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轴题之数列.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52958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82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压轴题之数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考压轴题之数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压轴题之数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压轴题之数列.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考压轴题之数列高考压轴题之数列数列及其通项例1设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1,2,3,),则它的通项公式是= 分析 本题由递推式求通项公式,考虑到填空题特点:即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故采用不完全归纳法(由特殊到一般).也可化简递推式,从而求得通项公式.解法一: 由条件,可得,(负值舍去)由此可猜想.解法二: 由,可得因为,所以故只有,即所以=链接 形如的递归式,其通项

2、公式求法为:形如的递归式,其通项公式求法为:例2 . 已知an = ( nN* ),则在数列an 的前20项中,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是() A.a9,a8 . B.a10,a9 . C.a8,a9 . A.a9,a10 . 分析 因为an =1+ 所以a1,a2 ,a9 组成递减数列,a1最大,a10最小;a10,a11 ,a20组成递减数列,a10,最大,a20,最小,计算a1 a10, a9 a20.所以在数列 an 前20项中,最大项为a10,最小项为a9,故选B.说明要确定数列 an 的最大项和最小项,一种思路是先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另一种思路是画图观察.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例1.设无穷等差

3、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首项,公差,求满足的正整数k;()求所有的无穷等差数列an,使得对于一切正整数都有成立.【答案】解:(I)当时,由,即。 又。(II)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则在中分别取=1,2,得。解得。若成立;若故所得数列不符合题意。若;若。综上,共有3个满足条件的无穷等差数列:an : an=0,即0,0,0,;an : an=1,即1,1,1,;an : an=2n1,即1,3,5,。【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分析】(I)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表示出前n项的和,代入到求得。()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在 Sn2=(Sn)2中分别取=1,2求得,代入到前n

4、项的和中分别求得d,进而对和d进行验证,最后综合求得答案。例2 OBC的在个顶点坐标分别为(0,0)、(1,0)、(0,2),设P1为线段BC的中点,P2为线段CO的中点,P3为线段OP1的中点,对于每一个正整数n,Pn+3为线段PnPn+1的中点,令Pn的坐标为(xn,yn),()求及;()证明 ()若记证明是等比数列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等比数列等基础知识,考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利用图形及递推关系即可解决此类问题解 ()因为,所以,又由题意可知 =为常数列()将等式两边除以2,得 又 , ()= = 又 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说明 本题符号较多,有点列

5、Pn,同时还有三个数列an,yn , bn,再加之该题是压轴题,因而考生会惧怕,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足够的信心,就很难破题深入即使有的考生写了一些解题过程,但往往有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漫无目的,乱写乱画;另一个是字符欠当,丢三落四最终因心理素质的欠缺而无法拿到全分例3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且,其中A.B为常数求A与B的值;(2分)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6分)证明:不等式对任何正整数都成立(6分)【答案】解:(1)由已知,得,由,知,即,解得。(2)由(1)得 得, 得 。,。 , 。 ,。又 ,数列为等差数列。(3)由(2) 可知,要证,只要证。因为,故只要证,即只要证。因为 ,由

6、于以上过程是可逆的,所以命题得证。【考点】数列的应用。【分析】(1)由题意知,从而解得A=20,B=8。(2)由()得,所以在式中令,可得由此入手能够推出数列an为等差数列。(3)由(2)可知,然后用分析法可以使命题得证。例4.已知 是等差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记为数列的前项和,(1)若是大于的正整数,求证:;(4分)(2)若是某一正整数,求证:是整数,且数列中每一项都是数列中的项;(8分)(3)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数,使等比数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写出一个的值,并加以说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分)【答案】解:设的公差为,由,知,()(1)证:,。(2)证:,且,解得,或,但,。

7、是正整数,是整数,即是整数。设数列中任意一项为,设数列中的某一项=,现在只要证明存在正整数,使得,即在方程中有正整数解即可。, 。若,则,那么。当时,只要考虑的情况,是正整数。是正整数。数列中任意一项为与数列的第项相等,从而结论成立。(3)设数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则有2。设,则2。令,则。,解得。即存在使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性质【分析】(1)设的公差为,由,把代入,即可表示出,题设得证。(2)利用,可得,整理即可求得,从而可判定是整数,即是整数。设数列中任意一项为,设数列中的某一项=,只要证明存在正整数,使得,即在方程中有正整数解即可。(3)设

8、数列中有三项成等差数列,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建立等式,设,从而可得以2,令,求得。例5.(1)设是各项均不为零的()项等差数列,且公差,若将此数列删去某一项后得到的数列(按原来的顺序)是等比数列(i)当时,求的数值;(ii)求的所有可能值(2)求证:对于给定的正整数(),存在一个各项及公差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中任意三项(按原来的顺序)都不能组成等比数列【答案】解:(1)(i)当n=4时, 中不可能删去首项或末项,否则等差数列中连续三项成等比数列,则推出d=0。 若删去,则,即化简得,得。若删去,则,即化简得,得。综上,得或。(ii)当n=5时, 中同样不可能删去,否则出现连续三项。若删去,则,

9、即化简得,因为,所以不能删去;当n6时,不存在这样的等差数列。事实上,在数列中,由于不能删去首项或末项,若删去,则必有,这与矛盾;同样若删去也有,这与矛盾;若删去中任意一个,则必有,这与矛盾。(或者说:当n6时,无论删去哪一项,剩余的项中必有连续的三项)。综上所述,。(2)假设对于某个正整数,存在一个公差为d的项等差数列,其中()为任意三项成等比数列,则,即,化简得 (*)由知,与同时为0或同时不为0。当与同时为0时,有与题设矛盾;故与同时不为0,所以由(*)得。,且x、y、z为整数,上式右边为有理数,从而为有理数。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只要为无理数,相应的数列就是满足题意要求的数列。例如项数列1

10、,满足要求。【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关系的确定,等比数列的性质【分析】(1)根据题意,对=4,=5时数列中各项的情况逐一讨论,利用反证法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论证,从而推广到4的所有情况(2)利用反证法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论证即可。数列的求和本节主要内容有Sn与an的关系;两个常用方法:倒写与错项;各种求和:平方和、立方和、倒数和等;符号的运用. 掌握数列前n项和常用求法,数列求和的方法主要有: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转化法、裂项法、并项法等1.重要公式1+2+n=n(n+1)12+22+n2=n(n+1)(2n+1)2.数列an前n 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式:an=3. 在等差数列中

11、Sm+n=Sm+Sn+mnd,在等比数列中Sm+n=Sn+qnSm=Sm+qmSn4.裂项求和: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即an=f(n+1)f(n),然后累加时抵消中间的许多项 5.错项相消法6.并项求和法例1. 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a且公比q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的和,a1,2a7,3a4 成等差数列(I)证明 12S3,S6,S12S6成等比数列;(II)求和Tn=a1+2a4+3a7+na3n2分析 (1)对于第(l)问,可先依据等比数列的定义与等差数列的条件求出等比数列的公比,然后写出12S3,S6,S12S6,并证明它们构成等比数列对于第(2)问,由于 Tn=a

12、1+2a4+3a7+na3n2所以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乘积的求和方法即“乘公比错位相减法”解决此类问题解 ()证明 由成等差数列, 得,即 变形得 所以(舍去)由 得 所以12S3,S6,S12S6成等比数列 ()解:即 得: 所以 说明 本题是课本例题:“已知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3,S9,S6成等差数列,求证:a2,a8,a5成等差数列”的类题,是课本习题:“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 n项的和,a1,a7,a4 成等差数列,求证2 S3,S6,S12S6成等比数列”的改编 例2 设(1)令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n项和.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找与的关系,再利用等

13、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积的错位相差法来解决此类问题.解 (1)因 故bn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2)由注意到可得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Tn,则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递推数列、数列的求和,考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列的递推本节主要内容两个基本递推:an1and,anqan;线性递推,二阶或高阶递推的特征方程与特征根;其他递推1基本概念:递归式:一个数列中的第项与它前面若干项,()的关系式称为递归式递归数列:由递归式和初始值确定的数列成为递归数列2常用方法:累加法,迭代法,代换法,代入法等3思想策略:构造新数列的思想4常见类型: 类型:(一阶递归)其特例为:(1) (2) (3)解题方法

14、: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类似于“等比数列”的新数列形如的递归式,其通项公式求法为:来源:Zxxk.Com形如的递归式,其通项公式求法为: 形如的递推式,两边同除以得,令则句可转化为来处理.例1 一给定函数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由关系式得到的数列满足,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11yxO11yxO11yxO11yxO(A)()()()分析 利用递推式意义及数形结合,分析清楚函数值与自变量的关系,即可判断解 由,得,即,故选A 例2已知数列,且a2k=a2k1+(1)k, a2k+1=a2k+3k, 其中k=1,2,3,(I)求a3, a5;(II)求 an的通项公式 分析 由于给出两个递推关系与

15、奇数项、偶数项有关,因此因从奇数项或偶数项之间的关系入手.解(I)a2=a1+(1)1=0, a3=a2+31=3a4=a3+(1)2=4, a5=a4+32=13, 所以,a3=3,a5=13 (II) a2k+1=a2k+3k= a2k1+(1)k+3k, 所以a2k+1a2k1=3k+(1)k, 同理a2k1a2k3=3k1+(1)k1, a3a1=3+(1) 所以(a2k+1a2k1)+(a2k1a2k3)+(a3a1) =(3k+3k1+3)+(1)k+(1)k1+(1), 由此得a2k+1a1=(3k1)+(1)k1, 于是a2k+1= a2k= a2k1+(1)k=(1)k11+

16、(1)k=(1)k=1 an的通项公式为: 当n为奇数时,an=当n为偶数时, 说明 这种给出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问题,一般是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者通过观察、归纳,或者通过顺次迭代,以求通项公式.例3设,如图,已知直线及曲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为作直线平行于轴,交直线作直线平行于轴,交曲线的横坐标构成数列()试求的关系,并求的通项公式;()当时,证明()当时,证明【答案】解:(), 。 。 。()证明:由a=1知 。当 时,。()证明:由()知,当a=1时, = 。【考点】数列递推式,不等式的证明。【分析】()根据,的坐标求得,从而通过公式法求得的通项公式。()把a=1代入,根据可推断。由于

17、当时,从而可知。()由()知,当a=1时,代入中,从而根据证明原式。例4设M为部分正整数组成的集合,数列的首项,前n项和为,已知对任意整数属于M,当时,都成立.(1)设M=1,求的值;(2)设M=3,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解:(1)由题设知,当时,即,。又,当时,的值为8。(2) 由题设知, 当,且时,且,两式相减得,即,当时,成等差数列,且也成等差数列。当时, ,且。 当时,即。当时,成等差数列,从而。由式知,即。当时,设,当时,从而由式知,从而,。,对任意都成立。又由(可知,且。解得。,。数列为等差数列,由知,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考点】数列递推式,数列与函数的综合。【分析】(1

18、)由集合M的元素只有一个1,得到=1,所以当大于1即大于等于2时,都成立,变形后,利用化简,得到当大于等于2时,此数列除去首项后为一个等差数列,根据第2项的值和确定出的等差写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因为5大于2,所以把=5代入通项公式即可求出第5项的值;(2)由,利用数列递推式得到,从而求出,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例5设整数,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其中,(1)记为满足的点的个数,求;(2)记为满足是整数的点的个数,求【答案】解:(1)点的坐标满足条件,。(2)设为正整数,记为满足条件以及的点的个数。只要讨论的情形。由,知,且,设,其中,则,将代入上式,化简得,。【考点】计数原理,数列递推式。【分

19、析】(1)为满足的点P 的个数,显然的坐标的差值,与中元素个数有关,直接写出的表达式即可。(2)设为正整数,记为满足题设条件以及的点的个数,讨论1的情形,推出,根据的范围 ,说明是3的倍数和余数,然后求出。例6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两个数列和满足:,(1)设,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2)设,且是等比数列,求和的值【答案】解:(1),。 。 。 数列是以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 。()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知,下面用反证法证明 若则,当时,与()矛盾。 若则,当时,与()矛盾。 综上所述,。,。 又,是公比是的等比数列。 若,则,于是。 又由即,得。 中至少有两项相同,与矛盾。 。 。【考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基本不等式,反证法。【解析】(1)根据题设和,求出,从而证明而得证。 (2)根据基本不等式得到,用反证法证明等比数列的公比。从而得到的结论,再由知是公比是的等比数列。最后用反证法求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