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ppt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257857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与宗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科学与宗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与宗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与宗教.ppt(8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兼谈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一词的来源,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KarlRaimundPopper,“证伪主义”原则,卡尔波普是一位英籍科学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是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研究的逻辑(后来的英译本改名为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跻身于国际学术界的。在这本书里,他系统地提出了一种科学观。波普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设,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脱实验的检验,但终有

2、一天会暴露出来,从而遭到实验的反驳或“证伪”。科学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科学也包含错误,要经受经验的检验,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优点,它的力量所在,或者说,“可证伪性”正是科学之为科学的标志。宗教神学和一切形而上学都不具备这一优点。这就是波普所提出的著名的“证伪主义”原则。,他认为表述科学定律的陈述都是关于无限个体的全称断定的,任何有限的关于个体的陈述都不足以证实一个科学定律,因此可证实性作为划界标准势必会使得真正的科学定律被排除到科学之外,所以他提出了与此相对的证伪主义。他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科学家的自由猜测和假

3、设,是针对问题的试探性理论,是可错的,科学的标志就在于理论的可证伪性,理论在经验的检验中终将被证伪。,怎样理解证伪,辩证理解证实和证伪,证实有存在的价值,而证伪并不是每次都摧毁理论。根据波普的观点,归纳推理就是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形成假说或理论。而对全称命题我们不能保证它永远被证实。他说:“不管我们已经看到多少白天鹅,也不能证明这样的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第一个误导:科学等于正确的东西。正确对于科学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以哥白尼为例,第二个误导,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第三个误导,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造成这个的原因一是科学本身来自归纳法,归纳法本身就隐藏着错误。第二个原因是把科学家群体

4、圣人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陈景润和钱学森。,科学主义,“将科学局部的知识视为人类全部的知识,将科学有限的范围视为唯一的境界,将科学相对的学说视为绝对的真理,并以为在科学之外的其地学问都没有研讨的价值。以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生一切问题,所以高唱科学万能。这便是科学主义。”,科学带来的问题,只能靠科学来解决吗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三大误导带来的问题,科学的局限性,首先,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可以重演的(reproduibility)被动的(manageability)和可以量度的(observability)。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必须可以不断地重复。如果我们公布一个新发现,而他人无法在相同的条件下得到相

5、同的结果,这个新发现是不会得到公认的。但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如辛亥革命),个人一生中只发生过一次的经历(如初恋)和业已完成的事情(如生命的起源),是无法重演、不能用科学加以研究的。,所谓被动性是说,当研究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被研究的对象一定要作出相关的反应,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无论我们如何改变条件,研究对象或无动于衷或乱变一通,研究工作就无法进行。,其次,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中性的。科学成果,如化学物质、细菌培养、原子能等,既可造福于人类,又可成为人类互相残杀的武器。而目科学发展使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重。,“瘦肉精”的研究推广曾经是国家农业部的“七五”

6、重点课题之一。当时国内几所有名的农业大学都在行政部门推动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相关研究,并发表论文有四五十篇之多。可是国内学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瘦肉比例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瘦肉精在动物体内残留问题。现年70岁的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导许梓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敏锐地发现了瘦肉精的价值,成了赫赫有名的中国“瘦肉精之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那时国家正大力提倡培育瘦肉型猪,他和学生的研究符合政策方向。他辩称:“我们也不宜和政府唱反调。如果在论文中介绍了副作用,我们的论文也发不了。”许教授、许博导在他退休前的20年里,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攻关课题20余项,获得过16项国家和

7、省部级奖项。,科学无论如何发展,也无法解决人心和道德问题。纵观人类历史,科学事业一直在向前发展,近二、三百年尤为显著。但是人的道德水准并没有随科学发展而相应地提高。相反,科学愈发达,人心愈诡诈,道德愈沉沦。,科学与宗教关系,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Imaintainthatthecosmicreligiousfeelingisthestrongestandnoblestmotiveforscientificresearch.”-AlbertEinstein,我坚信科学研究最强烈及最高尚的动力,源自人类与天地共通的宗教感觉。-爱因斯坦,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

8、(GillesDeleuze,1925-1995)深刻地指出:“哲学、宗教、艺术和科学是人类实现超越的四大途径”当代符号学家兼女性主义思想家朱利亚柯利斯迪瓦(JuliaKristeva,1941-)也在她的新作深不可测的信仰需求一书中论证道:“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渴望信仰是深深隐含于人性底层的难以控制的精神力量。”,有个俄国农妇曾反问嘲笑她的无神论学者:请你回答我心中的一个问题:“我信奉耶稣多年以来,心中有了主的救恩,十分快乐,我更爱读圣经,越读越有味,我心中充满耶稣给我的安慰,因为信奉耶稣,人生有了最大的快乐,请问,假如我死时发现上帝根本不存在,耶稣不是上帝的儿子,圣经完全不可靠,我这一

9、辈子信奉耶稣,损失了什么?”学者想了一会儿,惊叹这好简单的逻辑,他回答:“女士,我想你一点损失也没有。”农村妇人又向学者说道:“谢谢你这样好的回答,我心中还有一个问题,当你死的时候,假如你发现真的有上帝,圣经是千真万确,耶稣果然是神的儿子,也有天堂和地狱存在,我想请问,你损失了什么?”学者想了很久,竟无言以对。,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其成果越加证明旧教义的过时性质,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证实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无限性及其矛盾性知识越发展,固然扩大了人的视野,但同时又发现越来越多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和偶然性。这种悖论和矛盾,从另一个角度更有力地显示了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积极意义。,混沌理论片

10、段,二、宗教的定义,以对超验者的崇拜为核心的人类社会、文化现象(1)神学(神的观念)(2)组织(教会、信仰者群体)(3)礼仪(4)道德,四、科学与宗教的对话,神奇的地球短片,(1)分离说,即认为宗教与科学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冲突,二者的研究对象、运用的思维形式、方法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其中科学是理性的产物,而宗教则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正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所云:“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关系。,(2)和谐说,认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不仅不存在对立的冲突关系,而且还是一种“和谐”的关系。现代西方神学家、宗教人士

11、多持这一观点。为了适应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新形势,西方基督教神学一改过去对待科学的立场和态度,力主协调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在牛顿的一生中,其80%以上的著作都是神学著作,总字数超过140万。牛顿和哈雷的故事。,“无限超越的圣灵,在这些细小的细节上启示他自己,而我们甚至可以用我们脆弱微小的头脑来了解。我的宗教信仰即由对他诚心的崇敬而构成的。我深深地相信有一种借难以理解的宇宙显明的、超越的理智力量的存在,这种感受构成我对神的观念。”爱因斯坦,凯普勒是基督徒,曾在神学院进修两年。他曾说:“我们天文学家是至高无上的神在大自然方面的代言人,大自然提供我们研究的机会,并非让我们自命不凡,而是为了荣耀神。”,

12、电解原理发明人法拉第(MichaelFaraday)虔信圣经,并是伦敦一教堂的兼职传道人,每周讲道多次,遗留至今的讲章有一百五十篇之多。他临终时,别人问他在想什么,他说:“我心灵很平静。”并引用圣经说:“我知道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提后一12)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卡尔文(Kelvin)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一次一个学生问他一生中最大的发现是什么,他没有说是第二定律,却说:“在我生平的发现中,最有价值的,是认识了主耶稣基督。”,化学家波义耳(RobertBoyle)在他的科学论文中再三强调,科学研究的整体目标是要显示圣经和自然规律的合理性及和谐性

13、。他本人研读原文圣经,对基督教护教学甚有研究。在美国发行的第一本印地安语圣经是由他资助出版的。,法国化学家巴斯德(LouisPasteur)是世界公认的微生物学的创始者。他发明消毒法,对人类医疗卫生,贡献极大。又在防治瘟蚕病、促进法国蚕丝业的发展立下丰功。他对上帝和福音都有坚强的信心。他说过,“如果承认上帝的存在,这一个信心实比一切宗教的神迹更为超奇,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有了这种信心,这种悟性,那便不能不对上帝下跪,肃然敬拜了。”他常在实验里,一面工作,一面祷告。,一切归之于上帝的荣耀近代数学研究的动机。,“寻找大自然的数学规律是为了研究上帝的本性和行为,以及上帝安排宇宙的方案。”开普勒,有人曾

14、经做过调查,从1901年开始到1977年,在这期间得到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当中,大部份不是基督徒就是犹太教徒,或者是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信神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那么美国还有一个统计,在信神的科学家里面,比例最高的是物理学家,那么比例最低的是生物学家。2001年的这个统计,根据盖洛普的一个统计证明美国百分之八十二的人,声明自己是基督徒,那么百分之十的人是信其它的各种宗教,只有百分之八的人声称自己是什么都不相信的,就是不信任何宗教的,也就是说美国绝大部份的人是信某种神的。,早在19世纪末,罗马教皇利奥就已要求对旧教义进行“推陈出新”的修改,要“用新的东西丰富和完善旧的东西”,

15、主张利用科学成果为宗教神学服务。,(3)冲突说,即认为宗教与科学存在着对立性的冲突关系,科学的发展必然要最终战胜并取代宗教。以罗素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受到西方无神论传统思想的影响,就坚持这一观点。,英国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在其宗教与科学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宗教与科学乃是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宗教与科学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冲突,直到最近几年为止,科学在这个冲突中总是获得胜利的。”,(4)互补说,即认为宗教与科学之间存在者功能互补型关系。当代西方许多具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大多持这一见解。他们往往借用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的概念来分析说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曾对量子力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过杰出

16、贡献的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就认为:“宗教与科学之间,绝对不可能存在任何真正的对立,因为二者之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补充。”普朗克的这种观点强调宗教与科学功能互补,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在国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历史关系。宗教与科学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们各自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呈现出不同形态和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宗教与科学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必须具体分析。切忌采取形而上学的观点,仅从某一层面作静态考究,或者只是局限于欧洲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并以此为模式来看待人类整个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这些都是不足取的,难以真正地把握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内涵。

17、,只有拓宽视野,将两者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进行透视,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方能获得全面而客观的结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验科学诞生以前,当时人们试图用神力来解释世界上所有的事件,科学孕育于神学之中;,第二个阶段始于科学的出现,此时科学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和谐融洽的,许多宗教徒热衷于科学探索,许多科学家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开普顿和牛顿等既是宗教徒也热心于科学研究;,第三个阶段,从1700年开始,整个西方进入了科学与宗教战争时期,科学与宗教相互批判和否定对方,造成二者的长期对峙;,第四个阶段则是在后现代主义出现之后,后现代科学和哲学与宗教之间开始实现新的和谐

18、,特别是在后现代宗教与后现代科学之间出现了相互宽容和理解的现象,科学认识到自己不可能解释一切,尤其是在价值和伦理道德领域,而宗教也认识到必须承认科学的价值和力量,科学与宗教相结合,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世界,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和根本性问题。,前几年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所写的久居畅销榜首的科学著作上帝的错觉及源于美国文化的分化斗争并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开来的新的运动即“智能设计论”,都是这方面的表现。,第二节、宗教与科学的互动关系,在古代时期,当宗教与科学的发展都还处于原始宗教和原始科学的萌芽状态时,尤其是当近代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时,宗教与科学是一种以同源性为特色的共

19、生型关系。,宗教与科学是如何起源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历来为宗教人类学家和文化史家所津津乐道并刻意追溯。,从早期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到本世纪以来,英国人类学派的创始人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弗雷泽的金枝以及英国人类学功能学派的鼻祖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都围绕原始文化中宗教与科学的起源与相互关系展开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卓有见识的观点。,尽管他们的见解不尽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射到古代先民的巫术文化传统之中。,根据人类学家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世界上所以的民族,都经历过未开化的原始时期和蒙昧阶段,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巫术心理和巫术活动,巫术文化构

20、成了早期人类文化的主体。因此要想追溯宗教与科学的起源及其关系问题,人们就不得不从巫术与宗教、巫术与科学的关系入手。,巫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早期。巫术,英文为magic,中文也称“做法”或“法术”。巫术是人类企图对环境或外界作可能的控制的一种行为,它是建立在某种信仰或信奉基础上,是人类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外界自然)与想象的鬼灵世界所使用手段。,巫术和巫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巫术的进行,主要通过巫来体现。巫是巫术活动的表演者和执行者。,我国古代的巫有官巫和民巫两种。官巫预测国运,预卜战争,司掌宫廷祭祀,记辑王言,编纂历史。民巫则为民间祈禳、求福、驱邪免灾,预测丰歉,医疗疾患。,巫术曾广泛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

21、功能。巫术不仅渗透于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和信仰心理的各个方面,而且深深地杂糅与先民的原始知识和实用技艺之中。,巫术既是古代先民谋求和改善衣食住行等生存条件的一种实用手段,也是面对大千世界进行精神探求的一种认知形式,巫师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比其他人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揣度神秘的大自然及其法则,进而去命令、控制自然,巫师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早期的“知识分子”。,先民的巫术活动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思想、文化的表现,与早期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交融在一起,反映了古代先民的宗教意识及知识智力的发展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巫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早的一种文化母体,而人类社会后来

22、的一切文化形态无论是宗教文化还是科学文化,都毫无例外地可以在巫术中寻找到它最初的基因。,正如英国宗教学家A罗伯逊所云:“在文明社会中有证据证明了:宗教起源于象今日原始人仍然实行的那样的部落巫术。”这一观点已为宗教人类学研究所一再证实。,他们不仅是内外科医生的直接前辈,也是自然科学各个分支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直接前辈。正是他们开始了那以后时代由其后继者们创造出如此辉煌而有益的成果的工作。”弗雷泽独具慧眼,对在后世多遭非议的巫师及其在人类科学史上的开源作用作了中肯评价。,如果说,当宗教与科学还分别处于萌芽状态,即原始宗教与原始科学的古代发展时期,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以同源性为一大特色的话,那么,近

23、代以来,当宗教发展从原始的自然宗教进入神学宗教发展阶段,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开始独立之时,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则是以双向互动为主要特征。,这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对立、彼此竞争的的互斥机制;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宗教与科学相互依托利用、互相促动的互促机制。,不可否认,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在近代以来。确实曾表现出某种对立、冲突的一面。但这种对立冲突主要集中表现在世界观、认识论领域。由于宗教与科学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诸多方面存在彼此对立的因素,进而导致宗教与科学在关于自然宇宙、生命及人类的本质、起源和演化等具体认识成果上出现严重分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冲

24、突排斥的一面,而没有注意到近代时期,在社会的这一大系统中,中国宗教与科学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另一方面。中国宗教与科学互为依托、相互促动的关系机制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上:,其一,中国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载体,曾经为中国传统科学知识的产生、积累和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国的传统科技医药养生、天文历算、堪舆地理、炼丹化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如炼制金丹的器具、鼎炉的研制推动了中国古代铸造、冶炼技术的发展。,此外,道家又根据他们的原理而行动,由此之故,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都起源于道家。”李约瑟这里所说的“道家”是广义的,包括道教在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25、,宗教作为一种庞大的社会文化载体,曾不自觉地“孕育”了科学。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西方近代科学时期的著名大师,如哥白尼、牛顿、波义耳、孟德尔等都是集宗教家与科学家于一身的人物。而在东方的中国,葛洪、陶弘景、孙思邈、李淳风、一行等也都是如此。,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其中黑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就与道教关系密切。正如李约瑟所指出的:“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意义的。,其二,中国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往往利用科学技术为其服务,这突出表现为宗教在传教活动中往往把科学技术作

26、为其传教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文化的彼此交融,这在客观上为人类科学技术的交流与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众所周知,中国道教和中国佛教都曾利用医术作为传播教义思想、吸收信徒、扩大影响的一个有力工具。而西方宗教在传人中国时,也借医传教。近代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就把翻译介绍西方近代科技知识作为其传教、扩大影响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这以一传教活动的一个最直接后果就是把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通过传教士之手引进了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曾经是科学技术的知识传播、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四、科学与宗教的对话1、科学和宗教在知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相似:(1)科学知识不那么客观(科学哲学)(

27、2)宗教知识也不那么主观(宗教哲学)2、科学的边界问题,如:(1)宇宙起源(2)量子物理学3、科学、宗教和价值,如:(1)生命伦理问题(2)环境伦理问题(生态神学)五、走向一种整全的文化,文化整合的角度当代文化的分裂:宗教、人文、科学三者关系的演变怀特海的告诫:“如果考虑到宗教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科学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未来的历史进程完全要由我们这一代人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态度决定。”科学、哲学、艺术、道德、宗教,是对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的表达和阐释,满足人类不同方面和层面的需要,未必互相排斥,可以互相补充,宗教的功能,1、为人生提供信仰支撑2、宗教和认识宇宙的关系3、道德的功能,怎

28、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1、从科学的一般描述看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科学,应该是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科学就是知识。第二,科学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识,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第三,科学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科学共同体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活动。第四,在现代社会,科学还是一种建制。第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库恩的parad

29、igm看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从波普的证伪主义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十九世纪的历史看,科学成为了时髦的语汇,一切有价值的思想都披上了科学的外衣。,我们应该对科学图腾吗?,1、科学虽然有价值,但不属于科学领域领域的研究就没有价值吗?2、人道性、伦理性是否高于科学性?3、假如马克思主义和所谓的“科学”不一致,它是否还有价值?,前共产主义者衣纳其奥斯隆,“宣称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越大,这些理论的生命就越短暂,但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将是永恒的。理论和价值之间的区别没有被充分认识,但是这种区别是根本性的。依靠一套理论,一个人可以创建一个学派;但是依靠一套价值,一个人可以创建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种共同生活的新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