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24738130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带刺的朋友》人教(部编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带刺的朋友导学案设计课题带刺的朋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枣、馋”等10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2个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摆动、如同”等17个词语。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4.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感受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养成善于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的好习惯。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刺猬偷枣视频。(教师)2.搜集有关刺猬的资料,阅读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

2、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趣导入,进入故事(用时:5分钟)1.出示谜语: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2.揭示谜底,板书课题。3.出示动画,那枣树和这位带刺的朋友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1.小组交流,猜出谜底。2.齐读课文题目。3.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阅读兴趣走进课文。上课伊始,用猜谜导入,激发了学习兴趣。在解谜的同时,引出要学的汉字“刺”,并把识字和汉字的字形字义结合起来,巩固识字效果。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用时:15分钟)1.提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出自然段序号。(3)同桌相互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3、语的意思。2.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字词,闯过词语关。(2)指名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辨明词语的读音。“扎”是多音字,表示“刺”的动作时,读zh,组词为“扎手”“扎针”;表示“捆”的动作时,读z,组词为“扎风筝”“扎辫子”“包扎”。(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词语。(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错误,帮助改正。(5)说说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3.指导朗读课文。1.(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2)标注自然段序号,同桌互相检查自然段序号标注得是否正确。(3)圈出不懂的词语后,和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流,

4、把解决的词语画掉。2.(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助拼音读,然后独立认读。(2)重点读准字音:平舌音“枣、测、聪、刺、匆”;翘舌音“馋、逐、伸、追”;多音字“扎”。(3)开火车读词,男女生赛读,小组轮流读,齐读。(4)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试着从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连贯、断句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5)交流:课文写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叹和喜爱之情。3.大声朗读课文。1.识字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已随读文初步识字,因此,着力点应放在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上,并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同音字“匆”和“聪”进行比较;形近字“

5、刺”和“枣”对比观察,发现它们的区别“刺”左边部分有钩,而“枣”上边部分没有钩;“刺”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最后一笔是点,右边部分细长;“枣”是上下结构,上边部分宽扁,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盖住下边部分的两点。2.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教师可提供方法提示。如,提问法,先找主人公,再看主人公干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说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然后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细读课文,体会文意(用时:8分钟)引导学习第1自然段。1.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红枣,到底有多诱人。2.出示:(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2)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

6、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3.引导学生交流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1.组内交流老师的问题,并朗读句子。2.朗读课件出示的两组句子,小组交流比较。3.交流哪一句描写更诱人。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把红枣比作玛瑙。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的香气诱人,为下文描写刺猬偷枣做了铺垫。4.男、女生读,想象齐读。1.教师可通过比较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2.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摆动、晃来晃去、眼馋”等词语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和优美的语句。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用时:12分钟)1

7、.出示本文要求会写的字。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重点强调:“匆”不要少写一点。3.范写“偷”“枣”。4.课件出示其余10个字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察交流。5.巡视学生书写。6.组织学生班内展示书写作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并针对评价改一改自己的字。1.先独立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班内认读,最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2.先在小组内交流,找出最容易写错的笔画,再在全班交流。“匆”字不要少写一点;“忽”不要多写一点;“刺”左边不是“束”;“枣”的上部没有钩。3.观看教师范写,感受运笔方法。4.认真观看书写动漫,组内交流书写要点。5.临写本课12个生字,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中。6.

8、交流展示书写成果,并改一改自己没写好的字。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课要求会写的12个字进行归类,并选择不同结构的字进行范写。2.指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书写的能力。3.引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培养学生书写的审美能力。4.要重视书写评价,鼓励写字好的同学介绍书写经验,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2.选用其中的词语简要地说说文章的内容。1.用开火车的方式每人认读一个生字词,其他同学跟读。2.选用其中的词语简要地说说文章的内容。在复习环节通过认读回顾检测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

9、握情况,选用词语说说课文内容,做到活用词语。二、研读偷枣过程,体会情感变化(用时:28分钟)1.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并交流:(1)刺猬偷枣的本事怎样?找找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你感受到了什么。(2)从哪些动作能看出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在文中找找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在文字下面加个小圆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体会语言的生动。(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第27自然段,角色体验,入情入境地朗读,感悟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4)指导学生自学第810自然段,根据下面的提示,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课件出示:它又_。它匆匆地_,把_,然后_,最后

10、_。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找出作者对刺猬的称呼,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朗读相关语句,读出对刺猬的喜欢。3.课件出示“讲一讲”内容: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为开头,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1.浏览课文,小组交流。(1)找到对刺猬偷枣做出评价的句子,用横线将它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朗读对刺猬评价的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在语境中理解什么是“高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小组合作,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爬、爬向、又爬向、停住了脚、摇晃、掉、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驮、跑。朗读课件中的句子,体会刺猬的聪明、敏捷。(3)配合教师,分角色

11、朗读第27自然段,感悟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4)学生朗读第810自然段,根据提示,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2.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桌交流,找出作者对刺猬的称呼,称“那个东西”时,比较平淡,不带感情;称“那个家伙”,就显得比较亲近了;而“小东西”一般是亲昵宠爱的称呼,显得格外亲近。从中体会作者对刺猬的情感越来越深。并朗读相关语句,读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3.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为开头,同桌一起讲一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1.读课文时,先要求学生用“_”画出哪一句话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用“。”标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作的词语。2.教师和学生合作朗读时,也可用手势示意学生朗读的部分。3.教师引

12、导学生“说说刺猬是怎样运枣的”时,可让学生边说边加上动作。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学生的认知。三、引发好奇,拓展阅读(用时:7分钟)1.领读,引出疑问:(师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可是我却还有很多的疑惑(生读)“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师激趣)我还有好多好多的问题,那这些答案就留到课后,让我们到课外书中去阅读探索,寻找答案吧!2.课件出示拓展阅读内容:(1)上网搜索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其中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找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一下收获。(2)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也有自己独到的本事?选一个讲给你的小伙伴听。1.(1)配合老师,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相关内容。(2)边读边发挥想象,猜想:它(刺猬)会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3)组内交流,说出发自内心的想法和疑惑。2.(1)在伙伴的帮助下,搜集小刺猬一家的故事来读一读,并和伙伴分享自己读后的收获。(2)先小组交流或上网搜集一些小动物自己独到的本事,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给小伙伴听听。1.在引发好奇,发挥想象这一环节,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动物,树立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2.拓展阅读内容可让学生合作完成,来强化所学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