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操作手册(试行).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469780 上传时间:2020-04-10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操作手册(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操作手册(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操作手册(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操作手册(试行).doc(9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连云港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 工作操作手册工作操作手册( (试行)试行) 目目 录录 1 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1 1 2 2、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规范、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规范 .1414 3 3、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免疫规划工作规范 .4141 4 4、艾滋病防制工作规范、艾滋病防制工作规范 .4949 5 5、结核病麻风病防制工作规范、结核病麻风病防制工作规范 .5454 6 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规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规范 .6161 7 7、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健

2、康教育管理工作规范 .8383 8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规范 .8888 1 规范规范 1 1: 传染病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一、 工作内容和要求 (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管理 1、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 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 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

3、和职业中毒以及其 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 2、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 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 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且必须取得江苏省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疫情信息报告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书。 3、每半年开展传染病报告数据常规分析。 4、每月开展医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工作,做好相关记录,自查 内容详见附表 1。 5、 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事件信息报告卡应 至少保留 3 年。 6、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不少于 1 台,可以宽带上网。 (二)传染病相关法律、规范培训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临床医生、新进

4、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传染病防治法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及最新传染病诊断标准 等相关内容的技术培训;培训有通知、签到、课件、考核和总结等材料。 (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1、医疗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门诊日志,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 2 业、住址、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时间、初诊或复诊 等基本项目。使用 HIS 系统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项目。 2、门诊日志实行首诊负责制,由接诊医生负责填写门诊日志 ,且 各项目填写完整准确。 3、 出入院登记实行床位负责制,所有病例均需进行出入院登记 ,内容包括姓名(14 岁以下儿童还须填写家长姓名) 、性别、

5、年龄、职业、 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 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基本项目,要求登记填写完整。 4、检验登记、影像检查登记实行首检技师负责制,所有传染病阳性 检查结果均由负责检验的人员进行登记,且将检查结果交至首诊医生处, 由医生统一发放,同时电话报告防保所。 5、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 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6、建立 HIS 系统的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信息报告子系统(个案 采集模块和传染病管理模块),并规范使用系统,且有专人管理;

6、可采用 电子报告卡取代传统纸质报告卡。 7、传染病信息化管理报告程序 首诊责任报告人诊断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后; 立即通过院内网上报传染病疫情,详细填写电子报告卡; 疫情报告员及时审核电子报告卡,打印电子报告卡保存并按规定时 限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8、门诊和病房实行传染病报告卡登记制度,对填写的报告卡由医疗机 构疫情报告员负责登记到传染病报告登记簿。 (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2 种) 、乙类传染病(26 种) 、丙类传染 病(11 种) ;其它暴发、流行、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可疑新发传染病。 3 2、报告程序与方式 在规定时间

7、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 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 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 3、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 2 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 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 24 小时 内报告。 4、审核查重 每日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重 卡等检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修订/删除重卡

8、。登陆传染病疫情 网络查重按照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种和现详细住址六项指标进行。 5、订正报告卡和补报 在发生确诊结果与初诊不同、疑似病例确诊或发现填卡有误时,应及 时进行订正报告,临床医生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 项,同时在“订正病名”中注明原报告病种。疫情报告人员收到订正卡片 后,应按照传染病报告规定时限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订正, 并在备注中注明原病种或订正的内容。传染病的订正或删除等情况必须在 传染病登记本中作记录。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 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 的进行补报。 6、传染病报告卡

9、收集 指定专人每日至当日有传染病报告的科室收 卡,收卡时做好交接记录。如接到需在 2 小时内报告的传染病时,应立即 前往报告科室收卡。 (五)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 4 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 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 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 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 3.流行病学调查。协助疾控机构对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

10、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 人员的相关信息。 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 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 虫、灭鼠等工作。 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 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 6.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 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六)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总结 每年撰写传染病报告管理总结,主要内容包括: 1、传染病疫情概况(三间分布) 2、培训情况 3、自查情况 4、存在问题 5、下一步工作打算 5

11、 二、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流程 三、评估指标 1传染病报告率=抽查的报告卡片数/抽查的时间范围内登记传染病 病例数100%,要求达100%。 2.传染病报告及时率=抽查的报告卡中及时报告数/抽查的报告卡总数 100%,要求达 100%。 3传染病报告卡准确率=抽查的纸质报告卡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 信息一致数/抽查的报告卡总数100%,要求达 100%。 4.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抽查的纸质报告卡完整数/抽查的报告卡总数 100%,要求达 100%。 5纸质报告卡与录入网络直报系统卡片内容一致率=抽查的纸质报告 卡与录入网络直报系统卡片内容一致数/抽查的报告卡总数100%,要求 达

12、 100%。 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四、附件 1、医疗机构院内传染病管理与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自查方案; 2、XX 医院 201X 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总结(模板) 6 3、XX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疫情分析(模板) 7 附件:附件:1 1 医疗机构院内传染病管理与网络直报 工作质量自查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全院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成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促进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化,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报告管理规 范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自查方案: 一、目的 通过现场自查,了解各科室门诊日志(出

13、入院登记本)登记、传染病 疫情登记、报告等实际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全院各科室的法定传染病 报告履职情况、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评价,以进一步提高我院传染病报告与 管理工作水平。 二、自查对象、方式、时间和内容 (一)对象 各科室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 、传染病信息报告率和报告质量; 调查对象为全院各科室从上月初至上月底所有传染病报告病例。 (二)方式 采用现场调查方式,即由分管院长带领保健科人员开展现场调查与评 估。 (三)时间 每月月初对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督导自查。 (四)内容 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含电子病历)的使用情况。 与诊疗传染病相关的感染科、急诊科、内科、儿科、

14、皮肤科、肠道门 诊、肝炎门诊及发热门诊等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薄(或电子病历)项目 设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 8 2、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主要为获取如下指标,如传染病报告率、及 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报告准确率(原始登记与纸质报告卡 的准确性、报告卡与网络信息报告一致率)等。具体内容和调查方法如下: 2.1 查阅原始诊疗登记 每次抄录上个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中初步诊断为法定报告传染 病的病历信息,填写附表 1。住院病例需查阅病案资料,填写病例的发病 日期、诊断日期等相关信息。被查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时,通过电子病 历管理系统查阅电子病历信息,如电子病历系统不具备病人病历的查询浏

15、览功能,从数据库中导出所有就诊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遇门诊日志缺失时 则查阅相关科室医生的诊断处方。 2.2 查阅资料的收集方式 根据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获取抽查到的病例的基本信息,填写 附表 2 院内自查总结 。 2.3 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指标评价和计算方法 2.3.1 报告率 比较分析抽查的医疗机构诊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和该机构进行网络直 报的病例,若登记的病例进行网络直报,计为报告,否则计为漏报。 计算公式为:传染病报告率(%)=进行网络报告病例数/实查病例数 100%。 2.3.2 及时报告率 比较分析现场登记病例的诊断日期与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该病例报告 卡的录入时间,甲类及采取甲类预

16、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两者间隔在 2 小时 及以内视为及时,其它乙、丙类传染病两者间隔在 24 小时及以内视为及 时。 计算公式为: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病例数/网络报告病例数 100。 9 2.3.3 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 纸质报告卡的必填字段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 人属于、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病例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 亡日期(如果无死亡,此项不纳入考核) 、填卡日期、报告单位和报告医 生,且对填写内容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填写无缺失,计为完整。 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填写完整纸质报告卡 数/实查纸质报告卡数100% 2.3.4 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

17、确率 传染病报告卡必填字段填写完整,同时与门诊或住院登记信息一致, 填写字迹清晰且无明显逻辑错误,无涂改则视为准确。医疗机构已建立电 子病历系统且具备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卡功能时,可不对报告卡填写的准 确性进行评价。 计算公式为:纸质报告卡填写的准确率(%)=填写准确纸质报告卡 数/填写完整纸质报告卡数100%。 2.3.5 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纸质报告卡内容与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电子卡内容完全相符则视为一 致。任一项不符合认为不一致。 计算公式: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纸质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 一致报卡数/纸质报告卡中进行网络报告卡数100 %。 附表 1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

18、(门诊和住院登记) 附表 2 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总结 10 附表附表 1 1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门诊和住院登记) 序号 患 者 来源 (1 ) 科室 类型 (2 ) 患者 姓名 (3) 性别 (4) 年龄 (5) 职业 (6) 疾病 名称 (7) 病例 分类 (8) 发病 日期 (9) 诊断日期 (10) 是否 网 络 报告 11 是 否 及 时 录 入 12 报告 卡填 写是 否完 整 (13 ) 报告 卡填 写是 否准 确 (14 ) 报告卡信息 与网络报告 信息是否一致 (15) 备注 (具体说明填写不完整、不准确或不一致的 字段选项) (16) 1 2 3 4

19、5 6 7 8 9 10 注: (1)病例来源:门诊住院医生处方;(2)科室类型包括内科 儿科 感染科 急诊 腹泻病 肝炎门诊 其他,请注明(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 (3)病例分类: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 病原携带者 阳性检测; (9)、(10)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均请按照原始登记填写,住院病例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的信息需查看患者住院病案。 单位领导 调查组成员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11 附表附表 2 2 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总结 一 检查内容 1、门诊日志登记传染病病例数_ ,网络报告病例数 _ , (是、否)已在传染病登记本上进行登记,本院(有、无)传 染病病例住院,实验

20、室阳性本登记数_ , (是、否)有医生签名或 者反馈机制。门诊科室(有、无)漏登, (有、无)漏报;病房科室(有、 无)漏登, (有、无)漏报;检验科室(有、无)漏登, (有、无)漏报。 2、本月传染病登记本登记数(含结核病登记本)_ ,网络 报告病例数_ ,漏报数_ ,传染病报告率_%,迟 报数_ ,报告及时率_% 3、传染病纸质报告卡项目填写(是、否)齐全, (有、无)涂改, (有、无)空缺项, (有、无)错误项。 4、传染病登记本(含结核病登记本) 、传染病纸质报告卡、传染病 网络报告信息(是、否)一致,家庭地址(是、否)详细, (是、否)填 写电话号码。 5、本月(是、否)正常登陆传染

21、病疫情网且正常运行,如未登陆, 原因是_。本月(是、否)已修改计算机网络账号密码。 二 检查科室 三 存在问题 四 整改意见及奖惩措施 分管院长签字_检查组签字_ 检查时间_年_月_日 12 附件:2 XX 医院 201X 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总结 201X 年全年,我院急性传染病防制工作,紧紧围绕重点传染病考 核指标任务,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为基础,科学、扎实、有 序地开展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疫情概况 201X 年全年我院共报告传染病 X 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报告 X 例, 死亡 X 例,报告发病数比 201X 年同期(X 例)相比,报告死亡数比 2

22、01X 年同期(X 例)相比;乙类传染病共报告 X 种,报告发病数 X 例, 死亡 X 例。报告发病数比 201X 年同期(X 例)相比,报告死亡数比 201X 年同期(X 例)相比;丙类传染病报告 X 种,共 X 例,死亡 X 例, 与 201X 年同期(X 例)相比,报告死亡数比 201X 年同期(X 例)相比。 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病例数增加的病种包括: ;减少的病种有: 。 (一)按月分布 (二)按地区分布 (三)按年龄职业分布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一)自查情况介绍 (二)存在问题 (三)提出整改措施 (四)奖惩情况 三、人员培训 组织培训时间、内容、参会人员等情况。 1

23、3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附件:3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季报 第 X 季度 XX 医院 201X 年 X 月 X 日 目 录 、疫情概况1 甲类传染病1 乙类传染病1 丙类传染病1 地区分布2 年龄职业分布2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三、疫情预测2 14 一、疫情概况 201X 年第 X 季度我院共报告法定传染病 X 种 X 例,报告发病数较上 季度(X 例)相比,上升或下降 %,较去年同期(X 例)相比,上升或 下降 %,本季度报告死亡 X 例。 (一)甲类传染病 本季度、上月和去年同期均无报告。 (二)乙类传染病 201X 年第 X 季度,我院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乙类传染病 X 种 X

24、 例, 与上季度(X 例)相比,上升或下降 %,比去年同期(X 例)相比, 上升或下降 %,本季度报告死亡 X 例;与上季度相比,报告病例数增 加的病种包括:;报告病例数减少的病种包括:。 本季度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乙类传染病为:。 (三)丙类传染病 本季度报告丙类传染病 X 种 X 例,较上季度(X 例)相比,上升或下 降 %;较去年同期(X 例)相比,上升或下降 %。本期报告死亡 X 例。 分别描述各病种报告数,与上季度比较,与去年同期比较。 (四)地区分布 本季度报告法定传染病数居前三位的村庄分别为:。 (五)年龄职业分布 本季度报告法定传染病男性 X 人,女性 X 人,男女比例为:,年

25、龄主 要集中在 X-X 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 X,职业主要以 X 为主,占总发病 数的 X。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本季度我院是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系 XX。 三、疫情预测 本季度疫情监测资料显示,XX 。 15 规范规范 2 2 传染病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规范监测管理工作规范 一、工作内容与要求 (一)肠道门诊管理 1组织管理。成立肠道病防治领导小组、病人抢救治疗小组;制定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配有专(兼)职医护人员,每年开展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购置足量的消杀药品,配备必要的抢救治疗药 械;每月组织开展自查且有检查记录。 2肠道门诊设置。固定内科门诊兼治腹泻病例,诊室门

26、口有醒目的 标志,诊室应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蝇、防蚊设施以及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洗 消毒设施,配备便器和医疗废除物收集箱。 3肠道门诊操作要求。每年 4-10 月开设肠道门诊,严格执行腹泻病 例登记制度,做到“逢泻必登”,对临床症状可疑霍乱的患者、外地就诊 者、有流行病学史者实行“逢疑必检”,检索率不得低于 10%,霍乱胶体 金试纸检测数不低于检测总数的 20%,按旬做好腹泻病人统计并及时上报 辖区疾控中心,使用 HIS 系统的医疗机构,要建立门诊 HIS 系统腹泻病自 动监测系统,开展腹泻病人登记上报。 4、菌株或标本收集。医疗机构对所有实验室诊断的菌痢、伤寒病例, 100%收集相关菌株标本,采集

27、好的标本要按生物安全要求,由专人负责 及时送辖区疾控中心。 (二)急性传染病监测 1.急性传染病监测病种包括:细菌性痢疾、甲肝、戊肝、手足口病。 对辖区报告的监测病例均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点处置;对外地报本乡 镇的监测病例开展疫点处理;对辖区内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每日开展随访; 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置及病例随访应有相关记录。 16 2.急性传染病调查处置报告。每例传染病流调处置结束后,均应撰 写调查报告。 (三)疟疾监测 1、组织管理。配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与疟疾监测工作相关科室的联 络及负责疟疾疫情的网络直报工作。 2、参加培训。临床医生、防保人员、检验人员每年参加县级疟疾诊 治和疟原虫镜检培训

28、。 3、开展培训。乡镇医疗机构负责对本单位临床医生和村医的疟防知 识培训。 4、临床医生对有非洲、南美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居留史的临床诊断为 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的“三热病人”均应开具疟原虫镜检化验 单。 5、医院检验科要按照疟疾镜检站工作规范完成属地疾控中心分配的 血检工作任务。检验人员除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外,对于镜检阳性的实验 室诊断病例和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还应在抗疟治疗前采制滤纸血 2 张,每张 2 大滴(完全干燥后 4保存),并采集 5ml 全血于 EDTA 抗凝 管中(-20保存),与血片一起上报辖区疾控中心。 6.一旦发现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的疟疾病例,临床医生应在 24

29、 小 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当地疾控部门。由当地疾控机构提 供抗疟药物,临床医生按照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对病人进行规 范治疗。门诊要有门诊日志登记记录,住院病例要有住院病例抗疟治疗记 录。 (四)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 1.1 麻疹监测病例 1.1.1 监测病例定义: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 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 为麻疹或风疹的病例。 17 1.1.2 监测病例分类 1.1.2.1 实验室确诊病例 (1)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为实验 室确诊麻疹病例。血标本检测麻疹 IgM 抗体阳性者;病原学标本

30、检 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者;恢复期血清麻疹 IgG 抗体滴 度比急性期有4 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者。 (2)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为实验 室确诊风疹病例。血标本检测风疹 IgM 抗体阳性者;病原学标本检 测风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风疹病毒者;恢复期血清风疹 IgG 抗体滴 度比急性期有4 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者。 1.1.2.2 临床诊断病例 (1)流行病学联系病例: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监测病例无标 本或标本不合格,但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流行病学 联系风疹病例。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但与实验

31、室确诊风疹病例 有流行病学关联。 (2)临床符合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 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 疹的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无流行病学 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临床符合风疹病例。具备发热、出疹 并伴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 疑为风疹的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无流 行病学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1.1.2.3 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为排除麻疹风疹病例。 (1)血标本检 测麻疹和风疹 IgM 结果均为阴性,且

32、无其他麻疹或风疹实验室检测阳性 结果者。 (2)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麻疹/风疹病例无流行 病学关联,且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18 1.2 流脑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流脑流行季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 征等症状者,实验室检查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加。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皮肤、粘膜出现瘀点(斑)者或脑 脊液外观呈浑浊米汤样或脓样,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并以多核细胞增高为 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少,蛋白含量升高;颅内压力增高。以上病例作为 临床诊断病例。 (3)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具有下述任一项者作为确 诊病例:病原学:瘀点(斑)组织液

33、、脑脊液涂片,可见革兰阴性肾形 双球菌;或脑脊液或血液培养分离出脑膜炎奈瑟菌。免疫学:急性期脑 脊液、血液检测到 Nm 群特异性多糖抗原;恢复期血清流脑特异性抗体效 价较急性期呈 4 倍或 4 倍以上升高;快速乳胶凝集试验脑脊液脑膜炎奈瑟 菌阳性。 1.3 乙脑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蚊虫叮咬季节在乙脑流行地区居住或于发病前 25 天 内曾到过乙脑流行地区,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有不同程 度的意识障碍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脑脊液检测呈非化脓性 炎症改变,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增高,多在(50-500) 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增

34、高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轻度 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3)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符合下述任一项的病例:1 个月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者,血或脑脊液中 抗乙脑病毒 IgM 抗体阳性。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病毒 IgG 抗体或乙脑 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 倍升高者,或急性期抗乙脑病毒 IgM/IgG 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者。在组织、血液或其它体液中通过直 19 接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 脑脊液、脑组织及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 (4)排除病例:脑脊液呈非病毒性脑炎表现、或血清学实验阴性、 或能够证实为其它疾病的疑

35、似病例应排除乙脑诊断。 1.4 AFP 病例定义 所有 15 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 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 AFP 病例。 AFP 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 弱或消失。 常见的 AFP 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 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 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 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 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

36、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 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 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 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1.5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 1.5.1急性乙肝: 1、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 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 ALT和AST升高, 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HBsAg阳性。4、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 血清HBsAg阴性。5、抗-HBc IgM 1:1000阳性。6、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 性肝炎改变。 7、恢复期

37、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 疑似病例:符合1+3,或2+3任一项。 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急性乙肝病例符合 4、5、6和7中任一项。 1.5.2慢性乙肝 20 1、急性乙肝感染超过 6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 月。2、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 -HBc IgM 1:1000阴性。3、慢性肝病患 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4、血清ALT反复或持续 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5、肝脏病理学 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 其他导致ALT 升高的原因。 疑似病例:符

38、合1+3,或2+3,或2+4。 实验室诊断病例:符合 1+4+6,或1+5+6,或2+4+6,或2+5+6。 2、病例报告 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病例的疫情报告工作。根 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填卡,按照网络直报要求进行网络直 报。 3、流调 负责协助属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地区报告的、外地报至本 地的麻疹、风疹、乙脑、流脑、AFP、急性乙肝等免疫规划相关传染病病 例开展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工作。在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等过程中 发现的未就诊的病例进行网络报告。 4、标本采集 麻疹:首诊医生和首治医院要对每一例疑似麻疹、风疹病例均及时采 集血标本和咽拭子,完整填写标本

39、送检表,并于 24 小时内送至县(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格血标本为:血清量不少于 1ml,无溶血,无污 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合格病原学标本的基本要求:出疹后 5 日 内采集,冷藏运送,-70以下保存(48 小时内能送达的,可在 28 保存,否则-70保存)。 流脑:医疗机构发现疑似流脑病例时,无论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都 要尽快采集病人脑脊液、血液标本,标本要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 集。采集标本要求: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各 2 毫升,脑脊液 1 毫升,冷藏 21 送至辖区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乙脑:医疗机构发现乙脑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 例标本采集指南要求分别

40、采集病例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各 2 毫升,脑脊 液 1-2 毫升,冷藏送至辖区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FP:对所有 AFP 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标本的采 集要求是:在麻痹出现后 14 天内采集;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 时;每份标本重量5 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并在冷藏条件 下送至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乙肝:采集所有急性乙肝即 “未能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 ”病例急性期血标 本5mL并分离血清, 冷藏条件下及时送辖区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应急接种和疫点处置 麻疹:严格按照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 年版)对 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及周围易感

41、人群开展应急接种;应急免疫工作开始时 间距首例麻疹病例报告时间不超过 7 天,且应急免疫工作在一周内完成。 做好接种前的询问诊和知情同意工作,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施安全接 种,完善相关记录,按要求填报麻疹应急免疫相关报表,并由县、区疾控 中心录入专病系统。 流脑:对流脑病例密切接触者开展应急接种,应将接种疫苗种类、接种 对象和范围、接种人数和接种率等情况,填写流脑疫苗接种情况统计汇总 表上报,由县、区疾控中心录入专病系统。 乙脑:乙脑病例发生后,对病例发生地要开展消杀、医学观察等疫情 处置工作,并上报乙脑疫情处置表。 二、工作流程 (一)肠道门诊管理(一)肠道门诊管理 22 (二)疟疾监测(

42、二)疟疾监测 腹泻病人粪便或/和呕吐物采样(登记数 10%) 送样结果反馈 阳性结果 腹泻病例登记 按旬上报县(区)疾控中心县(区)疾控中心 上报医院防保科(所)肠道门诊网络直报 肠道门诊、急诊科 每月采集腹泻病人粪便或/和呕吐物采样(登记数 10%) 发现 阳性 疟疾确诊病例 阴性 规范治疗24 小时网络直报采集 5ml 抗凝血及 2 份滤纸血 电话通知辖区疾控 阳性 门诊医生开疟原虫检测化验单 化验室检验 阴性 经辖区疾控复核排除 根据报卡信息 “三热”病人血清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 临床诊断疟疾 疟疾疑似病人 不明原因发热 23 (三)(三)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监测 三、评估

43、指标 1.腹泻病人检索率=登记检索腹泻病人数/登记腹泻病人总数 100%,要求达 10%以上。 2标本收集率=上送的病例血清标本数/实验室诊断的病例总数 100%,要求达 10%。 3.急性传染病流调率=应开展调查的病例总数/实际开展调查的病例总 数100%,要求达 100%。 4.急性传染病疫点处理率=应开展疫点处置的病例总数/实际开展疫点 处置的病例总数100%,要求达 100%。 5.手足口病随访率=应开展随访的病例总数/实际开展随访的病例总 门诊、住院部 诊断、治疗麻疹、风疹、乙脑等免疫规划相关病例 网络直报 协助完成流调及血清、脑脊液、咽拭子、大便等标本采集 采集样品按要求运送至属地

44、县(区)疾控中心 县(区)疾控中心按要求送至市疾控中心 规范开展应急接种和疫点处置,上报相关汇总表 24 数100%,要求达 100%。 6. 疟疾 24 小时网报率诊断后 24 小时内报告病例数/报告病例总数 100%,要求达 100%。 7. 疟疾实验室检测率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报告病例总数100%,要 求达 100%。 8. 疟疾血检率血检人数/辖区人口总数100%,要求达 0.3%。 9.免疫规划相关病例及时报告率、流行病学及时调查率、标本采集率 均达 100%。 10. 免疫规划相关病例应急接种和疫点处置规范开展率达 100%。 四、附件 1、细菌性痢疾个案调查表 2、甲肝、戊肝病例个

45、案调查表 3、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4、传染病随访记录表 5、传染病密切接触者管理登记表 6、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7、麻疹监测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8、乙肝病例个案调查表 25 附表附表 1 1 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 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一般情况 1.1姓名 ;若为14岁以下儿童,其家长姓名是 1.2性别 (1) 男 (2) 女 口 1.3年龄(岁、月) 口 1.4职业 (1)幼托儿童 (2)散居兀童 (3)学生 (4)教师 (5)保育员及保姆 (6)餐钦 食品业 (7)商业服务 (8)医务人员 (9)工人 (10)民工 (11)

46、农民 (12)牧民 (13) 渔(船)民 (14)干部职员 (15)离退休人员 (16)家务及待业 (17)其他(注明) (18)不详 口口 1.5文化程度 (1)学龄前儿童 (2)文盲 (3)小学 (4)初中(5)高中 (6)大学及以上 (7)不详 口 1.6现住址 户口地 1.7工作(学习)单位 1.8联系人 联系电话(办公室) (住宅) (手机) 2.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2发病地点 2.3首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4首诊单位 2.5诊断医院 2.6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7住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8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3.临床资料 3.1临床症状 3.1.1腹泻 (1)有 (2)无 口 每天最多腹泻次数 口口 3.1.2粪便性状 (1)水样 (2)黏液血便 (3)脓血便 (4)其他 口 3.1.3里急后重 (1)有 (2)无 口 3.1.4恶心 (1)有 (2)无 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