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2.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71387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20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6页
《案例分析》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2.doc(20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案例分析2第一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第二章 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本章基本知识点: 1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2施工方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综合评价法在设计、施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4价值工程在设计、施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5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在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6决策树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投资方案决策中的运用; 7工程网络进度计划时间参数

2、的计算,进度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案例一】 背景: 某六层单元式住宅共54户,建筑面积为3949.62m2。原设计方案为砖混结构,内、外墙为240mm砖墙。现拟定的新方案为内浇外砌结构,外墙做法不变,内墙采用C20混 凝土浇筑。新方案内横墙厚为140mm,内纵墙厚为160mm,其他部位的做法、选材及建筑标准与原方案相同。 两方案各项指标见表2-1。 表2-1 设计方案指标对比表 设计方案 建筑面积(m2) 使用面积(m2) 概算总额(元) 砖混结构 3949. 62 2797.20 4163789.00 内浇外砌结构 3949. 62 2881.98 4300342.00问题:1请计算两方案如

3、下技术经济指标: (1)两方案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各为多少?每平方米差价多少? (2)新方案每户增加使用面积多少平方米?多投人多少元? 2若作为商品房,按使用面积单方售价5647.96元出售,两方案的总售价相差多少? 3若作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单方售价4000. 00元出售,两方案折合使用面积单方售价各为多少元?相差多少? 分析要点: 本案例主要考核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要求能准确计算各项指标值,并能根据评价指标进行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2和问题3的设问是“售价相差多少”,而不是“差价多少”、故既要答差额,也要答差率。 问题1: 解:1两方案的建筑面

4、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及每平方米差价见表2-2 。 表2-2 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单方造价及每平方米差价计算表 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 方案 单方造价 (元m2) 差价 (元m2) 单方造价 (元m2) 差价 (元m2) 砖混结构4163789.00/3949.62=1054.23 34. 574163789.00/2797.20=1488.56 3.59 内浇外砌结构4300342.00/3949.62=1088.804300342.00/2881.98= 1492. 15 由表2-2可知,按单方建筑面积计算,新方案比原方案每平方米高出34. 57元;而按单方使用面积计算,新方案则比原方案高出3.5

5、9元。 2每户平均增加的使用面积为:( 2881.98 - 2797.20)/54=1.57(m2) 每户多投入:(4300342.00 - 4163789.00)54=2528.76(元) 折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单价为:2528.76/1.57=1610. 68(元m2) 计算结果是每户增加使用面积1.57m2,每户多投入2528.76元。 问题2: 解:若作为商品房按使用面积单方售价5647.96元出售,则: 总销售差价=2881.985647.96 -2797.205647.96= 478834.05(元) 总销售额差率= 478834.05/(2797.205647.96)=3.03%

6、问题3: 解:若作为商品房按建筑面积单方售价4000.00元出售, 则两方案的总售价均为:3949.624000.00=15798480.00(元) 折合成使用面积单方售价: 砖混结构方案:单方售价= 15798480.00/2797.20=5647.96(元m2) 内浇外砌结构方案:单方售价= 15798480.00/2881.98=5481.81(元m2) 在保持销售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按使用面积计算,两方案 单方售价差额= 5647.96-5481.81=166.15(元m2) 单方售价差率= 166.15/5647.96=2.94% 【案例二】 背景: 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拟开发建设集科研

7、和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大楼,其设计方案主体土建工程结构型式对比如下: A方案:结构方案为大柱网框架剪力墙轻墙体系,采用预应力大跨度叠合楼板,墙体材料采用多孔砖及移动式可拆装式分室隔墙,窗户采用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面积利用系数为93%,单方造价为1438元m2; B方案:结构方案同A方案,墙体采用内浇外砌,窗户采用双玻塑钢窗,面积利用系数为87%,单方造价为1108元m2; C方案:结构方案采用框架结构,采用全现浇楼板,墙体材料采用标准黏土砖,窗户采用双玻铝合金窗,面积利用系数为79%,单方造价为1082元m2。 方案各功能的权重及各方案的功能得分见表2-3。 表2-3 各方案功能的权重及得分表

8、各方案功能得分 功能项目 功能权重 A B C 结构体系 0. 25 10 10 8 楼板类型 0. 05 10 10 9 墙体材料 0. 25 8 9 7 面积系数 0. 35 9 8 7 窗户类型 0. 10 9 7 8 问题: 1试应用价值工程方法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2为控制工程造价和进一步降低费用,拟针对所选的最优设计方案的土建工程部分,以分部分项工程费用为对象开展价值工程分析。将土建工程划分为四个功能项目,各功能项目得分值及其目前成本见表2-4。按限额和优化设计要求,目标成本额应控制在12170万元。 表2-4 各功能项目得分及目前成本表 功能项目 功能得分 目前成本(万元) A桩基

9、围护工程 10 1520 B地下室工程 11 1482 C主体结构工程 35 4705 D装饰工程 38 5105 合计 94 12812 试分析各功能项目的目标成本及其可能降低的额度,并确定功能改进顺序。 3若某承包商以表2-4中的总成本加3.98%的利润报价(不含税)中标并与业主签订了固定总价合同,而在施工过程中该承包商的实际成本为12170万元,则该承包商在该工程上的实际利润率为多少? 4若要使实际利润率达到10%,成本降低额应为多少? 分析要点: 问题1考核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评价的方法、过程和原理。 问题2考核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和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价值工程要求方案满

10、足必要功能,清除不必要功能。在运用价值工程对方案的功能进行分析时,各功能的价值指数有以下三种情况: (1)-1,说明该功能的重要性与其成本的比重大体相当,是合理的,无须再进行价值工程分析; (2)VI1,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较多,其中较常见的是:该功能较重要,而目前成本偏低,可能未能充分实现该重要功能,应适当增加成本,以提高该功能的实现程度。 各功能目标成本的数值为总目标成本与该功能的功能指数的乘积。 问题3考核预期利润率与实际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由本题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若承包商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利润率。在本题计算中需注意的是,成本降低额亦即利润的增加额,实际利润为预期利润与利润

11、增加额之和。 答案: 问题l: 解: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成本指数和价值指数,并根据价值指数选择最优方案。 1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见表2-50 表2-5 功能指数计算表 功能 方案功能加权得分 方案功能 权重 A B C 结构体系 0. 2510 O.25 =2.50100.25 =2.508 O.25 =2. 00 模板类型 0. 0510 O.05 =0. 5010 O. 05 =0. 5090.05 =0. 45 墙体材料 0. 258 O.25 =2. 009 O.25 =2. 2570.25 = 1.75 面积系数 0.359 O.35 =3.158 O.35 =2. 807

12、O.35 =2.45 窗户类型 0.109 O.10 =0. 907O.10 =0. 708 O.10 =0.80 合计 9.05 8.75 7.45 功能指数9.05/25.25 =0. 3588.75/25.25 =0.3477.45/25.25 =0.295注:表2-5中各方案功能加权得分之和为:9.05+8.75+7.45=25.25 2计算各方案的成本指数,见表2-6。表26 成本指数计算表 方案 A B C 合计 单方造价(元m2) 1438 1 108 1082 3628 成本指数 0.396 0.305 0.298 0.999 3计算各方案的价值指数,见表2-7。表2-7 价值

13、指数计算表 方案 A B C 功能指数 0.358 0.347 0.295 成本指数 0.396 0.305 0.298 价值指数 0.904 1.138 0.990 由表2-7的计算结果可知,B方案的价值指数最高,为最优方案。 问题2: 解:根据表2-4所列数据,分别计算桩基围护工程、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的功能指数、成本指数和价值指数;再根据给定的总目标成本额,计算各工程内容的目标成本额,从而确定其成本降低额度。具体计算结果汇总见表2-8。 表2-8 功能指数、成本指数、价值指数和目标成本降低额计算表 功能项目 功能 评分 功能 指数 目前成本 (万元) 成本 指数 价值 指数

14、 目标成本 (万元) 目标成本 降低额 (万元) 桩基围护工程 10 O1064 1 520 O1 1 86 0. 8971 1295 225 地下室工程 11 0.1170 1482 0.1157 1.0112 1424 58 主体结构工程 35 0.3723 4705 0. 3672 1.0139 4531 174 装饰工程 38 0.4043 5 105 0.3985 1.0146 4920 185 合计 94 1.0000 12812 1.0000 12170 642 由表2-8的计算结果可知,桩基围护工程、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均应通过适当方式降低成本。根据目标成本降低额

15、的大小,功能改进顺序依次为:桩基围护工程、装饰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地下室工程。 问题3: 解: 该承包商在该工程上的实际利润率=实际利润额实际成本额 =( 128123.98%+12812 - 12170)/12170=9.47% 问题4: 解:设成本降低额为戈万元,则 (128123.98%+x)(12812-x)=l O% 解得戈= 701.17万元 因此,若要使实际利润率达到10%,成本降低额应为701.17万元。【案例三】 背景: 某房地产公司对某公寓项目的开发征集到若干设计方案,经筛选后对其中较为出色的四个设计方案作进一步的技术经济评价。有关专家决定从五个方面(分别以F1F5表示)对

16、不同方案的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各功能的重要性达成以下共识:F2和F3同样重要,F4和F5同样重要,F1相对于只很重要,F1相对于F2较重要;此后,各专家对该四个方案的功能满足程度分别打分,其结果见表2-9. 据造价工程师估算,A、B、C、D四个方案的单方造价分别为1420元m2、1230元m2、1150m2、1360m2。 表2-9 方案功能得分表 方案功能得分 功 能 A B C D F1 9 10 9 8 F2 10 10 8 9 F3 9 9 10 9 F4 8 8 8 7 F5 9 7 9 6 问题: 1计算各功能的权重。 2用价值指数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分析要点: 本案例主要考核0-

17、4评分法的运用。本案例与案例二不同的是,在案例二中各功能因素的权重均是已知的,而本案例仅给出各功能因素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各功能因素的权重需要根据0-4评分法的计分办法自行计算。按0-4评分法的规定,两个功能因素比较时,其相对重要程度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 (1)很重要的功能因素得4分,另一很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O分; (2)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3分,另一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 (3)同样重要或基本同样重要时,则两个功能因素各得2分。 答;: 问题1: 解: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条件,各功能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10。表2-10 功能权重计算表 F1 F2 F3 F4 F 5 得分 权重 F1 3

18、3 4 4 1414/40 = O.350 F2 1 2 3 3 9 9/40=0.225 F3 1 2 3 3 9 9/40=0.225 F4 0 1 1 2 4 4/40 =0. 100 F5 O 1 1 2 4 4/40 =0. 100 合计 40 1.000 问题2: 解: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成本指数、价值指数如下: 1计算功能指数 将各方案的各功能得分分别与该功能的权重相乘,然后汇总即为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各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为: WA =9 0.350+100.225 +90. 225 +80.100 +90.100 =9.125 WB=100.350+10 0.225 +

19、90.225 +80.100 +70.100=9.275 Wc =90.350 +80.225+100. 225 +80.100 +90.100 =8.900 WD =8 0.350+90.225+9 0. 225+70.100 +60.100 =8.150 各方案功能的总加权得分为形=职+取+职+耽=9.125 +9.275 +8.900 +8.150=35.45 1 因此,各方案的功能指数为: FA =9.125/35.45=0.257 FB =9.275/35.45 =0.262 Fc=8.900/35.45=0.251 FD =8.150/35.45 =0.230 2计算各方案的成本指

20、数 各方案的成本指数为: CA=1420/( 1420+1230+1150+1360)=1420/5160 =0. 275 CB = 1230/5160=0.238 Cc=1150/5160 =0.223 CD= 1360/5160 =0.264 3计算各方案的价值指数 各方案的价值指数为: VA=FA/CA=0.257/0.275=0.935 VB=FB/CB=0.262/0.238=1.101 Vc=Fc/Cc =0.251/0.223=1.126 VD=FD/CD=0.230/0.264=0.871 由于C方案的价值指数最大,所以C方案为最佳方案。【案例四】 景: 某大型综合楼建设项目,

21、现有A、B、C三个设计方案,经造价工程师估算的基础资料,见表2-11。 表2-11 各设计方案的基础资料 方案 指示 A B C初始投资(万元) 4000 3000 3500维护费用(万元年) 30 80 50使用年限(年) 70 50 60 经专家组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初始投资;年维护费用;使用年限;结构体系;墙体材料;面积系数;窗户类型。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系数依次为5、3、2、4、3、6、l,各专家对指标打分的算术平均值,见表2-12。 表2-12 各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得分 方案 指标 A B C初始投资 8 10 9年维护费用 10 8 9使用年限 10 8 9结构体系 10 6 8墙体材

22、料 6 7 7I面积系数 10 5 6窗户类型 8 7 8 问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评审要素,使用最小年费用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折现率按10%考虑)。 2如果按上述7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A、B、C三个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用综合评分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3如果上述7个评价指标的后4个指标定义为功能项目,寿命期年费用作为成本,试用价值工程方法优选最佳设计方案。 (除问题1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分析要点: 对设计方案的优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价。如果侧重于经济角度考虑,可采用最小费用法或最大效益法;如果侧重于技术角度考虑,可采用综合评分法或称加

23、权打分法;如果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价,则可采用价值工程法和费用效率法等。 答案: 问题1: 解:计算各方案的寿命期年费用 A方案:41300(A/P,IO% ,70)+30 =4000 0.11.170(1.170 -1) +30=430.51(万元) B方案:3000(AP,10% ,50) +80 =3000 0.1 l.150(1.150一1)+80=382. 58(万元) C方案:3500(A/P,10% ,60) +50=3500 0.1 l.1(1.1印-1)+50 =401.15(万元) 结论:B方案的寿命期年费用最小,故选择B方案为最佳设计方案。 问题2: 解:

24、1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各指标重要程度的系数之和:5 +3 +2 +4 +3 +6+1=24 初始投资的权重:5/24=0.208 年维护费用的权重:3/24 =0.125 使用年限的权重:2/24 =0. 083 结构体系的权重:4/24=0.167 墙体材料的权重:3/24 =0.125 面积系数的权重:6/24=0.250 窗户类型的权重:1/24 =0.042 2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得分 A方案:80.208+100.125+100.083+100.167 +60.125+100.250+8 0. 042 =9. 000 B方案:100.208+80.125+80.083+60.167+70.

25、125+50.250+70. 042 =7. 165 C方案:90. 208+90.125+90.083+80.167+70.125+60.250+80.042 =7. 791 结论:A方案的综合得分最高,故选择A方案为最佳设计方案。 问题3: 解:1确定各方案的功能指数 (1)计算各功能项目的权重 功能项目重要程度系数为4:3:6:1,系数之和为4+3+6+1=14 结构体系的权重:4/14=0.286 墙体材料的权重:3/14 =0.214 面积系数的权重:6/14=0.429 窗户类型的权重:1/14 =0.071 (2)计算各方案的功能综合得分 A方案:100. 286 +60. 21

26、4+100.429 +80.071 =9.002 B方案:60.286 +70.214 +50.429 +70.071 =5.856 C方案:80. 286+7 0. 214 +60. 429+8 0.071 =6. 928 (3)计算各方案的功能指数 功能合计得分:9.002+5.856+6.928=21.786 Fa =9.002/21.786 =0.413 FB=5.856/21. 786=0.269 Fc =6. 928/21. 786 =0.318 2确定各方案的成本指数 各方案的寿命期年费用之和为430.51+382.58 +401.15=1214.24(万元) CA =430.5

27、1/1214.24 =0.355 CB=382.58/1214.24 =0.315 Cc =401.15/1214.24 =0.330 3确定各方案的价值指数 VA=FA/CA=0.413/0.355=1.163 Vb=FB/CB=0.269/0.315=0.854 Vc=Fc/Cc =0.318/0.330=0. 964 结论:A方案的价值指数最大,故选择A方案为最佳设计方案。【案例五】 背景: 承包商B在某高层住宅楼的现浇楼板施工中,拟采用钢木组合模板体系或小钢模体系施工。经有关专家讨论,决定从模板总摊销费用(F1)、楼板浇筑质量(F2)、模板人工费(F3)、模板周转时间(F4)、模板装拆

28、便利性(F5)五个技术经济指标对该两个方案进行评价,并采用0-1评分法对各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其部分结果见表2-13,两方案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得分见表2-14。 经造价工程师估算,钢木组合模板在该工程的总摊销费用为40万元,每平方米楼板的模板人工费为8.5元;小钢模在该工程的总摊销费用为50万元,每平方米楼板的模板人工费为6.8元。该住宅楼的楼板工程量为2.5万m2 。 表2-13 指标重要程度评分表 F1 F2 F3 F4 F5 Fl O 1 1 1 F2 1 1 1 F3 O 1 F4 1 F5 表2-14 指标得分表 方案 钢木组合模板 小钢模指标 总摊销费用 10 8楼板浇筑

29、质量 8 10模板人工费 8 10模板周转时间 10 7模板装拆便利性 10 9 问题: 1试确定各技术经济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若以楼板工程的单方模板费用作为成本比较对象,试用价值指数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体系(功能指数、成本指数、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3若该承包商准备参加另一幢高层办公楼的投标,为提高竞争能力,公司决定模板总摊销费用仍按本住宅楼考虑,其他有关条件均不变。该办公楼的现浇楼板工程量至少要达到多少平方米才应采用小钢模体系(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要点: 本案例主要考核O1评分法的运用和成本指数的确定。 问题1需要根据O1评分法的计分办法将表2-

30、13中的空缺部分补齐后再计算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得分,进而确定其权重。O1评分法的特点是:两指标(或功能)相比较时,不论两者的重要程度相差多大,较重要的得1分,较不重要的得O分。在运用0-1评分法时还需注意,采用O1评分法确定指标重要程度得分时,会出现合计得分为零的指标(或功能),需要将各指标合计得分分别加1进行修正后再计算其权重。 问题2需要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数据计算两方案楼板工程量的单方模板费用,再计算其成本指数。 问题3应从建立单方模板费用函数人手,再令两模板体系的单方模板费用之比与其功能指数之比相等,然后求解该方程。 答案: 问题1: 解:根据O1评分法的计分办法,两指标(或功能)相比较

31、时,较重要的指标得1分,另一较不重要的指标得O分。例如,在表2-13中,F1相对于疋较不重要,故得O分(已给出),而F2相对于F1较重要,故应得1分(未给出)。各技术经济指标得分和权重的计算结果见表2-15。 表2-15 指标权重计算表 F1 F2 F3 F4 F5 得分 修正得分 权重 F1 O 1 l 1 3 4 4/15=0.267 F2 1 1 1 1 4 5 515 =0.333 F3 O O O 1 1 2 215 =0.133 F4 O O 1 1 2 3 315 =0.200 F5 O O O O O 1 115 =0.067 合计 10 15 1.000问题2:解:1计算两方

32、案的功能指数,结果见表2-16。表2-16 功能指数计算表 技术经济指标 权重 钢木组合模板 总摊销费用 0. 26710 O.267 = 2. 67 80.267 =2.14 楼板浇筑质量 0.3338 O.333 = 2. 66 100.333 = 3.33 模板人工费 0.1338 O.133 - 1.06 100.133 = 1.33 模板周转时间 0.20010 O. 200 =2. 00 7 O. 200 = 1.40 模板装拆便利性 O06710 O. 067 -O. 67 9 O. 067 =0.60 合计 1.000 9. 06 8. 80 功能指数9.06/ (9.06 +

33、8. 80) =0. 5078. 80/ (9.06 + 8. 80) = O. 493 2计算两方案的成本指数 钢木组合模板的单方模板费用为:40/2.5+8.5=24.5(元m2) 小钢模的单方模板费用为:50/2.5+6.8=26.8(元m2) 则: 钢木组合模板的成本指数为:24. 5/(24.5+26.8)=0.478 小钢模的成本指数为:26. 8/(24.5+26.8)=0.522 3计算两方案的价值指数 钢木组合模板的价值指数为:0. 507/0.478=1.061 小钢模的价值指数为:0.493/0.522=0.944 因为钢木组合模板的价值指数高于小钢模的价值指数,故应选用

34、钢木组合模板体系。 问题3: 解:单方模板费用函数为:C= C1/Q+C2 式中:C单方模板费用(元m2) C1模板总摊销费用(万元) C2每平方米楼板的模板人工费(元m2) Q现浇楼板工程量(万m2) 则: 钢木组合模板的单方模板费用为:Cz =40/Q+8.5 小钢模的单方模板费用为:CX=50/Q+6.8 令该两模板体系的单方模板费用之比(即成本指数之比)等于其功能指数之比,有: (40/Q+8.5)(50/Q+6.8)=0.507/0.493 即: 0.507(50 +6.8Q) -0.493(40 +8.5Q) =0 所以,Q =7.58万m2 因此,该办公楼的现浇楼板工程量至少达到

35、7.58万m2才应采用小钢模体系。 【案例六】 背景: 某分包商承包了某专业分项工程,分包合同中规定:工程量为2400m3;合同工期为30天,6月1 1日开工,7月10日完工;逾期违约金为1 000元天。该分包商根据企业定额规定:正常施工情况下(按计划完成每天安排的工作量),采用计日工资的日工资标准为60元工日(折算成小时工资为7.5元小时);延时加班,每小时按小时工资标准的120%计;夜间加班,每班按日工资标准的130%计。该分包商原计划每天安排20人(按8小时计算)施工,由于施工机械调配出现问题,致使该专业分项工程推迟到6月1 8日才开工。为了保证按合同工期完工,分包商可采取延时加班(每天

36、延长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或夜间加班(每班按8小时计算)两种方式赶工。延时加班和夜间加班的人数与正常作业的人数相同。经造价工程师分析,在采取每天延长工作时间方式赶工的情况下,延时加班时间内平均降效10%;在采取夜间加班方式赶工的情况下,加班期内白天施工平均降效5%,夜间施工平均降效15%。 问题: 1若该分包商不采取赶工措施,试分析该分项工程的工期延误对该工程总工期的影响。 2若采取每天延长工作时间方式赶工,每天需增加多少工作时间(按小时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每天需额外增加多少费用?若延时加班时间按四舍五人取整计算并支付费用,应如何安排延时加班? 3若采取夜间加班方式赶工,需加班多少天(计算结果四舍五人取整)? 4若夜间施工每天增加其他费用100元,每天需额外增加多少费用? 5从经济角度考虑,该分包商是否应该采取赶工措施?说明理由。假设分包商需赶工,应采取哪一种赶工方式? 分析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