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变法.pptx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1938374 上传时间:2022-06-21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维新变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戊戌维新变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戊戌维新变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戊戌维新变法.pptx(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八国联军侵华3义和团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1民族危机的加深4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 斗 争 事 迹 ( 义 和 团 运动),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课程标准戊戌变法运动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哗然。拒和废约、迁都再战的呼声震动了整个京城,并在全国掀起了反割地、反投降的斗争清朝中央及地方许多官吏也为马关条约丧权过重而不满,他们有的请杀李鸿章以谢天下,有的主张废约再战。李侃等中国近代史图1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理论基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部书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序幕拉开:

2、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图2 公车上书概述图舆论准备高潮:百日维新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3、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明定国是诏京师大学堂废八股试策论裁撒冗员 裁撤机构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新式学堂改进和简化法规在颁布“定国是诏”诏书后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史称“戊戌政变”。政变发生后,新法大部被废止,政变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结果:失败图3 瀛台图4 戊戌六

4、君子图5 慈禧太后材料二: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0天时间里,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幕后策划者办法了40多道改制诏令,几乎涉及到了各个方面:修建现代学校,改革考试制度,修订法律作为撤销领事裁判权之基础,促进农业、医学、开矿、商贸、发明、留学等事业的发展,促使陆军、海军、警备和邮政制度走向现代化。除了湖南,这些诏令几乎均未得到执行。官员们都在观望1889年归政的皇太后对这一激进的改革制度会做何反应。保守派官员当然都纷纷反对,叫嚣不已。所有的改革者除皇帝外都是汉人,皇帝废除了领皇家俸禄的闲差,这就威胁到了满族官员的利益,有些人还害怕他会罢免全部满人。提议改革寺院为学校的方案又

5、吓坏了寺僧,这人与宫里的太监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军队改革则威胁到满洲的旗兵和绿营。攻击作为任职资格考试的旧式科举制度更威胁到了所有获得功名的人,这些人本希望借此得到一官半职,打击腐败则几乎影响到了全体官员。总之,皇帝的计划一展开,他就发现整个统治基础都与他为敌,特别是他的“额娘”慈禧太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合作探究原因归纳客观客观: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主观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未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2)对西方列强仍然存在幻想(3)实力弱小且严重脱离群众(4)操之过急且具体策略失当材料三:维新志土们大多是

6、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爱国救亡运动维 新 派 的 政 治 实 践和 思 想 理 论 , 不 仅贯 穿 着 强 烈 的 爱 国主 义 精 神 , 而 且 在很 大 程 度 上 推 动 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政治改革运动维 新 派 要 用 君 主 立宪 制 取 代 君 主 专 制制 度 , 其 部 分 措 施一 定 程 度 上 冲 击 了封建制度。思想启蒙运动维 新 派 大 力 传 播 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批 判 封 建 君 权 和 封建 纲 常 伦 理 , 有

7、 利于 民 主 主 义 思 想 在中国的传播。社会革新运动维 新 派 主 张 革 除 吸食 鸦 片 及 妇 女 缠 足等 陋 习 , 倡 导 讲 文明 、 重 卫 生 、 反 跪拜 等 , 促 进 了 社 会风气的革新。题目练习1. 维新变法运动时的“新政”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

8、放了人们的思想题目练习2. 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主要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义和团运动材料四:1898年的改革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中国学者在统治最高层对政府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革,这是他们面对西方的威胁做出的勇敢回应。维新失败后,主动权转移到一个具有传统形式之神秘社团领导下的群众运动之中。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思考:费正清书中提到的神秘社团具体是指什么,它是如何兴起的,它

9、在兴起之后又对此后的中国历史起到怎样的作用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小节的学习。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再次激发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国的欧洲强国,对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要求准许修建铁路和采矿。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青岛。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鸦片战争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的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3300多人但就总体而言,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

10、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中国政府出谋划策,攘夺中国利权,起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的作用。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清末华北地方经济破产,传统社会纲纪解体;在转变的时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会社纷起。总之,教会、教众和洋人、洋货,成为了仇视的对象。甲午战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鸦片战争以来,反洋教斗争的兴起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兴起:兴起:甲午战争后,在德国军事统治比较薄弱的鲁西北地区,群众经过长期酝酿,壮大了力量,奋起抗教,成为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发源地。蔓延:蔓延:此后,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

11、村。结束:结束: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高潮:高潮:抗击八国联军。图6 义和团图7 义和团揭帖如何看待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1.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把灭洋放在第一位,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对义和团和广大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有鼓舞和动员作用。2. “扶清灭洋”口号继承了人民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了代表旧生产力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封建思想束缚,而只能停留在把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认识阶段。3. “灭洋”虽触及了时代的救亡

12、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具有爱国主义和保国的含义,但是,它又把“中国”与“大清王朝”等概念等同,这在主观上反映出义和团不反对清政府和封建制度。评价:义和团运动积极性: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局限性: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材料八: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爱国行动就不指出那些消极落后甚至愚昧荒唐的东西,正如不能因为它存在那些消极落后的方面便不敢肯定它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一样。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题目练习3. 庚子诗鉴载,1900年间,拳民搜索教堂,“见蜡人不

13、能辨,以为人腊。遇粤之荔枝干,又以为人眼,相与痛詈西人,暴其惨酷”。据此推断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义和团痛恨西方列强侵略B义和团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C清政府成为列强“以华制华”的工具D农民阶级展开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原因1. 根本原因: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2.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经过1. 1900年6月10日,西摩尔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2. 1900年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投入天津保卫战;3. 1900年6月21日,慈禧向各国“宣战”;4. 1900年7月14日,天津陷落;5. 1900年8月中

14、旬,北京失陷,慈禧携光绪出逃西安。图8 战争形势侵华罪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我国东北。图9 侵华罪行图10 慈禧西逃图11 侵华罪行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于1900年6月,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

15、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图12 支持东南互保地区示意图评价:东南互保不仅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还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它既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免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减。并与之后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内容(1)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

16、共计9.8亿两(赔);(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划);(3)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禁);(4)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拆)。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五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危害四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危害三东交民巷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使馆界,成为列强侵略的大本营危害二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经济的衰败,加重了人民负担,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控制危害一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题目练习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现

17、象的是()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B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C拆毁京津沿线炮台D准许列强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5. “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签约签订后1840-1842年,外国侵略势力侵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01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南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02第二次鸦片战争0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侵入中国,列强侵略方式转变0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侵略史从蚕食边疆到间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