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现代农业新主体发展——以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2177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2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常态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现代农业新主体发展——以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常态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现代农业新主体发展——以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现代农业新主体发展——以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现代农业新主体发展——以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画Sci2015,43(16):341342,357 责任编辑胡剑胜责任校对况玲玲新常态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现代农业新主体发展以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欧阳涛,彭丽文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lol00)摘要针对新常态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服务这三大现代农业新主体进行研究,以期为全国其他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新常态;现代农业;新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圈分类号S一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634102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2009年11月,国家农业部启动

2、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至今已批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53处,示范区的建设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大农业新主体发展的有力保障旧o。笔者针对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推广体系中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找到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进一步发挥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支撑作用,也为全国其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技推广工作提供借鉴。1 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概况11基本情况2008年按照“南工北农、一县两区”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布局思路,长沙县提出创建现代农业创示范区构想,将县域内捞刀河以北12个乡镇纳人示范区建设规划。2009长沙县正式成立“长沙县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实施示范区农业项目建设与管理。2010年8月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和认定长沙县(整县建制)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2015年长沙县功能分区体制机制创新实施规划,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范围包括长沙县北部12个乡镇,区域面积约1 043 km2,占全县总面积523,总人口约27万人口1。12 现代农业三大新主体情况p1121现代农庄。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主体,以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为目标,

4、以土地流转为手段,通过资源有效组合和集约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于一体的生态、观光、体验、休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长沙县共有72家现代农庄获准立项并不断建设发展,累计已完成投资约34亿元。122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51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企业6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发展农业标准化基地667万hm2、“三品”认证基地360万hm2,带动了1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吸引了近1 000名技术和管理人才人驻。作者简介欧阳涛(1964一),男,湖南岳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农业区域发展研究。收稿日期20154)4-16123

5、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县培育各类合作组织1 100多个、专业大户3 300多户,流转土地233万hm2,带动农户128万户。现代农庄、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相互融合,共同成为了长沙县吸聚社会各类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大大提升了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13主要成效p1131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调整,产业水平显著提升。新兴农业生产主体的连片规模,彻底改变了水稻“一业独大”的生产格局,产业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城郊型现代农业初步显现。相对于2010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扩大30达到063万hm2,常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30达到070万hm2,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翻一番达到120万hm2,时鲜瓜果

6、种植面积扩大50达到023万hm2,葡萄和食用菌产业已具规模,传统养殖业开始向生态养殖、特种养殖业转变,休闲农业收入增长了4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倍增。132生产设施不断改善,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到2014年,长沙县通过政策引领,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已超过12亿元。实施了农村电力扩容和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82万kW,设施农业面积104万hm2。新建的蔬菜、葡萄、食用菌等生产基地几乎全部实现设施栽培和节水灌溉,规模水稻种植片区基本实现生物统防统治和机械化耕作。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7、,大大提升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133土地产出效益明显增加,农民增收渠道拓宽。据调查统计显示,2012年全县水稻生产企业以“品种+品牌”的规模优势,实现亩平增效170元;北部乡镇蔬菜产业平均产出也实现了57 000元hm2;“百里茶叶走廊”净增鲜叶产值l 500万元;北部乡镇农民土地流转租金收益达到13 500元hm2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农业生产企业直接发放农民工资超过2亿元。2 农业技术推广现状21政府机构农技推广现状211 机构设置。全县农技推广归口管理单位为县农业局,业务站室涉及县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蔬菜站、粮油站、土肥站、农科所等。2012年4月乡镇实施了机构改革万方数据3

8、42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垒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牌子),与动物防疫站合署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主要承担农业技术推广、畜牧水产、农业机械等原涉农事业单位职责。示范区范围内12个乡镇均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12 人员结构。县一级设置农技推广指导员共32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7人。示范区12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50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7人、中专学历25人、高中及以下6人,没有研究生学历的,分别占总人数的38、50和12。30岁以下的6人,3140岁的3人,4150岁的25人,5160岁的1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

9、12、6、50和32。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6人,占总人数的72,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21人,初级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4、42和16。213 基础设施建设。长沙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现已基本完成。示范区12个乡镇站房建设全部达到项目建设规范要求标准。各站功能用房齐全,布局合理,设有办公用房、化验检测室、农机检测室、电教培训室、农技服务大厅、资料档案室和其他辅助室等。仪器设备也按要求配置到位,并已登记造册,投入正常使用。政府机构农技推广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机构改革不全面。财务管理没有跟上机构改革的进度。农技站、农机站、动物防疫站合并后,资金使用基本由原农技站经费开支,

10、动物防疫站账户冻结无法使用经费。原农技站的自收自支编制人员大多数都安排了公益性工作,但工资、工作经费等都没有到位;原农机站人员无编制,无经费。二是管理体制不顺,造成技术指导与工作实践脱节,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三是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学历普遍偏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62;年龄普遍偏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4l岁以上的占82;技术职称比例失调,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中级及以下的占86,其中28没有职称。22 社会化服务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221 农业科教单位等社会推广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农业科教单位的推广工作未得到政府的重视,造成农业科教单位的技术推广活动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

11、和政策、法律保障。一方面使得许多关于农业技术的科研项目游离于农业经济建设主战场之外,大量科研成果严重脱离生产实际,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优秀人力资源的浪费,许多专家拥有丰富的农业方面的知识,实践动手的能力和大量的科研课题,但是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和保障,最终成果只能束之高阁,不能及时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H1。22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农技推广效果不好。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发展不平衡,福射和带动力有限,造成农技推广组织实力弱、管理水平低。同时,由于缺乏政府在组织之间进行统筹协调,致使各个组织之间缺乏沟通与联合,基本处于各自为战

12、的无序状态,没有形成推广的合力。3新常态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31搭建公司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合作推广现代农业政府通过注资注地,成立了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归口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统一管理,让公司成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融资服务者、投资运营者和市场资源配置者。与垦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长沙瑞鸿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统一整合北部乡镇农村资源,深度挖掘北部乡村文化内涵,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的旅游、文化等产业附加值,有效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32搭建营销及物流配送电商平台,提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如北部乡镇双江,引导企业设立生态有机产品展销店,组织企业参与创建并不断完善“生态有

13、机农产品营销网”等电商平台,为农产品营销、物流配送等提供一个优质、高效的渠道,使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罗代黑猪,通过空运远销北京和香港等地。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现代农业新主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41 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建设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加强与中科院、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努力在品种改良、节本增效、循环农业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推进产业机械化示范建设,抓好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机械化推广与普及。立足现代农庄,开展数字化、精准化农业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42 完善政策使农业科教单位有效发挥农技推广主体作用一是

14、引导农业科技单位参与基层农技推广项目。通过项目课题的开展和实施,获得科技成果,通过选取某个地区进行试点,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最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二是引导农业科教单位参与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促使农业科教单位的科研成果进一步熟化,并且对周边地区有辖射带动作用,为周边地区的农民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提供方便,从而促进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H1。43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

15、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农村商品流通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形成长效机制。5结论进入新常态,现代农业由分散生产向合作经营转变,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必然要有一个覆盖全程、形式多样、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支撑”1。以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落实为契机拍1,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等体系,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把千家万(下转第357页)万方数据43卷16期 潘邦龙辅助地形形态模式的数字遥感地貌制图方法研究 357表1研究区基本地貌类型分类0 750 l 50

16、0 3 000 mLLLLLJ图例山区台地丘陵_平原图5地貌分类结果24分类结果评价监督分类执行完成后,需要评价分类结果。采用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指标进行检验,建立研究区误差矩阵,计算出相关参数,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研究区地貌分类总体精度为856,Kappa系数为806,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本满足精度要求。表2监督分类误差矩阵相关参数类别 山区 台地 平原 丘陵 总计山区 56 0 0 13 69台地0 49 0 0 49平原0 7 62 0 69丘陵0 0 20 71 91璺过 堑 堑 墼 坠 ;!注:总体精度P=856;Kappa系数K=806。3结论该研究以资源三号卫星彩

17、色融合影像和地形图为基础数据源,以安徽省黄山市潜口镇为研究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生成数字地貌影像图。该方法在地形形态辅助模式支持下,利用RS和GIS技术快速制图,生产过程高效快捷,地貌图质量良好,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1高抒,张瞻现代地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程中玲l:100万数字地貌图的设计与编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3龙恩基于遥感与DEM的长白山区数字地貌制图方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4张进平,程维明,王睿博,等中国l:100万遥感地貌制图方法的试验J地球信息科学,2lD晒。7(2):36405王兵,胡伟平,卓慕宁1:100万台湾数

18、字地貌遥感制图研究J测绘通报。2007(8):10136张进平,程维明,王睿博,等中国l:100万遥感地貌制图方法的试验一以南京幅(I一50)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5(2):36一柏7沙晋明基于GIS的土壤遥感制图及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08王晓延,郭庆胜基于DEM的地貌晕渲表达方法探17JJ测绘通报,2003(8):48-559李锐,江南基于遥感和DEM的典型地貌形态提取研究D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10姜玲基于遥感和DEM数据的柬埔寨洞里萨湖地区数字地貌制图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加嘴11杨晓平基于TM遥感图像的流域地貌研究J科技通报,200319(2):1501

19、53-卜-4-t-t-+_-t-t-卜一_卜一一一-+_一-卜-+一+一+一+一+-4-+-+一+-4-t-+一+一十一+-+-+一+-+一+一+一-4-4-+一+-t-+一+一+一+-+一+一+一+一+(上接第342页)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对于长沙县现代农业发展三大新主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梁丹辉,江晶基于农业生产要素变化:探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问题J农业经济。2014(8):353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长沙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R】20144谢培山湖南省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新常态下寻求农业发展方式新转变EB0Lhttp:wwwmgovcnfwllmqgxxlbeq201501t201501054320昕5htm6许斌,乌兰浅析新农业技术推广法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J新疆畜牧业,2014(6):1617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