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260779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标准操作规程(一)入选标准 住院时间超过24 h的患者接受手术并有在手术室缝合的切口。 (二)排除标准 1门诊手术。 2内窥镜手术及无手术切口的手术。 (三)感染控制小组的职责 1每周至少2次到病房随访手术患者情况。 2查看患者病史及手术记录登记相关危险因素。 3查看护理记录和医生记录,根据体温,切口外观改变、发红、有分泌物,切口敷料变化,应用抗菌药物,提前拆线引流,流出的切口分泌物等确定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必要时到患者床旁查看。 4切口出现感染迹象时,应采集切口标本进行微生物涂片和培养。 5患者出院后,无植入物术后30日左右(有植人物术后1年左右)与患者电话联系以确定出院后是否

2、发生感染。 6每3个月计算特殊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根据手术编码通知个别医生。 7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特殊原因及共同原因以便进行改进。 8监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时间和疗程。 9监测手术相关感染:肺炎、泌尿道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 (四、临床监控护士的职责 1每日记录切口情况,特别是当切口发生变化时,详细描述切口分泌物的性状、颜色和量。 2在发生感染或疑似感染时,应与主管医生沟通采集切口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涂片和培养。 3有感染或疑似感染时通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4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一旦切口出现异常,应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 (五)切口调查数据表 详见附表。附:切口调查数据表 表l

3、切口调查数据表患者联系电话:_ 外科骨科妇科医院名称:_ 姓名:_ 住院号:_ 病区床号:_性别年龄:_体重(kg) 人院日期y_m_d_手术日期:y_m_d_手术类型急诊择期损伤 手术持续时间 (min)手术医生_ 职称:高级中级初级第一助手_ 职称:高级中级初级切口个数: 切口等级: 术前外周血白细胞(WBC):_基础疾病1._ 2._ 3._ 预防性抗菌药物(术前) 术中抗菌药物 术后抗菌药物I0NT 是否 NPWT抗菌药物1:_ 量*次 _ 量*次 _ 量*次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抗菌药物2_ 量*次 _ 量*次 _ 量*次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抗菌药物3_ 量*次 _ 量*次 _ 量*次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 途径:静脉口服其他 术前有无口服抗菌药物肠道准备有无转归:出院死亡转科转院 转归日期_m_d_感染:是否 感染日期_m_d_脓液:是否 致病菌1:_ 致病菌2:_ 手术记录诊断:_ 手术编码: 手术名称:_失血:有无 量(MIS): ASA SCORE评分:IV输血:有无 量(MIS): 送检日期 病原菌编号 涂片结果(yymmdd) G染色 白细胞(WBC) O + + +术后外科感染并发症腔隙(器官)感染(是否) 穿孔(是否) 瘘管(是否) 外科引流(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