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科举数量问题.doc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234701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的科举数量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明代的科举数量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代的科举数量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的科举数量问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明代的科举数量问题明初取士途径有四,即科举,举贡(举人会试不第可申请入国子监为举监,再由荐举或考选入仕),吏员(由吏进升为官)及荐举(被推荐入仕).荐举行於明初,明英宗后不常举;吏员虽能选拔甚多官吏,但并非科举范围,故不论;至於举贡虽与科举有关,但不属正途出身,於明中叶后亦渐废弃.故明代主要的入仕途径为科举.内容如下: 一.应试资格 明代提倡学校与科举结合,参加科举者须为国子监或府州县学的学生.为免遗漏人才,又许官员推举具学行而未仕的士子,或未入流的吏员应举.惟娼优子弟,父母丁忧者及被罢的吏员,一律不准应试. 二.入仕程序:明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举行考试,考试分为四个阶段. 1. 童试(

2、县试) 县试分为三级,分别是由知县主考的县试,由知府主考的府试及由提督学政主考的院试.每逢寅,巳,申,亥年举行考试.通过三阶段童试而中举者,称生员或秀才(无论士子年纪多大,凡未通过童试者,皆称童生). 2. 乡试 通过童试的生员可参加乡试.乡试分别在各省举行,共有三场,由皇帝派遣正,副主考官主持,中式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因乡试於秋天举行,又称秋试.考试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举行,每隔三日举行一场. 3. 会试 通过乡试的举人,须於次年春天到京师,应礼部主持的会试.会试由皇帝特派正,副总裁主考官主持.考试亦分三场,中式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因在春季考试,又称春闱或春试.考试每逢丑,

3、辰,未,戌年的二月初九举行,每隔三日举行一场. 4. 殿试(廷试) 会试中式的贡士最后须经廷试,廷试原由天子亲自策试,但明代皇帝多不出席,委官员代试.目的仅在评定进士的等第(贡士通过廷试后便称进士),故贡士於廷试中不会被黜落.考试通常在三月朔日举行.经廷试后,进士被定为三等,即一,二及三甲,一甲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及探花,称赐进士及第;二甲有多名,称赐进士出身;三甲亦有多名,称赐同进士出身,而第二,三甲的第一名称传胪.此外,明代亦设武举,入仕程序与文科举相同,亦分秀才,举人及进士等级,所试的是各式武艺,中式者获授武官. 三.应用文体 明代科举除有指定课本外,内容大抵承袭唐宋,到明中叶时,答

4、题形式却出现转变,顾炎武曰知录说:(明英宗)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宪宗)成化廿三年(1487)会试,始定八股之制.可知明宪宗时始规定以格式化的八股文应试.所谓八股文,如明史选举志说:其文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即文章以破题(解释题目),承题(发挥意见),起讲(说理)及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总结)等八段结构,将全文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皆有两段对偶的文句.字数规定在300至700字间. 四.试卷及试场规制 试卷方面,首页须书应举者三代姓名,籍贯,考试日期等,在文字上须避御名,庙号等讳.试场规则方面,参与科举的官员全是临

5、时委派,规定乡试与会试的主考官为二人;乡试另设同考官四人,会试八人.试场则称贡院,考官入院后,封锁内外门户,称锁院.考生於独立房间应考,称号房.在入场前须接受检查,称搜检.应考时有号军看守,称巡逻.至天晚未完卷者,可给烛三支(作照明及限时之用). 完卷后先取下不合格式者,再用纸遮盖考生姓名及座位编号(糊名);把原以墨笔作答的试卷(称墨卷),以朱笔重抄一遍而变为朱卷(誊录),再呈於上.殿试的考卷多由翰林学士批阅,称读卷官,他们初拟名次后,经天子再览.若考官作弊,轻者充军,重者立斩.从试卷及试场规制可见,明代科举的程序,又比宋代精密. 五.考试内容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大体与前代相若,其内容表列於下

6、: 考试内容 试后程序 备注 洪武三年至十七年前的科举 第一场试经义两道及四书一道 第二场试论一道 第三场试策一道 合格者十日复试骑,射,书,算,律诸科. 士子可凭各家不同论说应考. 洪武十七年后的科举 此年颁布的科举定式规定,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及经义四道;第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及诏,诰,表各一道;第三场试时务策五道. 这年太祖亦颁定科举用的课本,规定四书以朱子集注,书经以蔡氏传,诗经采朱子集传,春秋以公羊,谷梁,左氏三传及胡安国传,其他如易经,礼记亦各以规定的专书为准,有了各科的专书后,士人所读全为一家之言. 能通过这些科目者不须再试 骑射. 科举的内容大致完备,但规定以古人的意见答题,较诸

7、洪武十七年前,束缚较大. 六.授官方式 明代规定,殿试一甲第一名称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第二及三名(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的优秀者,授从七品的翰林院庶吉士,其馀进士则授给事中,御史,六部主事等京官,甚而授知州,知县等地方官.至於落第的士人及贡生,亦可申请入国子监为举监,将来若被推荐或经考选,亦有机会授低品的京官或州县官.明代科举规制比前代严密,中进士者固然前途美好,能取得低级功名的举人,亦有为官机会,大有不遗人才之意. 七.明代科举制的特色 1. 进士出身称要 明代内阁,在成祖一朝开始发挥重要性,大学士有机会参与国家大政.内阁大学士乃从翰林院中挑选,自英宗以后,非进

8、士出身者不能入翰林.自此只有进士出身者,才能入内阁(进士出身翰林院内阁),明史职官志说:(英宗)天顺二年后,(翰林)纂修专选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诚然,明代大学士由进士出身的占十分九.明代内阁相等於宰相机构,只有进士出身者可选入,暗示从科举出身才能任中枢要职. 2. 科举为入仕主流 明初取士途径有四,但至中叶只馀吏员,举贡及科举,以科举最为称要.如只有进士出身者可入内阁,为科举出身者,提供最高的仕途保障,且较重要的京官,亦多为进士.赵翼陔馀丛考有明进士之重条说:凡京官称要之职,尽进士出身,举人皆不得与.其实,地方较重要的官员,亦多用进士,在升迁上,科举出身者亦占优.明代虽有

9、多种入仕途径,然最称要的,只有科举一途. 3. 学校与科举结合 明太祖认为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洪武二年诏),遂规定设立学校,在京师设国子监(太学),地方设府,州,县学,社学和书院.洪武八年颁行学校贡举事宜,规定凡应科举者,必出自学校,二者的关系如明史选举志说:(天下人才)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学校者,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又说: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者可不由科举之说,即国子监学生表现优者,可直接得官而无须再经科举.换言之,参加科举者必经学校,但学校出身者又有机会不经科举,直接授官.另一方面,科举及第后的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必授翰林院编修等职,以在翰林院加以磨练

10、.故翰林院为变相学校,专责培育官员.可见学校与科举的关系紧密. 4. 取士名额南多於北 自中国经济及文化重心南移后,科举取士限额亦受影响.钱穆国史大纲指出,科举的取录额,有南多於北的趋势.太祖洪武三年南方的乡试取士额为310人,但北方限取200人;英宗正统五年南方乡试取485人,北方仅限255人.会试取录额方面,会试分为三卷,即南卷(南方地区)北卷(北方地区)及中卷(指广西,云南等南方地区),整个会试取於南卷之士占55%,中卷占10%;北卷仅占35%.殿试及第人数方面,由洪武四年至万历四十四年,共245年,每科状元,榜眼,探花及会元共244人,南人竟占215名,北人仅占29名.反映明代文化重心

11、已经南移,科举亦出现重南轻北之势,形成南人恒多;北人恒少的现象. 5. 商人得应科举 中国以农立国,商人向受歧视,自汉以来,政府一直压抑商人的社会地位,如禁止商人入仕.但明代由於社会经济发达,商人拥有强大经济实力,政府亦不得不作出让步.明代规定,商人不可於本乡应考,但准其在其他地区落籍,再以新的户籍报考.如此,商人亦有机会为官,形成前所末有的士商混融现象.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4 15:54 科举的社会流动是评估科举功能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科举学中的一大热点与公案1。由于明代科举没有民族歧视或特权因素,且现存明代登科录资料较为完整,涵盖面也较广,使其成为研究科举社会流动的比较理想的对

12、象,学术成果也较为突出。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著名美籍华裔学者何炳棣教授及其皇皇巨著中华帝国成功的阶梯明清社会史(以下简称明清社会史) 2。何炳棣3通过对明清48份进士登科录的12226名进士家境的分析表明:明代进士出自A类者,即前三代没有获得过一个初级功名、更谈不上有官职和官衔的家庭的占47.5%;出身B类者,即前三代已产生了一个或更多的生员,但却没有更高的功名或官职的占2.5%;余为出身C类,即是指那些上三代获得过一个或一个以上较高的功名或官职的家庭。何氏把前两部分都看作平民,这样,明代一半的进士来自平民家庭。其中,明初(1371-1496)(这是原文的界定,以下“明初”改为“明代前期”,详

13、后)平民出身的占58.7%。清代A类进士占19.1%,B类进士占18.1%,两者合计为37.2%。明清两代出身A类的进士占30.2%,出身B类的进士占12.1%,两者合计为42.3%。此外,何炳棣又认为宋代进士来自平民家庭的占53%。由此得出结论,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垂直流动,明代,尤其是明代前期社会是历朝平民入仕比例最高、机会最平等的一个社会,甚至认为明代前期三代无功名的A类进士比例之高,是现代西方社会精英流动数据也难以企及的。此后,流动的速率就呈下降趋势4。也可以这么说,明代前期科举流动率高不仅成为“流动派”心目中的理想与标本,而且,从总体上提升了明清五百年间科举社会

14、流动之频率。可是,虽然因明清社会史还没有中译本,笔者没有通读过原著,但从王振忠翻译的何著第六章科举与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作者把明代科举“流动率极高”归结为“人口较少”5,以及拙作涉及的相关文章蠡测,何炳棣在原著里似乎没有对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特别高的成因做过比较透彻的解析。由于何氏所用史料的不可取代与样本占有总体上的无与伦比,加之论证比较严密,讨论既深又广,使明清社会史成为中国社会史、科举史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而明代前期科举社会流动率高之论断,俨然成了经典中的经典。何氏理论首先在西方引起“惊异”与轰动6,被海外学者广为接受。明代进士的社会成份 科 年总人数A 类B 类A、B类合计C 类人数%人

15、数%人数%人数%洪武四年(1371)282175.0一一2175.0725.0永乐十年(1412)1068984.0一一8984.01716.0天顺元年(1457)29418261.8一一18261.811238.2成化五年(1469)24814960.0一一14960.09040.0成化八年(1472)25013754.8一一13754.811345.2弘治九年(1496)29814047.0一一14047.015853.0弘治十八年(1505)30312641.6一一12641.617758.4正德十六年(1521)33015647.3一一15647.317452.7嘉靖十四年(1535)

16、32915447.0一一15447.017553.0嘉靖十七年(1538)31715448.610.315548.916251.1嘉靖二十三年(1544)31215148.420.615349.015951.0嘉靖三十二年(1553)38418247.4246.220653.617846.4嘉靖四十一年(1562)29813344.6一一13344.616555.4隆庆二年(1568)40520350.1一一20350.120249.9万历八年(1580)30213444.4一一13444.416855.6万历十四年(1586)35610529.55415.115944.619755.4万历三

17、十八年(1610)2306126.54017.410143.912956.1明代合计4790227747.51212.5239850.0238349.7清代合计7436141919.1135018.1276937.2466762.8明、清总计12226369630.2147112.1516742.3705957.7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4 15:56 明中叶后,各省直的科考规模在四五千人至数万人之间,平均录取率估计在10%上下。乡试录取率,明初一般在10%上下;成、弘间,定为5.9%;嘉靖末年又降为3.3%;而实际录取率又低于此。会试录取率,自洪武至万历中平均为8.6%;其中,洪武至

18、永乐二年平均为21.7%,永乐四年至万历中平均为8.4%。殿试规模和录取数在理论上皆等于同科会试录取数。永乐二年后,明廷共在51科14938名二、三甲进士中考选了1277名庶吉士,平均录取率为8.55%。上述录取率,都是在朝廷调控下形成的,并非完全自由竞争的结果。而之所以进行调控,又是由官缺的有限性和科举取士用途单一性的矛盾造成的。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4 15:58 科考规模及录取率科考是由各省直提学官主持的确认应试生儒乡试资格的考试,每三年一次,在乡试之前举行。由于各省直人口多寡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甚至相差悬殊,故科考规模也就因省直而异。因相关资料缺乏,目前尚无法完全弄清各省

19、直每科科考的具体规模状况,但据现有资料至少可以做出以下判断:各省直科考规模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本省直准备应试的生员和儒士的多少,多者上万乃至数万人,如江西嘉靖三十七年就达“万人”3(卷一戊午江西乡举龄录序),隆庆四年,仅选“遗才”的覆试,参加者竟近“四万人”4(卷五二,隆庆四年十二月乙卯,p1304);浙江万历十年参加科考者也“至二万余员”5(卷七浙江乡试录序)。少者仅数千人,如贵州,弘治十二年“学校至二十四处、生徒至四千余人”6(卷一五二,弘治十二年七月丁丑,p2691);嘉靖十四奏准单独开科乡试,估计应科考者也不过五六千人。至于科考录取率,也是因省直而异的。若做一个大致的估计,明中后期全国科考

20、的平均录取率大致应在10%上下浮动,不会低于8%。因从宏观上推测,成化至嘉靖间,全国生员大致在二十五万至三十五万之间,而同期全国乡试实际平均录取率大致为4%(见下成化至嘉靖三十七年各省直若干乡试平均中式率统计表),全国各科乡试录取举人总数在1160至1190之间7(p370),则全国每科乡试应试人数(也即科考的录取数)应为二万九千余人,而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则应在11.68.3%之间;隆庆以后,生员大致在三十五万至五十万之间,同期全国乡试实际平均录取率为3.1%(见下统计),全国各科乡试录取举人总数在1190至1415之间7(p370-371),则全国每科乡试应试人数(即科考录取数)应在三万八千余

21、人至四万五千余人之间,科考的平均录取率则应在119%之间。还有一个大致符合实际的判断,这就是科举相对落后省份的科考录取率往往要高于科举发达的省份。如据钱茂伟先生国家、科举与社会一书附表3-1明朝各地乡试录取率提供的贵州嘉靖十六年、三十七年、四十年和崇祯十二年乡试应试人数(即科考录取数),分别是八百余人、一千二百余人、二千余人和一千四百余人2(p289),假设上述额数都是按10%的录取率录取的,那么,以上诸科的应试士子就应分别是八千余人、一万二千余人、二万余人和一万四千余人;而事实上,当时贵州科考的应试士子是难以甚至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的,而若低于这样的规模,其录取率自然就应高于10%。二、乡试

22、录取率在科举各级考试中,乡试竞争是最为激烈的。明初对乡试录取率没有明确规定,但杨荣所撰永乐十六年进士题名记有以下记载:“夫当大比之秋,京郡合国子监及畿甸之士,天下布政司合所隶郡邑之士,三试之,拔其尤者贡于礼部,盖什之一。”8(卷九进士题名记)可知当时各省直乡试录取率一般应为10%。成、弘间,明廷对“两京应试生儒人等”做出了“止许二千三百有余”的明确规定6(卷八八,弘治七年五月戊戌,p1624-1626),因两京规定解额都是一百三十五名,故其录取率都应为5.9%;嘉靖四十年,复规定各处乡试每解额一名,许二十五人应试,则录取率下降为4%;四十五年,又规定各处乡试每解额一名,许三十人应试9(p157

23、),则录取率又下降为3.3%。成、弘以后,朝廷规定的乡试录取率相对于明初的不断下降,反映了乡试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而事实上,实际的乡试录取率又在朝廷规定的录取率之下。这从以下对成化至明末各省直以及全国乡试的平均中式率的统计中就可看出。成化至嘉靖三十七年各省直若干乡试平均中式率统计表 省直浙江应天顺天云南江西福建河南陕西广西广东山东湖广四川贵州山西起止时间及科数弘治五年至嘉靖31年间6科成化19年至嘉靖37年间9科成化16年至嘉靖10年间6科嘉靖10年至25年间3科景泰七年至嘉靖37年间2科嘉靖16年1科嘉靖22年1科嘉靖31年至34年间2科嘉靖34年1科嘉靖37年1科成化元年至嘉靖31年间

24、4科弘治2年至嘉靖37年间4科嘉靖19年1科嘉靖16年至37年间2科嘉靖10年1科平均中式率%3.54.25.22.83.453.14.42.93.93.25.64.32.82.74.6全国平均中式率%3.95(根据钱茂伟先生国家、科举与社会一书附表3-1明朝各地乡试录取率提供的数据编制)上表显示,统计成化至嘉靖三十七年间各省直有考生数和录取数记载的乡试资料,得出全国乡试平均中式率为3.95%的结论;其中山东最高,为5.6%;贵州最低,为2.7%;皆在成、弘间朝廷规定的5.9%的中式率之下。而统计钱茂伟先生国家、科举与社会一书附表3-1明朝各地乡试录取率提供的隆庆元年至明末福建、广东、贵州、河

25、南、湖广、江西、山东、陕西、顺天、应天、云南、浙江等十二省直共二十九次的乡试录取率,平均则为3.1%,也低于同期规定3.3%的录取率。以上两组统计都反映了一个同样的事实,这就是自成、弘,至明末,无论全国,还是各省直的乡试平均中式率皆在朝廷规定的乡试录取率之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主要是由于在应试士子众多的压力下,提学官在科考之时为“收士心”,而“往往于定额之外加取”10(卷六九,p1687),也即参加乡试的人数多于规定额数造成的。由上可知,无论相对于朝廷规定的录取率的变化,还是相比于各省直实际的录取情况,“明代乡试录取率在4%左右”的说法,还是有失笼统的。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4

26、15:58 会试录取率有学者估计明代“举人成为进士的比例为31.3%”,这是在其认为明代“举人总数约八万左右”的基础做出的推断2(p138)。而据笔者考证,明代录取举人至少为十万二千三百九十余名,进士则有二万四千五百九十余名;依此计,则明代举人最终摘取进士桂冠的应该是24%。而非“31.3%”。但百分之二十四的举人能够考中进士并非就是会试的录取率,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会试录取率越高,则成为进士的举人就会越多但并非完全一事。会试录取率仅指每科会试录取人数与应试人数之间的比例;而在明代,举人则是可以连续参加会试的。笔者以明代科举专书皇明贡举考所载洪武至万历间各科会试应试数和录取数资料为主,参以南雍志和

27、若干会试录中的有关资料,对明代会试的录取率做了重新考察,并列表显示如下:明代洪武至万历三十二年各科会试录取率统计表 开科年份及干支科名应试者数资料来源和说明会试录取数资料来源和说明录取比例%洪武四年辛亥科189贡举考卷2载:“先是,京畿乡试中式者七十二人,未及会试,上皆采用之。及是,惟十一省及高丽国会试之士一百八十九人。”续修四库全书史部828册,178页。科试考一载为200人,弇山堂别集卷81,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1542页。120太祖实录卷61,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年校印本1189页;贡举考卷2,178页。63.5十八年乙丑科472贡举考卷2,181页。二十一年戊辰科99贡

28、举考卷2,187页。二十四年辛未科650贡举考卷2,189页。科试考一载为660人,1545页。31贡举考卷2,189页。4.8二十七年甲戌科700余人南雍志卷15进士题名,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49册,390页。100贡举考卷2,191页。14.3三十年丁丑科春榜52贡举考卷2,194页。三十年丁丑科夏榜61贡举考卷2,195页。建文二年庚辰科110贡举考卷2,197页。永乐二年甲申科1800余人南雍志卷15进士题名,391页。李時勉古廉文集卷5送王佥宪复任广西序载为3000余人,四库全书1242册,755页上。472贡举考卷2,201页。15.7四年丙戌科2000人南雍志卷15进士题名,39

29、5页。220贡举考卷2,208页。11七年己丑科100贡举考卷2,213页。十年壬辰科2000人梁潜泊庵集卷7春闱倡和诗序,四库全书1237册,340页上。杨士竒东里续集卷33故广西按察佥事刘长吾墓表载为3000人。100贡举考卷2,216页。5十三年乙未科3000人泊庵集卷7会试录序, 1237册342页下350贡举考卷3,219页。11.7十六年戊戌科250贡举考卷3,226页。5十九年辛丑科几3000人杨士奇东里续集卷6序送刘鼎序,四库全书1238册442页下。200贡举考卷3,230页。6.7二十二年甲辰科150贡举考卷3,234页。宣德二年丁未科100贡举考卷3,238页。宣德五年庚

30、戌科2000人贡举考卷3,241页。100贡举考卷3,241页。5宣德八年癸丑科100贡举考卷3,244页。正统元年丙辰科1000有奇贡举考卷3,247页。100贡举考卷3,247页。10正统四年己未科1000有奇贡举考卷3,251页。100贡举考卷3,251页。10正统七年壬戌科1000有奇贡举考卷3,254页。150贡举考卷3,254页。15正统十年乙丑科1200有奇贡举考卷3,259页。150贡举考卷3,259页。12.5正统十三年戊辰科1300有奇贡举考卷4,263页。150贡举考卷4,263页。11.5景泰二年辛未科2200有奇贡举考卷4,267页。200贡举考卷4,267页。9景泰

31、五年甲戌科3000有奇贡举考卷4,272页。350贡举考卷4,272页。11.7天顺元年丁丑科3000有奇贡举考卷4,278页。300贡举考卷4,278页。10天顺四年庚辰科3000有奇贡举考卷4,284页。150贡举考卷4,284页。5天顺七年癸未科几3000人贡举考卷4,288页。250贡举考卷4,288页。8.3成化二年丙戌科3100有奇贡举考卷4,293页。350贡举考卷4,293页。11.3成化五年己丑科3300有奇贡举考卷4,300页。250贡举考卷4,300页。7.6成化八年壬辰科3400有奇贡举考卷4,305页。250贡举考卷4,305页。7.4成化十一年乙未科几4000人贡举

32、考卷5,311页。300贡举考卷5,311页。7.5成化十四年戊戌科几4000人贡举考卷5,317页。350贡举考卷5,317页。8.8成化十七年辛丑科4000贡举考卷5,324页。300贡举考卷5,324页。7.5成化二十年甲辰科4000有奇贡举考卷5,330页。300贡举考卷5,330页。7.5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几4000人贡举考卷5,336页。350贡举考卷5,336页。8.8弘治三年庚戌科几4000人贡举考卷5,342页。300贡举考卷5,342页。7.5弘治六年癸丑科几4000人贡举考卷5,348页;黄训名臣经济录卷26倪岳题科举事,四库全书443册544页上。300贡举考卷5,34

33、8页。7.5弘治九年丙辰科3500有奇贡举考卷5,354页。300贡举考卷5,354页。8.6弘治十二年己未科3500人贡举考卷5,360页。300贡举考卷5,360页。8.6弘治十五年壬戌科3700有奇贡举考卷5,366页;吴宽家藏集卷43壬戌会试录序,四库全书1255册,387页下。300贡举考卷5,366页。8.1弘治十八年乙丑科3800有奇贡举考卷6,372页。300贡举考卷6,372页。7.9正德三年戊辰科3880有奇贡举考卷6,378页;王鏊震泽集卷12会试录序,四库全书1256册271页上。350贡举考卷6,378页。9正德六年辛未科3500有奇贡举考卷6,385页。350贡举考

34、卷6,385页。10正德九年甲戌科3800有奇贡举考卷6,392页;梁储郁洲遗稿卷5会试录序,四库全书1256册584页下。400贡举考卷6,392页。10.5正德十二年丁丑科3900有奇贡举考卷6,399页。350贡举考卷6,399页。9正德十五年庚辰科3600有奇贡举考卷6,405页。350贡举考卷6,405页。9.7嘉靖二年癸未科3600有奇贡举考卷6,412页。400贡举考卷6,412页。11嘉靖五年丙戌科3800有奇贡举考卷6,419页。300贡举考卷6,419页。7.9嘉靖八年己丑科3700有奇张孚敬太师张文忠公集文稿卷1会试录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7册255页上。会试录序,32

35、0太师张文忠公集文稿卷1会试录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7册255页上。会试录序8.6嘉靖十一年壬辰科3800有奇贡举考卷6,432页。320贡举考卷6,432页。8.4嘉靖十四年乙未科几4000人贡举考卷7,438页。320贡举考卷7,438页。8嘉靖十七年戊戌科4000有奇贡举考卷7,444页。320贡举考卷7,444页。8嘉靖二十年辛丑科4000有奇贡举考卷7,450页。300贡举考卷7,450页。7.5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4000有奇贡举考卷7,456页。320贡举考卷7,456页。8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4300有奇贡举考卷7,462页。300贡举考卷7,462页。7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450

36、0人贡举考卷7,468页。320贡举考卷7,468页。7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4400有奇贡举考卷7,474页。400贡举考卷7,474页。9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4400有奇贡举考卷7,481页。300贡举考卷7,481页。6.8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4600有奇贡举考卷7,487页。300贡举考卷7,487页。6.5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4500有奇贡举考卷7,492页。300贡举考卷7,492页。6.7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4600有奇贡举考卷8,498页。400贡举考卷8,498页。8.7隆庆二年戊辰科4500有奇贡举考卷8,505页。400贡举考卷8,505页。8.9隆庆五年辛未科4300有奇贡举考卷8

37、,512页。400贡举考卷8,512页。9.3万历二年甲戌科几4500人贡举考卷8,519页。300贡举考卷8,519页。6.7万历五年丁丑科4500有奇贡举考卷8,525页。300贡举考卷8,525页。6.7万历八年庚辰科4600有奇贡举考卷9,531页。300贡举考卷9,531页。6.5万历十一年癸未科4600有奇贡举考卷9,537页。350贡举考卷9,537页。7.6万历十四年丙戌科4600余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1丙戌会试录序,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7册第45页上。350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1丙戌会试录序,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7册第45页上。7.6万历十七年己丑科4400余许国许文穆公集卷2己

38、丑会试录序,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40册第379页上。350许国许文穆公集卷2己丑会试录序,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40册第379页上。8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4600余沈一贯喙鸣文集卷4会试录序,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176册第76页下。300沈一贯喙鸣文集卷4会试录序,四库禁毁丛刊集部第176册第76页下。6.5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4700余朱赓朱文懿公文集卷3会试录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9册第184页上。300朱赓朱文懿公文集卷3会试录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9册第184页上。6.4由上表所示可知,自洪武四年至万历三十二年之间,在查到有准确应试人数记载的六十三科会试中,平均录取率为8.6%,其

39、中达到和超过10%录取率的仅有十六科,录取率在10%以下者则有四十七科。洪武至永乐二年,表现为大起大落,但总体看录取率很高,平均达到21.7%;永乐四年以后则趋于平稳,自此至万历三十二年共五十九科,平均录取率为8.4%。其间,平均录取率还体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成化五年至万历三十二年共四十三科下降到8%;嘉靖五年至万历三十二年共二十四科又下降到7.6%;万历二年至三十二年共八科复下降为7%。会试录取率的不断下降,是直接由应试者持续增加而录取额却增长缓慢甚至长期相对稳定造成的。如成化十一年乙未科,应试者首次接近四千人的规模;此后,一直在三千五百人至四千人之间起伏;而自嘉靖十七年戊戌科以后,应试者则

40、稳定超过四千人,并渐次超过四千五百人;万历后又逐渐向五千人的规模逼近。而录取数则自成化十一年乙未到崇祯十六年癸未共五十五科,则一直维持在三百至四百人之间;其中,以四百人为额者,仅有正德九年甲戌、嘉靖二年癸未、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嘉靖四十四年乙丑、隆庆二年戊辰、隆庆五年辛未、天启壬戌和崇祯十六年癸未等八科,其他四十七科则维持在三百至三百五十人之间。一方面是应试者数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录取额的相对稳定,这就自然导致了录取率的不断下降,体现出会试的竞争度也在不断加剧的发展趋势。有学者认为这是“科举不堪重负”的表现。从表面看来,的确如此;但从根本上说,这应是专制官僚体制下官本位的必然结果。因在这种

41、体制下,当官是士人的唯一光明出路,而朝廷所能提供的官缺又是极为有限的,科举既然是选拔官员来源的制度,所取之士都要由吏部依例授官,因此会试录取额数也就不可能脱离官缺规模而自行增长。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4 15:59 庶吉士录取率庶吉士是明代出现的一个位于二甲进士之上的高科名政治和社会群体,是明代阁臣等高级和重要官员的主要来源之一。洪武十八年,明太祖把“观政于近侍衙门”的二、三甲进士称为庶吉士,是为有庶吉士之始;永乐后,则主要通过考试方式在二、三甲进士中选拔。据笔者考证和统计,在明代八十八科共八十九榜进士中,总计六十科有庶吉士,占总科数的68%;各类庶吉士共计“一千三百九十七名”,占明

42、代二、三甲进士总数的5.7%。但因明代并非每科进士都考选庶吉士,所以,这个数字显然还不是庶吉士的录取率。又因文献中并没有像乡试、会试那样,留下记载考选庶吉士应试者数量的资料,所以,庶吉士的录取率成为一个最难估算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求其次,在以下假设的条件下凡考选庶吉士的科次,二、三甲进士都参加了考试进行估算,并列表如下:明代历科考选庶吉士录取率统计表 科 次(共51科)二三甲进士数庶吉士数录取率%科 次二三甲进士数庶吉士数录取率%永乐二年甲申科46912226嘉靖十一年壬辰科313216.7永乐四年丙戌科216136嘉靖十四年乙未322309.3永乐九年辛卯科7667.9嘉靖二十年辛丑科2953311.2永乐十三年乙未科316309.5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298289.4永乐十六年戊戌科246176.9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400287宣德二年丁未科9711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