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第六章 流通加工与包装.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5226975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第六章 流通加工与包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等教育]第六章 流通加工与包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第六章 流通加工与包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第六章 流通加工与包装.ppt(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第六章第六章 流通流通加工与包装加工与包装 重点内容: 1、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及形式 2、加工任务的分配方法-匈牙利法 3、包装的概念及作用 4、包装标志与包装标记 5、包装技术第一节流通加工 一、流通加工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2、特点 (1)流通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质量和效率。 (2)流通加工的对象,主要是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包括各种原材料和成品。 (3)流通加工一般是简单的加工和作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而对

2、生产加工的一种补充。 (4)流通加工,是由从事物流活动并能密切结合流通需要的物流经营者组织的加工活动。二、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 1、流通加工弥补了生产加工的不足 (1)生产的集中化形成产需之间的隔离,需要流通加工衔接产需环节; (2)生产追求的标准化与消费追求的个性化之间 的矛盾,可以采用流通加工方法得以解决。 2、流通加工方便了用户。 3、流通加工为流通部门增加了收益。 4、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总成本也是流通加工形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和形式 1、主要作用 (1)流通加工有利于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流通加工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

3、3)流通加工可以提高加工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4)流通加工可以提高各种运输手段的运用效率。 (5)流通加工可以完善商品功能,提高经济效益。2、形式 (1)以保存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 (2)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 (3)除去杂质的加工 ; (4)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的流通加工; (5)为提高产品利用率的加工; (6)生产延伸的加工; (7)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 (8)为实现配送的流通加工。 例假设生产现场甲、乙、丙三个部门分别需要2.9米、2.1米、1.5米的棒材各100根。已知供应商提供的棒材规格为7.4米。现在比较分散下料与集中下料所需的原材料

4、数量。 分散下料: 甲:7.42.92,1002=50(根) 乙:7.42.13,1003=34(根) 丙:7.41.54,1004=25(根) 合计:50+34+25=109(根) 采用集中下料,则可考虑采用合理套裁,经分析每根规格棒材可有下面7种裁法,如表所示。 为了得到各100根材料,需混合使用各种裁法。假设集中下料需7种裁法的原材料分别为:X1、X2、X3、X4、X5、X6、X7。 目标函数:minS=0.1X2 + 0.2X3 +0.3X4 +0.8X5 +1.1X6 +1.4X7 约束条件: X1+2X2+X4=100 2X3+2X4+X5+3X6=100 3X1+X2+2X3+3

5、X5+4 X7=100表表 棒材的七种裁法棒材的七种裁法(1 1) (2 2)(3 3)(4 4)(5 5)(6 6)(7 7)2.92.9米米1 12 21 12.12.1米米2 22 21 13 31.51.5米米3 31 12 23 34 4合计合计7.47.47.37.37.27.27.17.16.66.66.36.36.06.0料头料头0 00.10.10.20.20.30.30.80.81.11.11.41.4 利用单纯型法,得到的结果是: X1=30 X5=0 X2=10 X6=0 X3=0 X7=0 X4=50 原材料最少需要根数为30+10+50=90(根) 经计算集中下料比

6、分散下料可节省原材料17.4%,由此说明了流通加工产生的经济效果。四、典型的流通加工方法 1、钢材的流通加工; 2、木材的流通加工; 3、平板玻璃流通加工; 4、食品流通加工; 5、煤炭流通加工; 6、水泥流通加工; 7、组装产品的流通加工; 8、生产延续的流通加工。五、流通加工的作业排序与任务分配 1、加工作业排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分配给各个加工单位的生产任务,根据加工工艺和负荷的可能性,确定各加工单位流通加工作业开始的时间、作业结束时间,并进行作业顺序编号。2、评价加工顺序安排的主要指标 (1)最大流程;在某工作地完成加工的各项任务所需流程之和; Fmax min (2)平均流程:在某工作

7、地完成加工的各项任务平均所需经过的时间;niiFnF11min ( 3)最大延期量:指如果任务的完成时刻Ci已超过交货时刻di,则形成交货延期 Di=Ci- di ,最大延期量 Dmax=max Di. Dmax min (4)平均延期量:niiDnD113、流通加工作业排序方法 (1)最短加工时间规则:按加工任务所需加工时间长短,从短到长按顺序排列,数值最小者排在最前面加工,最大者排在最后面加工。 案例1、设某班组利用某一大型设备进行6项流通加工任务,所需时间及预定交货期如下表所示: 各项任务的加工时间及预定交货期 单位:(d) 任务编号 J1 J2 J3 J4 J5 J6 所需加工时间ti

8、 5 8 2 7 9 3 预定交货期 di 26 22 23 8 34 24FD任务编号J3J6J1J4J2J5合计备注所需加工时间ti235789计划完成时间Fi251017253493=15.5预定交货期di23242682234=2交货延期量Di00093012按最短加工时间规则排序结果按最短加工时间规则排序结果 加工排序的方案是:J3J6 J1 J4 J2 J5 最大加工流程时间:Fmax=93(d) 平均加工流程时间:=15.5(d) 最大交货延期量:Dmax=9(d) 平均交货延期量:=2(d) 优点:节约流动资金占用,减少厂房、仓库及加工作业面积和节约保管费用。 缺点:可能存在着

9、交货延期问题。 (2)最早预定交货期规则:即按预定交货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预定交货期最早的排在最前,最晚的排在最后。 D任务编号任务编号J J4 4J J2 2J J3 3J J6 6J J1 1J J5 5合合计计备注备注所需加工所需加工时间时间t ti i7 78 82 23 35 59 9计划完成计划完成时间时间F Fi i7 715151717202025253434118118=19.7=19.7预定交货预定交货期期didi8 822222323242426263434=0=0交货延期交货延期量量DiDi0 00 00 00 00 00 00 0F按最早预定交货期规则的排序结果按最

10、早预定交货期规则的排序结果 加工排序的方案是: J4J2 J3 J6 J1 J5 最大加工流程时间:Fmax=118(d) 平均加工流程时间: =19.7(d) 最大交货延期量:D max= =0(d) 采用此方法可以保证按期交货或交货延期量最小,减少违约罚款和企业信誉损失。但平均流程时间增加,不利于减少在制品占用量和节约流动资金。 FD (3)综合规则:将上述两种规则综合使用的方法。 步骤:A.先根据最早预定交货期规则,安排一个最大延期量为最小的方案。 J4 - J2-J3-J6- J1-J5 B.计算完成所有任务总时间。 34(d) C.查出初始方案中预定交货期大于等于总时间的加工任务,按

11、最短加工时间规则,把加工时间最长的排在最后。J5 D.暂舍去已排定的J5,剩下J4-J2-J3-J6-J1回到第B.步。 E.最后排定的顺序为:J4-J3-J6-J2-J1-J5D任务编号任务编号J J4 4J J3 3J J6 6J J2 2J J1 1J J5 5合合计计备注备注所需加工所需加工时间时间t ti i7 72 23 38 85 59 9计划完成计划完成时间时间F Fi i7 79 91212202025253434107107=17.8=17.8预定交货预定交货期期didi8 823232424222226263434=0=0交货延期交货延期量量DiDi0 00 00 00

12、00 00 00 0F4、加工任务分配方法-匈牙利方法 案例2 有4项流通加工任务分给4个小组去完成,各小组完成不同任务需用不同的加工时间。 各小组完成不同加工任务的工时表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A31067B144138C13141210D415139 (1)列出矩阵。 (2)逐行缩减矩阵。 (3)再逐列缩减矩阵。 (4)检查是否可以分配。 (5)为增加“0”元素进行变换。 (6)重新检查覆盖线。 (7)确定最优方案。 采用匈牙利的步骤如下: (1)列出矩阵 3 10 6 7 14 4 13 8 13 14 12 10 4 15 13 9 (2)逐行缩减矩阵。在每一行中

13、选择一个最小元素,然后将每一行中的各元素均减去这个最小元素。本例中各行最小元素分别是:3、4、10、4。 0 7 3 4 10 0 9 4 3 4 2 0 0 11 9 5 (3)再逐列缩减矩阵。现在的矩阵每一行都有0,但每一列不全有0。第三列中各元素均减去最小元素2得到如下矩阵: 0 7 1 4 10 0 7 4 3 4 0 0 0 11 7 5 (4)检查是否可以分配。采用0元素最小覆盖线的检验法,当覆盖线的维数等于矩阵的阶数时,则最优方案已经找到。此时只有三条覆盖线,尚未找到最优方案。 (5)为增加0元素进行变换。找出没有覆盖线的行与列中的最小元素。本例是1,将不在覆盖线上的元素都减去1

14、,而在有两条覆盖线的交点上的每一个元素都加上1,其余元素不变。 0 7 0 3 10 0 6 3 4 5 0 0 0 11 6 4 (6)重新检查覆盖线。重复(4)的做法,经检查已可以分配。 (7)确定最优方案。按0元素所占位置进行分配,可得最优流通加工任务分配方案,即完成任务用的总工时最小的分配方案。 A 0 7 0 3 B 10 0 6 3 C 4 5 0 0 D 0 11 6 4 最优分配方案是:A(3),B(2),C(4),D(1)。 此方案所需总工时为:6+4+10+4=24(h)第二节包装 一、概念 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

15、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backGB/T4122.1-1996GB/T4122.1-1996包装术语包装术语 机械机械Packaging terms-Basic termsPackaging terms-Basic terms GB/T4122.1-1996GB/T4122.1-1996包装术语包装术语 防护防护Packaging terms-Basic termsPackaging terms-Basic terms GB/T4122.1-1996GB/T4122.1-1996包装术语包装术语 机械机械Packa

16、ging terms-Basic termsPackaging terms-Basic terms GB/T4122.1-1996GB/T4122.1-1996包装术语包装术语 基础基础Packaging terms-Basic termsPackaging terms-Basic terms 二、分类 1、按包装层次划分 (1)单件包装 (2)内包装 (3)外包装 2、按包装所起的作用分: (1)销售包装 (2)运输包装三、包装的主要作用 1、保护功能:保护内装物品不受损伤。 (1)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 (2)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 (3)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 (4)防止异物混入、污染、丢失

17、、散失 2、方便功能 (1)方便物资的储存 (2)方便物资的装卸 (3)方便运输 3、销售功能四、包装材料 1、包装材料的种类 (1)草制包装材料 (2)木制包装材料 (3)纸制包装材料 (4)金属包装材料 (5)纤维包装材料 (6)陶瓷与玻璃包装材料 (7)合成树脂包装材料 (8)复合包装材料2、绿色包装要求 (1)绿色包装:指包装节省资源,用后可回收利用,焚烧时无毒害气体,填埋时少占耕地并能生物降解的包装。 (2)要求: 包装用材料应当节约和包装要简化; 包装材料要可以回收或可循环使用; 包装用材料要可降解; 改进包装质量。五、包装标记与包装标志 1、包装标记:指根据物资本身的特征用文字和

18、阿拉伯数字等在包装上标明规定的记号。 (1)一般包装标记 (2)表示收发货地点的和单位的标记 (3)标牌标记 2、包装标志:用来指明被包装物资的性质和物流活动安全以及理货分运的需要进行的文字和图象的说明。 (1)指示标志:用来指示运输、装卸、保管人员在作业时需注意的事项,以保证物资的安全。 (2)危险品标志:用来表示危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危险程度的标志。六、包装技术 (一)“五防”包装技术 1、防震包装(缓冲包装):是为防止物品在运输、装卸搬运作业中的震动、冲击等而造成物品损伤所采用的包装技术。 作法:在内装材料中插入各种防震材料。 t防震材料的厚度(cm) h设想的落下高度 G物品的容

19、许冲击值 c缓冲系数 Ghct a-允许最大冲击加速度(m/s2) g- 重力加速度(m/s2)gaG 2、防潮及防水包装技术 (1)防潮包装技术 方法:采用透湿度低的材料包装或在包装中封入干燥剂。 (2)防水包装技术 方法:采用某些防水材料作阻隔层并用防水粘接剂粘接,以阻止水浸入包装内部 3、防锈包装技术 方法:先清洗处理金属制品表面,涂抹防锈材料,再用透湿率小的防潮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4、防虫鼠害包装技术 方法:在包装物品时,放入一定量的驱虫剂。(二)危险品及其它包装技术 1、危险品包装技术:按危险品的性质特点,按有关法令、标准和规定专门设计的包装技术与方法。 (1)易燃易爆物品 (2)腐蚀

20、性物品 (3)有毒物品 2、气体置换包装与真空包装 (1)气体置换包装:采用不活泼气体置换包装容器中空气的一种包装技术。 (2)真空包装技术:在容器封口之前抽成真空,使密封后的容器内基本没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技术方法。 3、收缩与拉伸包装技术七、包装费用管理 1、费用构成 (1)包装材料费 (2)包装机械费 (3)包装技术费 (4)包装辅助费用 2、降低包装费用的价值分析法 (1)指为了以最低的使用成本, 切实可靠地实现消费者对产品 或服务所提出的必要功能而进 行的有组织的、系统的分析研 究活动。 (2)提高包装价值的途径 V-价值 F-功能 c-成本CFV/ 作业: 1、什么是流通加工?它有何特点? 2、为什么会产生流通加工?流通加工的形式有哪些? 3、什么是包装?它有什么作用? 4、包装标志与包装标记有何不同? 5、什么是绿色包装?对绿色包装有哪几方面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企业培训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