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5411197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说课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说课稿 过零丁洋是北师大版语文初一下册的课文,过零丁洋是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学习啦我为你整理的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和实力目标:驾驭本文的关于作者,作品的文学学问。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尝鉴赏诗歌语言。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2、熟读并背诵诗作。 课时支配:一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过零丁洋 教学班级:七年级(6)班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二、 简

2、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 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 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留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

3、调。 五、 老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 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 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 学生齐读诗作,增加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 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验?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 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方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方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方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

4、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裂,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担心,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 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担心和对自身境况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验,心中惶恐担心;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 尾联表明白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杀身成仁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5、! 老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志向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宏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 品尝探究:你最喜爱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十一、 拓展延长 举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 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 韵,韵脚是 。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分? 过零丁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慷慨正气。课题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它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

6、死忠于大宋、坚决不倒戈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验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溢了爱国热忱,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A、让学生在有节奏地朗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进而弄懂写法,直至理解主题。 B、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大致理解文意,通过检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 C、课上着重学习此诗的表现手法,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 2、学法 A、在预习、探究的中解决生、字词。 B、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提高思索实力。 C、品尝感情充足的语言。 D、初步了解一下对仗手法的运用。 E

7、、简洁了解一下名句的含义。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探究,娴熟朗读诗文,了解作者生平,搜集有关资料,有利于下面环节的顺当进行) 三、说目标 (一)、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验及写作背景。 (为理解全诗意思和文本的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为学生积累学问供应了方法;为学生朗读诗文供应了技巧。) 3、理解诗的表面意思以及表达的主旨。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提,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诗文的表面意思,才有可能去理解把握诗文的主旨,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也正是教学本诗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4、理解对仗手法的运用。 (这是律诗的主要特点之一。) 5、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8、(这样才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二)、重点 1、学习用比较式思维来阅读文章的方法。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好坏清楚,优劣分明,真善美和假恶丑更加明晰。关键是要学生找准(或者老师指引找准)切入点。所以把它定为重点。也正是下面难点确立的理由之所在】 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名句含义。 (也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名句含义之所以把名句当做重点,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对学生的现在,甚至将来造成很大的影响。) 3、对仗写法的特点和好处。 (这是本文的特色,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法的运用,才使得此文字工句整。也是律诗的特点之一。也正是下面难点确立的理由所在。)

9、(三)、难点 1、用比较式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 2、理解名句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打出文字) 在红军长征的时期,陈毅在大部队转移后,带领小股力气在梅山遭受国民党部队的包围,由于敌我双方力气相差悬殊,突围很困难,他料想自己必定不能生还,于是写下绝笔诗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明白他至死也要革命的决心。他的把革命进行究竟的不惧死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今日我们来相识一位同样具有这种精神的宏大人物文天祥。 (导入语先用陈毅的事迹酝酿学生们的爱国情感,这样会利于学生理解诗文和诗文的主旨。) (二)、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

10、,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历任湖南提督、知赣州。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军渡江,他在知赣州任上组织抗元武装,奉诏率兵万人入围临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出访元军议和,痛斥敌酋伯颜,被拘至镇江。脱险后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被元重兵所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坚拒元将张弘范诱降,作过零丁洋以明志。后被送大都(今北京)囚禁达4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后在菜市口从容就义。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理解诗文和主旨) (三)、找感觉(指导朗读) 1、学生阅读诗文,探讨须要解决的字有那几个? 预设:干戈寥落(gng liáo luò

11、) (此环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师范读或听录音或采纳多媒体配音朗读。 (此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景感受) 3、指导朗读。要求学生留意诗的节奏、语气、感情、重读音节等方面。 节奏如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学生自由朗读。 (可以体会节奏和情感) 5、指生朗读,师生评议。 6、全班齐读。 (四)、品读诗文,品尝诗意 学生分四个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求一个小组负责一联,进行质疑问答。 预设: 首联:此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那两件大事?请结合诗人

12、的身世来理解。 颔联:此联中的风飘絮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个比方了什么? 颈联: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尾联:此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环节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学们可以充分参加、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培育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达到新课标之要求,完成育人之目的。) (五)、归纳总结诗意 诗歌回顾了诗人从读书入仕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经验的艰辛危难,抒写山河破裂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决心。前六句悲凉沉痛,后两句转悲为壮,构成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 (此环节让学生对诗情、诗意

13、有了一个明晰的相识) (六)、带着感情再次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体会、品尝诗文,理解诗文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培育自己的语文情怀,爱国情怀。进而为下面体会主题环节打下基础。) (七)、名句观赏,体会主题 打出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略) (八)、拓展延长,走进历史 请同学们写出积累的与爱国有关的古今故事或诗词,然后沟通,最终请同学发言。 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我们今日和平旺盛的时代,同学们依旧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宏大的祖国,让爱国的旋律恒久回荡在我们的生活中。 看了过零丁洋教学设计的人还看了: 1.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4.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模拟试题 5.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