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文言文复习答题方法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25328312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24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初中文言文复习答题方法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2年初中文言文复习答题方法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初中文言文复习答题方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文言文复习答题方法 .pdf(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初中文言文复习答题方法初中文言文复习答题方法一、呈现中考题目,引导学生剖析中考题型、内容、分值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 1、 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2、顺畅朗读,断句停顿。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二、引导学生梳理“文言字词、句式复习要点”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一)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实词的理解, 主要指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

2、复习并加以识记。1、通假字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通假字的复习没有捷径可走,主要靠平时的积累。2、古今词义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 词义扩大。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3)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地位低下,目光短浅,并非贬

3、义。今义则指品行恶劣,十足的贬义。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3、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如:间(1)中间。送东阳马生序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4)夹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

4、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4、词类活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名词作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动词作名词;( 4)使动用法;( 5)意动用法;( 6)形容词作名词; (7) 形容词作动词 。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因此,要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二)、文言虚词的作用初中文言文中, 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 “之、其、而、以、为、于、乎、焉、则”等。常见意义及作用见下:(1)以:可

5、译为“凭借、因为、用来、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2)之:主要作用是助词、代词、介词。( 3)其:主要作用是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视具体语境而定。(4)而:主要作用是表示顺承、并列、转折、修饰。(5)为:用作动词的基本词意是“做”,其它意思视具体语境改变; 用作介词时译为 “为了”。 (6)于:可译为“对、对于、从、在、到、向、比、给”。(7)乎:可译为“呼、吗、于、对”。(8)焉:主要作用有语气词,代词、兼词。(9)则,可译“那么、是、就是、原来是”(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A、“者,也”B、“,也”C 、“者也”有时还用“乃”、“为”、“则”、“非”等表肯定或否定判断,若确定了

6、是判断句, 翻译时应该加判断动词“是”。2、倒装句A、谓语前置B、宾语前置C 、定语后置D 、状语后置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3、省略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省略主语B、省略谓语C 、省略宾语翻译省略句时,应该根据语境,把省略的意思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通顺。4、被动句用“为”、“为所”表示被动。翻译时,一定要翻译成被动句的形式。(四)归纳答题方法及注意点1、课内字词的解释,注意别写错别字。2、归纳记忆。文言文字词的复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

7、词义, 通过比较归纳,找出记忆的相关规律。课内的字词意思掌握是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作最基本的准备。三、总结文言文断句复习要点和答题方法在了解基本意思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文言文的阅读。 反过来,读得是否通顺,有没有读破句也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手段。文言文断句作为一种考查的形式,就是在这样的目的下体现了这种试题的必要性。解答文言文断句,理解文意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可遵循以下的规律来答题。答题方法(断句的规律)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按词语断例:浮光 / 跃金,静影 / 沉壁2、主谓之间断句例:潭中鱼 /可百许头。3、 发语词后停顿。例: 盖/ 余之勤

8、且艰若此。4、 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例:四时之景不同,而 / 乐亦无穷也。 5、介词前停顿。例:三顾臣 / 于草庐之中。四、强调文言文翻译要点和方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是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于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中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文言文的翻译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实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增减内容。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谓雅,是指能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

9、要求。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中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以 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译句要做到句子通畅,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应该有点文采。 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课内的文言文翻译以理解记忆为主,课外文言文翻译在原有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以下具体方法。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不必翻译,原

10、样保留。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南阳”和“西蜀”作为地名不用译出。2、补。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要翻译成“妻子儿女”。(2)遇到文言文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例:“战则请从”译成“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去”。3、换。 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现代虽然还用,但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古代意思。例: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身份低微,见识地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删。 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翻译出来,翻译后反而

11、会造成语句补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示顺承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5、顺。 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通顺。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庙堂”指代朝廷,所以应译成“在朝廷做官就为老百姓担忧”。五、提醒学生注意文言文阅读复习注意点(一)复习内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 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必背古文16 篇)。并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地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字、词、句的复习都是为了能够灵活迁移,准确地理

12、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内容,并进行答题。对文言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一般表现为:对文中重要的句子特别是主旨句、警句、名句的理解,对文言文段落的理解,对作者写作思想倾向的评价等。(二)答题方法1、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来自平时的复习和积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所选课外文言文语段的内容大多涉及以下几方面:(1) 官吏勤政爱民、 廉洁奉公、执法如山、志廉行端的品行方面的事迹。 (2)古人相夫教子、爱国效忠、扶危济贫方面的事例。 3、大多选段为记叙类作品, 涉及到观点看法的, 应和课内语段的观点相近或相

13、反。答题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的含义及作者和时代的背景来理解文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人:林海云一、通假字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以土砾凸者为邱邱,通“丘”,土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 “ 缺” ,空缺。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转” 通“ 啭” ,鸟婉转地叫人皆伏其精练“ 伏”通“ 服” ,佩服二、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有时今: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至于夏水襄陵古: 一个动词 “ 到”

14、和一个介词 “ 于”【 连词】承上启下今: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虽乘奔御风古:即使今:虽然泪沾裳古:古人的下衣今:衣服不以疾也古:快今:疾病自非亭午夜分古:如果今:自己但逐层布板讫古:只今:常用于转折连词)盖钉板上下弥束古: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 因为” 。今:盖房、锅盖等义人皆伏其 精练古:精熟、高明今:用于文章或讲话扼要, 没有多余的词句)患其塔动古:担心、嫌今:常用于 “ 患难”“患病 ” 等义方为秋田之害古:正当,正在今:地方岁以大穰 岁:名词,年成;今义指年龄但逐层布板讫古:只今:表示转折的连词匠师如其言古:动词,遵照今:通常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三、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

15、,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将降霜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患其塔动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担心。便实钉之实,使动用法,使坚实。钉:名词做动词,用钉子钉。人履其板履,名词用作动词,走,踩踏。四、一词多义【度】:先自度其足(量长短)吾忘持度(量好的尺码)宁信度(量好的尺码 )【之】:而置之其坐(代指量好的尺码)昂首观之(代词,指代“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代词,指代“昂首观之”的动作)观之正浓(代词,指代“二虫斗草间”的景象)驱之别院(代词,代蛤蟆)而忘操之(代指量好的尺码

16、)至之市(到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何不试之以足 (履)是吾剑之所从坠 /心之所向(助词,不译)物外之趣(助词,的)【自】:先自度其足(自己)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自己)有朋自远方(从)自非亭午夜分(假如)(常与非连用)自不能动(自然,当然)【其】:置之其坐(他的)其剑自舟中(他的)遽契其舟(那,那个)从其所契者(他)常蹲其身(指自己)神游其中(它们,指丛草、虫蚁、土砾)【察】:明察秋毫(看清)必细察其纹理(观察)【以】

17、 :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为】 :以丛草为林(当做)二虫尽为所吞(被) 项为之强(因为)【绝】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 陡峭的) 哀转久绝( 停止) 佛印绝类弥勒( 极)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君有疾在腠理(疾病)【属】:属引凄异(连续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七百里即纵横七百里) 方为秋田之害(方,正当,正在。副词)【尽】:旬日子方皆尽(尽:完,没有了)触草木,尽死(尽,全,都)【岁】:岁以大穰(岁:年成,年景,收成)岁赋其二(岁:年)【患】:患其塔动(患:担心)出则无敌国外患

18、者(患:忧患,祸害)【布】:臣本布衣(布:麻布)未布瓦(布,铺,排)【履】:郑人买履(履:鞋子)人履其板(履:鞋子)【持】:六幕相持(支撑)驰担持刀(拿起)【盖】:盖以诱敌(原来)盖钉板上下弥束(因为,连词)【如】:故如此(因此,所以)问其故(原因)五、重点文言词语古代寓言二则而忘操之(拿,携带)及反(到,等到)遂不得履(于是)(鞋)遽契其舟(立即)(雕刻)何不试之以足(用、拿)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到)三峡略无空阙(完全,全部)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太阳)飞漱其间(冲刷)。梦溪笔谈二则 千万蔽地(遮盖)岁以大穰(年成)患其塔动(担忧)

19、贻以金钗(赠给)人履其板(走,踩踏)六、重点文言句子翻译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译:他先量好了自己的脚,却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2、宁信度,无自信也。译:宁可相信量好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3、是吾剑之所从坠。译: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5、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我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私,私下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译:夏夜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

20、私下里把它们比着群鹤在空中飞舞。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8、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译:想象自己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9、盖一癞蛤蟆也。译:原来是只癞蛤蟆。10、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打了它几十鞭,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1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1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13、重岩叠嶂,隐天遮日。译:重重叠叠的岩峰,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1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

21、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1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山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1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17 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译: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18、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译: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19、未布瓦,上轻,故如此。译: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20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译: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21、人皆伏

22、其精练。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22、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译: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 塔) 当然不会晃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人:林海云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寡学术古:知识学问;今:有系统的专业性很强的学问每归私第古:府第,大的住宅今:用在数词前边表示次序家人发箧视之古: 打开;今:发送、开发阖户启箧古:门;今: 常用义为人家、户头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古: 处理决断;今:枪毙犯人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古:形容人过分谨慎;今:

23、不干净,比喻人品恶劣普颜色不变古:脸色;今:色彩或颜料等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古:某时段的第二天;今:今天的后一天,第二天三、词类活用碎裂奏牍掷地碎裂,使动用法,把撕碎遂以名楼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亦荆吴形胜之 最也最,副词作名词,最美的地方重檐翼馆翼,名词活用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稍出近之近,活用为动词,靠近驴不胜怒,蹄之蹄,名词活用为动词,踢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四、一词多义【为】以天下事为己任(当作)奏荐某人为某官(担任)【之】读之竟日(书)家人发箧视之(书箱里面)跪而拾之以归(碎裂的奏牍)至之市 ( 到去,往 )【以】太祖常劝以读书(拿)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把)跪而拾之以归(表顺承

24、的连词,相当于“而”)岁以大穰(因为)遂以名楼(用)以实奇(因为)一儿以日初远(认为)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凭借)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如)【习】学而时习之(温习)普少习吏事(熟悉)【而】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表转折,但,却)跪而拾之以归(表顺承)【如】处决如流(像)匠师如其言(遵照)【于】尝驾黄鹤返憩于此(在)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到)【其】观其耸构巍峨(它,指黄鹤楼)坐其中,颓然碧窈(它,指水阁)【隅】州城西南隅(角落)乘隅下垒石(边沿地方)【之】事列神仙之传(无实义,不译)亦荆吴形胜之最(结构助词,的)主人处处款之(代词,代我们)黔之驴 (结构助词,的)虎见之(代驴)【以为】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25、,以为神(把当作)以为且噬己也(认为)【然】慭慭然,莫相知(的样子)然往来视之, 觉无异能者 (然而,但)【且】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将要)且焉置土石(况且)【因】虎因喜 (因而)因跳踉大(于是)五、重点文言词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赵普少习吏事(年轻) 寡学术(少) 及为相(等到)晚年手不释卷(放下)每归私第(府第,大的住宅) 阖户启箧取书(关闭)读之 竟日(整天)及次日 临政(处理政务)处决 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既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家人发箧视之(书箱)则论语二十

26、篇也(原来是)普性深沉有 岸谷(性情)(形容人严肃刚正) 虽多忌克(虽然)(对人忌妒刻薄)在相位 者多龌龊循默(的人)(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未有其比(相提并论)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普明日 复奏其人(又)碎裂奏牍 掷地(扔)太祖 乃悟(才 )卒用其人(终于)短文两篇州城西南隅(角落)费讳登仙(成仙)尝(曾经)驾(乘、骑)黄鹤返憩于此(休息)遂以名楼(于是)(命名)观其耸构(矗立的楼宇 ( 指黄鹤楼 )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高标巃嵸(高耸的样子)上倚(靠着)河汉(银河)重檐(两层屋檐)翼馆四闼(门)霞敞(高敞)坐窥井邑(城乡)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山川胜迹)黔之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喜欢)虎见

27、之,庞然大物也(巨大的样子) 蔽林间窥之(隐藏)(偷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渐渐地) (小心谨慎的样子)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虎大骇,远遁(非常害怕)(逃走)以为且噬己(将)(咬)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但是)益习其声(渐渐)(熟悉。习惯)终不敢 搏(扑、击)稍近,益 狎,荡倚冲冒(态度亲近而不庄重)驴不胜怒,蹄之(忍受,禁受)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盘算)技止此耳(罢了)断其喉,尽其肉,乃 去(离开)六、重点文言句子翻译1、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译: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常拿读书这件事来劝(赵普)2、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译:关上门打开书箱取出书来,一读就是

28、一整天。3、及次日,处决如流。译: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量,处理决断非常迅速。4、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译:太祖非常生气,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5、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译: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6、事例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译: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7、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译: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8、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译: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

29、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9、亦荆吴形胜之最也译: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10、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译:老虎看到它,(原来)是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做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译: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12、驴不胜怒,蹄之。译: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13、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译:老虎因此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它的本事也就如此而已!

30、”14、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人:刘毅一、通假字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同“嬉”,戏弄二、古今异义(1)谓左右曰古义: 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今义: 左和右两方位(3)何坐古义: 犯罪今义:坐下(4)其实味不同古义: 他们的果实今:连词(5)寡人反取 病焉 古义:辱今义:生病三、词类活用心乐之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凄神寒 骨凄,使

31、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斗折蛇行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四、一词多义【使】:得一人之使(劳动力)晏子将使楚(出使)上使外将兵(派)【以】:何以也(用)我以日始出是去人近(认为)全石以为底(把)以其境过清(因为)【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生于淮北则为枳(成为)全石以为底(作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之】:楚王闻之(代晏子出使楚国这件事)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的)吾欲辱之()

32、乃记之而去(代游小石潭这件事)【情】 :非相度不得其情(真实情况)以情动人(情感)【致】 :非咨询不穷其致(事理)错落有致(情趣)【躬】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自)鞠躬尽瘁(身体)【举】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成功)举世闻名(全)【固】: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汝心之固(顽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习】 :齐之习辞者也(熟练)学而时习之(复习)五、重点文言词语晏子将使楚谓左右曰(对说)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善于辞令)吏二缚一人 诣王(到去)晏子 避席对曰(离开座位)吏二 缚一人诣王(捆绑)齐人固善盗(本来)今方来,吾欲辱之(羞辱)治水必躬亲不可执一 ,泥于掌故 (拘泥)流有缓急, 潴有浅深

33、(水停聚的地方 )非咨询不 穷其致(追究到底 )布袍缓带(宽束衣带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 (像这样 )势有曲直(河流的形势)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因此)不可执一( 固执,坚持某种主张) 冒雨冲风(迎着,顶着)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成功,办成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琴俱亡何以都不闻消息(竟)语时 了不悲(完全)子敬 素好琴(向来)弦既不调(协调) 因恸绝良久(极)便索 舆来奔丧(轿子)小石潭记伐竹取道(开辟),水 尤清冽(格外)日光下 彻(透过) 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

34、(遥远,空间距离大),往来翕忽(迅疾)似与游者相 乐(逗乐) 犬牙差互(交错) 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深远) 以其境过清(清冷)不可久 居(停留)乃记之而 去(离开)隶而从者(附属、随从)(跟随)记承天寺夜游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念无与乐者(想)怀民亦未 寝(睡觉)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庭下如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水中藻荇 交横(交错,纵横)盖竹柏影也(表示推测,可译为“原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耳(只)(罢了)六、重点文言句子翻译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译:晏婴,是齐国很擅长辞令的人。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译: 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3、橘生淮南则

35、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译: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莫非是楚国的水土能使百姓擅长偷盗吧?5、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译:今天将要来楚国,我想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6、齐人固善盗乎?译:齐国人本来喜欢偷盗吗?7、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译: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8、必如是而后世可举也。译: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9、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译: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的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

36、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10、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译: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1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译: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12、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译:王子猷、子敬都病得很重13、语时了不悲译:说话时语气完全不悲伤14、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译:取出子敬的琴弹奏,琴弦完全不协调。1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37、没有任何依靠。16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使人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寂静而且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1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18、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译: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1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20、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译: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2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38、明灭可见。译: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 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译: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2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月光照在庭院中,如积水一般空明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2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人:耿世科一、通假字才美不外

39、见:“见”通“现”,显现。食之不能尽其 材:“材”通“才”,才能。“食”通“饲”,喂。其真无马 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食也:“食”通“饲”,饲养、喂养。谈笑有 鸿儒:“鸿”通“洪”,大。已后板印书籍:通“版”,用雕版。已通“以”,以后。若止印三二本:通“只”。文理有疏密:通“纹”。篛篷覆之“篛”通“箬”,箬竹的叶子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左手倚一 衡木“衡”通“横”,与“竖”相对右手攀右趾“攀”通“扳”,往里拉八分有奇: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至舍,四 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

40、”。同舍生皆 被绮绣 “被”通“披”。二、古今异义只辱于 奴隶人之手古:做奴仆的人,文中指马夫;今:被人劳役,没有人生自由的人一食或尽粟一石古:有的(时候);今:或者,并列连词无案牍之劳 形古:身体。今:样子)惟吾德 馨古:美好。今:芳香)无丝竹之乱耳古: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丝绸和竹子布衣毕昇古:平民今:布做成的衣服卧右膝:卧,古: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今:躺下,躺着的样子其两膝相 比者:比,古意:靠近。今:两个事物进行比较。高可二黍许:可,古:大约。许:左右。今:可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通“拣”,挑拣。今:简单,容易。两股战战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虽人有

41、百手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稍稍正坐。 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古义:当中夹杂今义:当中余幼时嗜学古:我,今:剩下媵人持 汤沃灌 古:热水;今:喝的汤走送之。古:跑;今:走遇逆旅古:迎;今:向着相反的方向穷冬烈风古:末,今:贫穷,穷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词类活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辱,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驱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用作动词,

42、日行千里。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有仙则名名,名词作动词,出名。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长到。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品德高尚。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板印书籍板,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用讫再火令药熔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则以纸帖之帖,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木格贮之木格,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木格”篛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篛篷。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形容词,梳着椎形发髻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长着长长的胡须。

43、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平放。 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用手,亲手手自笔录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动词,用珠宝;朱缨,名词作动词,用红缨四、一词多义【之】虽有千里之能(的)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宾语后置标志,无义)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指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不译)何陋之有(倒装标志,不译)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

44、书籍”)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这”,代指“铁板”)持就火炀之(代指“铁板”)更互用之(代指“两块铁板”)则以纸帖之(代指不用的字模)旋刻之(代指“奇字”)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以手拂之(代指字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走送之(代词,代书)当余之从师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鲜肥之味之享(无实义)【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策】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驱使)执策而临之(马鞭)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而】鸣之而不能

45、通其意、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但是)执策而临之(连词,修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连词,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转折,但是) 启窗而观(表顺承) 而竖其左膝(表顺承)【食】食不饱,力不足(吃)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虽】故虽有名马(即使)虽有千里之能(虽然)【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食之不能尽其材(它的)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策之不以其道(它的)其法(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的)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其印自落(代词,那些)其印为予群从所

46、得(代词,他的)【以】不以千里称也(把,用)策之不以其道(按照)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介词,用,拿)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介词,把)以一平板按其面(介词,用,拿)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以纸帖之/ 以草火烧 / 不以木为之者 / 以手拂之(介词,用)以能以径寸之木 (用)以至鸟兽、木石 ( 甚至) 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来)以书假余(把)以衾拥覆(用)以中有足乐者(因为)【道】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道不通(道路)益慕圣贤之道(学说,名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说,动词)【名】有仙则名(出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往来往来无白丁(表示交往

47、的人)其中往来种作(表示来来往往的人)【为】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未为简易(动词,算是)皆为板本(动词,是)极为神速(动词,算是)又为活板(动词,发明)每韵为一帖(动词,做)每字为一印(动词,刻)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制)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为予群从所得(介词,被)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做,这里是雕刻的意思。 ) 中轩敞者为舱 ( 是)为人五:(刻有 ) 【帖】则以纸帖之(动词,用标签标出)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就】持就火炀之(动词,靠近)瞬息可就(动词,完成)【若】不若燔土(如,像)若止印三二本(如果)【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零

48、数,余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表存在的动词,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珠可历历数也(可以)【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卷的一端(右端)”)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木】能以径寸之木 ( 木块) 以至鸟兽、木石 ( 树木 ) 【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 ) 居右者椎髻仰面 (.的人)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叫作) 文曰:天启壬戌秋日 ( 是) 【扇】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 扇,量词)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 扇子) 【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 打开) 天启壬戌秋日 ( 古代称立春、立夏

49、为“启” ) 【语】如有所语(说话)此中人语云(告诉)【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坐】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在)满坐寂然(通“座”,座位)(3)何坐?坐盗(犯罪)【备】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发】舜发于畎亩之间(起,被任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征发)(4)野芳发而幽香(开放)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发出)(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头发)【患】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担忧, 忧虑, 动词) 无冻馁之

50、患矣(忧患,名词)【故】 : 故余虽愚(所以,连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特意,故意,副词)【至】 :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到,动词)【质】:援疑质理(询问,动词)非天质之卑(本质,资质,名词)【色】 : 未尝稍降辞色(脸色)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表情)五、重点文言词语马说然后有千里马 (这样) 故虽有名马(所以)只 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吃完,吃光)是马也(这)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普通)(等同,一样)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17. 执策而临之(拿)(面对)陋室铭有龙则 灵(灵验,神奇)惟吾德 馨(这里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