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和对策研究-陈丽芬.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40243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9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和对策研究-陈丽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和对策研究-陈丽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和对策研究-陈丽芬.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002327 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On th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Tolerating Abil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陈丽芬 导师:吴育林 论文答辩委员会 主席: 委员: : : 中山大学 2 9年 4月 25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2、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曰期 : 7 年 月曰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贏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 f“ 孩 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

3、 硕士生:陈丽芬 指导教师:吴育林 中文摘要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愿 望非常强烈。然而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心理发展尚 未成熟,而且在以往的成长过程中,顺境多,挫折体验少,使得他们心理耐挫力 和应对能力都比较弱,以至无法面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竞争曰 益加剧,在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方面给他们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挫 折心理的出现,已成为各种心理问题的导火线,这种心理基础势必会影响到他们 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个问题己经引起众多教育家的重视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对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进行研究,探寻培养和提高大

4、学生心理耐挫力的 途径、方法和原则,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广东湛江地区的 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耐挫力及应 对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培养学生心理耐挫力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耐挫力,应对方式,对策 On th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Tolerating Abil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Maj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a

5、me: Chen Lifen Supervisor: Wu Yulin Abstract University or college students, a specific group receiving high expectation from parents and society, set their position high and long to be successful strongly. However,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group has not improved the capacity of bearing frustration a

6、s much as they do on education. In the days they grew up, lacking experience of resisting frustration makes them weak in the 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tolerating and handling the stres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economy,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emotion, etc., which comes out as the reform and open

7、ing-up is deepen and competitions become fiercer. Meanwhile, the phenomenon has been a cause of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is, absolutely, making an impact on their education, job and life; and the problem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from educators and the public. Therefore, the research

8、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tolerating ability, seeking the clue,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training and improving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tolerating ability, will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

9、ng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tudents of the three universities in Zhanjiang, Guangdong, this thesis aims to tell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J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tolerating ability and their reaction to frustration, and, on that basis, make relative recommendations on training univers

10、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tolerating ability. KEY WORD: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rustration-tolerating Ability; Reaction; 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S t . Ill 引 言 . 1 第一章心理耐挫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 5 第一节概念的界定 . 5 第二节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8 第三节培养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的现实意义 . 10 第二章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现状

11、及成因分析 . 13 第一节研究方法 . 13 第二节调査结果 . 14 第三节成因分析 . 21 第三章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的培养对策 . 29 第一节大学生心理耐挫力培养的原则 . 29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 30 结 胃 . 43 参考文献 . 44 Pit M . 46 后记 . 50 in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旅途经常不是一马平川顺利平坦,而是 充满了荆棘坎坷,甚至是困难和挫折贯穿着人的一生,表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 80年代中后期,由于他们所处的家庭、社会和学 校环境及学习、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生活经历简单,成长过程顺境多,逆境

12、少, 成就感强,挫折体验少,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人生大风大浪的洗礼,对可能 遇到的挫折缺乏心理准备,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都比较弱, 一 旦受挫,他 们便易陷入长期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甚至进入极端。可以说,当代大学 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及问题,几乎都是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之后的情绪反应。大 学生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 学习与健 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忧郁 等问题往往可能伴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耐挫力 状况及影响因

13、素,有目的、有针对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耐挫力的培养与教育,对 促成大学生心理人格的健康成长,促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已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及策略的研究。从研 究方法上来说,他们主要釆取思辨的方式进行论证,而进行实证的研究的较少。 在大学生 心理耐挫力问题的研究中,以下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董晓晴用心理耐挫力问卷对郑州大学 1 4年级的在校本科生进行施测 研究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耐挫力总体水平偏低。主要是受家庭重知识、轻情感 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和教育观念的偏颇;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和日益复杂化给大学生带来的过大压力;个体信念弱

14、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等 因素的影响。作者还分别从家庭、社会、学校、个体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 心理耐力的对策。 李磊、韩雪松等人在提高高校学生的耐挫力一文中,首先探讨了挫折产 董晓倩 “ 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状况调査与对策探讨 .硕士论文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 育, 2005. 生的原因,然后提出了七个提高高校学生个人的耐挫力的建议:一是在教育中提 高认识,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二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 树立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锐不可挡的自信;四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展自己的 胸襟;五是学会交际,融入集体;六是学校和家庭应统一协调,创造一个有利的 环境;七是拓

15、展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心理耐挫能力。 韦春北在当代大学生耐挫力现状研究一文中指出当代大学生耐挫力总体 水平偏弱,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 1、极端表现 处杀; 2、暴力发泄; 3、 减压无术,选择逃避; 4、精神障碍导致抑郁症; 5、得过且过,放纵自由; 6、 爱情至上,一旦失变难以自拔。 李志在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及培养模式一文中提出大学生挫折承受 力基本方法是 :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2、引导学生保持适中的自我期 望水平;3、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 4、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 动; 5、引导学生在 苦难 中磨练挫折承受力; 6、 引导学生调整生活目标。 陈汉红

16、在关于大学生耐挫力的研究一文中提出提高耐挫力的方法是: 1、 要面对现实,知足常乐;2、学会正确地归因,掌握归因策略; 3、调整好自己的 抱负水平; 4、正确对待目标与过程; 5、学会全面、多角度地看问题,纠正认知 失真; 6、保持心态良好和心理健康。 陈淑菊在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对策一文中指出:人们心理承受力方 面的强弱,固然有先天神经素质的差异,但并不完全取决于此,更多的还是源 于一种生活的磨练或学习训练的结果。心理承受力作为一种能力,是可以在后天 的教育中培养的,也是 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提高的。只要正确的认识压力,冷静 客观地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不断调整自己,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建立

17、和谐 的人际关系,甚至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锻炼,自身的心理承受力就会不断得到 提髙。主要的培养对策有: 1、采用合理的认知方式; 2、良好应对策略的培训和 采用; 3、进行适当生活技能教育; 4、进行挫折教育。 综上所述,学者们的研究大都在没有实证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方法,因此显 得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再者,从上述的例子中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学者 李磊,韩雪松,苏建华,杨鹃 .提高髙校学生的耐挫 力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9): 58 61. 韦春北 .当代大学生耐挫力现状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 .2006. 李志 .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及培养模式 .黑龙江髙教研究 .

18、2004,第一期: 92-94. 陈汉红 “ 关于大学生耐挫力的研究 .教育与职业 .2006,第 24期: 134 135. 陈淑菊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对策 .煤炭高等教育 .2004, (22): 66_9. 们对心理耐挫力的概念的界定比较含糊,不够清晰,出现了心理耐挫力、耐挫力、 挫折承受力、心理承受力等多个表述,但很明显他们所指的是同一个问题。这也 表明了前人研究还存在不足。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成为一个非常受世人关注的群体。近年来,随着 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竞 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压

19、力越来越大,大学生自我实现 愿望不断提高,理想与现实差距越来越大,大学生们也就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挫折 事件的干扰,导致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而有关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出 现,其内在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挫折承受 力不强。因此,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 学生心理耐挫力的培养和训练应是其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大 学生的心理耐挫力问题,寻求相应的培养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弥补我国当前对大学生心理耐挫力问题研究的不足 当前,国内外不少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耐挫力问题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著作和论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提出了见解 和建议。但是理论性的较多

20、,实证性的论文,特别是大范围的调查研究还比较少。 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心理耐挫力和应对方式进行研究,探寻 比较有效的培养对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帮助大学生増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调査研究,了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的情况,然后据此提出相应的培养、 调适策略,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耐挫 力,从宏观上讲,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他人。从微观上讲,有益于正确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有益于自我控制、自我激励,锻炼坚强的意志 品质;有益于自我反省、自我调节,养成至善的道德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 寻求可操作性

21、的大学生心理耐挫力培养策略 弄清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挫折应对方式后,借鉴社会学、心 理学的研究成果,寻求调适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策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提供参考。 三、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运用心理测量和心理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三所高校 1 一 4年级 1000名大学生的心理耐挫力状况和应对方式 特点进行抽样问卷调査,对全部资料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 SPSS10.0进行了统计 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在培养对策方面,主要站在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前人的研究作以系统 的综述,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如提出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大 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大学生运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