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1194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27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Strategy Research on Modern Urb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aiyuan city Wu Qingsong Supervisor: Yang Wude Major: Cr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Field: Agricultural ecology Taigu Shanxi China December 2013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

2、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 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亲笔 ): 年月曰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山西农业大学;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原件、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山西农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 编学位论文。

3、 作 者 签 名 ( 亲 笔 年月日 导师签名(亲笔 ): fzw;年 M月 7日 目录 m M . i W-M . 2 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2 1.1选题背景 . 2 1.2选题意义 . 2 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 2.1 研究思路 . 3 2.2研究方法 . 4 3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4 3.1研究内容 . 4 3.2研究框架 . 4 第二章现代都市农业相关理论 . 6 1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及功能 . 6 1.1现代都市农业概念及内涵 . 6 1.2主体功能 . 8 2战略管理理论 . 10 2.1 战略管理的内涵 . 10 2.2战略规划 . 11 2.3战略实施 . 1

4、1 3环境分析理论 . 12 3.1政治法律环境 . 12 3.2社会经济环境 . 12 3.3自然技术环境 . 12 第三章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概述及启示 . 13 1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 . 13 1.1 欧美都市农业的发展 . 13 1.2亚洲都市农业的发展 . 14 2国内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 15 2.1京沪穗地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 15 2.2台湾地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 17 3国内外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启示 . 18 3.1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划 . 18 3.2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18 3.3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 19 3.4坚持以高科技为支撑 . 19 3.5

5、注重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 19 第四章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20 1太原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0 1.1 太原概况 . 20 1.2太原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分析 . 21 1.3 太原农业农村发展成效 . 23 1.4农业农村发展特点分析 . 24 1.5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26 1.6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8 2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29 2.1政治法律环境 . 29 2.2社会经济环境 . 29 2.3 自然技术环境 . 30 2.4社会经济环境 . 31 2.5自然技术环境 . 31 3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 SWOT分析 . 32 3.1太

6、原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优势 . 32 3.2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劣势 . 33 3.3太原发展都市农业面临的机会 . 34 3.4太原发展都市农业面临的威胁 . 34 第五章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战略选择及实施 . 36 1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 36 1.1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36 1.2太原现代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 . 36 1.3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 . 37 1.4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 . 37 2太原都市农业 “ 圈层发展战略 ” . 38 2.1 “ 圈层发展战略 ” 提出的背景 . 38 2.2太原现代都市农业的圈层发展战略的内容 . 39 3太原

7、现代都市农业 “ 园区发展战略 ” . 40 4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 42 4.1 太原都市农业的布局与重点 . 42 4.2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体系 . 49 4.3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措施 . 56 第六章结论 . 58 参考文献 . 60 . 69 现代都市农业是农业与工业在不断深度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发达的农业形态, 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上世纪 50年 代,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展开对都市农业的研究,并付诸实践,呈现各具特色、竞相 发展的良好局面。进入21世纪,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等地,全力发 展现代都市农业,形成多种

8、模式,取得不少成果。重视并致力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国 内外各地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和主要趋势。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中心 ,拥有 430万人口 ,其中城市人 口占到 70%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 “ 大城市、小农村,大工业、小农业 ” 发展格局。近年来,经过全市 人民的共同努力,太原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发展结构和环境日益优化。太原农业由城 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既是大势所趋、战略选择,也是摆在全 市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环境分析和战略管理为理论指导,以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 过认真研究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的成功实践,结合多年

9、工作经验,认真梳 理太原农业发展现状,然后运用 SWOT分析工具,探析太原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劣 势、发展机会和面 临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定 位,发展目标,特别是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太原特色的圈层发展战略、园区发展战略及 围绕这两个战略实施的发展布局和重点,最后提出 6条保障措施,以期对太原都市农业 发展有所帮助。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思路 和研究框架。第二章回顾了都市农业、战略管理、环境分析等相关理论,为全文的研究 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概况,并由此得出 5条启示,为太原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10、提供参考。第四章对太原现代都市农 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阐述发展 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外部环境,然后运用 SWOT分析工具进行综合分析,为下步发 展战略的选择及实施提供依据。第五章提出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 圈层发展战略及发展举措。第六章为结论,对全文的研究进行简要归纳,得出结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力求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发 展都市农业的成功实践,联系太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操作层 面,提出具体的思路和措施,促进太原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圈层发展战略 ;园区发展战略 第 一 章 绪 论 本章主要介绍

11、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明确提出研究的目标指向、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对论文的基本构架做出梳理,直观 地展现论文的整体框架,为论文完成提供支撑。 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需求已由过去 单纯满足温饱转向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兼顾的富裕生活,农业作为初级产品提供者的功 能逐步减弱,纯农业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与之相对应的工业、商业、电子业、服务 等产业迅速发展,传统农业受到严重挑战,开辟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我国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根据城郊农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大中城市特别

12、是一些大 城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特殊的优势和竞争压力:一方面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优势, 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显著增加。因此,以新鲜的果蔬产品、多样化的地方特色产品、有 机健康的农产品、高科技的工厂化农业生产以及观光农业组成的都市农业被认为是实现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的必由之路。 早在 1959年,美国农业经济与城市环境学学者欧文 霍克为阐明芝加哥市环境保护 的必要性,发表了题为 “ 预测芝加哥区的经济活动 ” 的文章,使用了 “ 都市农业区域 ” 这个 词,指出必须在都市周边地区和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业、果林业; 1969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斯顿 布鲁

13、斯在他的题为 “ 环境污染:经济与政策 ” 一文 中提到了 “ 都市农业生产方式 ” 一词; 1977年,美国农业学者艾伦 尼期撰写的 “ 日本农 业模式 ” 一文中指出,在日本事实上也存在着 “ 都市农业的模式 ” 。进入上世纪 80年代, 日本、新加 坡、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学者,也相继开展了都市型农业研究。 1992年联合国 开发署成立了都市农业扶持小组, 1996年 3月又成立了全球都市农业部,广泛开展都市 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紧随其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都市农业实践中进行了有 益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果。至此,都市型农业已成为各国大中城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 向。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

14、深圳、西安等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大力推进都市农 业发展,并形成多种模式,已成为新形势下各大中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取向。 1.2选题意义 现代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 -2- 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 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 农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 更高要求,太原农业走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太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方面,从外部环境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太原作为

15、省 会 城市,已成为全省最大、最密集的消费市场,具有消费群体大、消费层次多、消费需 求快、消费质量高等特点,集聚了大量的科技、金融和人才等各种社会资源,成为巨大 的能量集合体,并对所辖各县(市、区)及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 动作用。特别是为满足市民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太原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的环境贡献功能进一步彰显。另一方面,从农民增收的实际 要求看,由于受生产资源的制约,农业发展已经不能单纯通过数量规模的扩张满足农民 增收的愿望,必须根据太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加快 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变,大力发展都 市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

16、农民增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 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三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当三农工作,在政策、资金等 方面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在全社会形成了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合 力,加之太原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具备 “ 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 的综合实力,在 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借势推动都市农业发展条件基本 成熟。通过认真学习都市农业理论 ,参考国内外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实践,结合太原 的资源、 区位、科技、人才、环境条件等优势,联系三农工作实际,加大对太原现代都市 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和示范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现 代农

17、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战略管理理论、环境分析理论和 SWOT分析工具,在学习借鉴国内外都 市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太原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目标、思路、重点及具体措施,期望能够为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提供 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探讨和发展路径,促进太原都市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1研究思路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理清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从总体 上对研究框架有个基本把握;其次通过收集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资料、战略管理和环境 分析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本文的研究支撑和理论铺垫;第三通过对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 现

18、状、问题和 SWOT分析,理清发展思路;第四,提出太原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 功能定位、发展模式和重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具体保障 措施。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际、调查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 过资料收集与查阅、数据统计 与分析等手段,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 SWOT研究方法,全面掌握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 现状,深刻剖析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太原现代都市农业发 展的思路、构想和举措。 3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3.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由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组成,主要研究太原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背景、 意义、思路、内容和都市

19、农业、战略管理、环境分析的相关理论,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 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第二部分是由论文的第三章构成,这部分重点搜集整理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 分析得出 5条有借鉴意义的启示,为下一步的论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和思路。 第三部分由论文的第四、第五、第六章构成,首先阐述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 存在问题;其次,运用 SWOT分析工具分析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和面临的机遇 和挑战,明确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提出圈层战略及围绕其实施的 布局与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理论变革与环境创造、科技创新与组织创新、人力资 源与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3.2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

20、图 1所示。 -4- 图 1 研 究 框 架 图 Fig.l The framework of researches -5- 第二章现代都市农业相关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即战略管理理论和环境分析理论。首先介绍都 市农业的内涵、特征、功能,然后对战略管理理论和环境分析理论做简要说明。 1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及功能 1.1现代都市农业概念及内涵 1.1.1现代农业 根据主流学派的观点,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原始农业、传 统农业、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 水平提高以及二、三产业占据经济主要地位的背景下产生的。关于现代农业的涵

21、义有多 种看法。有人认为 “ 现代农业指的是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各发达国 家所出现的高度发达的农业,它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 用,生产经营达到高度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企业化,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根本变 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 。有人认为 “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它 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科学实验指导的、以商品生产为主的一种农业 。有人认为: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形态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基本内容。从 20 世纪 50年代到现在,随着人们对农业观念的 转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农业现代化的

22、基本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初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还停留在 农用机械、服务设施等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上,后来加入了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理念;到 90 年代中后期,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除了基础设施和经营管理之外,整个 农业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资源环境以及农民生活等都要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现代 农业不仅仅是实现了多少 “ 化 ” ,它的本质是资本替代劳动。 目前世界比较公认的现代农业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 下降到20%以下;农业中间消费 (投入物 )占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上升到 40%以上;劳动生 产率指标,即一个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能养活多少人(世界标准是一个农民生产的农产

23、品要养活 10个人以上 ) 。另外,还有其它一些指标,如基础设施指标、农民素质指标 等。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 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 高的非农产业需求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髙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 -6- 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 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 改善与优化,尤其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农 业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24、 综合以上观点,所谓现代农业就是生产全面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生产力大幅 度提高,产品商品化的高度发达农业。 1.1.2都市农业 “ 都市农业 一词最早出现在 1930年日本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 “ 以易 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 主,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 ” 。 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见于青鹿四郎在 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 中,他指出 “ 所谓都市农业是指分布在都市工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 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 济势力的影响。其主要经营的产业为:奶、鸡、鱼、鲜菜、果树等,集约化

25、、专业化生 产程度很高,同时还包括稻、麦、水产和畜牧业等的复合经营。青鹿四朗强调都市农业 分布在都市及其周边地区,是专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型农业,这也是发达国家 都市农 业发展的方向。在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有所不同,比如非洲,都市农业是城市贫困居民的 谋生手段之一,他们并不具备专业化管理知识和高科技水平,只是在房前屋后耕种粮食、 蔬菜或者饲养少量家畜、家禽;而有些国家甚至把都市农业列为非法活动。有的学者认 为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建成区内的生态空间上进行的农业活动,以及在建成区和郊区进行 的畜牧养殖活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是:受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所 影响范围内的农业活动。这些定义主要是针

26、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强调都市农业的地域范 围,淡化管理、技术、文化素质等方面 的内容。 我国对都市农业的看法逐步向发达国家看齐,但目前尚未完全统一认识。主要有以 下四种表述: 都市农业是指处在大城市边缘及间隙地带,依托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 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新、特、名、优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 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创新和教育功能的现代农业。 所谓都市农业,是指靠近都市,在城乡边缘结合部发展起来的,可为都市居民提 供优质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集约化、多功能、高效益的农业。都市农业是伴随 工业化、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与农村逐 步相互融合

27、,从而形成以满足城市消费为主 导、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新型农业形态,是一种融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乡村文化以及 环保教育、农事体验职能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在生产力较高发展水平上,工农融合、城乡结合的一种发达农业形态;一般位于 城市市区间隙地带或周边地区,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服务于城市;集约 化、专业化、产业化、科技化水平比较高。 都市农业就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深 度融合,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在都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并服 务于都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它既是融生态建设、商品生产、承 载生物技术、休闲旅游、出口

28、创汇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又是市场化、集约化、科 技化、产业化的农业。 都市农业具有五个特征:一是在都市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农村受城市膨胀的影响,或 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二是被都市包容的、位于都市中的农业; 三是容易受城市扩张的影响并接受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带来的益处;四是城市建设发展占 地和居民住宅建设占地等同时 并存、混杂、镶嵌的农业;五是都市农业是需要加以有计 划保护的农业。 综合以上看法,适合我国现状的都市农业应该是指位于城市及其周边地带,依托城 市的各种优势,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生产活动。它包含种植蔬菜、水果、粮食等作物, 养殖鸡、鸭、猪、牛等家禽,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前向、

29、后向产业活动。它的生产方式、 经营形式、科技含量应该与所在城市的发展情况、层次相适应,并且与当地农业的发展 目标相吻合。 U.3现代都市农业 现代都市农业是 “ 现代农业 与 “ 都市农业 有机结合。即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依托 城市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备,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集约化、生态 化,为城市提供名、优、特、新农产品,并发挥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的农业业 态。现代都市农业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区域农业,以城市作为发展的区域范围,以都市 农业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以现代化生产方式作为发展的实现手段。一般而言,具有一 定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大中城市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首选地。 1.

30、2主体功能 现代都市农业强调依托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装备,以市场为纽带,通过不同形式的 商品化过程满足都市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群体生产生活的 需要。作为对传统农业发 展的反思,现代都市农业强调以乡村资源为依托,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内联合二、三产业, 发挥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以功能为依托发展都市农业己成为各地区面临 的重要议题。 不同学科对于现代都市农业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对其功能也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理 解。经济地理学通过论述农村与城市、农业布局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生产布 局的地带性和层次性,奠定了都市农业依附于都市经济,接受都市经济势力影响的观点。 经济学家从农产品收益的提高和农业

31、产业结构变 迁的角度阐述了都市农业的可能性和 必要性,并强调都市农产品的稀缺性。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 长有赖于农业迅速稳定的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这种能力。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总体 特征,要发展农业必须对农业进行改造,它主导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也左右着农业产 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因此,都市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更新。进入 20 世纪 8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利用经济理论中的稀缺性研究都市农业的价值。1984年, Seneca和 Tavssing认为:在都市化地区,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具有稀缺性的经 济物品 (economic Goods), 其获取须付出代价。城市形

32、态学家认为城市空间应当留有营造绿地 的 “ 余地 ,提供游憩和休闲。依据郊区距离城市的远近, 1966年 Clawson&Knetshch提 出了三种地域利用类型: 空间指向型是指在城市内部修建公园和运动场; 中间地域 型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游憩地,主要修建康乐公园、田园公园、农村博物馆和主题公 园; 资源指向型是距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具有较为优美的自然景观,主要修建大型森 林公园及野生地域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1959 年,美国农业经济与城市环境学者欧文 霍克在其发表的预测芝加哥区的经济活动一 文中指出,必须在都市周边地区和都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

33、业、林果业 以保护城市环境。也有学者认为都市农业有助于减少城市 “ 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改善城市生物多样性。此外,发展都市农业还有助于循环使用城市垃圾废物, 绿化闲置土地,减少因食物长途运输而带来的污染和交通堵塞等。社会学家认为,现代 都市农业可以优化农业土地利用,提高农民对土地的可进入性。不仅如此,现代都市农 业由于保留了传统 农业的耕作特征,在城市吸纳流动人口过程中,为外来农民工提供了 潜在的工作机会,为低劳动技能群体进入城市提供缓冲。如 Lima等人在研究中指出, 现代都市农业为墨西哥半城市化地区的农民移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有研究表 明,现代都市

34、农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失业引起的社会波动,为城市 “ 弱者 提供保障。 现代都市农业在食物保障和食品安全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城市贫穷随着城市化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城市化引起的人口快速增长。政府支出和就 业机会的减少将会影响食物生产的方方面面,而都市农业政策的 实施,能够确保城市居 民的日常食品供给,提高生活水平。目前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都市农业发展在这方面 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以上不同学科的研究可知,现代都市农业功能定位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这一 系统渗透到了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与城乡社会发展所适应的综合性功能(图 2所示 ) 。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具

35、有同步性和协调性,这是都市农业与其它众 多产业所不一样的。总的来说,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目标与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 会相一致。 图 2经济、环境和社会价值的体现 Fig.2 The embodiment of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value 2战略管理理论 2.1战略管理的内涵 战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 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包括公司在 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公司在环境检测活动的基础上制定战 略。战略管理

36、大师迈克尔 波特认为,一项有效的战略管理必须具备五项关键点,即独特 的价值取向、为客户精心设计的价值链、清晰的取舍、互动性、持久性。战略管理根据 其目的要求,包括了五大任务:一是提出公司的战略展望,指明公司的未来业务组成和 公司前进的目的地,从而为公司提 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清晰地描绘公司将竭尽全力 所要进入的事业,使整个组织对一切有一种目标感。二是建立目标体系,将公司的战略 展望转换成公司要达到的具体业绩标准。三是制定战略,达到期望的目的。四是高效、 有效地实施和执行选择的公司战略。五是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采取完整性措施,参照 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会,调整公司的战略展望、公司 的长期方向、公司的目标体系、公司的战略以及公司的战略执行。 -10- 2.2战略规划 所谓战略规划,就是制定单位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 一些大企业都有意识地对大约 50年内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农业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