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docx

上传人:马****2 文档编号:23484917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 我们最孤独的,不是缺少知己,而是在心途中迷失了自己,忘了来时的方向与去时的路;我们最苦痛的,不是失去了曾经的珍爱,而是灵魂中少了一方安静的空间,渐渐在浮躁中遗弃了那些珍贵的精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怜悯或关怀,而是一种坚韧不屈的自助。你若不爱自己,没谁可以帮你。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一 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n(B)在公式c(B)=中V(B) (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

2、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肯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依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2.辨析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选择容量瓶必需指明规格,其规格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等。假如不等,应选择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如配制500mL1molL-1的NaCl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若需要480

3、mL上述溶液,因无480mL容量瓶,也选择500mL容量瓶,配500mL溶液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应按配制500mL溶液计算。 (2)容量瓶使用前肯定要检验是否漏液 方法是: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玻璃塞,用手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按住瓶底倒转容量瓶,一段时间后观看瓶塞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液体渗出,将其放正,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转观看。 (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加热,也不能久贮溶液。 (4)配制好的溶液应准时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二 一、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也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的集合

4、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二、摩尔 1.物质的量的单位单位:克/摩符号:g/mol 数值:等于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原子团的式量。 2.符号是mol。 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当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例如:1molH表示mol氢原子,1molH2表示1mol氢分子(氢气),1molH表示1mol氢离子, 但假如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由于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4.计算公式: n=N/NAn=m/M 化学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三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

5、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O2中约含有个6.0210氧分子 242molC中约含有1.20410个碳原子 231molH2SO4中约含有6.0210硫酸分子 23+23-1.5molNaOH中约含有9.0310个Na和9.0310个OH; 23n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假如用n表示物质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 2.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留意事项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4)假如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消失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若稀释浓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