考虑就可以 又 则 故开挖深度为6m时,基坑中水深至少1.38m才能防止发生流土现象 2-6:解: (1)地基中渗透流速最大的不为在等势线最密集处,故在第二根流线上 (2) 则 故地基土处于稳定状态 (3) 2-7:解: (1), (2) ,故,不可能发生流土破坏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3-1:解: 41.0m: 40.0m: 38.0m: 35.0m: 水位降低到35.0m 41.0m: 40.0m: 38.0m: 35.0m: 3-2:解: 偏心受压: 由于是中点,故 z(m) n=z/B 均布荷载p= 61.6 三角形荷载p 16.8 水平附加应力 总附加应力σ(kPa) K σ K σ 0.1 0.01 0.999 61.5384 0.5 8.4 0 69.9384 1 0.1 0.997 61.4152 0.498 8.3664 0 69.7816 2 0.2 0.978 60.2448 0.498 8.3664 0 68.6112 4 0.4 0.881 54.2696 0.441 7.4088 0 61.6784 6 0.6 0.756 46.5696 0.378 6.3504 0 52.92 8 0.8 0.642 39.5472 0.321 5.3928 0 44.94 10 1 0.549 33.8184 0.275 4.62 0 38.4384 12 1.2 0.478 29.4448 0.239 4.0152 0 33.46 14 1.4 0.42 25.872 0.21 3.528 0 29.4 20 2 0.306 18.8496 0.153 2.5704 0 21.42 3-3:解: (1) 可将矩形分为上下两部分,则为2者叠加 ,查表得K, (2) 可将该题视为求解条形基础中线下附加应力分布,上部荷载为50kN/m2的均布荷载与100 kN/m2的三角形荷载叠加而成。 3-4:解: 只考虑B的影响: 用角点法可分为4部分, ,得 ,得 ,得 ,得 只考虑A:为三角形荷载与均布荷载叠加 , 则 3-6:解: (1)不考虑毛细管升高: 深度z(m) σ(kN/m2) u(kN/m2) σ'(kN/m2) 0.5 16.8*0.5=8.4 0 8.4 2 16.8*2=33.6 0 33.6 4 33.6+19.4*2=72.4 2*9.8=19.6 52.8 8(上) 72.4+20.4*4=154 6*9.8=58.8 95.2 8(下) 72.4+20.4*4=154 10*9.8=98 56 12 154+19.4*4=231.6 14*9.8=137.2 94.4 (2)毛细管升高1.5m 深度z(m) σ(kN/m2) u(kN/m2) σ'(kN/m2) 0.5 16.8*0.5=8.4 9.8*(-1.5)=(-14.7) 23.1 2 8.4+19.4*1.5=37.5 0 37.5 4 37.5+19.4*2=76.3 2*9.8=19.6 56.7 8(上) 76.3+20.4*4=157.9 6*9.8=58.8 99.1 8(下) 76.3+20.4*4=157.9 10*9.8=98 59.9 12 157.9+19.4*4=235.5 14*9.8=137.2 98.3 3-7:解: 点号 σ(kN/m2) u(kN/m2) σ'(kN/m2) A 2*9.8=19.6 2*9.8=19.6 0 B 19.6+2*20=59.6 5.5*9.8=53.9 5.7 C 59.6+2*20=99.6 7.5*9.8=73.5 26.1 3-8:解: 试件饱和,则B=1 可得 则水平向总应力 有效应力 竖直向总应力 有效应力 3-10:解: (1)粉质粘土饱和, 由图可知,未加载前M点总应力为: 竖直向: 孔隙水压力为: 有效应力: 水平向: , (2)加荷后,M点的竖直向附加应力为: 水平向附加应力为: 在加荷瞬间,上部荷载主要有孔隙水压力承担,则: 竖直向: 水平向: (3)土层完全固结后,上部荷载主要由有效应力部分承担 竖直向: 水平向: (4),即 第四章 4-1:解: 试验结束时, 此过程中,土样变化 初始孔隙比 孔隙比 当时,, 当时,, 4-4:解: (1) 两基础中心点沉降量不相同 (2) 通过调整两基础的H和B,可使两基础的沉降量相近 调整方案有:方案一:增大B2使,则附加应力 而,故可能有 方案二:使,则,即增加H1或减小H2 方案三:增大B2,使,同时,减小H2或增大H1 (3) 方案三较好,省原料,方便施工 4—5:解: (1)t=0,t=4个月,t=无穷大时土层中超静水压力沿深度分布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4个月时 当时, 4-6:解: (1) 则 (2)当时, 查表有: 故加荷历史2年地面沉降量可达20cm 第五章 土的抗剪强度 5-2 解:由剪破面与大主应力面交角60 60=α=45+Ф/2得:Ф=30 由试样达到破坏状态的应力条件: 已知: 5-3 解:(1)求该点主应力值 (2)该点破坏可能性判断 ∵ c=0 改用式: ∴该点未剪破 (3)当τ值增加至60KN/m2时 ( 即实际的小主应力低于维持极限平衡状态所要求的小主应力,故土体破坏 5-4 解:(1)绘总应力圆图如下 由图可量得,总应力强度指标: (2)计算有效应力 ① ② ③ ④ 绘有效应力圆图如下 由图可量得: (3)破坏主应力线如上图中的虚线表示: 可得 ∴ 5-5 解:(1)砾砂粘聚力c=0 ∵M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则 (2)求大主应力方向: 由于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面成45+Φ/2的夹角,故: 滑裂面通过M点的方向如图: 5-6 解: 试件①: 试件②: 试件③: 5-7 解:由图可知 ∵ 即 5-10 解:①σ3等于常量,增大σ1直至试件剪切破坏 当开始固结 当开始剪切时,σ3等于常量 p-q坐标上的三轴试验应力路径为: ②σ1等于常量,减小σ3直至试件剪切破坏 ,固结同①剪切过程,σ1为常量 第六章 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 6-1:解: 静止土压力系数: 主动土压力系数: 被动土压力系数: 静止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时: 主动土压力系数为: 主动土压力: 6-2:解: (1) z 0 1 1.53 2 3 4 5 6 pa 0 0 0 3.88 12.07 20.26 28.45 36.64 (2) 作用点在z=4.51m处 (3) 6-4:解: 查表得: 水位以上土压力: 水位以下土压力: 结果如下: z 0 1 1.5 2 3 4 5 pa 0 4.248 6.372 7.67 10.266 12.862 15.458 主动土压力分布图 水压力分布图 水压力: 结果如下: z 1.5 2 3 4 5 pw 0 5 15 25 35 6-5:解: 方向与水平向呈64度角,指向墙背;作用点为梯形面积重心 第七章 土坡稳定分析 7-1:解: 渗流出段内水流的方向平行于地面故θ=0 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 7-2:解: 从无限长坡中截取单宽土柱进行稳定分析,单宽土柱的安全系数与全坡相同 土柱重量: 沿基面滑动力: 沿基面抗滑力: 粘性土的粘聚力: 7-3:解: 安全系数: 第八章 8-1:解: (1) 基础宽度、基础埋深和粘聚力同时增加1倍时,地基的承载力也增加1倍,地基的承载力随基础宽度、基础埋深和粘聚力成倍增长,随着内摩擦角Φ的增加,Nr,Nq,Nc增加很大,承载力也增大很多。 (2) 对砂土地基,其c=0,这时基础的埋深对极限承载力起重要作用,若此时基础埋深太浅(D<0.5B),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会显著下降 (3) 由极限承载力公式可知,基础宽度的增加会引起承载力的增加。 8-2:解: 均布荷载 查表可得 极限承载力 8-3:解: (1)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时, 查表得: (2)局部剪切破坏时: 查图8-18可得: 8-5:解: (1)天然容重: 浮容重: (2)求公式8-57中承载力系数 (3)求 按普朗德尔理论: 按太沙基理论: 查图8-18有: (4) 代入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