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11课、习作、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165755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11课、习作、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11课、习作、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11课、习作、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11课、习作、语文园地)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9-11课、习作、语文园地)9.竹节人【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认读理解“挨揍、俨然、一绺、盔甲、鏖战”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有目的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3.体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学习要素。【教学重难点】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完成三个阅读任务。体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的语文学习要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有亲自动手制作玩具的经历吗?回忆一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学生自由说一说)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走进作者的童年时代,

2、看一看他在童年时制作玩具的故事。(课件出示课题及竹节人图片)二、检查预习1.齐读本课重点生字词。2.教师检查一下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学生认读生字词。3.联系上文或查找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教师适时指导。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竹节人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成阅读任务一,介绍“竹节人”的制作过程。(生讨论后发言)制作指南: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2.师:围绕“竹节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明确:“我

3、们 ”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老师没收学生的玩具、玩玩具的事。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以至全校。(2)于是,我跟同桌,虽两手空空,但,轻手轻脚地溜了。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自由读课文第114自然段,品味语言,体会乐趣。(1)师: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的原因是什么?(买毛笔的学生很多,他们用毛笔杆做玩具竹节人。)(2)作者是怎样教我们玩“竹节人”这种玩具的?有哪些好玩的游戏可以做?(生合作交流后发言)明确:第8、9自然段介绍作者怎样教我们玩“竹节人”这种玩具。第1113自然段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有哪些好玩

4、的游戏可以做。(3)作者在制作竹节人及玩竹节人的过程中,联系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窦尔敦的虎头双钩,还有偃月刀、蛇矛等兵器,并且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间接地体现了竹节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符合“我们”当时的心理特点,激发了“我们”做游戏的兴趣。(4)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破课桌的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做各种战斗性的游戏。)(5)赏析句子: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在玩“竹节人”游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现象和问题,同时体现了作者用语巧

5、妙,描写生动逼真的特点。)五、布置作业学生再读课文,书写训练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竹节人,进一步了解作者玩玩具的故事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品读体会,感受乐趣1.“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于是对方大呼胜利。”这一段描写起什么作用?明确:写出了大家玩“竹节人”游戏的生动有趣,烘托出了大家玩玩具的欢快心情和高昂情绪。2.赏析句子: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提示:反映了“竹节人”游戏备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侧面烘托出这个游戏的有趣。3.作者为何在课堂上也玩起了“竹节人”的游戏?为何竟被老师发现了?(学生自

6、由交流)三、精读课文,问题探究1.师:作者的“竹节人”被老师没收后,他是怎么做的?当时的心情怎样?明确: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心情沮丧,悻悻然。2.师:当作者发现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也玩着“竹节人”的游戏时,为什么心中的那份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明确:因为老师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竹节人”游戏入迷时一模一样。于是“我们”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满足。3.师:为什么要写老师玩竹节人这一部分?它和主题有什么关系?明确:突出竹节人这个童年玩具的有趣,它甚至受到了老师的青睐,抒发了“我们”内心的喜悦、

7、满足与自豪。这部分内容深化了主旨,使“竹节人”游戏和老师共同构成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四、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学完本课后的感受及收获。【教学板书】9.竹节人竹节人的制作过程 竹节人的玩法玩“竹节人”游戏的场面 老师玩“竹节人”游戏【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竹节人的制作与游戏的开展,体会到了传统玩具带给我们的乐趣,还能够有意识地将这种阅读方法运用到日常的阅读中去。这也是学生阅读方法的积累。10.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认读“嫦娥、磁场、陨石、干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

8、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所讲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交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的过程。【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浩瀚无垠的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有生命存在吗?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正确认读下列词语。嫦娥 磁场 陨石 土壤 辐射 沧海一粟2.齐读、指名读重点生字词。3.借助资料解释关键词语的意思。

9、(课件出示生字词)同桌互读,并试着解释关键词语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强调易读错的字的读音。并对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进行补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2.师:判断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明确:生命存在的条件有: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b.必要的水分。c.适当成分的大气。d.足够的光和热。3.天体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有生命存在?4.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为什么?四、再读课文,分析理解1.快速地浏览课文。

10、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讨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明确:第29自然段。师: 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两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归纳:第1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这个宇宙生命之谜。2.分析理解课文。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的?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生合作交流后发言)师: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为什么?学生交流:水星离太

11、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湿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五、课堂小结关于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一直在思考,发展到近代,科学家们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但从落入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

12、可能性,这还有待人类去进一步探索。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那么火星上到底是否存在生命呢?让我们继续学习。二、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建立五人学习小组,分小组讨论问题并汇报。一、二小组探讨第(1)小题;三、四小组探讨第(2)小题;五、六小组探讨第(3)小题。从第一小题开始依次选取小组代表汇报。(1)火星与地球有哪些相似之处?科学家对火星有哪些猜测?(2)科学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对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结果怎样?(3)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火星上没有生命?(4)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畅所欲言)三、交流展示(1)

13、小组代表展示:火星与地球的相似点:1.自转一圈时间相似;2.昼夜长短相近,有四季更替。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2)小组代表展示:科学家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运河和植物的说法是错误的。(3)小组代表展示: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事实,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层稀薄,温度低,无磁场且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无法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同时科学家通过对火星进行实地考察

14、,得出了两个结果:1.土壤中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4)教师总结。四、问题研究与拓展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知道的星系。人们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大家课后可以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奥秘等书籍,了解更多的宇宙奥秘。【教学板书】10.宇宙生命之谜 生命存在的条件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和发现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 足够的光热火星的探秘【教学反思】我在教学本课时,引导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他们从课文中找到

15、生命存在的条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结合课文中对八大行星的介绍,判断其是否存在生命。为了探讨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交流。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搜集相关信息,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表达,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同时,搜集相关的介绍宇宙奥秘的知识,这也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11.*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理清材料一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2.体会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阅读材料的方法。4.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6、教学重难点】1.理清材料一的说明顺序,学习材料中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2.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阅读材料。3.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故宫博物院,了解它的相关知识。二、自读材料,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四则材料,初步了解四则材料的内容。2.学生自由读课文,标注材料一的自然段序号,注意材料中方位词语的运用。3.交流探讨:(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故宫博物院)(2)材料一主

17、要讲了什么内容?(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建筑及其特色。)(3)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修复太和殿)(4)材料三是故宫博物院官网,你从页面中得到了哪些信息?(5)根据材料四中的平面示意图,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设计参观故宫的路线。三、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不同的材料阅读1.师:如果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现在需要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该如何选择阅读材料?(指名说,学生动手画一画。)明确:结合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材料一按照空间顺序,依据游览参加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北逐步介绍故宫博物院,材料三是故宫博物院官网的页面,不仅对故宫博物院作了简要介绍,还说明了故宫博物院目前实行的自南向北单向参观方案

18、,材料四是故宫平面示意图,可以清楚看到景点分布以及尚未开放的区域。三则材料内容相结合有助于我为家人绘制参观路线图。故宫参观路线: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2.师:在游览故宫时,如果你要向家人讲解其中的一两个景点,应该重点阅读哪则材料?(指名说)明确: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一对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特色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可以选择其中的内容作为景点讲解的材料。四、拓展延伸1.思考:在讲解故宫的景点时,怎样才能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学生自由交流)示例:介绍太和殿时,我们可以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进行讲

19、解。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和内部装饰的内容时,穿插材料二中关于太和殿的历史故事,可以增强讲解的趣味性。不仅能够吸引游客,也使太和殿的建筑更具有传奇色彩。2.讨论交流:在参观故宫博物院之前,为使游览更方便,体验更丰富,我们还需要做好攻略。如果现在要做游览攻略,你认为我们应该选择重点阅读哪则材料?小结:应该选择重点阅读材料三,材料三是故宫博物院的官网,页面中简要介绍了故宫博物院,以及自南向北的单向参观方案。从页面中,我们还可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开放时间、票务政策等相关游览信息,以及故宫博物院的相关介绍。这样,有助于我们做好游览攻略,能使游览更方便,体验更丰富。5、 总结归纳1. 课文内容包含了四则材料,内

20、容各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材料阅读。2. 材料一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材料一在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物及其特色时,详细介绍了太和殿的内容,这是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是材料一介绍的重点。六、课堂小结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统和独特风格。值得参观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我们可以依据课文中的四则材料,对故宫博物院做一些了解。我国的建筑艺术,具

21、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它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件出示有关传统建筑的图片)以后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实地参观。【教学板书】11*故宫博物院总起一 位置 名称 历史 总体概况分述二 建筑宏大 大殿风貌 前三殿(详写) 后三殿(略写)分述三 珍贵文物总结四 永恒的文化殿堂【教学反思】本篇课文以四则材料的形式呈现,形式新颖,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在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阅读材料,并能够阐述选择的原因。课堂氛围良好,比较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习作:_让生活更美好【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提示,从8个所给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习作。2.能围绕话题,精选

22、典型事件,表达自己的切实感受。3.要抓住重点,突出所写事件是怎样影响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教学重难点】1.能围绕话题,精选典型事件,写出生活的美好。2.突出所写事件是怎样影响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因素有许多,譬如集邮、阅读、创意等。你认为有哪些因素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二、交流反馈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容。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教师指导:写之前,可以想

23、一想: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因此如何精心选材,写好一件事,突出主题,便是我们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三、习作指导1.指名交流:你准备采用什么写作手法?运用哪种叙述顺序?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明确:因为是写人记事的,可以写人物的动作、心理等,可以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也可以先交代事情的结果,按照倒叙,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写。2.教师指名让学生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习作指导自然化)教师点拨:如谈谈自己习作的叙事线索,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贯穿全文,衔接过渡,怎样开头,结尾等,从而让其他

24、同学得到启示、借鉴。四、自主成文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五、习作欣赏1.自主到讲台前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优点,大家参与评议。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学生自由交流作文中的精彩之处。六、习作修改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2.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错别字、不正确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3.修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教学反思】学生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让自己生活更美好的话题,并且大多数学生能够围绕话题,选择典型事例来印证这件事确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进而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在习作欣赏、修改环节,学生

25、能够积极参与,在学习借鉴别人优点的同时,也主动地修正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2.了解怎样在句子中写出人物入迷的样子。3.体会顺序词在表达上的妙处。4.积累背诵春日一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3.学会如何描写人在入迷时的样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你是怎样理解阅读的?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人在入迷时的样子该怎样描写等,都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学习和交流。二、交流反馈1.

26、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了解到阅读方面的哪些知识?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我们应该采用哪些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明确:学习到这个单元,我们知道了要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材料,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使精读与快速阅读能有效结合。2.课件出示具体的问题和阅读材料,思考:怎样选择阅读方法?哪部分详读?哪部分略读?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自由交流)明确:读书时要养成一个习惯,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和任务,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3.学生自由交流有关阅读的具体方法、步骤,教师总结。小结:可以从阅读目的、任务、阅读材料的性质、阅读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总结。三

27、、合作探究1.课件出示课文例句,思考:怎样才能将人入迷的样子写生动?明确: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去写,也可以写当时的场景、氛围等。2.读课文中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思考: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课件出示)明确:加点的部分采用序数词,分条罗列了几项内容,对生命的存在条件进行了说明,显得思路清晰,一目了然,逻辑性强。四、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春日,教师指导朗读。2.正确、有感情地齐读古诗春日。3.出示作者简介。4.理解并背诵古诗春日。(1)借助资料,小组内成员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教师适时指导。(2)全班交流诗句描述的场景。(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古诗中的哲理。5.通过对古诗春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阅读的有关方法,尤其是带着任务阅读时,知道所谓的“任务”是自己阅读过程中关注的焦点,这部分内容便可采用精读的方式,而那些与阅读目标任务无关的内容,便可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另外通过句子赏析,学生在仿写人入迷的情景的句子时,了解了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方法,通过片段式作文训练,掌握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在积累背诵有关写景抒情的古诗中,习得了方法,陶冶了性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