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385928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本科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doc(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 荐 单 位 安徽省教育厅 所 属 学 校 铜陵学院(非部属) 课 程 名 称 税 法 学 课 程 类 型 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法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法学类 课 程 负 责 人 马克和 申 报 日 期 2010年3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一年三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2、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马克和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5年2月最终学历本 科职 称教 授电 话0562-5883670学 位学 士职 务处长传 真0562-5881953所在院系法政系E-通信地址(邮编)安徽省铜陵学院科研处(244000)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

3、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税法学 法学 4学时 05会计本科 (1)(2) 213人 国家税收经济学 4学时07社保本科 07国贸本科 160人 税收筹划经济学 3学时06营销本科06财务管理本科 160人 税法学 法学 3学时 08法学本科 120人听课学生总人数累计达653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指导学生实习实践50人。2、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40篇,研究生论文5篇。3、指导学生社团工作(系院大学生经济学会和科技协会顾问、指导教师)。4、开拓校外实习

4、、实践、就业基地。三、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获得“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铜陵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2008年度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铜陵学院(财专)优秀教学成果奖;铜陵学院(财专)课堂教学优秀教学质量奖。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近年来,课程申报负责人多次参加或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奖。课程负责人主要研究成果及其获奖情况如下:1、近五年

5、来承担的主要学术研究课题(共10余项,代表性的有):(1)产业集群发展与安徽区域竞争力研究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主持人AHSK0506D94。(2)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和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研究厅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2006SK241。(3)嵌入式远程税务监控系统研究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2006kj095b。(4)安徽职教援助新乡村建设帮扶项目研究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06年度立项课题(双主持人)JG06074(5)城乡统筹发展:农村费税改革的最终归宿安徽省社科联课题,项目主持人。A200533。2、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主要的学术论文(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家重点级期刊财政研究

6、税务研究发表11篇,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摘录、经济研究参考或人大全文复印,代表性的有):(1)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几点思考独撰,税务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3.3(2)我国开征物业税的难点及现实选择(该刊约稿)独撰,税务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4.4(3)农村税费改革后的税收及相关政策取向(大复印资料F61转载2005.7)独撰,税务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5.6 (4)空转税款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独撰,财政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3.11(5)完善我国现行地方税制的若干设想(新华文摘2005.22)独撰,财政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5.6(6)当前税收征管改革存在的问题独撰

7、,税务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4.1(7)完善我国金融税制的政策建议独撰,税务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5.12(8)优化民营经济税收环境的理性思考独撰,财政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4.3(9)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归宿(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7.3转载)独撰,财政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6.11(10)运用税收杠杆助力企业“走出去”独撰,税务研究(国家重点级期刊)2008.1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我国开征物业税的难点及现实选择,税务研究2004年第4期,独撰,国家重点级期刊。该文获2003-2004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我国开征物业税

8、的难点及现实选择,税务研究2004年第4期,独撰,国家重点级期刊。该文获2003-2004年度安徽省优秀税收调研成果二等奖。(3)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几点思考,税务研究2003年第3期,独撰,国家重点级期刊。该文获铜陵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农村税费改革后的税收及相关政策取向,税务研究2005年第6期,独撰,国家重点级期刊。该文获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官论税制改革”征文优秀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孙结才性别男出生年月1974.9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13965222652学 位硕

9、士职 务教研室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铜陵学院法政系E-mailS通信地址(邮编)铜陵学院法政系(244000)研究方向财税法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时间课程名称总学时班级总人数0509年税法学612129100509年经济法510107200509年民事诉讼法3405440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年均指导学生毕业实习6人,学生总人数30人。(2)年均指导毕业论文8人,学生总人数40人。(3)指导学生模拟法庭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教学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编号:2008jyxm524 ;2009-2010(2)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我院法学专业实践

10、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编号:JY0901012;2008-2009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曾先后获得铜陵学院“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铜陵学院“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铜陵市“优秀教案二等奖”、铜陵学院“优秀教案奖”;连续6次获安徽电大铜陵分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7月被铜陵市委宣传部、司法局及依法治市办聘请为铜陵市“五五”普法讲师团成员。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项目名称:物业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基于税法视角,编号:2010sk417;级别:省级;项目主持人;2009-2010(2)项目名称: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化建设研究;编号:JG09382级别:省级;项目主持人;2009-2010(3)项目名称:铜陵市民事案件执行障碍及对策研究;编号:2009tlxyxdz054;铜陵学院与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校地合作项目;项目主持人;2009-2010(4)项目名称:高等院校和谐校园构建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编号:2005tlxysk001;级别:校级;项目主持人(5)项目名称:大学生就业法律盲点及预防;编号:2006

12、tlxysk008;级别:校级;项目参与人(6)项目名称:将房地产交易易关系纳入消法保护之我见;编号:2007tlxysk004;级别:校级;项目参与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关于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的思考(载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051)(2)关于民事诉讼证人伪证行为的思考(载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052)(3)关于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思考(载于铜陵学院学报051)(4)关于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的思考(载于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51)(5)高等院校和谐校园构建的法治思考(载于行政与法062)(6)关于民事诉讼两便原则的再思考(载于法制与经济063)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13、、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刘珺性别女出生年月19737最终学历本科职 称副教授电 话13955919141学 位硕士职 务无传 真所在院系铜陵学院公共管理系E-通信地址(邮编)(244000)安徽铜陵学院公共管理系研究方向财税理论和实务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

14、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1主讲课程:财政学(专业基础课)、税收学(专业基础课)、税收应用基础(公选课)、税收筹划(专业课)、税务稽查(专业课)等,平均每周9学时。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纳税申报实务操作(实验课);平均每学期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及毕业实习12人;院级学生课题铜陵市乡村旅游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重点项目)指导老师。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铜陵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税收类课程目标定位及教学改革研究(2008-2009年,已结项)。4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高校税收类课程目标定位及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第一作者,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5获得的教学奖

15、励:200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1-2008年连续八年获铜陵学院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2003年铜陵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09年铜陵学院教学名师。6主编的规划教材:税收应用基础(副主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新编税法(副主编),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务会计类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

16、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课题:(1)建构节约型社会之相关税收政策研究,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6sk252)2006-2007年,已结项,主持人,执笔人。(2)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2008-2009年,已结项,主持人,执笔人。(3)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的效应跟踪及评价研究,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8-2009,已结项,主持人,执笔人。2公开发表论文:(以下均为独撰)(1)和谐社会目标下的税负优化策略 税务研究,2008年第5期(2)税务代理的执业风险及防范 财政与税务,2005年第4期(3)运用税收手段促进我国人力资本投资

17、中国标准化,2006年第9期(4)鼓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选择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5)新法背景下的税基筹划策略分析 财会月刊2010年第3期3获得的学术奖励:铜陵市第四届(2004-2006)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铜陵学院第三届学术骨干。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游振宇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10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话学 位硕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铜陵学院公共管理系E-通信地址(邮编)铜陵学院公共管理系研究方向税收理论与制度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

18、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1.纳税检查 专业课 5课时/周 1届 452.中国税制 专业基础课 3课时/周 2届 104 3.税收概论 公共课 2课时/周 2届 112 4.税法学 专业课 2课时/周 2届 1125.财政学 公共课 2课时/周 1届 1356.Public economics 专业基础课

19、 2课时/周 1届 56 教学表彰2005年度铜陵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二等奖2006年度铜陵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一等奖2008年度安徽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材编写1、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税收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4月版。参编(4万字)2、财政部规划教材税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年5月版。参编(2万字)3、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财务会计类规划教材新编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出版。参编(2万字)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

20、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承担学术研究课题1、主持2008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流动性过剩为背景的出口退税问题与对策研究2008sk283 2、主持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退税新政对安徽外贸影响与政策选择2008jqw137 3、2005年度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安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2005SK200 参与4、20052006省社科规划课题产业集群发展与安徽区域竞争力研究AHSK05-06参与5、2009年 四川省财政厅委托课题转移支付立法研究 主研主要学术论文1.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困境与对策分析铜陵学院学报 2

21、006.6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07.4全文转载)(国家级) 2.现行出口退税管理体制缺陷与完善特区经济2008.1 (国家级)3.税收政策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08.2 (国家级)4.现行出口退税方式弊端与改进路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07.12 5.电子商务对现行税收征管方式的冲击与对策经济研究导刊 2008.1 6.对外贸易战略与出口退税负退税政策选择的理性反思铜陵学院学报 2008.2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丁辰性别男出生年月1972.6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话13053251972学 位硕士职 务

22、法学教研室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铜陵学院法政系E-mailD通信地址(邮编)铜陵学院法政系(244000)研究方向经济法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时间课程名称总学时班级总人数0509年税法20431740509年经济法

23、概论30664200509年公司法2044280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年均指导学生毕业实习6人,学生总人数30人。(2)年均指导毕业论文8人,学生总人数40人。(3)指导学生模拟法庭近五年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1)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Y0601018(2)作为主讲教师参与省级精品课程税法学项目研究(3)作为主讲教师参与校级精品课程经济法学项目研究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曾先后获得铜陵学院“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铜陵学院“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安徽电大铜陵分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7月被铜陵市委宣传部、司法局及依法治市办聘请为铜陵市“五五”普法讲师团成员。2

24、-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项目名称:我国高校内部权力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2008sk286;级别: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主持人(2)项目名称:新时期加强高校团组织在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编号:2007023;级别:2007年度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项目主持人(3)项目名称:铜陵市职业

25、院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管理体制研究;编号:2007029;级别: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项目主持人(4)项目名称:高等院校和谐校园构建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编号:2005tlxysk001;级别:铜陵学院;项目参与人近五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以第1署名人发表的学术论文(1)论我国现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法律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特区经济,2006年第9期)(2)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表决制度研究 (商业时代,2007年第9期)(3)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制度探究 (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论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书面表决制度的完善 (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5)论我国

26、上市公司表决权征集制度的完善 (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6)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类别表决制度探析 (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7)关于高校管理中侵犯大学生隐私权问题的探讨 (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7期)(8)司法审查高校处分行为探究 (铜陵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9)高校内部权力配置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0)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相关问题初探 (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11)民事和行政案件抗诉问题探讨 (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8期)(12)论新时期高校团组织在学生社团发展中的作用.doc (铜陵学院学报,20

27、07年第5期)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马克和男1965.02教授税收课程主讲、教学、教改研究赵建国男1962.07教授经济法课程主讲、教学、教改研究谭艳华女1966.02教授工商管理教学、教改研究孙结才男1974.09讲师经济法课程主讲、教学、教改研究丁辰男1972.06副教授经济法课程主讲、教学、教改研究刘 珺女1973.07副教授税收课程主讲、教学、教改研究游振宇男1973.10副教授税收课程主讲、教学、教改研究桂兆金男1963.03副教授宪法与行政法课程主讲、网络建设凌晔男1

28、976.03讲师国际经济法实验工作曹昌伟男1980.07讲师民商法实验工作高祥忠男1975.10讲师国际经济法辅导工作殷妮女1982.07助教国际经济法辅导工作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知识结构:课程组现有教师12人,分别来自税收学、法学、管理学专业,知识结构符合本课程的要求。2. 职称结构: 本课程组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1人,职称结构合理。3. 年龄结构:40-50岁4人,30-39岁6人,30岁以下2人。年龄结构合理,年富力强。 4. 学缘结构: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1人,华东政法大学1人,

29、中南财经大学1人,华东师范大学1人,山东大学1人,安徽财经大学4人,安徽师范大学1人,新疆大学1人,铜陵学院1人,大都缘于名牌大学,教师素质有保证; 5. 双师型教师比例:本课程组的老师中5人具有律师资格与司法资格,1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双师型教师占50% 。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证; 6. 师生比例:本课程的师生比为1:20;师生比例合理。3-3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一)教学改革1、教学内容改革。我们从培养能力的需要出发拓展教学内容,并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将原理性、规律性和经验性知识纳入知识范畴。在“技能型”内容优化方

30、面,不仅重视认知能力,而且重视信息处理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通过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等途径形成了开放式、动态化教学内容改革机制。2.教学方法改革。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强调“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学习过程”并重;在现代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讨论式、案例式、互动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各自适用的环境;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强调验证性学习与综合性、设计性等创新新式学习过程相融。我们连续多年举办和参与青年教师教学方法竞赛,组织课堂教学观摩,通过各种途径鼓励教学方法改革,推广改革成果。3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实践能力。利用与业务部门良好

31、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指导学生实习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与铜陵市国税局和地税局合作的大学生税务见习活动,选派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具体深入税务局各科室和税务分局,做一些辅助工作,见习单位定期支付一定生活补助。强化实验教学,设立了法学专业实验室,成立了法学实验中心,增设设备和软件,更新和充实实验项目,并组织编写了实验教材,为学生实验活动提供了更好条件。4注重教材建设。课程负责人马克和教授近五年先后牵头主编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税法学、新编税法、税收应用基础、国家税收等教材,其中税收应用基础、国家税收是国家“十一五”规

32、划教材。(二)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出版的教材和公开发表教改教研论文:1.税收应用基础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克和教授主编。2006年。2. 税收应用基础(第二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克和教授主编。2009年。3.国家税收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马克和教授任副主编。 2005年。4.税法学本科教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马克和教授主编,2006年。5.新编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马克和教授主编,2008年。6.税法教育部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培训推荐教材,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马克和教授主编(合著)。7.高校税收

33、类课程目标定位及教学改革研究,铜陵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8.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省级。9.论高校法律援助活动与法律诊所教学的融合,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21期,国家级。本课题组主持的教研项目:1.税法学省级精品课程,项目负责人:马克和。省级,20072.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基层组织管理创新,主持人:赵建国。省级,2006-20083.教学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主持人:孙结才。省级,2009-20104.高校税收类课程目标定位及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人:刘珺。院级,2007-20085.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主持人:曹昌

34、伟。院级,2007-20086.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主持人:桂兆金。院级,2006-20073-4青年教师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1.为青年教师提供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鼓励所有40岁以下的教师在近年内攻读博士学位。2.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重点大学进修学习。3.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资助其参加会议的费用,先后参加。4.制定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的激励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教研相长,提高教学质量。5.邀请著名学者讲学,增进青年老师与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6.实行教学竞赛制度,让青年教师在参与中锻炼业务素质。7.实行青

35、年教师导师制,学院推介,双向选择,双方责任协议。8.资助青年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师资进修班,以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9.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司法资格证、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考试,以便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10.鼓励中青年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近五年指导的青年教师有1人考取博士学位,4人成功申请省级基金项目,4人次获校优秀教学奖和教学竞赛奖。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铜陵学院(原

36、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早在1988开设税法课程,该课程当时主要在我校税务、财政、会计、经济法、工商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科专业开设。200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后,税法学课程先后被作为法学、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税法学课教学逐步形成了以案例教学为导向,以实践教学为载体,以多媒体课件建设为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式。特别是近5年来,在课程负责人-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财税法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税务学会理事、硕士生导师马克和教授的带领下,课程建设与时俱进,课程体系、

37、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课程负责人马克和教授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教学要求,先后主编或参编了税法学、税法、税收应用基础、国家税收、税务管理教程等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由马克和教授主持将我院的税法学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总结这些年的工作,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重视”与“运用”:一、重视教育思想、教学规律的研究与运用在税法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中,教研室全体教师始终把教育思想与教学规律的研究放在第一位。教育思想是指导教师在课程理论建设与教学实践中的纲领,只有思想认识正确,才能行动落实到位;教学规律的正确掌握则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只有深刻把握税法的教学规律,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38、。二、重视教材建设、革新与运用税法学教材建设始终是全体税法课程的专业教师深入研究的工作重点,在学科带头人-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安徽省税务学会理事、硕士生导师马克和教授的带领下,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和教学要求,先后主编或参编了税法学、税法、国家税收、税务管理教程、税收应用基础等多部国家级、省(部)级教材,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还组织编写了税法教学大纲、国家税收教学大纲、税法教学参考书等,明确了教学目标、要求和内容,这为教师的授课、编写教材、学生学习等提供了指南。三、重视教学手段的创新与运用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手段上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创新,形

39、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1、2004年,在全院范围内研制开发了税法学教学软件(CAI课件),实现了税法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教学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在方便教师教学的要求的同时,也兼顾了广大学生自学的要求;2、在研究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并积极创建税务教学实验室(该项目取得省教育厅立项,马克和教授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同时,也积极参与会计教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已于200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会计示范实验中心)法学模拟实验室建设(该实验室已于2008年被学院列为重点建设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通过案

40、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锻炼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四、重视教学检测手段的改革与运用1、我们组织编写了税法学课程习题集,该习题集题型多样、形式活泼,以利于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平时自学。2、加大了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我们组织编写了税法学实践课程大纲,主要是重点训练学生进行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资源税法、财产税法和行为税法各税税额的计算与申报,以及掌握程序法的处理方法和技巧。3、考核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本课程设有四个考核项目,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对税法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我国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掌握;考核评价学生针对具体业务运用相关税法规定如何实行税收

41、管理,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其税收管理能力和对经济运行中涉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为学习其他财经专业课奠定基础。具体考核标准是:(1)平时作业(形式:书面练习;分数:10%);(2)小组演讲(形式:书面报告+口头演讲;分数:10%);(3)实践考核(形式:填制票证+纳税申报;分数:10%);(4)期末考试(形式:闭卷;分数:70%)以上各种教学检测手段的运用,不仅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考察了学生学以致用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五、重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以科研促教学我们非常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结合,特别强调教师科

42、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马克和教授的引导和带领下,教研室老师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重点级期刊税务研究财政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二十余篇,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摘录、经济研究参考或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全文复印。主持了与税法教学有关的十余项课题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很好的运用到教学之中。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铜陵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工学、理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

43、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院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财经教育办学特色,2009年学院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5年来,学院招生第一志愿满足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均居于全省本科院校前列,2009年,我院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本科第一志愿满足率超过105%,本科新生报到率达到了98.8。税法学为我院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开拓学生就业渠道,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