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2354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第11单元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哲思明理宋明理学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理学兴起的背景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为巩固政治局势,需要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2物质条件: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是由道家学派宗教化而来,于东汉末年在民间兴起。“三教并行”体现了唐文化的兼容并包,虽冲击了儒学地位

2、,但并未改变其正统地位。二、主要思想观点代表哲学观认识论道德观二程(程颢、程颐)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提出“格物致知”,把知识、道德、天理联系起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将人心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将人心与道德联系起来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3、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三、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4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材补遗_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1)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2)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4、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3)夸大了“心”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的不务实际之风。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宋明理学的特点史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河南程氏遗书史料二知是心之体,心自

5、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和心学在寻求“理”的方式上的不同。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史料一说明“二程”主张万事万物来源于“天理”,在社会中,“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史料二说明王阳明强调“致良知”。方式:“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区别: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史料三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

6、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根据史料三,分析宋代儒学走向哲学化、思辨化的原因。史料三主要论述了理学的特点。史料认为理学家们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改造了儒学,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借鉴佛道的思想;复兴儒学的需要(宋代理学家的学术创新)。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

7、、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指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思想,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探究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史料一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的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史料一体现了王阳明对“本心”的

8、重视,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史料二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据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派思想家观点的不同。史料二第一句话强调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才能贯通明理;第三、四句话说明王阳明反对外在探究,主张内心反省。理学认为,“理”存在于万物,提出“格物致知”,即需探究万物才能得“理”。心学认为“心

9、外无理”,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1)相同点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不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世界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道德观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以家国情怀感悟宋明理学的现实意义宋明理

10、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

11、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1)根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中“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王阳明的致良知”“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

12、”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中“简易直接为特色”“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 “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中“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一中“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的儒学研究成果”“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材料二中“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等信息回答。答案:(1)不同传播对象朱熹:士大夫阶层;王阳明:发展到普通民众。认识论朱熹:“

13、格物致知”;王阳明致良知(反省内心)。意义: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2)趋势:世俗化、社会化。认识: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宋明理学的现实意义(1)宋明理学作为一定时期内时代精神的精华,标志着理论思维的时间维度,因而今人在诠释、评价宋明理学家时,应把它们放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维结构的环境中,来审视它们的理论思维的价值和意义。(2)宋明理学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的圣人人格,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这在物质生活较为丰富,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日显贫乏、道德标准缺失的今天,尤有借鉴的必要。(3)注重道德建设,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提升集体的凝聚力,加强爱

14、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互敬互助风尚,既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身心的健康,也有利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宜宾一模)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C石窟属于佛教建筑,山西、河南、甘肃等地都修造石窟,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材料反映出佛教的传播,没有体现出对儒学地位的影响,也与道教无关,排除A、B两项;佛教的传播与北方经济影响力是否上升无关,排除D项。2(2019河南适应性考试)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解释太阳运

15、动速率的均匀性时,指出:“无一日顿殊之理”,还提出“水之理”“物理”“造算之理”等概念。把理作为一个先验的逻辑范畴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据此可知()A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科技发展推动理学系统化C理学有助于准确解释自然现象D科学研究需借助理学思想A材料中沈括是在用“理”来阐释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说明北宋科技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理学影响科技发展,排除B项;理学属于唯心主义哲学,不利于自然现象的准确解释,排除C项;只能说理学影响科学研究,而不能说科学研究借助理学,排除D项。3(2019青岛一模)朱熹曾说:“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

16、入时无数文字,事事有两册。”他的这种读书经历()A导致了主流意识的混乱 B反映儒学开始走向衰落C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主张 D为理学的发展做了铺垫D朱熹对书籍的涉猎非常广泛,这就为他以后提出“格物致知”做了铺垫,故选D项;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A项;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发展,排除B项;题干中提及了朱熹“知”的方面,没有提及其“行”的内容,排除C项。4(2019汕尾质检)下表是不同学者对王阳明心学的认识。观点出处王阳明之学尤为明代理学里的重镇。到他手里,理学才达顶点, 以后便渐渐地衰落了。钱穆阳明学述要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瓦解。王(阳明)的中心范畴(

17、心)则是潜藏着某种近代趋向的理学末端。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阳明之学出于陆氏,与朱子异道而同归。乃反对之者,辄斥之为异端,目之为空谈,朱王之间,成为水火。盖两家门户之见,非定论也。孙毓修王阳明据此可知,王阳明心学()A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B形成了统一的道德规范C具有近代民权意识特征D“扬弃”了程朱理学思想D由材料“到他手里,理学才达顶点”“张载立(理学),朱熹集大成,王(阳明)使之瓦解”“阳明之学出于陆氏,与朱子异道而同归”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扬弃”,故选D项;王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新发展的表现,排除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材料强调心学与理学的关系而非心学的内容特点,排除C项

18、。 儒学新象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历史背景经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文化一方面,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走向僵化和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文字狱强化了文化专制,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二、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

19、”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3)影响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代表主要思想作用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事物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

20、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宗法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法制度本质上是专制而保守的,与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是相互矛盾的,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使工商行会组织也染上浓重的宗法色彩,从而妨碍了商品与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在这种环境下,资本主义萌芽是无法持续成长的。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三、评价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21、史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史料一中体现了李贽追求个人自由,不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史料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致“神州荡覆

22、,宗社丘墟”。中国儒学史论批判与新生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典型特征,试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史料二体现了两个人的思想,一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二是顾炎武讲究经世致用。批判:挑战权威;反对盲从孔子;批判君主专制。新生: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宣扬“众治”“公天下”思想。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倡“经世致用”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

23、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探究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史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 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史料二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回归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更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根

24、据史料一、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史料一主要评述了黄宗羲的思想特点。史料表明黄宗羲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史料二主要说明了明清之际思想家的双重性。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范畴,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创新。反对君主专制,重申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和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明清进步思想仍没有跳出传统儒学思想的范畴。理解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双重性1积极性: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2局限性(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2)从地位上看:无法

25、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以唯物史观认识黄宗羲的思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初)大儒召唤士人摆脱宋明学派加诸他们身上的束缚,直接从古代经典中探求真谛,并且鼓吹经世致用和端正学风有其自身现实的目标,即造就一种将有利于推翻清朝统治的健康学术氛围。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

26、创论也。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921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大儒提倡的学风。(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大胆之创论”的最精彩处,简述梁启超对黄宗羲“此等论调”的认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大儒召唤士人摆脱宋明学派加诸他们身上的束缚,直接从古代经典中探求真谛”“鼓吹经世致用和端正学风有其自身现实的目标,即造就一种将有利于推翻清朝统冶的健康学术氛围”等信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即可判断是批判君主专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等信

27、息回答。答案:(1)学风:摆脱宋明理学的束缚,从古代经典中探求真谛,经世致用,注重实学。(2)最精彩处:敢于批判君主专制。认识:梁启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在明末清初极具批判性与创造力;他的思想在20世纪初的中国虽很普通和浅显,但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客观认识黄宗羲的思想(1)黄宗羲思想的最精彩之处是敢于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建立“天下之法”以限制君权,体现了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2)其主张虽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其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提出的工商皆本

28、的主张,缺乏阶级基础,只是反映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吉林三模)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李贽的思想有局限性,其根源也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故选C项;文化钳制不是造成“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的原因,排除A项;B项不是主要原因;李贽所处的时代西方文化已经东传,排除D项。2(

29、2019齐齐哈尔一模)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A走向成熟的轨迹B天下私有的本质C因循反复的特点 D集权体制的根源B从材料“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可知黄宗羲认为古代制度都是满足统治者私心,不是以国家、百姓利益为主,故选B项;黄宗羲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揭示传统制度走向成熟的轨迹,排除A项;材料列举秦、汉、宋的不同制度,体现不出“因循反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传统制度维护君主私利,不是揭示集权体制的根源,排除D项。3(2019

30、上饶一模)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A改变了当时空洞的文风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继承了程朱理学义利观D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B顾炎武主张知识分子的治学应坚持经世致用的学风,以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为己任,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故选B项;材料展示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而没有体现其思想的作用,排除A项;程朱理学把贵义贱利推向极致,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主张相违背,排除C项;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与材料反映的知识分子的治学应坚持经世致用的学风不符合,排除D项。4(

31、2019合肥一模)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 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A题干表达了王夫之的志愿:要总结批判传统儒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思路,明朝的灭亡使自己心灰意冷,“乞活埋”就是说不怕清政府的压迫,整体两句就是表现自己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故选A项。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知识点卷别命题角度宋明理学2019全国卷26程颢的思想2018全国卷41(1)宋明

32、理学的影响2015全国卷40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1从考查内容看,近五年全国卷主要考查了宋明理学这一知识点,而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则未考查。宋明理学中的道德修养观与今天国家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内容有相似之处,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备考时应注意这一点。2从考查形式看,一道是选择题,另两道是非选择题,估计以后不会有太大变化。3从考查方向看,还将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依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将会结合时代背景考查宋明理学家的思想特点,认识宋明理学所体现出的民族气节和社会责任。真题研练感悟考法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2019全国卷2

33、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明立意:本题以程颢的诗句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抓关键:“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理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中诗句的主旨,即要以平静的心情欣赏万物,享受自然的乐趣,人们对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四季变化享受自然乐趣,保持内心快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人和万物的相通之

34、处。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2019内江二模)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基层社会C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A宋代乡约是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明清乡约中加入了“圣谕”,可知明清时皇权思想借助乡约得到强化,得出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故选A项;材料说明皇权利用儒学进一步扩张,而不是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基层社会,排除B项;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排除C项;材料说明儒学的社会道德

35、教化功能加强了,排除D项。2顾炎武批评王阳明心学是“清谈之流祸”,读书人“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于导致明朝的灭亡。对上述顾炎武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心学导致人们道德沦丧B心学使儒家丧失正统地位C心学的流弊是空谈误国D心学背离理学的思想原则C顾炎武批判阳明心学的原因在于他认为心学空谈心性,使空谈取代了实学,最终导致明朝灭亡,故选C项;心学注重个人修养,有利于道德素质的培养,排除A项;心学亦属于儒学,是儒学在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心学与理学的关系,排除D项。3(2019山西百日冲刺考试)“节妇”是宋代理学家们

36、为妇女树立的道德楷模,但宋代法律不曾笼统禁止过妇女改嫁,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而且这些条文全部抄自唐律疏议,无一字增损,无一字改动。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贞节观B延续了唐朝以来的男女平等观念C理学贞节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D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且依附于夫权C根据材料可知,“节妇”是宋代理学家所提倡,但宋代法律没有笼统禁止妇女改嫁,说明理学家的“节妇”思想还未成为官方意识,故选C项;题目中并未牵涉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排除A项;B、D两项说法均与事实不符,排除。4(2019安徽“江南十校”一模)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37、”,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A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D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A材料中提到的两位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为近代民主革命反对清朝专制统治提供了借鉴,故选A项;西方近代启蒙思想传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主张是对宋明理学的反思而非深化,排除C项;黄宗羲和王夫之仍然是传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随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排除D项。5(2019永州一模)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把顾炎武视为清代学术开山之第一人,认为顾炎武对清代思想界

38、具有深远影响。梁启超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顾炎武()A批道学、离经叛道的思想观点B谈心性、分权众治的治国方略C明义理、扶植纲常的价值取向D兴实学、明道救世的经世主张D顾炎武讲究经世致用,否定道学空谈,因而梁启超视之为清代学术开山之第一人,故选D项;“批道学、离经叛道”属于李贽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梁启超主要肯定顾炎武在学术方面的成就,而非他的治国方略,排除B项;顾炎武反对并非扶植封建伦理纲常,排除C项。6(2019浙江“五校联考”考试)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他)所注重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这位思想家是()A王阳明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D由材料“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可知,题目中的思想家探求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是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的内容,故D项正确。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黄宗羲、顾炎武的主要成就不在唯物主义方面,排除B、C两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