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241844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7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合福铁路闽赣段(DK681+995-DK698+384)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精调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明确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1.准备各里程的坐标文件和现场测量并经过偏差计算后的轨道基准点三维坐标软件。2.精调施工前应对精调段的CP网及基准点进行复测检核,并经过设计院CP网评估合格,确认无

2、误后方可开始精调施工。3.精调施工前对精调测量系统进行相关的调试检校,确保测量系统的正常工作。4.根据精调长度准备足够的作业机具。5.对精调测量人员及调整轨排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熟悉作业程序及操作要点。3.技术要求1.精调采用的全站仪需具备自由设站功能,精度为1秒,1mm+1ppm。2.精调施工前对个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3.定期对精调标准架进行检校。4.相邻轨道基准点相对精度应满足平面00.2mm,高程00.1mm。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轨排精调在粗调之后进行,其施工程序为:数据计算及准备精调仪器测试仪器建站测量轨排调整4.2工艺流程合格合格施工准备轨排检查C

3、P棱镜安装全站仪自由设站通信连接工作距离确定轨排整理轨排精调设站精调检核全站仪移站站问补偿轨道检测小车组装不合格不合格轨排精调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轨排所有螺杆调节器和扣件进行检查,确保螺杆调节器内侧的螺钉拧紧,螺杆与钢筋之间有足够间隙,扣件弹条与轨距挡板密贴。清扫钢轨踏面和内侧的杂物,特别是粘粘在钢轨上的混凝土和粘稠状油渍一定要清理干净,避免对测量产生影响。5.2全站仪设站首次使用应正倒镜检查全站仪水平角和竖直角偏差,如果超过3秒,在气象条件好的情况下进行组合校准及水平轴倾角误差校准;检查全站仪ATR照准是否准确,全站仪打开ATR的测角偏差应小于3秒;并对仪器气压温度进行改正。

4、轨排精调应依据CPIII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来进行调整,全站仪建站应采用自由设站后方交会,设站交会点不少于4对(8个)CPIII点。全站仪设站剔除残差超限点时,应保留与调整段同向的控制点。自由设站点精度要求X0.7mmY0.7mmZ0.7mm定向精度2注:连续桥、特殊孔跨桥自由设站点精度可放宽至1.0mm完成自由设站后, CP控制点的坐标不符值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当CP点坐标不符值x、y大于下表的规定时,该CP点不应参与平差计算。每一测站参与平差计算的CP控制点不应少于6个。CP控制点坐标不符值限差要求X2mmY2mmZ2mm使用8个CP控制点进行自由设站,设站精度不满足要求时,

5、可纳入精调前进方向远方的一对CP控制点重新进行计算,站点前后必须有一个60m以上的控制点参与设站。全站仪设站位置应选在待调轨道线路中线,且与最近处CP点距离不宜小于15m。5.3安装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设站的同时组装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将其各部件从存储箱中取出放在稳固的钢轨上进行组装。Ambger GRP 轨检小车1.组装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时,注意螺丝一定要拧紧,不然会因为其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影响测量结果。该过程需要2个技术人员操作,轨距传感器一侧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轨距传感器。2.校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超高传感器在稳固的钢轨上根据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校准软件的提示,正反两次对轨道同一位置进行测量

6、。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每天开始测量前都应校准一次,如遇气温变化迅速,可再次校准;校准后可在同一点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进行正反两次测量,两次偏差值应在0.3mm以内,否则应重新进行校准。精调小车校准及正负方向确定5.4全站仪与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通信连接检查全站仪与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通信,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控制全站仪对准小车上的棱镜,确认通信成功后也可人为进行对准操作,通信连接后关闭全站仪强力搜索,并锁定棱镜。5.5工作距离确定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推离到距全站仪70m处,测量检核全站仪与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的协同工作状况。进入施工模式,看偏差数据是否稳定,如果数据变化范围超过1mm,则缩短轨道几何

7、状态测量仪与全站仪的距离,找到相对稳定的距离,根据此距离重新对全站仪进行设站。5.6轨排整理如轨排粗调精度低,应先对轨排进行整理。快速测量整个设站测量区间,对偏差大于5mm的点,采用前后多个点进行调整,避免单点调整,将整个轨排的平面和高程偏差调整到2mm以内。5.7轨排精调1.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推至待调螺杆支撑处,等其停稳、数据稳定后查看该处偏差;2.根据检测数据使用螺杆调节器尽可能将偏差调整到0。逐一测量螺杆调节器处的平面和高程偏差并进行调整。3.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应由远及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进行测量工作。因为随工作时间的增加,全站仪因为马达驱动和环境变化等原因,精度在逐渐降低,而测距的精度

8、随着距离的缩短在提高。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工作时,应尽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4.测量时要实时关注偏差值,如果存在明显异常,则需及时分析原因。5.8全站仪移站1.全站仪移站前,必须用全站仪测量设站所用的一个CPIII控制点进行设站检核,以保证此次设站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发现异常时必须重新设站,并对该站所测量过的区域进行重新复核测量。2.将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停在当前设站区间的最后一对螺杆调节器位置,将其偏差尽可能调整到0并采集数据,在下一站开始测量前不要移动轨道检测小车。3.将全站仪搬至下一设站点位置进行设站,下一循环施工时,测量应伸入上一循环不少于6.5m 轨排(或10块轨枕)的距离,保证钢轨的平顺。

9、检核设站后,在上一站最后一个点处查看偏差数据,如果小于2mm则再次采集数据,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会将偏差存入软件并自动开始交叠补偿;对没有补偿功能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可人工按1mm/10m补偿量进行换算调整。偏差大于2mm,则需要重新设站。5.9站间补偿1.自动补偿将轨检小车停在当前设站区间的最后一对螺杆调节器上,将其偏差尽可能调整到0,在下一站开始测量前不要移动轨检小车;全站仪搬站并重新设站,在上一站最后一个点处再次采集数据,软件将自动开始进行交叠补偿2.人工补偿如果搬站测量意外中断或隔天进行测量,需人为控制交叠补偿;具体做法是:在已经精调到位的轨道上重复测量3个点,确认补偿量,然后在下一区间

10、进行补偿,补偿距离不应小于a*10000 ,在此距离内逐步将测得的偏差值减小到05.10二次精调道床混凝土施工前要再次对轨排进行检核与精调,对超限的地方及时进行测量调整,最后采集道床混凝土施工段数据,以备后续轨道状态分析。5.11验收标准轨排精调后,轨道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轨顶高程与设计高程允许偏差:2 mm; 2.轨道中线与设计中线允许偏差:2 mm;紧靠站台为:02mm;3.无砟轨道静态平顺度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无砟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表(mm)项目幅值(mm)设计速度高低轨向水平扭曲(基长6.5m)轨距200v350km/h22121弦长(m)10 m4.精调时间和浇

11、注时间差超过12小时,或气温迅速升高或降低15时,需要对轨排进行再次精调。5.在双块式无砟轨道工具轨转移至下一工作面之前,应完成无砟轨道轨排检测工作。6.轨排检测应采用全站仪+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以连续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步长宜为1个轨枕间距。7.全站仪建站应采用自由设站后方交会,设站交会点不少于4对(8个)CPIII点。全站仪设站精度(XYZ三个方向的残差)应不大于1mm。8.轨排检测主要测量线路中线、轨面高程、测点里程、坐标、轨距、水平、高低、扭曲。应符合下标规定无砟轨道轨排检测允许偏差表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1轨距1mm,变化率不得大于1.52水平1mm3轨向2mm/10m弦4高低2mm/10

12、m弦5轨枕间距5mm6线间距0,+10mm6人员及设备配置6.1劳动力组织方式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施工人员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单个作业区段人员配置见表。6.2人员配置无砟轨道测量人员包括工程师1人、助工1人、测工7人,轨排精调操作人员12员。7材料要求本作业均为精密仪器及小型工作设备,无其他材料。精调仪器需定期进行检校,检校合格后才能适用。8设备机具配置轨道精调小车(安伯格Amberg精调小车、Sinning GEDO精调小车)、全站仪(徕卡TCRP1201+)、光学水准仪、电子道尺、空盒气压计、轨温计、扭矩扳手、双头调节扳手、六角扳手、检轨尺。序

13、号仪器和设备名称数量仪器编号检/校有效日期备 注1TCA1201+1台2638762012.6.52013.6.42TS06-21台13238402012.3.122013.3.113DNA03电子水准仪1台3388312012.3.122013.3.119质量控制及检验9.1准备工作检查内业仔细核对设计数据(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检核无误输入到计算机中,对控制点进行检核,确保控制点(平面坐标和高程)正确无误,检查控制点是否被破坏,螺杆调节器的功能与润滑,扳手操作正常,全站仪和精调机仪器正常.9.2测量误差控制措施选用高精度全站仪,并定期检定,测量时棱镜要对准全站仪,采集数据时小车要停稳,全

14、站仪建议采用精确模式,测量时尽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恶劣天气条件下禁止作业,一般中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也要避免测量作业.小车棱镜应高于轨面一定距离利用小车对轨道进行精调时,需要反复对轨道调整3次或以上。目标距离对无碴轨道测量控制在60-80米,测量条件较差时,进行测量或者根据具体环境缩短目标距(5060m)。全站仪设站的位置应靠近线路中心,而不是在两侧控制点的外侧. 每个测量区间全站仪自由设站时需要8个控制点,下一区间设站时至少要包括4个上一区间精调中用到的控制点,以保证轨道线形的平顺性。与轨检小车同向的控制点自由设站计算时起用要谨慎,全站仪进行设站之前要首先适应环境温度,利用温度计测量出每天

15、的温度和对全站仪进行改正。全站仪采用后方交会的方法进行设站。为了确保全站仪得设站精度,建议使用8个后视点,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至少应使用6个控制点。测站中误差限差:东坐标:1mm 北坐标:1mm 高程:1mm 方向:29.3精调作业期间注意事项精调过程中,移动棱镜时要始终面向全站仪,在棱镜移动过程中,全站仪与棱镜之间不得有阻碍物; 轨排架精调时,无关车辆不得进入工作区域(全站仪前、后30 m),龙门吊也要避免靠近,尽量减少人员车辆移动对测量仪器的影响。另外精调时除测量人员外,任何人员都不得站在轨排架上。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轨排架轨面的清洁; 如果因粗调的精度不够,造成精调时轨排架的每一对

16、可调节点的调整量都很大,在调整过程中必须把鱼尾夹板拆掉,以免造成轨排架的扭曲; 在精调过程中,由于轨排架由鱼尾夹板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在轨排架的调整时要对连续的23榀轨排架进行联测,即调整完一榀轨排架后,要对与其连接已经调整过的轨排架进行复核检测,检测已经调整过的轨排架是否受到影响,如有影响则需要再进行微调; 在精调的设站过程中,全站仪所观测的8个CP点要全部满足不超限要求,如有特殊情况需舍去一个点,优先选择仪器后方的点,但必须保证有7个CP点完全合格,否则需要重新设站,到满足要求为止; 在精调过程中,除去要考虑使轨排架的3对可调节点均达到验标的指标要求外,还要考虑轨排架的两股钢轨的水

17、平平顺性和高程平顺性,以保证10 m弦(曲线正矢)的验标要求,避免出现三角坑; 在精调时,每个设站点都做一个标记,以便于轨排架复测时,仪器仍在原设站点附近设站,以保证测量精度; 在粗调和精调的设站过程中,要尽量使全站仪和棱镜在同一水平线上,仪器尽量架设低,以减小因三角高程的高差计算带来的误差。9.4精调作业后的检查工作轨枕精调完成后不允许再有人为的干扰,否在有可能需重新进行精调;如果浇筑混凝土之前对轨排位置有任何疑问,应及时通知测量人员,并对轨道进行随机复测;最终精调和浇注的时间差超过12小时,需要重新复测气温迅速升高或降低15度时,需要重新复测;轨排受到任何不允许的外力干扰,需要重新复测.10安全及环保要求1.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证件。2.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提醒作业人员操作时注意底座台阶、小型机具及限位装置等磕绊。3.定期对机具进行检查,防止机具滑丝造成人员受伤,其次操作人员之前传递工具严禁抛掷,以防伤人。4.加强对设备的管理,非精调人员严禁触摸操作仪器设备,避免系统设置及数据被非法更改而致使精调系统出现非正常系统误差。同时,即时备份精调的数据文件,防止由于系统瘫痪而使数据丢失。5.所有仪器轻拿轻放,精密仪器放置在室内,派专人看管,建立仪器进场台帐。6.各种废弃物集中堆放、丢弃,防止对周围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