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2181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2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pdf(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农业学报Acta Agricuhurae Zhejiangensis,2016,28(2):352360 http:wwwzjnyxbcn樊高源,杨俊孝,胡娟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6,28(2):352360DOI:103969jissn1004152420160228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樊高源,杨俊孝+,胡 娟(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摘要:对新疆1996-2013年农业生产5大碳源碳排放及种植业碳汇进行测算,从时间、空间、结构3方面分析其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在农业净碳排放的基础上,构建净

2、碳排放压力指数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压力变动趋势。研究表明,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在总量上呈“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上保持下降;在区域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喀什地区碳排放量最高,是克拉玛依市的72倍;从结构特征看,牲畜养殖、农用物资、农业活动占碳排放源的96以上。牲畜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农业活动、农用物资碳排放呈明显增长趋势。碳汇总量增加较为迅速,农业生产净碳排放量整体保持下降趋势。净碳排放量大致分为“持平一下降”两个阶段变化特征。由净碳排放压力指数看出,新疆农业碳排放压力呈逐年递减状态。由此可知,要根据新疆实际合理适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宏观布

3、局,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路线;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回收利用强度。关键词:农业碳排放;农业净碳排放;时空差异;结构差异;碳排放压力指数;新疆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24(2016)02-0352-09Stud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rbon emissions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et carbonemissions pressure in XinjiangFAN Gaoyuan,YANG Junxiao+,HU Juan(School of Manage

4、ment,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Abstract: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sequestration in Xinjiang from 1996 to 2013 were calculated,an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ime,space and structure were analyzedin this paper

5、On the basis of net carbon emissions,carbon emissions pressure index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tendency of net carbon emissions pressure in Xinjia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tendency in Xinjiang was showed as“updownup”,and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was g

6、enerally declinedThere was obvious difference in carbon emission in different regions,and the highest carbon emission was observed inKeshi,which was 72 times of that in KaramayFrom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livestock farming,agricultural materials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ccounted for more t

7、han 96of carbon emissionsThe carbon emissions of livestockshowed a downward tendency,while carbon emissions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agricultural materials showed a signif-ieantly increasing tendencyTh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sinks increased rapidly,and the net carbon emissions of ag打一cultural pro

8、duction was maintained a downward tendencyNet carbon emission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f“flat-declining”From the net carbon emissions pressure indexthe net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pressure was收稿日期:2015-08-03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资助项目(XJAUCXYYJS20141005)作者简介:樊高源(1989一),男,河南信阳人,在读硕士研

9、究生,主要从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E-mail:xndfgy126corn十通信作者,杨俊孝,E-mail:yjx6436sohucom万方数据樊高源,等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 353decreased year by year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in Xinjiang should be adjusted reasonably and time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and the agricultural modern

10、ization should be acceleratedThe dif-ferentiate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oute should be developed from the macro layout point of viewThe ecological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should be strengthened,and the recycling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materials were improvedKey words:a

11、gcultural emissions;agricuhural net carbon emissions;temporal and spatial disparities;structuraldifferences;carbon pressure index;Xinjiang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发展要转变粗放经营向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研究指出,我国农业碳排放约占碳排放总量的17,农业碳排放量已成为仅次于工业碳排放量的重要影响因素J。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区,以5的绿洲上地承载了95以上的人口和80以上的社会财富,生态环境压力十分严峻。绿洲农业在

12、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其农业碳排放进行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趋势,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内部产业布局以及农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关于农业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农业碳排放源及其测算。如Woomer等。2 o通过研究塞内加尔土地利用变化及碳贮存,发现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农业碳排放的重要囚素;Jane等。3 o研究美国农业生产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得出生产活动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Tasman通过多国农业碳排放研究,并得出生产方式不同是导致农业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差异化的主要因素H o;董红敏等o对中国农业活动产生的CH。和N:O研究得出由农业

13、活动产生的CH。和N:O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5015和9247,农业源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田云等b o在对中国农业碳源碳汇测算上分析了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并指出我国农业碳排放的“上升一下降一上升”三阶段变化特征。(2)农业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田云等6。o基于农地利用6个方面主要碳源,对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通过Kaya恒等式对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解,得出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对碳排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吴贤荣等o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法与To-bit模型对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李国志等。9 J、胡向东等。1 0。分别就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中国畜

14、禽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研究上,李立等运用脱钩理论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区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并得出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受经济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李波等-l卜131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分析了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农业碳排放减排研究。Paustian等。1 4I、Metcalf等1 5。研究认为,通过改变农作物栽种的密度、对氮肥减少使用量及提高利用效率,可减少农业碳排放;Ronald等纠认为,通过植树造林,改变燃料利用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碳排放;Murrayl 17j、Devarajan等1 8。

15、认为,通过农业税费及补贴价格有利于减少农业的碳排放;章永松等引就农业源气体排放及减排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减少农业碳排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彭华等20。就农户稻田施肥方式对碳汇作用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张新民等2川研究指出,农业碳减排是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并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较多集中在农业作为碳排放源及其测算、农业碳排放减排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且大多从时问序列角度对农业碳排放进行研究,较少结合农业生产碳汇。本文拟通过构建农业生产碳源碳汇模型,从时间、空间、结构3个方面对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净碳排放测算的基础上,构建净碳排放压力指数分析其净碳排放压力变化趋势

1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 农业生产碳排放量测算方法根据全碳分析原理盈3,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万方数据浙江农业学报第28卷第2期中各种农业活动都会产生碳排放,但考虑到农业生产中有些影响因子难以具体测度,而林地、草地对农业碳活动的影响较为同定,为了更强烈的反应出碳排放受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本文在研究之中不予选取。因之在测算中仅考虑以下五种凶素:农用物资碳排放(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活动碳排放(灌溉、翻耕、农用柴油)、土壤N,0排放、水稻生长中CH。等温室气体排放、动物肠表1不同碳源碳排放系数Table l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of different carb

17、on SOUlCeS胃发酵及排泄物释放的CH。,N,0等排放。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公式为:E=E。=Ti6。 (1)式中,E为农业碳排放总量,E,为各种碳源的碳排放量,t为各种碳源的总量,占。为碳排放源净碳量的折算系数,具体排放系数见表1。12农业生产碳汇量测算方法碳源 碳排放系数 参考来源 碳源 肠道发酵 粪便排放 参考来源(kg Ca一。) (kg Ca一。)化肥 o 895 6(kg Ckg“) 2223j 牛 54 lO00 120 25农药4 934 1(kg C-kg1) 23 马 18 164 139 25农膜 518(kg Ckg。1) 24 驴 10 090 】39 25柴油0

18、592 7(kg Ckg。1) 22,25 骡 10 0 90 139 25翻耕 3126(kg Chm) 26 骆驼46 1 92 139 25灌溉 26648(kg Chm。) 22,27 猪 1 400 053 25水稻 715911(kg Chm。) 2829 羊 5 0 16 033 25秸秆燃烧0423(kg Chm。2) 3031本文结合新疆实际以及数据可获取性,选取新疆种植业中的11种主要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中的平均播种面积在新疆历年总播种面积的87以上,对计算整个种植业的碳汇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凶此农作物碳汇量计算公式为:c=c。=C:Dw。=C。(1一r)日。 (2)公式(

19、2)巾,C为农作物碳汇总量;C。为第i种农作物合成单位有机物质时碳吸收量;Dw。为第i类农作物生物产量;r代表作物经济产量中的含水量;日,为作物经济系数。文中经济作物碳吸收率、含水量及经济系数可参考王修兰一2。以及韩召迎等。33。研究的相关文献。13数据来源及处理文中农药、农用薄膜、农用柴油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翻耕、灌溉、化肥、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自于新疆统计年鉴(1997-2014)及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4)。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用柴油等均为当年实际使用量,翻耕采用农作物播种面积代替,牲畜以年末存栏量为参考。2 新疆农业碳排放时空变化分析21

20、 农业碳排放时序变化特征根据前文公式(1)得出各碳源碳排放量及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从表2中得知,碳排放量呈“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但总体上保持持续上升趋势,且年均递增率在21l左右。从1996年1 03635万t升至2006年的1 43594万t,在2008年后开始呈现出递增期,并在2013年达到147780万t。碳排放总量环比增速呈波动性变化,但在2008年环比下降1870,可能的主要原因是第2次全国土地大调查造成的土地结构大幅调整导致耕地面积数量变动较大。从碳排放强度来看,其走势在总体上保持着下降趋势,年均递增率为一100,最直观的解释是新疆持续性的废弃土地的开发复垦促进耕地面积的增加,

21、以及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造成的种植业播种面积的增加,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单位面积土地碳排放下降。从碳排放强度环比增速来看,农业碳排放环比增速在2005年以前较为稳定,之后波动较大,并在2008年出现大幅下降,之后万方数据樊高源,等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表2农业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变化Table 2 Total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emission intensity渐趋平缓回升阶段。22农业碳排放区域差异性新疆地域广阔,土地利用类型复杂,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进行比较分析

22、,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碳减排措施。为此,本文对新疆2013年14地(州、市)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由表3知,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量空间差异性十分明显,碳排放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南疆和北疆,而东疆农业碳排放相对较低。14地州市中碳排放量超过100万t以上的有喀什地区、伊犁州直、阿克苏地区、昌吉州和塔城地区,占新疆整个农业生产碳排放量的6696,其中喀什地区2013年的农业生产碳排放量达26454万t,占全疆碳排放量的1986,是克拉玛依市的72倍。而碳排放量在50万100万t的为和田地区、巴音郭楞州、阿勒泰地区和博尔塔拉州,这四地州占全疆农业碳排放总量的2611;碳排放量低于50万t的是克孜

23、勒苏州、哈密地区、乌鲁木齐市、吐鲁番以及克拉玛依市,这五地(州、市)仅占全部表3新疆14地(州、市)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2013)Table 3 The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 14 regions(state,city)of Xinjiang(2013)1)因分地区计算,各地区统计数据差异性对碳排放总量核算造成一定影响。万方数据356 浙江农业学报第28卷第2期碳排放总量的693,其中克拉玛依市所占比重仅为028。各地(州、市)5大碳源中牲畜碳排放为主要影响因素,占伞部碳源的平均值达到6222,其次为农用物资、农业活动等因素。其中吐鲁番地区农用物资、

24、农业活动碳排放分别占该地区碳排放总量的5090和3657,农用物资和农业活动碳排放合计是其畜牧碳排放量的1396倍之多,畜牧养殖对农业碳排放影响微小;而博尔塔拉州、克孜勒苏州、和田地区及伊犁州直、阿勒泰地区等畜牧碳排放占较大比重,均达75以上,畜牧活动对农业碳排放影响较为明显。究其原因,各地州市由于农业生产区域差异性的存在,以及资源禀赋、耕地总量、农业产业结构不同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对碳源总量产生不同效应。从碳排放强度看,吐鲁番地区碳排放强度最低为1 41225 kghm,克孜勒苏州碳排放强度达到5 69325 kghm,是吐鲁番地区的4倍之多。受农业播种面积差异性影响,一些地区碳排放

25、总量虽然较大,但碳排放强度却相对较低,如喀什、阿克苏等地区;而克孜勒苏、博尔塔拉等地区碳源总量虽不高,但碳排放强度却分别达到5 69325和5 00565 kghm。碳排放强度一方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碳减排的压力状况,其值越小,压力越小,反之越大。因此,从碳减排压力程度看,克孜勒苏和博尔塔拉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而吐鲁番地区碳减排压力最小。23农业碳排放结构差异性由表4可知,在所有引起碳排放增长的因素中,牲畜肠胃及排泄物平均排放最大,占全部碳排放的6200;其次为农业活动(1822)、农用物资(1662)、土壤N:0(276)和稻田CH。(040)。而牲畜肠胃发酵及排泄物碳排放自2006年出现下降

26、波动较大,但仍为影响碳排放总量的最主要因素。作为全国重要的畜牧大区,伴随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牧区牧民向城镇大量转移,造成牲畜养殖总量减少而影响牲畜碳排放持续上丁f的趋势。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灌溉、翻耕、秸秆燃烧以及农用物资化肥农药农膜的利用是引起农业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从其增长指数来看,农用塑料薄膜年均增长最快,达到679,其次为化肥(585)、柴油(490)、土壤N,O排放(428)等,这同时反映了新疆农业生产中土壤贫瘠、农业高度机械化、农作物种植的表4农业生产不同碳源碳排放量(104 t)Table 4 Carbon emission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i

27、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1 04 t)199619971998J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6922 5 577503 6 347665 6127016 6337088 6717460 62275 50 5688127 5988882 6079652 71910570 7 68117 80 81813335 906139 96 89515007 89816460 92517258 95418200 9793506406847484564456554245016514854726

28、005666373 2187568I99884394789726107052033233523,832288235327322371263227092875293429 933396353236934007427345877572775679 5181698246836281388129827985398863923599 69105 25108,3311218114061174596329977102 49105 661059310641108731084811L 6611654131491373614182147241487615578160 57162 9411811235135】126

29、123l1337141512751295139815 57164315631744175618 731870198524552489256626 27264928543097303732873279367939504040412743 6146 3648 71500854358749454147950549648269236715667466077246795728062784020888 5892307949139492389770666496771466081664967545977794差魏sss ,。s s, a。 zsz s,a ,m 。zs -070 叭,注:N20,CH。等温室气

30、体均折算为标准碳排放当量。笛”射侣舛盯呓拍5554444555万方数据樊高源,等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 357表5新疆1996-2013年碳排放量、碳汇量、净碳排放量变化分析(104 t)Table 5 Analysis on the carbon emissions,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net carbon cmissions in Xinjiang during 1996-201 3(104 t)年份 碳源总量 碳汇总量 净碳排放量 年份 碳源总量 碳汇总量 净碳排放量1996 103635 62256 413 79 2005 1395

31、28 96869 426591997 108l,52 66278 41874 2006 】43594 1003 92 432011998 112680 72633 40047 2007 141753 112080 296 741999 1149 09 728 56 42053 2008 123298 113024 102742000 117528 7351】44017 2009 125984 】18847 71372001 1205 85 76119 44466 2010 126826 116973 98532002 123585 81351 42234 20ll 131l 77 128152

32、 30252003 129133 84I58 449 75 2012 142369 142848 4792004 134482 89965 44517 2013 147780 149606 18 27不尽合理的特点。总之,不同碳排放因素年均碳排放增速虽不明显,但总量上仍保持着增长趋势。3 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压力分析31 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变化本文选取新疆11种主要农作物,占新疆经济作物总量的87以上,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由公式(2)得出新疆农业生产碳汇总量(表5)。在这11种作物中,棉花碳汇量增长幅度最快,固碳量达到碳汇总量的3975,其次为小麦(2249)、玉米(1880),这三者占据碳汇

33、总量的81以上,是新疆农业生产领域最主要的碳汇来源。棉花、小麦、玉米作为新疆最主要的3种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637,在新疆种植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年均递增率来看,种植业碳汇在近18年中碳汇能力以529的速率提升,这既得益于新疆财政支农的大力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得益于农机化、灌溉、农业科技投入等农业基础设的不断完备与更新。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自1996年的41379万f降至2013年的一1827万t,降幅达10442。2006年以前净碳排放总量总体上保持不变,每年碳排放量在400万t以上,年均碳排放量42857万t;而自2006年以来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期

34、间虽出现小幅回升,但总的下降趋势明显,且在2012年达到净碳汇效应。从表5可知,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业生产净碳排放总量缓慢波动期。1996-2006年,期间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与碳汇总量保持大致同步增长态势,净碳排放量保持基本不变趋势。此阶段由于农业生活碳汇量虽然持续不断上升,但由于影响碳排放的各种因素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比如农用物资、农业活动、土壤N,0排放、稻田CH。排放、牲畜排放等因素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第二阶段为农业生产净碳排放量下降期。20072013年间,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出现下降缓慢回升阶段,而碳汇量持续保持快速上升态势,造成净碳

35、排放量总体上持续下降。此阶段受益于新疆持续性的土地开发复垦增加了农用地面积,同时得益于农业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促进了农民务农积极性致使种植业播种面积大幅提高,碳汇总量不断上升。农用物资、农业活动等影响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虽然保持着持续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碳排放总量仍出现小幅下降,这主要受畜牧养殖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造成畜牧养殖碳排放量的大幅下降所致。32 新疆农业生产净碳排放压力农业现代化引起的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气候变化,IPCC 2007指出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11515,且具有较大的增长潜质。通过计算新疆近18年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与碳汇量之间的比值,得出碳汇量的

36、净碳排放压力指数,能较清晰地反映出农业生产中碳排放变化趋势。所谓碳排放压力指数,是指农业生产净碳排放量与碳汇量之比,其数值越大,碳排放压力越大,表明农业生产面临着较高的环境风险,农业生态不可持续性。由结果可万方数据浙江农业学报第28卷第2期知,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压力指数由1996年的6647降至2013年的一122,碳排放压力呈逐年递减趋势。由图l可知,净碳排放压力指数存在明显的两阶段特征,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即2006年之前农业生产较为平稳,净碳排放压力保持平稳下降;2006年后下降明显,且在2012年达到负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结合研究期经济O1-0 1 0发展及政策环境可知,2006年

37、农业税的减免,一方面增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在农用物资上投入更多,整体上促进了农业生产中碳吸收与碳排放的整体提升。而随后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及2007年肇始的经济危机都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产有一定促进作用,对农业碳汇增长有一定推动作用。农业生6 1 997 1 998 1 999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2007 2008 2009201 02011 20122013年份图1新疆农业碳排放压力指数变化Fig1 Agricultural carbon pressure index in Xinjiang产碳汇量以高于碳排放量的增长

38、而增长造成净碳排放量压力呈逐年F降趋势。4 结论与讨论通过运用碳排放测算模型,对新疆近18年农业生产碳排放进行研究,分别从时间、空间、结构等3个方面对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净碳排放变化趋势,引人碳排放压力指数对其农业生产碳排放压力进行研究。最后得出以下几点参考性结论:(1)从碳排放时间序列变化看,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量呈“上升一下降一上升”的趋势,年均递增率在211左右;在区域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14个地(州、市)中,喀什地区碳排放量最高,占全疆碳排放的1986,是克拉玛依的72倍;从碳排放区域差异性看,受畜牧业变动影响,碳排放年均递增率高于南疆和北疆,且波动较大;在畜牧业、

39、农用物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碳源占全部碳源比例上,南疆高于北疆和东疆,且碳排放增长主要受畜牧业影响,而北疆有所下降。(2)从碳排放源结构特征看,农业碳排放源中牲畜养殖、农用物资以及农业生产活动排放占据了碳排放源的9684以上。在牲畜养殖中,绵羊、牛的碳排放增邃最快,且所占比例最大;在灌溉、翻耕、秸秆燃烧等农业生产活动中,秸秆燃烧碳排放量增速基本持平,翻耕、灌溉碳排放量增速较大,翻耕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在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等农用物资中,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碳排放增长缓慢,而化肥作为大的碳排放源且增速较大。(3)农业生产净碳排放量总体上保持着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41379万t降至2013

40、年的一1827万t,降幅达10442。碳排放强度年均递增率达一100。碳排放量及碳汇量均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净碳排放量大致分为持平一下降两个阶段变化特征。新疆净碳排放压力逐年缩小,由净碳排放压力指数可知,在经历长期的波动性下降后,净碳排放压力在2006年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根据研究结论和新疆农业生产环境状况得出以下启示:(1)合理适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各地区净碳排放量虽然总体上保持着下降趋势,但主要得益于复种指数增加导致的种植业碳汇加伯000OOO0万方数据樊高源,等新疆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特征及其净碳排放压力研究 359总量上升。因此,要强化对农用地转用的

41、管控,避免因耕地面积减少引起的种植业碳汇下降。现代农业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支撑,农业生产中现代科技的投入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亦带来环境污染、高碳排放,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予以重视。新疆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普遍存在运行效率偏低现象。因此,要克服农机使用中低效率运转问题,普及专业技术,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机更新换代借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尽快全面实现农业集成化、作业机械化;鼓励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开发特色农业,加强优势农产品的宣传和支持力度,通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降低农业碳排放成本。(2)加强宏观布局,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路线。新疆广阔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农业

42、发展路线的制定要在把持宏观布局的原则下,根据不同区域的生产条件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道路,如对水土丰润区应加强对农业产量的同时要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对于缺水性、荒漠区农业发展要建立以生态保护、经济补助为主的路线,降低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3)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没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回收利用。新疆农业深受自然环境约束,大多地区土地较为贫瘠,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加强农村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的整治,加大因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膜的事实造成土壤呼吸下降、板结等耕地质量下降以及白色污染的整治力度。采用节约型施肥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对废弃农膜的处理力度等,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

43、环经济,促进农业牛产可持续性。参考文献1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等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0):2692732 WOOMER P L,TIESZEN L LLand use change and Ierrestimcarbon stocks in senegal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4(59):6256423JOHNSON J M F,FRANZLUEBBERS A J,WEYEBS s L,eta1Agricultural opportunities to mitigate greenhouse gas

44、 emission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7,150(1):107一1244 ACIL Tasman Ply LtdAgriculture and GHG mitigation policy:op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GPRSMNew South Wales:Industrv&InVeslmen【NSW20095 田云,张俊飚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8):129813096 田云,李波,张俊飚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5963

45、7 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l,21(8):80868 吴贤荣,张俊飚,田云,等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测算、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与Tobit模型运用:J资源科学,2014,36(1):129一】389 李国志,李宗植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667210胡向东,王济民中国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J农业T程学报,2010,26(10):24725211李立,周灿,李二玲,等基于投入视角的黄淮海平原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

46、3,29(5):55155812 李波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2):22022a13 李波,张俊飚基十投入视角的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J经济经纬,2012(4):273114PAUSTIAN K,SiX J,ELLlOTF E T,et a1Management oplions for reducing E02 emissions from agncultural soilsJBiogeochemistry,2000,48(1):147一16315 METCALtl G E,REILLY J MPolicy options for contr

47、ollinggreen house gas emissions:implication for a鲥cultureJChoices,2008,23(1):34371 6 STEENBLIK R,MOISE ECounting the carbon emissions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s:technical complex-ities and tradeimplicationsJ jFoodAgricultural Trade,2010,(1):16【1 7 MURRAY B C Oveniew of a咖cuhural and forestry GHGoffsets Oil the US landscapeJChoices,2004,19(3):141818DEVARAJAN S,GO D S,ROBINSON S,et a1Tax policy to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 South AfricaZPolicy ResearchWorking PaperWPS4933,2009f 19 章永松,柴如山,付丽丽,等中国主要农业源温搴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牛命科学版),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