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5313530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7.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课件.ppt(1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n规范主编部门:公安部。规范主编部门:公安部。n规范主编单位:规范主编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n参编单位:参编单位: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广东省公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安消防总队和有代表性的国内各大设计院、科和有代表性的国内各大设计院、科研院所。研院所。n20132013年年9 9月月6 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自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自20142014年年5 5月月1 1日日起实施。起实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

2、范n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n修订思路及原则修订思路及原则n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 n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 新版规范共分新版规范共分1212章,主要内容包括:章,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系统设备的设置、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供电、布线、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新版规范共计258条条文,其中24条强制性条文。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1 1 总则总则1)修订的目的、意义2)适用范围3)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4)与其他标准规范的关

3、系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2 2 术语术语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相关名词的定义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1)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定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规定3)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原则4)消防控制室设计的规定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4 4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消防联动控制设计1)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定2)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系统联动控制设计的规定5 5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火灾探测器的选择1)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规定2)点型、线型及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选择的规定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6 6 系统设备的设置系统设备的设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设置的规定7 7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住宅

4、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系统分类、组成及选择的规定2)系统设计的规定3)系统设备设置的规定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8 8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1)系统组成的规定2)系统设计的规定3)系统设备设置的规定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9 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1)系统组成的规定2)系统设计的规定3)系统设备设置的规定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10 10 系统供电系统供电1)系统供电设计的一般规定2)系统接地设计的规定11 11 布线布线1)系统布线设计的一般规定2)室内布线设计的规定整体框架与结构整体框架与结构12 12 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典型场所的火

5、灾自动报警系统1)道路隧道系统设计的规定2)油罐区系统设计的规定3)电缆隧道系统设计的规定4)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系统设计的规定修订思路及原则修订思路及原则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的设计理念。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对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对建筑消建筑消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管和可靠控制的设计原则。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管和可靠控制的设计原则。促进消防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细化设促进消防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细化设计要求,有效指导工程设计的工作思路。计要求,有效指导工程设计的工作思路。修订思路及原则修订思路及原则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及

6、财产安全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的设计理念 1、立足火灾预警探测、有效避免火灾的发生; 2、对初起火灾早报警、早疏散、可靠控制; 3、及时可靠联动控制防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等疏散相关系统的启动,有效保障人员疏散条件。修订思路及原则修订思路及原则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保护生命及财产安全的设计理念 4 4、内容的体现、内容的体现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等火灾预警系统的工程设计;2)增加了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设计;3)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设计要求的变化;4)防排烟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等疏散相关系统的

7、联动控制设计。修订思路及原则修订思路及原则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对建筑消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对建筑消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管、可靠控制的设计原则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管、可靠控制的设计原则1 1、有效降低系统风险,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降低系统风险,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独立组成子系统;2)火灾探测、消防联动控制各功能区相对独立;3)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带载容量的限制。修订思路及原则修订思路及原则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对建筑消有效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对建筑消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管、可靠控制的设计原则防设施实施有

8、效监管、可靠控制的设计原则2 2、对建筑消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管、可靠控制、对建筑消防设施实施有效监管、可靠控制1)对建筑消防设施、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对建筑自动消防系统采用联动及手动的冗余控制;2)对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的联动控制采用“与”逻辑。修订思路及原则修订思路及原则 促进消防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细化促进消防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细化设计要求,有效指导工程设计的工作思路设计要求,有效指导工程设计的工作思路 1 1、增加消防新产品设计和设置要求、增加消防新产品设计和设置要求 线性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等消防新技术、新产品的工程设计;修订思路及原则

9、修订思路及原则 促进消防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细化促进消防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细化设计要求,有效指导工程设计的工作思路设计要求,有效指导工程设计的工作思路 2 2、设计要求的细化、设计要求的细化 1)结合建设工程规模、特点,以及系统设计实践经验和报警系统产品发展,细化了系统形式选择和设计要求; 2)结合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系统的工作原理,细化了联动控制时序及联动控制逻辑要求; 3) 细化了系统设备的设置参数要求。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 1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定义的修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定义的修改 探测火灾早期特征、发出火灾报警信号,为人员疏散、防止火灾蔓延和启

10、动自动灭火设备提供控制与指示的消防系统,是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简称。 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 1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定义的修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定义的修改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早期探测、报警和有效监控相关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产品技术的发展。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 2 2 系统的适用范围的明确系统的适用范围的明确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针对原规范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用范围界定不明晰的问题,对规范的适用范围予以细

11、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 3 3 取消保护对象分级的要求取消保护对象分级的要求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1)解决与现行建规等规范的合理衔接问题,保护对象及设置场所由整合后的建规等规范确定。 2)新版报警规范重点解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何设计和设置的问题。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 4 4 系统构成要求的改变系统构成要求的改变 1)改变了传统的系统构成模式要求,系统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对等网络和集中区域的系统构成模式。 2)系统各功能区、子系统,相对独立构成,并集中显示。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1)建筑消防设施功能的多元化,为便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对其他消防设施实现分区、分功能的有效监管、控制。 2)系统规模庞大,为有效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系统产品技术的发展。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5 5 系统形式选择和设计要求的改变系统形式选择和设计要求的改变 1)区域、集中和控制中心系统定义的改变。 2)区域、集中和控制中心系统形式选择和设计要求的改变。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1)原规范未明确系统形式间的边界。 2)按照保护对象的特点、设立的消防安全目标及系统的功能等因素更加合理的进行系统形式的分类和选择。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6 6 补充了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补充了消防控

13、制室的设计要求 1)强化了消防控制室的设置要求。 2)增加了消防控制室文件资料的要求。 3)增加了消防控制室的显示、控制、信息记录和传输的要求。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1)为充分发挥消防控制室作为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监视和控制中心、消防安全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 2)为加强消防控制室在消防设施日常运行管理监管的能力。 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 7 7 补充、细化了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要求补充、细化了消防联动控制的设计要求 依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系统的现行国家标准,结合系统工作原理和灭火性能要求,细化了各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的控制时序和联动控制逻辑。 修改原因:

14、修改原因: 1)原规范未明确联动控制时序和联动控制逻辑要求。 2)为有效的监管、可靠控制各建筑自动消防系统的运行,使其发挥应有的消防功能。 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8 8 调整了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的设计要求调整了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的设计要求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 2)集中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3)确认火灾后,应对全楼进行火灾警报、播放消防应急广播。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1)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火灾情况下所有人都应在第一时间获取火灾信息(即对火灾的知情权)。 2)为有效缩短人员对火灾的响应时间,提高人员的疏散效率。

15、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9 9 补充、调整了火灾探测器的设计要求补充、调整了火灾探测器的设计要求 1)补充了线性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及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等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和设置要求。 2)调整了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选型和设置要求。 3)增加了格栅吊顶场所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1)促进消防新技术、新产品的工程应用。 2)现行产品标准的修订。 3)工程应用过程出现的格栅吊顶等新问题。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10 10 增加了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增加了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计要求 1)系统

16、分类和选择的规定。 2)系统设计和设置的规定。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根据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增加有关内容,为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11 11 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统的设计要求 1)系统组成的规定。 2)系统设计和设置的规定。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根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增加有关内容,为电气火灾监控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新规范与原规范的主要变化12 12

17、增加了典型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增加了典型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增加了道路隧道、油罐区、电缆隧道及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火灾探测器设置的技术参数及系统设计的要求。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1)上述典型场所应用环境及对火灾探测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的需求有别于常规建筑。 2)原规范未包括上述典型场所系统设计及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为提高规范的实用性增加有关内容。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1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和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等组成。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1.1 1.1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18、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实现火灾早期探测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系统,一般由火灾触发器件(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和/或光警报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1.2 1.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按预设逻辑完成各项消防控制的控制系统。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电气控制装置(防火卷帘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等)、消防电动装置、消防联动模块、消火栓按钮、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电话等设备和组件组成。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1.3 1.3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9、的独立子系统,属于火灾预警系统,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灾声光警报器组成。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1.4 1.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独立子系统,属于火灾预警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 2 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定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定 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根据设定的消防安全目标、建筑的具体情况及系统的功能不同选择系统的形式: 1)区域报警系统; 2)集中报警系统;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

20、选择和设计要求 2.1.1 2.1.1 区域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 1 1)系统组成)系统组成(1)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等组成,这是系统的最小组成要求;(2)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和指示楼层的区域显示器;(3)未设置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时,应设置火警传输设备。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2.1.1 2.1.1 区域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 2 2)系统的选择要求)系统的选择要求 适用于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主要内

21、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2.1.1 2.1.1 区域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 3 3)关于)关于“不需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不需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理解的理解 本规范中的“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概念是指采取逻辑编程的方式通过总线控制模块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并不意味不能接入受控设备,一般区域报警系统中可以利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控制输出触点实现对火灾声光警报器及其他不需要采取逻辑编程方式控制的受控设备。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2.1.2 2.1.2 集中报警系统

22、集中报警系统 1 1)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1)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这是系统的最小组成要求; (2)可选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组合或选用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2.1.2 2.1.2 集中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 2 2)系统的选择要求)系统的选择要求 适用于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并应

23、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2.1.2 2.1.2 集中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 关于“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理解 集中报警系统可由二台及以上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组成,但是只能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报警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消防联动控制器。 对于建筑中水泵、风机等消防设施的专线手动控制必须由起集中控制作用的控制器实现;对于水泵、风机、电动排烟阀、挡烟垂壁等自动消防设施的总线联动控制,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其他控制器实现。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

24、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2.1.3 2.1.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1 1)系统的选择要求)系统的选择要求(1)设置了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2)或已设置了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系统组成的图示如下: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2.1.3 2.1.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2.1.3 2.1.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2.1.3 2.1.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

25、 2)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1)设置了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一个主消防控制室;(2)主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应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3)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之间可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1 2.1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2.1.3 2.1.3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3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4)系统共用的水泵等消防设备,宜由最高级别的消防控制室统一控制,建筑群可由就近的

26、分消防控制室控制,主消防控制室通过跨区联动的方式控制; (5)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可根据建筑消防控制室的管控范围划分情况,由相应的消防控制室控制。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2 2.2 系统构成模式系统构成模式 1 集中和控制中心系统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对等网络、集中区域或对等网与集中区域组合等系统构成模式组成。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2 2.2 系统构成模式系统构成模式 2 功能区、子系统,应按功能相对独立构成。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2.2 2.2 系统构成系统构成 3 功能区、子系统,应集中显示。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2.3 2.3 系统产品系统产品准入制度要求准

27、入制度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和有关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 2.4 2.4 系统兼容性要求系统兼容性要求 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应满足GB 22134-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等国家有关 标准的要求。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2.5 2.5 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置要求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置要求1 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设备总数不应超过32; 2 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树形结构总线短路隔离器接线示意图。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2.5 2.5 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置要求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置要求环形结构总线短路隔

28、离器接线示意图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2.6 2.6 设备和地址总数要求设备和地址总数要求 1 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每一总线回路连结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200,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 2 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结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2.7 2.7 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 1 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

29、控制室。 2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2.7 2.7 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消防控制室的设计要求 3 消防控制室实时监视并显示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 4 消防控制室按设计的控制逻辑、时序控制自动消防设备的启动与停止,并接收及显示自动消防设备的运行反馈信息; 5 消防控制室记录并传输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建筑的安全管理信息。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 3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3.1 三种消防联动信号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3

30、.23.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消防设施的关系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消防设施的关系 1、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实时监视、显示并记录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消防系统由各自的系统设备联锁启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接收并显示其动作反馈信号; 3、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采用消防联动和手动控制方式对自动消防系统采用冗余控制。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3 3.3 .3 消防联动控制的兼容性要求消防联动控制的兼容性要求 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信号相匹配。 3.4 3.4 消防设备的启动要求消防设备的启动要求 1、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应采

31、用变频启动方式; 2、启动电流较大的消防设备宜分时启动。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5 3.5 联动触发信号的选择联动触发信号的选择 1、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的联动触发信号 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特定部件的动作信号与自动消防设施防护区域内火灾报警信号的“与”逻辑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自动消防设施的启动。联动控制方式不应影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的联锁启动功能。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6 3.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6

32、.1 系统的控制方式 1 联动控制方式 2 手动控制方式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6 3.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6.1 3.6.1 系统的控制方式系统的控制方式 1 1 联动控制方式联动控制方式 湿式、干式等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与该报警阀防护区域内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的“与”逻辑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通过总线模块冗余控制消防泵的启动。 需要强调的是:需要强调的是:联动控制方式不应影响湿式、干式等报警联动控制方式不应影响湿式、干式等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信号直接联锁启动消防泵功能;阀压力开关动作信号直接联锁启

33、动消防泵功能;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6 3.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6.1 3.6.1 系统的控制方式系统的控制方式 2 2 手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方式 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引出的硬线直接手动控制消防泵、相关阀组的启动、停止。 3.6.2 3.6.2 系统的联动反馈信号系统的联动反馈信号 水流指示器、信号阀、相关阀组、压力开关、消防泵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7 3.7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7.1 系统的控制方式 1 联动控制方式 2 手动控制方式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

34、容介绍 3.7 3.7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7.1 3.7.1 系统的控制方式系统的控制方式 1 1 联动控制方式联动控制方式 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与消火栓按钮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一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的“与”逻辑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必须经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联动控制器启泵。 注意:注意:联动控制方式不应影响联动控制方式不应影响出水干管上的低压压力开关、出水干管上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的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联锁启动消防泵的动作信号联锁启动消防泵的功能;功能;主要

35、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7 3.7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7.1 3.7.1 系统的控制方式系统的控制方式 2 2 手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方式 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引出的硬线,直接手动控制消防泵的启动、停止。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7 3.7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7.2 3.7.2 消火栓按钮的设计要求消火栓按钮的设计要求 1、设置消火栓的场所必须设置消火栓按钮; 2、设有消防控制室的保护对象,消火栓按钮不应直接启动消防泵; 3、消火栓按钮不能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替代。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8 3.8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

36、控制设计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8.1 3.8.1 防烟系统的控制方式防烟系统的控制方式 1 联动控制方式 2 手动控制方式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8 3.8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8.1 3.8.1 防烟系统的控制方式防烟系统的控制方式 1 联动控制方式 1) 加压送风口和风机的联动控制 (1)同一防火分区内两个触发器件报警信号的“与”逻辑,作为系统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 (2)启动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的部位应满足建规的相关要求。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8 3.8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8.1 3.8.1 防烟

37、系统的控制方式防烟系统的控制方式 1 联动控制方式 2)电动挡烟垂壁的联动控制 联动触发信号及探测器设置要求: 1 同一防烟分区内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的“与”逻辑; 2 感烟火灾探测器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8 3.8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8.1 3.8.1 防烟系统的控制方式防烟系统的控制方式 2 手动控制方式 1)防烟风机的手动控制 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引出的硬线,直接手动控制防烟风机的启动、停止。 2)加压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控制 (1)与消防泵、防排烟风机等设备的硬线手动控制不同; (2)为总线联动控制,在

38、总线控制盘上对应了一键式操作按键。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8 3.8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8.2 3.8.2 排烟系统的控制方式排烟系统的控制方式 1 联动控制方式 2 手动控制方式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8 3.8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8.2 3.8.2 排烟系统的控制方式排烟系统的控制方式 1 联动控制方式 1)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联动控制 (1)同一防火分区内两个触发器件报警信号的“与”逻辑,作为设备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 (2)排烟口或排烟阀宜由现场设置的消防设备直流电源供电。 (3)控制模块与排烟口

39、或排烟阀的接口参数应匹配。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8 3.8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8.2 3.8.2 排烟系统排烟系统 1 联动控制方式 2) 排烟风机的联动控制 (1)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设备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 (2)串接排烟口的反馈信号应并接,作为启动排烟风机的联动触发信号。 (3)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在关闭后应直接联锁控制风机停止。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8 3.8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8.2 3.8.2 排烟系统排烟系统 2 手动控制方式 1)排烟风机的手

40、动控制 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引出的硬线,直接手动控制防烟风机的启动、停止。 2)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手动控制 (1)与消防泵、防排烟风机等设备的硬线手动控制不同; (2)为总线联动控制,在总线控制盘上对应了一键式操作按键。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9 3.9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9.1 3.9.1 防火门 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疏散通道上所有防火门的状态。 1)监视常开、常闭防火门的工作状态;(4.6.1-2) 2)控制常开防火门的关闭;(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或防火门监控器联动控制防火门关闭) 3)宜由防火门监控器完成相应的功能。主要内容介绍

41、主要内容介绍 3.9 3.9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9.2 3.9.2 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 1 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1)在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任一侧,需要设置专门用于联动触发卷帘下降的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2)在卷帘的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5m5m内,至少设置一个感烟火灾探测器,不少于2只感温火灾探测器。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9 3.9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3.9.2 3.9.2 疏散通道上设置的防火卷帘 2 联动触发信号 1)同一防火分区内两只感烟火灾探测器报警信号的“与”逻辑或

42、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的联动触发信号; 2) 任一只专门用于联动防火卷帘的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防火卷帘下降到楼板面的联动触发信号。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3.9 3.9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设计 3.9.2 3.9.2 大型商场等场所防火卷帘的控制要求 1 需同时启动多樘防火卷帘时,宜分时启动; 2 应核算同时启动卷帘的启动电流,消防供电的容量应满足启动电流要求。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3.10 3.10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的联动控制设计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的联动控

43、制设计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 2 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并应在确认火灾后向全楼进行广播;(14X505-1.P37) 3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交替循环播放。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3.11 3.11 切断非消防电源的联动控制设计切断非消防电源的联动控制设计 1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切断非消防电源的功能; 2 确认火灾发生后,不宜立刻切断正常照明电源; 3 正常照明电源可在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动作前切断,以维持现场的正常照度;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4 4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设置要求火

44、灾探测器的选择和设置要求 4.1 4.1 火灾探测器的选型依据火灾探测器的选型依据 1 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燃烧材料; 2 可能发生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 3 房间高度; 4 环境条件; 5 可能引起误报的因素; 6 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火灾探测器。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4.2 4.2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分类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1 1 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2 2 空气管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空气管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3 3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1)分布式光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2)光纤光栅线型感

45、温火灾探测器; 4 4 多点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多点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4.3 4.3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选型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选型 1、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适用于: 1)工矿企业电缆隧道、桥架等场所的电气火灾预警探测; 2)各种皮带输送装置。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4.3 4.3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选型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选型 2、光纤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适用于:1)市政电缆隧道场所的电气火灾预警探测;2)除液化石油气外的石油储罐3)需要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易燃易爆场所4)需要监测环境温度的地下空间等场所宜设置具有实时温度监测功能的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

46、器5)公路隧道、敷设动力电缆的铁路隧道和城市地铁隧道等。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4.4 4.4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1、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每个光栅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符合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要求; 2、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场所有联动要求时,宜采用两只不同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组合; 3、与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连接的模块不宜设置在长期潮湿或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4.6 4.6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的选型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的选型 产品选型应符合产品检验报告中关于产品类型的描述。 4.5 4.5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分

47、类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4.7 4.7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 1、非高灵敏型探测器的采样管网安装高度不应超过16m;高灵敏型探测器的采样管网安装高度可超过16m; 2、探测器的每个采样孔的保护面积、保护半径,应符合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保护半径的要求;3、采样管网的长度和开孔数量均应小于产品检验报告中关于吸气管路和采样孔数量的描述,并应按经过确认的设计软件或方法进行设计。 4、同一根采样管不应穿越防火分区; 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4.84.8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感烟火灾探测器在格栅吊顶场所的设置 1、按照

48、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2、探测器设置在吊顶上方且火警确认灯无法观察时,应在吊顶下方设置火警确认灯; 3、地铁站台等有活塞风影响的场所,镂空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为3070%时,探测器宜同时设置在吊顶上方和下方。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5 5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1 5.1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分类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分类 1 A类系统可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家用火灾探测器、火灾声警报器、应急广播等设备组成; 2 B类系统可由控制中心监控设备、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家用火灾探测器、火灾声警报器等设备组成; 3 C类系

49、统可由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家用火灾探测器、火灾声警报器等设备组成; 4 D类系统可由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火灾声警报器等设备组成。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5.2 5.2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择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择 1 有物业集中监控管理且设有需联动控制的消防设施的住宅建筑应选用A类系统; 2 仅有物业集中监控管理的住宅建筑宜选用A类或B类系统; 3 没有物业集中监控管理的住宅建筑宜选用C类系统; 4 别墅式住宅和已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可选用D类系统。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6 6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6.1 6.1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组成可燃气体探测

50、报警系统的组成 1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属于火灾预警系统; 2 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灾声警报器组成。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6.2 6.2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 1 可燃气体探测器应接入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 2 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消防控制室的图形显示装置或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但其显示应与火灾报警信息有区别; 3 石化行业涉及过程控制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可接入DCS等生产控制系统,但其报警信号应接入消防控制室。主要内容介绍主要内容介绍 7 7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电气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