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安装阶段技术监督.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2162646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安装阶段技术监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汽轮机安装阶段技术监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轮机安装阶段技术监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安装阶段技术监督.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轮机安装阶段技术监督1.1 安装监督依据汽轮机安装阶段的技术监督主要根据汽轮机制造厂家设备安装要求、有关设计及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和工程主要质量控制点,对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安装实施监督。汽轮机安装阶段的技术监督依据GB 21369、GB 50319、GB 50275、DL/T 438、DL/T 855、DL 5190.5、DL 5190.3、DL/T 5210.3等标准,制造厂提供的汽轮机组安装手册(指导书)、图纸、安装标准、规范及组装、试车、调试技术文件,设备、系统的设计修改签证,附加说明或会谈协议文件。1.2 汽轮机本体安装的一般规定2 汽轮机本体的设备运输吊装、本体设备的保管、合金钢部件

2、的检查安装应按照DL 5190.3中相应的条款执行。3 汽轮机本体的安装程序应严格遵照制造厂的要求,不得因设备供应、图纸交付、现场条件等原因更改安装程序。4 通流间隙调整应遵循节能降耗的原则,在保证汽轮机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间隙值宜取图纸要求的下限,并使间隙均匀。4.1 汽轮机本体基础5 汽轮机安装前应和土建配合好进度,并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对于预留孔洞、预埋部件和有关标高、中心线、地脚螺栓位置等应与设计、土建、安装提前取得一致。6 汽轮机机组施工人员应熟悉所施工范围的有关技术文件,掌握设备机理、构造、施工规定、正确的安装程序、方法、工艺、精密测量技术等。7 本体基础交付安装应具备DL 5190

3、.3中第4.2.1条的条件。8 本体基础沉降观测应在以下阶段进行:a) 基础养护期满后,应首次测定并作为原始数据;b) 汽轮机汽缸、发电机定子就位前、后;c) 汽轮机和发电机二次灌浆前、后;d) 整套试运行前、后。9 湿陷性黄土地质结构可增加沉降测量次数。 10 因基础沉降导致汽轮机找平、找正、找中心的隔日测量数据有不规则的明显变化时,不得继续进行设备安装。 11 带弹性隔振装置的汽轮发电机组基础,应按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测量弹簧释放前后的高度,对弹簧的锁定情况进行检查。11.1 台板与垫铁12 垫铁的布置位置和荷载除应符合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要求外,还应符合DL 5190.3的4.3.1条规定。垫

4、铁的形式、材质及垫铁安装应符合DL 5190.3规定。13 台板的检查与安装应符合DL 5190.3第4.3.7规定。13.1 汽缸、轴承座及滑销系统14 汽缸安装前的检查和记录应符合DL 5190.3第4.4.2规定。汽缸结合面不合格时应修刮或由制造厂处理,并作出最终记录。15 滑销系统检查应符合DL 5190.3中第4.4.4条规定。滑销间隙过大时,允许在滑销整个接触面上进行补焊或离子喷镀,补焊或喷镀的金属硬度不应低于原金属。不得用敛挤的方法调整滑销间隙。16 汽缸推拉装置垫片厚度在汽缸定位后,按推拉装置与汽缸间的四角实测间隙值预留0.02mm0.03mm 装配间隙配制,垫片装入时应无卡涩

5、。17 汽缸膨胀指示器的安装应牢固、可靠,指示器的指示范围应满足汽缸的最大膨胀量。汽轮机首次启动前,在冷态状况下应将指示器的指示调至零位并做好标记。18 汽缸组合、汽缸和轴承座的安装、汽缸负荷分配等应符合DL 5190.3中的规定。18.1 轴承和油挡19 轴承和油挡的安装应符合DL 5190.3中的规定。20 转子放入支持轴承后,椭圆或圆筒瓦轴承,转子与轴颈巴氏合金的接触角宜为3045 ,沿下瓦全长的接触面应达75%以上并均匀分布无偏斜,当接触不良或轴瓦间隙不符合图纸要求时应由制造厂处理。21 下轴瓦顶轴油囊深度应为0.20mm0.40mm,油囊面积应为轴颈投影面积的1.5%2.5% ,油囊

6、四周与轴颈应接触严密,顶轴油通道应清洁、畅通。22 转子轴颈两端有凸缘时,凸缘应与轴瓦端面保持足够的轴向间隙,以保证运行时转子能自由膨胀。23 轴瓦的锁饼、制动销、温度计插座应与轴瓦保持适当的间隙,锁饼、制动销应能制锁但不卡死;锁饼应低于轴瓦水平结合面0.03mm0.2mm。23.1 汽轮机通流部分设备24 起吊转子应符合DL 5190.3中第4.6.1的规定。转子安装前外观检查应符合DL 5190.3中第4.3.6.2的规定。联轴器的检查应符合DL 5190.3中第4.6.3条规定。25 汽轮机转子的轴颈扬度确定、转子在汽缸内找中心、轴系找中心及中心复测、联轴器现场铰配及紧螺栓等工作应符合D

7、L 5190.3中第4.6条规定。26 汽轮机的喷嘴、隔板和隔板套、汽封套、双流汽缸中部分流环等通流部件的检查、安装及中心和间隙调整应符合DL 5190.3中第4.7条的规定。27 转子轴向窜动的最终记录,在完成汽轮机扣盖工作后,以热工整定轴向位移指示时测定的数据为准。28 通流部分间隙及汽封轴向间隙不合格时,应由制造厂确定处理方案。28.1 汽轮机扣大盖29 汽轮机扣大盖前应完成下列各项工作并符合要求,且安装记录、签证应齐全:a) 垫铁调整结束并点焊,地脚螺栓紧固;b) 台板纵横滑销、汽缸立销和猫爪横销调整结束并记录;c) 内缸猫爪、纵横滑销和轴向定位销间隙调整结束并记录; d) 汽缸水平结

8、合面间隙符合要求;e) 各汽轮机转子轴颈椭圆度和不柱度、对轮晃度及瓢偏、推力盘瓢偏、转子弯曲度符合要求并记录;f) 汽缸水平扬度、凝汽器与汽缸连接前、后的转子扬度记录;g) 汽缸已经按照制造厂要求进行负荷分配并记录;h) 汽轮机转子在汽封及油挡洼窝处的中心位置、转子轴系中心符合制造厂要求;i) 隔板中心调整结束并记录;j) 转子与汽缸已经相对定位,定位位置已作标记,数值己作记录;k) 汽封及通流部分间隙符合制造厂要求并作记录;l) 汽轮机转子在合实缸的情况下,已进行轴向间隙推拉检查、测量及定位,且应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并作记录;m) 法兰加热装置渗漏试验符合要求并作记录;n) 汽缸及汽缸内全部合

9、金部件宏观检查符合要求并做记录;o) 转子中心孔(含堵头)金属检测合格并做记录;p) 汽缸内全部合金钢部件己做光谱复查并符合要求;q) 高温紧固件己做硬度及光谱复查符合制造厂要求并作记录;r) 对汽缸几何尺寸、轴系中心、通流间隙、轴封间隙有影响的热力管道已完成连接;s) 汽缸、管段、蒸汽室内部已彻底清理,管口、仪表插座和墙头己封闭;t) 汽缸内部的疏水口畅通,热工元件安装结束;u) 监造过程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已完成验收。30 汽轮机扣大盖工作应符合DL 5190.3第3.3.9 条及第4.9.4条的规定。31 上猫爪支撑的内、外缸,在由下猫爪临时支撑换为上猫爪支撑时汽缸中心变化允许偏差为0.03

10、mm;猫爪垫片总数不超过3片并应接触严密,用0.05mm塞尺检查无间隙;垫块材质应符合制造厂规定。31.1 汽轮机本体质量验收应提交的项目文件32 汽轮机本体安装完毕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施工技术记录:a) 基础及预埋件验收记录;b)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c) 汽轮机基础垫铁或砂浆块配制记录;d) 汽缸、轴承座台板找平找正记录;e) 汽缸、轴承座台板与汽缸、轴承座间隙记录;f) 轴承座、汽缸台板地脚螺栓紧固记录;g) 轴承座滑动部位检查记录;h) 推力瓦接触及推力间隙检查记录;i) 轴瓦垫块及轴瓦与轴颈接触检查记录;j) 轴承座中分面水平记录;k) 径向轴承及推力轴承安装记录;l) 油挡间隙记录

11、;m) 轴颈的椭圆度及不柱度记录;n) 转子弯曲度记录;o) 推力盘端面瓢偏记录;p) 联轴器端面瓢偏和径向晃度记录;q) 联轴器止口尺寸记录;r) 汽缸组合记录;s) 汽缸就位找正记录;t) 汽缸隔板洼窝找中心记录;u) 汽缸内缸纵、横销安装记录;v) 内缸支撑键安装记录;w) 内缸中分面水平记录;x) 内缸中分面间隙记录;y) 隔板膨胀间隙记录;z) 汽缸负荷分配记录;aa) 各部通流间隙记录;bb) 最小轴向通流间隙记录;cc) 转子定位尺寸及外引标记;dd) 靠背轮垫片厚度记录;ee) 汽封间隙检查记录;ff) 汽缸中分面螺栓紧固记录;gg) 汽轮机转子联轴器找中心记录;hh) 转子螺

12、栓、螺母配重记录;ii) 联轴器连接后同心度记录;jj) 转子螺栓、螺孔配合间隙记录;kk) 联轴器螺栓紧固记录;ll) 滑销系统间隙记录;mm) 轴承座与汽缸间定位中心梁安装记录;nn) 推拉杆安装记录;oo) 盘车装置齿轮间隙记录;pp) 连通管冷拉记录;qq) 连通管螺栓整定记录。33 汽轮机本体安装完毕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隐蔽签证:a) 台板接触检查签证;b) 轴承座灌油试验签证;c) 轴承座扣盖签证;d) 汽缸外观检查签证;e) 汽轮机转子外观检查签证;f) 高、中压喷嘴室检查封闭签证;g) 汽轮机扣缸前检查签证;h) 汽轮机扣盖签证;i) 基础二次灌浆前检查签证;j) 导汽管及连

13、通管安装检查;k) 设备缺陷处理签证。34 汽轮机组本体安装完毕,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检验检测报告:a) 机组本体基础沉降报告;b) 基础二次浇灌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报告;c) 合金钢部件光谱复查报告;d) 轴承巴氏合金探伤报告;e) M32及以上高温紧固件的硬度复测、探伤报告及20Cr1Mo1VNbTiB、20Cr1Mo1VTiB材料的金相抽查报告。34.1 调节保安装置和油系统35 除制造厂要求不得解体的设备外,油系统设备应解体复查其清洁程度,对不清洁部套应彻底清理,确保系统内部清洁。36 新汽轮机油应按GB/T 11120执行质量验收,新磷酸酯抗燃油应按DL/T 571进行质量验收。润滑

14、油系统、磷酸酯抗燃油系统冲洗油样化验分别达到NAS8、NAS6的要求,还应按DL 5190.3的规定进行系统冲洗和清洁度检查。37 调节保安装置及油系统各部件解体、检查、组装时,除应符合DL 5190.3第3.3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6.1.3规定。各结合面、密封面应接触良好,无贯通性沟痕,丝扣接头应严密不漏,垫料和涂料应选用正确,参见DL 5190.3附录C。38 电液调节保安装置的检查和安装应符合DL 5190.3的6.2规定。超速监测保护、振动监测保护、轴向位移监测保护等电子保护装置安装时,应配合热工人员调整好发送元件,做到测点位置正确、试验动作数据准确,并将引线可靠引至机外。39 汽

15、门及其传动机构、液压调节保安装置的检查和安装应符合DL 5190.3的6.4规定。40 润滑油系统管道施工应符合DL 5190.5标准,及DL 5190.3中6.1.4的规定。a) 油管不宜采用法兰接口并应尽量减少焊口,管道焊接前应经检查以确保油管内部清洁;b) 油管外壁与蒸汽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应有不小于150mm 的净距,距离不能满足时应加隔热板;运行中存有静止油的油管应有不小于200mm 的净距;在主蒸汽管道及阀门附近的油管不宜设置法兰、活接头;c) 油管道的法兰应采用凹凸法兰,结合面应使用质密耐油并耐热的垫料,可参见DL 5190.3附录C。垫片应清洁、平整、无折痕,其内径应比法兰内径大2

16、mm3mm,外径应接近法兰结合面外缘尺寸;d) 油管内壁必须彻底清扫,不得有焊渣、锈污、纤维和水分,油管清扫封闭后,不得在上面钻孔、气割或焊接,否则应重新清理、检查并封闭。40.1 泵类设备41 泵的安装应依据制造厂说明书要求,并符合GB50275和DL5190.3的相关规定,如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应按高标准执行。42 按装箱单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附件和专用工具,应无缺件,防锈包装应完好,无损坏和锈蚀,并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应与工程设计相符。43 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应只清洗外表面;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得拆卸。当超过防锈期或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随机技术文

17、件的规定。44 整体安装的泵安装水平,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他水平面上进行检测,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解体安装的泵的安装水平,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纵、横向放置水平仪进行检测,其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44.1 湿冷及间接空冷凝汽器45 凝汽器壳体现场组装、冷却管穿管和胀接、凝汽器支撑弹簧安装、凝汽器与汽缸连接、凝汽器热井水位计、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安装等应符合DL5190.3中8.2节规定。46 凝汽器组装完毕后,汽侧应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应充满整个冷却管的汽侧空间并高出顶部冷却管100m

18、m,维持 24h应无渗漏。已经就位在弹簧支座上的凝汽器,灌水试验前应加临时支撑。灌水试验完成后应及时把水放净。47 凝汽器与汽缸间连接的短节、两个凝汽器间的平衡短节和拉筋膨胀伸缩节的焊缝安装前应进行渗油试验无渗漏。48 凝汽器水侧应做严密性检查,可用循环水直接进行运行压力充压,充水时应将空气放净,水室盖板、人孔门和螺栓等处应无渗漏。 49 凝汽器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应有防止杂物落入汽侧的防护措施。最终封闭凝汽器前应检查冷却管束及上部汽侧空间不得有任何杂物,顶部管道应无损伤痕迹。49.1 冷却塔50 双曲线冷却塔的地基工程、地下工程、斜支柱工程、筒壁工程、塔芯结构工程、淋水配水装置工程、附属工程施工

19、及验收应符合GB 50573要求。双曲线冷却塔所含的各分部(子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必须达到现行国家标准GB 50204的有关要求;混凝土抗冻等级与抗渗等级必须达到设计有关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51 北方地区尤其应重视防止冷却塔冻融,应保证筒壁、支柱等混凝土表面密实平整,无漏筋、蜂窝、起砂、起壳、裂缝和油污杂质等缺陷。52 筒壁施工前要检查模板,要求模板平整、无翘曲、无孔洞、无卷边,模板内壁应清洁,施工时检查模板接缝密合、支撑牢固。筒壁施工过程中每隔810节应进行一次标高测量,并按照实测标高对半径进行调整。53 北方地区冷却塔塔顶应做好防挂冰措施,施工前应编

20、制防挂冰技术方案,验收时检查确认防挂冰措施得到有效实施。54 冷却塔、循环水前池、阀门井等位置处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的盖板。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临时围栏。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金属构件的制作安装应符合GB 50205及JGJ 81的有关规定。55 航空障碍标志灯系统、防雷装置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 50303的有关规定。56 冷却塔应尽量避免冬季施工,必须在冬季施工时除应符合GB 50573外,还应符合JGJ 104的有关规定。57 淋水填料、配水管、溅水碟、除水器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DL/T 742的有关规定。58 循环水自流沟

21、、循环水泵前池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B 50108、GB 50141、GB 50208及GB 50212的有关规定。58.1 空冷岛、间接空冷塔59 空冷岛、间接空冷塔所有主、辅设备安装、检查验收应符合DL/T 5210.3规定。60 空冷岛的蒸汽排汽、蒸汽分配、空冷凝结水、抽真空、冲洗等安装除执行DL5190.3中第 5 部分“管道及系统”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以下规定:a) 与汽轮机连接时应避免产生外加应力;b) 不锈钢膨胀节内外临时防护盖板在安装完成且验收合格后方可取下,精密部件、固定件应在整个安装工作完成后方可取下保护罩;c) 膨胀节与管道应自由连接。61 空冷岛应注意支撑、导向系统、管道、管

22、束的组装和焊接质量,防止安装不合理产生泄漏。62 间接空冷换热器的施工和验收应符合厂家技术文件规定。62.1 保温、油漆63 汽轮机的保温应符合GB 7520的规定,应使用良好的保温材料(不宜使用石棉制品)和施工工艺。保证机组正常停机后的汽轮机内缸上下缸温差不超过35,外缸上下缸温差最大不超过50。64 热力系统设备保温油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DL/T 5072有关规定。应优先选用热导率小、密度小、造价合理、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64.1 其它65 设备中用合金钢或特殊材料制造的零部件和紧固件等,都应在施工前进行光谱分析和硬度检验,以鉴定其材质,确认与制造厂图纸和有关标准相符。易产生裂纹的高合金钢材

23、料检验后应及时用砂轮或砂布除去燃弧斑点。本体范围内管道施工和焊接应按照DL 5190.3第5部分以及DL/T 869中有关规定执行。66 辅助设备安装时,其纵横中心线和标高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卧式设备壳体应水平。直立式设备垂直允许偏差为10mm。67 凝汽器和低压缸排汽室喉部的焊接,应严格监视和采取措施控制焊接变形,将因焊接引起的垂直位移差保持在容许的范围之内。重视空冷机组真空防爆膜片的支撑隔栅的选材及焊接工艺控制,避免隔栅焊缝开裂造成真空破坏而停机。68 低压缸排汽压力的测量应符合GB 8117.1、GB 8117.2规定,且应满足以下规定:a) 测量低压缸排汽压力的传压管从凝汽器喉部取压点一直倾斜向上穿出低压缸化妆板,中间不允许有U形管形式,避免运行中传压管积水导致排汽压力测量不准确;b) 排汽喉部的每一排汽截面至少布置两个网笼探头;c) 低压缸排汽压力变送器应选择绝对压力变送器。69 用于测量凝结水流量的低值喉部取压长颈喷嘴安装前应妥善保管,防止锈蚀、变形和损伤,在现场禁止对喷嘴进行解体。70 空冷岛上部的设备、设施应固定牢固,防止脱落造成下部电气设备损坏和短路故障。71 循环水旋转滤网框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防止在运行中变形。滤网动静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形成短路。72 应做好循环水管道、消防水、闭冷水等地下管道和地下金属构件的防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