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3056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过零丁洋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掌握从意象、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诗歌的方法。2 .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以身殉国的壮烈情怀。教学重点: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掌握从意象、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诗歌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请同学结合预习单,介绍文天祥: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 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沉着就义。此诗是作者的代表作,创作于被俘后的第二年被押解路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逼他 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此诗以明志节。这是一首

2、永垂千古的 述志诗。【设计说明】了解诗人经历及创作背景,由人及诗。二、朗读诗作,感知诗情请同学们自行朗读本诗三遍,找到你认为最合适的朗读的语音语调和情感。再读(分组读,个人读,全班齐读)【设计意图】初读诗歌,感知诗情。三、赏析诗句,把握情感(-)诗的首联写了哪两件事?明确:1.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2.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经度过四年。(二)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除了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什么 修辞?有何作用?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狱中浮萍。者1国 家命运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书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三)颈联惶恐滩头说惶

3、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妙在何 处?明确:“惶恐” “零丁”反复出现,巧借两个地名,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 解。明确: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 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民族气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品析关键字词的方法,解读人物面对国破家亡是的心情;面对敌 人死亡威胁时的豪壮。(五)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明确: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最后 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

4、慷概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 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设计意图】回顾和梳理品析本诗的路径,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握诗情。(六)试提炼本诗的主旨明确: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自己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表达了 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四、朗读诗作,熟读成诵可采取多种朗读方式五、课堂反应.诗的颔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及个人的命运。1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2 .以下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从回想自己的仕途经历写起,写出诗人为国事

5、历尽艰辛。遭逢:遭遇。起一经:指 通过某一部经书的考试而得官。B.第二句写兴兵抗元四年,抗战的烽火逐渐稀少。干戈:泛指武器,借指战争。寥落稀少。 四周星:四年。C.颔联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对仗工整,形象鲜明,感情炽烈, 读之使人怆然。D.颈联将“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富含感情色彩的地名连用,语意双关,悲凉满怀,可 谓诗海绝唱。3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 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 整。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 感人至深。4 .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表达 的思想情感。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局部勾选题板书设计:过零丁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一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叙事 形势险恶,境况危苦一一舍生取义,名垂青史抒情 忧国之痛I为国捐躯豪情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