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2132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6卷,第5期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Vol 36,No 5,pp160-165 2 0 1 5年1 0月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ctober, 2015 doi: 10 7621/ cjarrp 1005-9121 20150525农业区划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李英(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摘要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目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2、,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紧靠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但就农业方面而言,新丝路经济带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而农业又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因此面对建设新丝路经济带的机遇,应该首先夯实农业基础,促进丝路经济带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保障新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文章通过探讨新丝路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新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所面对的问题,进而探索如何利用新丝路经济带发展的新机遇来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概括总结了新丝路经济带农业转型升级的4条路径选择:以工业进步和繁荣为依托的农业机械化之路、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

3、技之路、统筹农业功能的低碳发展之路、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关键词丝路经济带农业转型升级机遇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9121201505 -0160 -06收稿日期: 2015-05-05李英为硕士研究生、讲师、通讯作者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课题“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之路径研究” (14JK2108);陕西省科技厅课题“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2015SF297)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区域性的经济

4、合作目标,在中国境内其范围是指重庆、四川、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9个省(市、区)。 “古丝绸之路”所形成的“和平、合作、和谐”精神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符合21世纪“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时代要求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重新开启这条极具历史性的贸易通道,它对于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乃至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丝路经济带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农产品供需极不平衡、农牧结合经济结构逐渐被单一粮食生产所代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科技发展滞后、成果转化难度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更应该把握机遇,积极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农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5、,面对建设新丝路经济带的机遇,应该首先夯实农业基础,促进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为新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1丝路经济带农业发展状况1 1现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覆盖面积广,拥有较丰富的自然、矿产、能源等资源,经济增长潜力较大,市场前景广阔,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是中国通往欧洲和亚洲多国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丝路经济带地区耕地稀缺,耕地的总量和人均拥有量水平相对偏少,而耕地质量受气候、荒漠化及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也愈发贫瘠。另外,西南各省山地较多,可以利用的肥沃土地很少,分布也比较分散,加之地形复杂,这样就不利于农业机械播种、收割的发展,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虽然

6、自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丝路经济带地区的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础性农产品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农业的综合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是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农业转型升级方面,丝路经济带地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更应该抓住丝路经济带发展的新机遇,积极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1 2存在的主要问题1 2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目前,学术界除了张雨、朱杨虎两人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计算公式的研究之外,其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于使用哪一种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学术界也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朱杨虎的计算公式是在张雨公式的基础上的发展,该

7、文选择更具代表性的张雨的计算公式来进行研究。根据张雨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定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农业应用科技成果已经在生产过程中被农业企业或农民应用的部分占总农业应用科技研究成果的比重。按照定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公式为:K = Smin / Sa (1)由表1可以看出除了新疆地区,其他省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保持在50%左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当,然而,与发达国家接近80%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表1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应用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率省、市、自治区农业科技成果总项数(项)基础研究成果(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项)软科学研究成果(项)已转化的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数

8、量(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陕西549 37 468 44 289 61 75甘肃1 255 46 1 153 56 638 55 33青海196 9 175 12 91 52 00宁夏366 15 328 23 159 48 48新疆923 38 799 86 221 27 66四川1 421 34 1 241 146 696 56 08云南274 15 252 7 120 47 62广西648 30 579 39 314 53 23数据来源: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51 2 2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形式逐步被单一粮食生产替代,经济效益低丝路经济带

9、地区曾经的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被较单一的粮食生产替代,导致经济性收益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收入无法实现跨越式增长。1 2 3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丝路经济带地区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着滥垦、滥伐、过牧经营的状况,其直接的影响就是致使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日渐严重,进而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特别是,长江、黄河源头、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等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严峻形势,不仅对其农作物的生产种植构成了威胁,而且对中下游地区的粮食生产、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了“蝴蝶效应”。 20世纪1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已大幅下降:陕西从25%降到16%;甘肃从34 5%降到6

10、0%;宁夏从17 7%降到4 0%;青海从6 9%降到2 0%;新疆从7 27%降到5 0%。根据国际荒漠化公约规定的指标,我国有可能发生荒漠化的总面积为约为331 7万hm2,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地区。1 2 4农业资金、物质投入不足丝路经济带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地区的支农专项资金、社会融资161第5期 李英: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资金对农业基建设施投入不足,从而致使农业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的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波动幅度较大。农业资金匮乏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重要原因,依据数据显示, 200

11、8年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约是12 300亿元,只占到了全国财政总支出的1/4,其农业方面的支出又仅仅占财政支出的1/10,而用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就更少了。1 2 5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滞后丝路经济带地区的经济欠发达,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丝路经济带地区9个省(市、区)的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仅占全国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的19 11%。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少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更会间接延缓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2丝路经济带建设为农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2 1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可靠的产业与城市支持2 1 1产业支持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具备良好的产

12、业支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以矿产、能源等优势资源为基础逐渐形成了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包括航空、医药、石油化工、机械电子以及建材等工业,出现了很多具备明显优势、拥有鲜明特色的大型工业企业。丝路经济带建设必将促进西北5省和西南4省的工业发展,形成具有优势的工业化格局,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丝路经济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带动丝路经济带地区走上以工业进步和繁荣为依托的农业机械化之路,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的转型升级。另外,丝路经济带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带动龙头企业的建设,促进丝路经济带地区以龙头企业为带动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从而为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

13、有力地支撑。2 1 2城市支持丝路经济带建设具备比较完整的城市体系作为支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已经形成了8个较大规模的城市集群,例如关中城市群。以这些城市集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利用其城市特色逐步建设规模适当、规划设计相对合理的城市体系,从而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城市体系的建设将会带动都市农业2、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农业经济发展,并为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经济方面的支持。2 2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交通便利化支持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已初步建成了连接中国 中亚的交通走廊硬件设施,这个交通走廊以铁路为主体,包括公路、航空、管道、通讯和口岸设施等。在交通便利化的政策协商层

14、面,中国已经和中亚十九国签订了运输协议,这些运输协议的签订为新丝绸之路交通的畅通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障。交通便利化有利于丝路经济带地区形成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低碳生态农业旅游为辅助的农业现代化体系,并通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2 3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市场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产业和人口的“点 轴”集聚3。人口的集聚为产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场,这样丝路经济带农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国内的需求市场,同时也具有了国外的市场需求。这样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通过需求的刺激,更能带动农民耕作及创新的积极性,不仅可以带来耕种思维的创新,更有可能带来耕作技艺、手段、技术的

15、创新,从而带动丝路经济带地区的农业走发展低碳农业、科技农业之路,进而促进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2 4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丝路经济带建设将逐步推进该地区实现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结算进程,有利于推动人民币作为中亚地区性国际账户结算标准货币4。同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为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投资便利化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样,在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下,可以为丝路经济带地区的农业转型升级争取更多的融资支持,从而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融资资金,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为丝路经济261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年带地区的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增加筹码。3丝路经济带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

16、择3 1以工业进步和繁荣为依托的农业机械化之路马克思指出: “机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5。农业发展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内在性价值,工农业之间应该保持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6,所以,丝路经济带的农业转型升级应该走以工业的进步和繁荣为依托的农业机械化之路。3 1 1创造条件,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丝路经济带地区要走上农业机械化之路,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法律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提升农民的文化综合素质、带动农民利用大中型机械设备的积极性。3 1 2以国情为基本出发点,鼓励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创新丝路经济带地

17、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的不同刺激了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多种形式存在,这也就要求农业机械化技术应该是一种复合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力水平。这种创新型技术不仅可以制造出大规模农场所需的大型农业机械,又可以制造出与丝路经济带地区特有地形地貌相匹配的中小型机械。3 2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因而丝路经济带地区应该立足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中流砥柱作用。3 2 1农业技术创新是必然选择目前,丝路经济带地区的许多农业生产依然坚持粗放式经营,这种粗放式经营模式的显著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加之该地区的农业生

18、产对于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料的依赖程度也很高,这样的不仅会浪费农业资源,而且致使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给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扩展农业发展空间,客观上要求丝路经济带地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不断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继续加快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从而缓解有限资源的束缚,扩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3 2 2将农业科技创新列入公共服务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看不见手的作用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从而推进科技创新。但是,因为农业科技具备具有公益性、经济外溢性的,就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创

19、新动力及能力都相对较弱,客观上就需要政府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农业科技是公共产品的一种,根据WTO的“绿箱政策”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投入。因此,丝路经济带地区政府应积极作为,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开发、支持和保护力度,尽一切可能提供各种科学技术来保障农业生产,竭力为农民群众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服务。3 3统筹农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的低碳发展之路3 3 1新能源发展模式如果农民的购买力能够被充分挖掘,那么中国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将会产生大幅度增长的。然而,同时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费也会日益剧增。如果按照人均收入算,农村比城市耗能7,这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人均收入的标准,农民人均碳排放量

20、要比城镇居民高。因此,丝路经济带地区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发展低碳农业,积极调整农民的能源消费形式,适当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了发展低碳农业,应充分利用西南、西北的地域优势,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和风力发电项目,推进丝路经济带地区农村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进程,为温室气体减排作出应有的贡献。361第5期 李英: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3 3 2低碳休闲旅游模式农业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农村又是农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低碳休闲旅游模式对于发展低碳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21、创建农村品牌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8。所以,为实现丝路经济带农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以农村现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充分注入低碳旅游的新内容、开启低碳农庄的新篇章、构建农家乐旅游的新形态,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低碳休闲旅游模式。3 4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产物,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实践中探索出的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最佳路径9。3 4 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丝路经济带地区应积极建设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和市级龙头企业,致力于建成产业集群,从而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增加农产品就地加工生产的可能性、提升农产品档次、实现该地区农产品“

22、走出去”战略。3 4 2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丝路经济带地区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有发展潜力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0,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3 4 3加快基地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丝路经济带地区的上游产业链建设,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区位优势条件、交通便利化条件,努力打造优质粮、蛋鸡、花卉苗木等原材料基地,实现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对接,从而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为建设具有优势的产业化集群,丝路经济带地区应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性政策,积极引进全国500强企业及国家级龙头企业,引导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促进工业经济带动农业由“点状”向“

23、板块”聚集发展11。3 4 4打造知名品牌为推动产业化集群发展,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人才优势、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打造出信誉好、客户认可度高的知名品牌。另外,要积极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农交会、农博会等各种机会来宣传推介丝路经济带地区的优势农业企业、农业品牌,积极扩大农业知名品牌对全国甚至是世界的影响力。3 4 5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丝路经济带地区应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建设一批以全国性和区域性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仓储、集散、配送等物流中心,健全完善包括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在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12。参考文献1 王海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构想新疆师范大学

24、学报, 2014, 35 (6): 39 442 张博辉,鄢鸿,张玉书,等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模式研究 以郑州市丰乐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2): 48 523 卫玲,戴江伟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兰州大学学报, 2014, 42 (1): 31 394 王海云,李建民,孙壮志,等 “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潜在挑战和未来走势欧亚经济, 2014, (4): 5 585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9106 程霖,毕艳峰近代中国传统农业转型问题的探索 基于农业机械化的视角财经研究, 2009,

25、 35 (8): 105 1147 姚洋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绿叶, 2009, (11): 74 788 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学家, 2010, (10): 72 789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课题组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业转型的研究, 1997, (7): 36 4310李素琴,李烆一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中资源禀赋优势逆转与对策 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视角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3): 39 44461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年11胡久生,涂建华,晏群,等湖北省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浅探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1):

26、 115 12212杨照,栾义君边疆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2): 35 39OPPORTUNITIES AND PATH CHOICES ON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AND PROMOTION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Li Ying(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 China)Abstract The Chairman Xi Jinping propose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new Silk Ro

27、ad economic zone in kazakhsten atSeptember, 2013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is the goal of a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mong the coun-tries of China and West Asia New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worlds longest and most po-tential economic corridor for development” Its e

28、ast connect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ircle and the west lineclose to the developed European economic zone But in terms of agriculture,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is inthe early stag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Whileagriculture

29、is the basic industry to suppor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should first reinforce agriculture founda-tion, and then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under opportunitiesof constructing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so as to enwure the constniction and

30、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ilkRoad economic zon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ana-lyzed problems which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are faced with,and then explored how to use the new development

31、oppovtunity of new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promotion, the summarized four paths choices of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fthe new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first i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ath on the basic of industrial progress andprosperi

32、ty, second is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h on the basic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third is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h given consideration to agricultural furctions, fourthis 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leeded by leadirgenterpriseKeywords the silk road economic zone; agricultur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opportunities;path choices561第5期 李英:丝路经济带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