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七套.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396602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七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七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七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七套.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02一、选择题(40分)1.(2018大庆)下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著名历史遗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中国文明2.下列关于古代埃及法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B.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C.国王可用王杖责打大臣D.古王国时代,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3.(2018海南)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面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A.甲骨文B.腓尼基文字C.楔形文字D.象形文字4.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据此制定

2、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太阳历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5.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A.古代埃及国土面积缩小B.古代埃及王权的逐渐衰落C.尼罗河水量变少D.社会矛盾激化6.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这些国家的建立者是( )A.埃及人B.苏美尔人C.雅利安人D.蒙古人7.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种文字是( )A.象形文字B.甲骨文C.字母文字D.楔形文字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

3、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C.古巴比伦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9.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第十一大博物馆。它拥有近30万件文物,其中不少出土自两河流域。这个博物馆主要展示了( )A.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B.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果C.古代罗马的文明成果D.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10.(2018徐州)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

4、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11.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社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B.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不存在买卖奴隶的现象C.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12.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下列各项属于他采取的措施的是(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大兴水利制定太阳历创立佛教A.B.C.D.13.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 )A.哈拉帕时期B.摩亨佐达罗时期C.孔雀王朝统治时期D.迦毗罗时期14.“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

5、。”材料反映的是( )A.古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古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15.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有(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佛教的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公元1世纪,佛教开始向外传播A.B.C.D.16.课本剧表演是课堂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部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剧本,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A.首陀罗担任官员在办案B.吠舍在田间劳动C.国王对婆罗门毕恭毕敬D.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17.下列有关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是古代

6、印度早期文明遗址B.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C.古代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D.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传入中国18.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 )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两河流域A.B.C.D.19.(2018甘肃改编)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种姓制度汉谟拉比法典甲骨文楔形文字A.B.C.D.20.(2018泰安非毕业年级)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

7、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二、非选择题(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等大权于一身。金字塔是其权力的象征。(1)材料一中的“国王”与金字塔有什么关系?(3分)材料二“埃及文明即使在最繁荣的时期也追求神秘和封闭,甚至追求不可理解性,结果只能故步自封,终于难以为继埃及的古文明,基本上已经遗失”“几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化步履维艰,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历史负担太重,玩弄历史的人

8、太多。只有把该遗忘的遗忘了,历史才会从细密的皱纹里摆脱出来,恢复自己刚健的轮廓。”(2)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正确对待古代文明成果。(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1)材料一应该出自何处?属于哪一文明古国?(6分)材料二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2)材料二中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3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雅利安人具有强烈的种族优

9、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材料二高种姓人与低种姓人发生冲突,低种姓人如果用身体某部位对较高种姓人造成伤害,必须斩断对高种姓人造成伤害的身体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种姓人辱骂高种姓人,轻者施以重罚,重者处以酷刑。(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该制度源于哪一部落的入侵?(4分)(2)材料一中的“前三个种姓”依次指哪三个?“第四种姓”又是指什么?(8分)(3)材料二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4.某校九年级(1)班历史

10、学习小组搜集了关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些资料,请你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探究学习。感受文明(1)你能分别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这些文明成果的名称吗?(8分)分析史料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汉谟拉比法典(2)仔细分析史料,前两条和第三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这说明了什么?(6分)放飞想象(3)结合所学知识,大胆想象,分别以吠舍和婆罗门的身份写一段文字,就种姓制度加以辩论。(6分)深入探究(4)除了中国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了,

11、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请你探究一下这三个文明古国文化消失的原因。(三条即可)(6分)第一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A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C16.【答案】A 17.【答案】D 18.【答案】A 19.【答案】C 20.【答案】A二、21.【答案】(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2)应珍视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加大研究与保护力度;不能故步自封,应该加强同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文明共同进

12、步。(只要意思相近即可)22.【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2)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23.【答案】(1)种姓制度。雅利安人。(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3)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给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24.【答案】(1)图一: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图二:甲骨文;图三:汉谟拉比法典;图四:种姓制度。(2)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而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因为第三条中的奴隶和自由民之子身份等级不同。这说明了该法典是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3)吠舍: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工艺用品,并把它们运到各地供你们

13、享受,凭什么我们却不能与你们一样拥有社会权利,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的孩子恋爱都要遭到你们的反对?婆罗门:你这个家伙,想造反啦?梵天用嘴演化出我们,而用腿生出你们,难道腿可以与嘴平等吗?给我好好干活去!(4)过度的农业开发导致环境恶化;新兴文明的征服,外族的入侵;灌溉农业带来的土地盐碱化;地势平坦,无天然的屏障抵御外族入侵等。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02一、选择题(40分)1.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寻访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应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巴比伦2.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基础和渊源。爱琴文明包

14、括( )A.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B.克里特文明和希腊文明C.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D.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3.希腊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由此看来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君主专制B.互相攻伐C.“小国寡民”D.商品经济发达4.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A.法制严明B.政治民主C.经济发达D.文化繁荣5.伯里克利说:“行动前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这句话涉及( )A.公民大会制B.陪审法庭制C.将军抽签制D.轮流执政制6.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

15、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 )A.成年男性公民B.妇女、外邦人C.城邦上层贵族D.五百人会议成员7.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又转而进入两河流域,灭亡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A.伯里克利B.屋大维C.亚历山大D.穆罕默德3.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5、6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 )A.是雅典最

16、高权力机构B.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C.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9.假如你生活在古代雅典,你认为下列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公民瓦德里与其他公民发生纠纷,双方一起向公民大会申诉,保障自己的权益民主政治激发了雅典城邦里的每个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公民德玛斯拒绝带妻子海伦去参加公民大会,因为她没有参会权利一名波斯成年男子到雅典旅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A.B.C.D.10.右面这座奇特的雕像,蕴含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家是( )A.古埃及B.古罗马C.古希腊D.阿拉伯11.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率部长途跋涉,翻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

17、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北部,重创敌国军队。与迦太基作战的是( )A.古巴比伦王国B.古希腊城邦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共和国12.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爆发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这次奴隶大起义沉重打击了( )A.罗马共和国B.雅典城邦C.古埃及王国D.罗马帝国13.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在高卢战记中写道:“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这表明( )A.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B.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C.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D.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14.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

18、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15.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说的“帝国”是指( )A.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16.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 )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

19、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1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三条规定,如果用手或者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由此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重点保护贵族和平民的利益B.十二铜表法本质上是自由人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工具C.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奴隶的利益D.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的标题有可能是“伤害法”18.古希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文化成就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B.荷马史诗C.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D.儒略历19.古希腊人对智慧的追求与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相结

20、合,涌现出许多哲学巨匠。这些“巨匠”不包括( )A.苏格拉底B.德谟克利特C.亚里士多德D.屋大维20.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史诗、寓言和戏曲。其中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是( )A.荷马史诗B.俄狄浦斯王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D.天方夜谭二、非选择题(60分)21.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读图,回答问题。(1)图一的名称和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4分)(2)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列举两位哲学家并指出其主要主张。(4分)(3)请写出图二人物的一句名言。(2分)22.古希腊民主制度的诞生、发展和成熟均在雅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主政治的优点材

21、料一公元前506年,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政体兼具“主权在民、民主选举、轮番而治”的特点。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每年召开一次专门的公民大会,如果一半以上出席会议的人员认为有公民将会危害民主或危害国家,便再召开一次公民大会,用陶片投票方式决定被放逐的人选。只要出席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就要被逐出城邦,10年后方可回国。(1)请列举相关史实,印证“主权在民”这一特点。(6分)(2)材料二的这一做法被称为“陶片放逐法”,请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民主政治的局限材料三2000多年前的雅典民主制度还是有不少局限的,最大的局限就是民主范围狭窄。一口气读完欧洲史材料四(雅典的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

22、在于它直接选举(或抽签选举),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苏格拉底(3)材料三中的“民主范围狭窄”是指什么?(3分)(4)材料四提出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什么?该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1)完成上面的填空。(3分)材料二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

23、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2)根据材料二,古罗马经历了怎样的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三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3)材料三中地中海何时成为该帝国的“内湖”?(2分)材料四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

24、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4)结合材料四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6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说:“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事务中,我们格守法律,因为这种精神杜绝人治。”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公民内部轮流执政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1)以上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4分)材料二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

25、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抢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矩,最后抢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是怎样的?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6分)材料三奴隶劳动被广泛应用于矿山、大作坊和农业中。田间劳动的奴隶白天戴着脚镣种地,夜间被关在像地牢一样的屋子里;矿山奴隶系着铁链,在兵士的监督下劳动;角斗士则被驱进角斗场,或互相厮杀,或与猛兽搏斗,以生命为代价供奴隶主哄笑取乐。奴隶稍不如主人意就被范以鞭抽、拳打、铁烙。为防止奴隶逃亡,有的奴隶被戴上项圈,项圈上的字是“捉住我,不要让我

26、逃走”。(3)根据材料三,概述奴隶的处境。(3分)材料四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他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4)根据材料四,指出罗马法学系统涉及哪些方面。(4分)第二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A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B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A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D 19.【

27、答案】D 20.【答案】A二、21.【答案】(1)掷铁饼者。它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2)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人应该“认识你自己”。(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22.【答案】(1)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防止权力、声望过大的人危害民主制度。(3)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4)它直接选举(或:抽签选举)。抽签选举方式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

28、容易导致庸才误国。23.【答案】(1)共和国地中海屋大维(2)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版图不断扩张、大规模的内战和军事独裁的出现,导致共和国解体,帝国形成。(3)2世纪。(4)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蛮族”侵袭。24.【答案】(1)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公民内部的平等。(2)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3)被广泛用于各种社会劳动中,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被当作奴隶主取乐的工

29、具等。(4)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02一、选择题(40分)1.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地区( )A.巴勒斯坦B.巴基斯坦C.印度D.阿拉伯半岛2.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 )A.法兰克王国B.法兰西王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3.“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域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

30、流域4.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下列属于查理的史实有( )继位后,四处征伐鼓励基督教发展800年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出现“加洛林文艺复兴”A.B.C.D.5.下列国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西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德意志王国A.B.C.D.6.以下关于欧洲封建庄园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B.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C.领主的“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D.自由农民是领主的佃户,领主可随时将分给自由农民的“份地”收回7.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

31、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8.西欧封建庄园的自由农民不可能拥有的是( )A.自己的生产工具B.自己的财产C.份地保有权D.免税权9.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逐渐形成C.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10.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庄园里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己带农具和耕畜在领主的直领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B.除

32、了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外,还可以到“共用地”放牧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生产,如盐和铁D.与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11.从10世纪起,西欧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哪些地区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苏格兰德意志A.B.C.D.12.“仅11001300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A.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B.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D.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13.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

33、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14.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的意思是(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15.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16.下列关于西欧城市居民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全部由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B.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他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C

34、.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D.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17.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正式批准成立巴黎大学,并规定: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 )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信仰自由权18.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罗马法

35、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19.拜占庭帝国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最终灭掉它的是( )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20.“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因为制定了查士丁尼法典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A.B.C.D.二、非选择题(60分)21.读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克洛维

36、是中古时代西欧哪一王国的国王?(3分)(2)图二所示的封君封臣关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3)图二所示的现象有何重大意义?(3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们的等级差别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服饰在当时是一个人身份及财富的象征,所以统治者和贵族都反对下层民众模仿他们的服饰,有的国家甚至立法,明令平民不得穿着格子呢绒服装,不得佩戴金银首饰和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不得戴手套、佩短剑。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材料二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

37、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3分)(2)材料一中,西欧封建社会对人们服饰进行限制的目的是什么?(3分)(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3分)(4)材料二中,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哪三个国家的雏形?(3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

38、、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1)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两部分,请你解释什么是“直领地”,什么是“份地”。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属于什么地?什么人可以使用?(8分)(2)农奴是如何在领主“直领地”上定期无偿耕作的?农奴要向领主缴纳哪几类地租?(6分)(3)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什么权利?什么人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

39、士了尼法典法学汇幕法理概要和新法费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材料二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权势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4分)(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6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40、)第三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C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C16.【答案】A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C二、21.【答案】(1)法兰克王国。(2)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3)标志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22.【答案】(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封君封臣关系,最

41、终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了西欧封建制度。(2)显示和维护贵族的特权地位。(3)封建等级森严。(4)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23.【答案】(1)庄园中一部分土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2)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3)司法权。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24.【答案】(1)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经典)。

42、(3)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缺乏创新。(4)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或:不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行对外开放等)。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02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统一日本的政权是( )A.倭奴国B.大和C.幕府D.高丽2.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实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是( )A.仁德天皇B.孝德天皇C.明仁天皇D.明治天皇3.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主政治B.实行查理马特改革C.进行大化改新D.建立武士集团4.假如你是8世纪时的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看到下列情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B.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C.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管理机构D.土地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5.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