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质量检测(四)种群 群落 浙科版必修3.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2425806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4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质量检测(四)种群 群落 浙科版必修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质量检测(四)种群 群落 浙科版必修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质量检测(四)种群 群落 浙科版必修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质量检测(四)种群 群落 浙科版必修3.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章末质量检测(四章末质量检测(四) ) 种群种群 群落群落(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湖泊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稻田中所有的稗草是一个种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年龄结构和性比率决定种群密度大小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CB D解析:选 D“鱼可包含许多鱼种群;“牛”也包含许多牛种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2对某地新引入的一种鸟在第 17 年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生出率死亡率)/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年份第 1年第 2年第 3年2.81

2、第 4年3.67第 5年2.94第 6年1。65第 7年0.03增长速率0。661。54下列对该鸟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B种群的数量呈“J形增长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D第 34 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解析:选 C由题中表格可知,第 14 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第 4 年时达到最大,第 57 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加。由此可判断,17 年内,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且种群的数量呈“S”形增长;第 4 年时该种群数量为K/2,第 7 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慢,该种群数量接近K值(环境容纳量),故在被调查的

3、这 7 年中,第 7 年种内斗争最激烈,其中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3根据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龄(岁)甲(百万)乙(百万)70606950594049303920291019091。92.73.86。59。713.817.429。717。815.421。638.439.636。237.638.4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解析:选 B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小

4、,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属于增长型;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所占比例相当,因而属于稳定型。4。 右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 .现围绕描述正确的是()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结构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数量达到K/2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解析:选 C种群的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发生改变,种群数量最大值是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K值前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到达K值,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为稳定型;鱼群的捕捞应在大于K/2 时进行,且剩余量应维持在K

5、/2.5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是恒定不变的此曲线的下列A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B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C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D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解析:选 C甲图中,幼年个体数量较多,老年个体数量较少,这种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在t1时期,种群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最大.6。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出生率如图中,则在哪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AaCc Bb Dd一时期 此种群 的解析:选

6、C在图中曲线、分别代表出生率、死亡率 ,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7南海某岛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下图是该岛上人口数量的变化曲线,对该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在M年内人口数量的增长呈“S形曲线B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C整条曲线说明人类的增长曲线不符合自然界种群的增长曲线D随着时间的延长,岛上人口的数量一定会超过N线的限制解析:选 BM年内人口数量的增长呈“J形曲线。N线是该环境所承受的最大数量值,此数值时,环境阻力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人类的增长曲线符合自然界种群的增长曲线。随着时间的延长,岛上

7、人口的数量不会超过N线的限制.8下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原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至平衡D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解析:选 B人类的活动能够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因而能够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图中所示的演替过程中有一定的土壤、植被基础,故应属于次生演替;在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增多至平衡 ;人类的采伐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9.右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

8、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 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解析:选 BK值的增加只能是环境变得更加优越或生物个体的适应能力更强造成的。10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形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形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S”形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形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变为K2.导致K1变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解析:选 B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

9、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同时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从而使种群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表现出“S”形增长曲线 .故“S”形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11科学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A种群密度为 4 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B提高氮元素的供应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C欧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解析

10、:选 D甜菜主要以根为可利用部分,种群密度为 6 左右时,产量最高;密度过高时玉米籽粒产量将会下降。曲线显示种群密度明显影响欧防风草根的产量和品质。1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B研究种群“S”形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C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D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不适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解析:选 D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在渔牧养殖生产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 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黑光灯是夜间用来诱杀昆虫,而不能

11、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蚜虫、跳蝻体型微小,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围小,不适于用标志重捕调查其种群密度.13.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右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a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结构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 形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 形增长解析:选 B0a年,值等于 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ab年及b之后的一段时间,值小于 1,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结构是衰退型;cd年,值大于 1 且保持恒定,种群数量呈指数式增加,种群呈“J形增14。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

12、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叙述错误的是()Ad 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 b 点以下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老鼠的数量将会很快恢复D种群的K值时固定不变的解析:选 DK是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可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便会在K值上下波动.15假设鲤鱼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KN)/KS10。90S20。75S30。50S40.25S50。10长。线 。 下 列有 关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 S4点之后B在 S3时捕捞鲤鱼最易获得最大日捕获量C渔业捕捞后需

13、控制剩余量在 S3点D在 S1时,鲤鱼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解析:选 C由题表知,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种群增长最快时为(KN)/K0.5,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曲线上的点是 S3。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 S3点之前。16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做是一个()A种群C生物圈 B群落 D生态环境解析:选 B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题中所述的是一个水池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1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C湿度

14、、温度 B温度、光照 D光照、食物解析:选 D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在森林生态系统更加明显.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阳光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18下列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贫乏的是()A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 B荒漠 D温带落叶阔叶林解析:选 B荒漠中年降雨量少,水分蒸发量大,生物种类与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相比最为贫乏.19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微生物C穴居动物 B苔藓植物 D落叶和土壤解析:选 D落叶和土壤不属于生物成分.20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

15、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 c 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B在 b 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 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解析:选 D由图甲可以看出:b 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速率最大;d 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结构,而 c 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此时种群仍表现为数量增加。在 b 点时开始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在 d 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此

16、外,迁入率、迁出率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21【加试题】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 mm2 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 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 0.1 mm,那么 10 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A5。21034 B3.2510 D3。25103345C5.210解析:选 B2 mm2 mm0.1 mm0。4 mm ,即每 0。4 mm 的培养液中平均有 13 个酵母菌,那么 10 mL(10 mm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

17、约为:1310 0。43.2510 。22。【加试题】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 A、B、C 三组实验。定期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为 a、b、c,见图。关于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 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 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 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少4345的动态变化,对不同培养液变化曲线依次()解析:选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因 b 组的种群数量增加的最快,所以 b 组的温度最适宜。由三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知:该

18、实验可能是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因三组微生物的最大数量不同,所以环境的容纳量不同 ,b 组的环境容纳量大。因能量影响微生物的繁殖,三个组的微生物数量变化与其营养供给情况有关,c 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自然个体数量最少。23【加试题】有人在研究鼠类数量急剧下降时,发现死鼠不是病原体所致,鼠尸的共同特点是 :低血糖、肝脏萎缩、脂肪沉积、肾上腺肥大、淋巴组织退化等。这种调节属于()A外源性调节C内分泌调节 B领域行为调节 D气候调节解析:选 C当种群密度过大时 ,由于社会压力加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内分泌失调,导致鼠的死亡.24【加试题】下列与顶极群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现存

19、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B一般情况下形成何类顶极群落取决于气候条件C当群落演替达到顶极群落平衡点时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D顶极群落仍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即使没有外力干扰也不能永远保持原状解析:选 D当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将不再继续进行,此时只要无外力干扰,群落永远保持原状。25【加试题】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后来又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现今人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含有有机质和种子或繁殖体),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工造林。以下相关推断错误的是()A在人类的参与下,荒漠演替成人工林的过程为原生演

20、替B在群落演替的最初过程中,植物的物种数逐渐增加C人类的开垦活动或者治理活动使该地区群落演替的速度变快,演替的方向发生改变D演替过程中,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解析:选 A由题可知,该荒漠中含有有机质和种子或繁殖体,因此其演替成人工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该荒漠演替为人工林的最初过程中,乔木等植物的出现使得植物的物种数逐渐增加;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或者方向;演替过程中,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转化为无机物,增加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条件.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5 分)右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内的增长图,请据图回答:曲 线 模 式(1)若

21、在不受限制的环境下增长,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应是_;“不受限制的环境”的含义是_.若在自然环境中,由于环境的阻力,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为_。(2)若研究的种群为一草原牧场的羊群,则此羊群的最大放牧量不应超过_。(3 ) 从 种 群 内 部 分 析 , 自 然 种 群 数 量 达 到 稳 定 状 态 的 原 因 是_。解析:在食物、生活空间充裕,无天敌等理想条件下 ,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若在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呈“S”形曲线增长。草原牧场的最大放牧量不应超过K值(环境容纳量).答案:(1)a食物、生活空间充裕,无敌害,无疾病等b(2)600 只(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对平衡27(8 分)下

22、图为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据图回答:(1)夏天 ,一个层次性较好的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_、斜温层、静水层、_等 4 层。(2)浮游植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_,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_.(3)在冬、夏等不同季节,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动、植物种类,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_、_和_的垂直分布决定的。这些生态因子在垂直分布上的层次越多,水生群落所包含的_也就越多。解析:据图可知,一个层次性较好的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和底泥层等 4 层。浮游植物都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其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表水层,而动植物遗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

23、发生在底泥层 ,因底泥层含有大量的微生物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的垂直分布决定的。答案:(1)表水层底泥层(2)表水层底泥层(3)光温度含氧量生物种类28(10 分)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事例 1:如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植物的积累量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植物的积累量。事例 2: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 1965 年为 25。7,1974 年关系,图中的为 18。7%,1981 年仅为 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事例 3:云南昆明滇池中水葫芦(又名凤眼蓝、凤眼莲,为水生

24、直立和漂浮草本植物,繁殖迅速)疯狂扩散,覆盖水面,遮住阳光,耗去水中氧,使许多鱼类死亡 .加之蓝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滇池部分水域水质黏稠,发黑发臭。(1)放牧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 _,研究者发现,适当放牧能 _(填“促进或“抑制”)牧草生长,该草原的最适宜放牧量应为图中_点所对应的放牧量。(2) 如 果 该 草 原 生 态 系 统 的 放 牧 量 长 期 在 C 点 以 后 , 会 造 成 怎 样 的 后 果 ?_。(3 ) 你 认 为 在 草 原 地 区 , 从 草 原 群 落 的 演 替 出 发 , 应 如 何 合 理 利 用 草原?_.(4)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会导致现有群落的

25、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_.(5)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生活在滇池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其 中 全 部 的 水 葫 芦 构 成 一 个 _ 。 通 过 上 述 例 子 说 明 生 物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是_。解析:根据事例 1 的图示可知,适当放牧能提高植物的积累量,即可促进牧草生长,A 点植物的积累量最大,故该草原的最适宜放牧量应为 A 点所对应的放牧量。C 点植物的积累量为0,故放牧量长期在 C 点会使草原退化,严重时可导致草原沙漠化.要想防止草原退化,就要适度放牧.根据事例 3 可知,水葫芦与其他水生植物的关系是竞争.答案:(1)次生演替促进A(2)草原退化,严重时可导致草原

26、沙漠化(3)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牧量,做到合理放牧(4)过度放牧,乱采滥伐、盲目引入外来物种等(5)竞争群落种群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9【加试题】(12 分)下图为种群的两种存活曲线,请回答:(1)如果类型是养牛场的牛群 ,则表示牧场经营很正常,它属于 _型,其特点是_个体很多,而_个体很少,则种群的_会越来越大。(2)如果类型是养鸡场的鸡群 ,则表示这个鸡场已陷入危机,经营者必须采取的措施是:留下_鸡,处理_鸡;要保持_多,_少的性别比例;购入或孵化出大量 _加以良好的_,使它们有很高的 _,让衰退型转化为_。解析:该题中,类型存活曲线符合上述的第一种情况:存活

27、曲线呈凸型 .在养牛场的牛群中,幼牛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所以是增长型。而类型存活曲线表明幼年、成年的鸡少,是衰退型,所以要加强管理,使其成为增长型,才能使鸡场维持下去。答案:(1)增长幼年老年密度(2)幼年、成年老年雌雄幼年鸡饲养条件成活率增长型30【加试题】(15 分)生物种群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种群自动调控的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由图解可看出,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阻力将随之 _;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_。(2)若图解表示某村镇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解可以看出 :灭鼠时只采用鼠药、鼠夹等杀死老鼠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原有

28、的数量 .请结合图解解释原因,并提出完善的措施。_.(3)种群是一个_系统,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 _而变化的,这就是所谓的_,它是由_和_的变化以及_的改变引起的。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_因素和_因素两大类。(4)下列两图中的甲图表示绵羊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t2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_。请在乙图中绘制绵羊进入该岛屿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解析:(1)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阻力将加大。( 2)降低种群数量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小环境容纳量,简单的灭鼠可能导致种群发展阻力减小 ,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的局面发生。(3)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 ,其个体数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其种

29、群数量可受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的调节.(4)种群数量达K值后,可因食物、空间及其他因素制约而停止增长。绘制种群增长速率曲线时,应注意t1为钟形曲线顶点,t2t3增长速率为 0.答案:(1)增大出生率、死亡率(2)减小环境容纳量是降低种群数量最根本的途径.简单的灭鼠并不能降低环境容纳量,杀死一批老鼠后,种群发展的环境阻力减小,出生率增大(或上升 ),死亡率减小(或降低),老鼠的数量很快会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若要达到较好的灭鼠效果,就应严密储粮,保护老鼠天敌,清除垃圾,以使老鼠的环境阻力增大(3)动态时间种群数量波动出生率死亡率环境条件外源性内源性(4)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如图尊敬的读者:

30、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