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5006200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2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检测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 .pdf(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二部分阅读第一章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一)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 十二三矣。 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

2、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 /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并自为其名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或以钱币乞之 /或异二者之为C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D贤于材人远也 /于厅事之东北角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卒之为众人B今夫不受之天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并自为其名 /还自扬州D从先人还家

3、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卒之为众人 ()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 _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 _ (3)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_ _ 6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_ 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_ 7方仲永最后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哪些?_ _ _ 8联系全文,说说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4、_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叙仲永之奇特,后写仲永之退化,先详后略,先抑后扬,对比鲜明。B当父亲拉着仲永去求“利”的时候,也把仲永“拉”进了“众人”的行列。C本文以“余”所“闻”“见”为素材组织文章,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D本文通过写仲永由神童变为“众人”的过程,提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二)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即更刮目相待 /自力更生B但当涉猎 /但闻机杼声C卿今当涂掌事 /卿今者才略D蒙乃始就学 /家祭无忘告乃翁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蒙乃始就学() (2)及鲁肃过寻阳 () (3)肃遂拜蒙母 ()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_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 _ 4“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_ _ 5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不

6、正确的一项是() A鲁肃与吕蒙结为好友是因为吕蒙才识大有长进。B后天的学习完善人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层次,我们学过的伤仲永和孙权劝学分别从正反两面来证明了这个道理。C 孙权劝学和送东阳马生序都是劝勉人刻苦学习的,而且都是以现身说法来劝勉。D本文为突出主题详略得当,详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论学”,略写了吕蒙就学和结友情节。(三)湖心亭看雪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7、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宋无罪而攻之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问其姓氏 /其如土石何B余挐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C上下一白/长烟一空D是

8、日更定矣 /吾日三省吾身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_ _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 _ _ 5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_ _ 6说说作者在文末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_ _ 7.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怎样理解这个“独”字?_ _ _ 8下列选项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不同凡响 )

9、,为下文作伏笔。B“痴”与文章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四)公输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墨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 “ 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 “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

10、输盘不说。子墨子曰: “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 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 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 “ 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 “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 “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 “ 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

11、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 楩楠豫章, 宋无长木, 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

1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吾义固不杀人 () (2)子墨子九距之() (3)然胡不已乎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将以攻宋 /扶苏以数谏故B子墨子闻之/辍耕之垄上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知而不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胡不已乎/惧其不已也B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然,胡不已乎C舍其文轩/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知而不争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13、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夫子何命焉为?_ (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_ (3)虽杀臣,不能绝也。_ 5试分析墨子是如何成功止楚攻宋的。_ _ _ 6“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答。_ _ 7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_ _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热心救世, 反对战争。 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

14、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五)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

15、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B二者不可得兼/得之则生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所欲有甚于生者

16、/皆以美于徐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呼尔而与之C此之谓失其本心 /客之美我者D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 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 _ (3)万钟

17、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 _ 5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论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_ _ 6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你认为其中的“义”有什么内涵?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的?_ _ _ 7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鱼我所欲也可以看出孟子的散文气势充沛,善于叙事抒情,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B“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运用了排比,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C文章第一段鱼和熊掌对

18、举,生和死对举, 都是以相似的句式将相关的意思进行比较,把“鱼”比作“生”,把“熊掌”比作“死”。D道理论证是本文的显著特色。它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B故天将降

19、大任于是人也 /任重而道远C必先苦其心志/便扶向路,处处志之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不复出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国恒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国恒亡/人恒过,然后能改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衡于虑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入则无法家拂士() (3)管夷吾举于士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 _ (2

2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 _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 _ 5阅读第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_ _ 6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_ _ 7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七)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 于厅事

21、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 大啼。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 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 “ 火起 ”,夫起大呼, 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2、,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群响毕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遂与外人间隔D满坐寂然 /众宾团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能名其一处也 /并自为其名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稍稍宾客其父C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D但闻屏障中抚尺

23、一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会宾客大宴 /会天大雨,道不通B施八尺屏障 /勿施于人C既而儿醒 /妇拍而呜之D妇抚儿乳/儿含乳啼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会宾客大宴 () (2)不能名其一处也 () (3)妇抚儿乳()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_ _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_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_ _ 6文中统领全文的关键

24、字是“善”,请问作者是怎样多方面突出“善”的?_ _ 7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_ _ 8文末重现道具,有什么作用?_ _ 9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C听众的反应表现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D. 第 2、3、4 段中写听众的反应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八)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25、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群响毕绝B风烟俱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C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D负势竞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B任意东西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26、 -第 8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从流飘荡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潭中鱼可百许头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负势竞上 () (2)互相轩邈() (3)水皆缥碧()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_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 _ _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 _ 6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_ _ 7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山?_ _ 8下面

27、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容水流湍急,快如飞箭奔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九)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8、 A有仙则名/名之者谁B何陋之有/邑人奇之C有龙则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斯是陋室 /微斯人,吾谁与归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惟吾德馨() (2)调素琴 () (3)谈笑有鸿儒()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 4文中开头肯定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这是否前后矛盾呢?_ _ 5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有什么用意?_ _ 6文章最后

29、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_ _ 7下面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本文在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运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十)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30、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B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C不可久居 /潭中鱼可百许头D隶而从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C乃记之而去 /屠乃奔倚其下D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

31、句子中的意思。(1)不可久居() (2)悄怆幽邃() (3)斗折蛇行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_ _ _ 6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小石潭四周环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_ _ 7文中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

32、样描写潭水的?_ _ _ 8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十一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33、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

34、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太守之乐其乐 /如鸣珮环,心乐之B醉翁之意不在酒 /宾客意少舒C而乐亦无穷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 /而不知人之乐B太守谓谁/此之谓失其本心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

35、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射者中,弈者胜/予观夫巴陵胜状B环滁皆山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C行者休于树/躬耕于南阳D云归而岩穴暝 /吾谁与归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2)云归而岩穴暝 () (3)野芳发而幽香 ()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 _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_ _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 _ 6“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这里的“醉”有何深意,结合文段谈谈你的理解。_ _ 7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36、?_ _ _ 8.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面?_ _ _ _ 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排遣因贬官而造成的郁闷心情。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十二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

37、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B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良多趣味 () (2)属引凄异 () (3)每至晴初霜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8、。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 4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_ _ 5本文写三峡的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_ _ _ 6作者是如何从不同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_ _ _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 _ 8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十三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39、,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必有我师焉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温故而知新C可爱者甚蕃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宜乎众矣 /诚宜开张圣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不敢出一言以复D花之隐逸者 /牡丹之爱精选学习

40、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2)香远益清 () (3)陶后鲜有闻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 _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 5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有什么作用?_ _ 6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B在文中作

41、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D.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十四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B念无与为乐者 /微斯人,吾谁与归C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D相与步于中庭

42、/苟全性命于乱世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与外人间隔B庭下如积水空明 /而或长烟一空C月色入户/便舍船,从口入D庭下如积水空明 /自以为不如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 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 _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月色入

43、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在哪里?_ _ 6“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_ _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_ _ 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十五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44、”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 ”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 徧,民弗从也。 ”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5、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C又何间焉/惧有伏焉D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小大之狱/公将鼓之C必以信/小信未孚D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又何间焉B一鼓作气,再而衰 /主人日再食C战则请从/择其善者而从之D曹刿请见/战则请从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 () (2)牺牲玉帛 () (3)望其旗靡()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

46、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 _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 _ 6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_ _ 7请分析“肉食者鄙”中“鄙”表现在哪里?_ _ 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_ _ 9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求见鲁庄公,目的就是要使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这初步显示了他的“远谋”。B“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

47、全不懂军事,这印证了开头说的“肉食者鄙”。C在战争中,“公将鼓之”,曹刿说“未可”,“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从这里看出庄公政治上无能,完全是一个昏君。D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十六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

48、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9、/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色愈恭,礼愈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无从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弗之怠() (2)媵人持汤沃灌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50、达执经叩问。_ _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_ _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 _ 5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_ _ 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_ _ 7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结合课文谈一谈。_ _ _ 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_ _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稍逾约”这是作者幼年守信的表现,也是他能遍观群书的原因。B先达的严厉反衬了作者成年后求学的坚定与诚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