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案教案.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33251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示儿教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示儿教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示儿教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教案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示儿教案教案示儿教案教案示 儿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3、合作学习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教学难点:合作学习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教学准备:1.音乐乱红、望月之城。2.资料准备:教师收集陆游的生平资料、陆游

2、诗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少年中国说诗文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人1、(背景乐)现在请大家轻轻闭上双眼,时间回到1210年的除夕,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刚刚在你们眼前浮现的那位老人,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主人翁陆游。2、学生介绍陆游生平、作品。二、初读古诗1、出示古诗。2、学生朗读,把诗读通顺。3、师:这是一首几言诗?生:七言。师:请大家按照以往所学的七言诗节

3、奏规律在书上将节奏划出来。复习古诗节奏。(2 2 3)4、再读古诗,掌握朗读节奏。师小结: 大家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想读得更好吗?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更要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就能读出诗的意境美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理解这首诗。三、细读示儿,理解诗意。1.揭题“示儿”是什么意思?(告诉儿子。)师:诗人此时是以什么身份告诉儿子?(父亲。)诗中有个词语透露出这位父亲的年龄情况,你们能帮老师找出来吗?(死去。)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说明诗人年纪已经很大了,不久于人世。)所以这首示儿相当于陆游对儿子的一份(遗嘱。)(过渡语)那么陆游生前对儿子最后的嘱托是什么呢?请看一二句诗。【一】1、

4、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2、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重点字词,师生共同解释字义。根据字义请一到两个学生试着翻译诗句。(“元”,本来 ;“但”,只是的意思; “九州”,指全国,“同”,统一。)3、请学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小组内反复吟诵古诗。(2)根据字义讨论诗句意思。(3)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小组合作学习。5、小组汇报: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5、师:从“死去元知万事空”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死的态度是?(无奈,看淡生死)作者对生死看的这样淡了,却对一件事耿耿于怀那就是(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诗有一个字概括了诗人

5、感情是?悲。(板书:悲)诗人为什么感到悲伤?(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感到悲伤)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二】1、出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重点字词,师生共同解释字义。根据字义请一到两个学生试着翻译诗句。(“王师”,指国家的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 “家祭”,祭拜祖宗; “乃”,你的,“翁”,父亲。)3、小组合作学习。4、小组汇报:这句诗的意思是:国家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5、师:诗人看到王师收复中原了吗?这是诗人生前最大的遗愿。能不能用

6、一个字概括这种渴望的心情是?生:盼。(板书:盼)诗人渴望有一天王师能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所以他对儿子再三叮嘱“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诗人对儿子最后的嘱咐,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强调,语重心长)这两句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三】小结 师:诗人悲伤是因为看不到祖国统一,即使知道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依旧渴望有一天朝廷的军队能收复失地、统一祖国。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板书:爱国)四、主题升华(背景乐)诗人的一生都在盼望着朝廷的军队,在弥留之际,诗人念念不忘的不是生的不舍,而是中原的恢复、祖国的统一,这是为什么呢?请看陆游

7、早些时候的一首诗作。1、出示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2、读后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3、师:说说从这两句诗中,从“泪”字,你能听见什么?有哪些人在哭泣?他们为什么哭?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生活艰辛不幸让他们有一个动作“望”望着谁?他们会怎样地望?他们等到王师了吗?(没有)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又”,说明他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盼望王师,可是却始终没有盼来。4、师:正是因为诗人唯独放不下流血流泪的故土和故土里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望眼欲穿的遗民。所以,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作者的遗憾是

8、(死去元知万事空)。作者的遗恨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作者的遗愿是(王师北定中原日)。作者的遗嘱是(家祭无忘告乃翁)。师过渡:就这样,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永远的离开了。与此同时,当朝统治者在做什么呢?五、拓展延伸1、出示题临安邸题临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2、学生回忆这时的统治者在做什么?国家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当朝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师过渡:南宋衰败的遗恨已经永远的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于我们少年而言,如何才能使国家强盛呢?在中国的近代也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民族危机空

9、前严重,帝国主义肆意瓜分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此时,爱国学者梁启超认为要挽救民族危难,必须改造年轻一代的思想,于是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3、出示少年中国说片段。学生齐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4、学生展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能为祖国强盛做些什么?六、教师总结,升华感情。 师: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富民强,少年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心怀祖国、报效祖国。让我们一起背诵示儿吧。七、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2、收集爱国诗句,摘抄到采集本上。板书设计:悲示儿 爱国 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