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1452465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视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微环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亮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视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视察和用放大镜视察的不同。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放大镜视察物体的微小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打算:放大镜(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假如只能供应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平面镜片。 老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

2、与猜想 1、导入: 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识,我来介绍一下放大镜。(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绽开介绍)。 2、小组探讨沟通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沟通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假如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1)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示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2)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视察校内里的生物、试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视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观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视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视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

3、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运用 二、探究与实践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运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运用方法。依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运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细致视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觉! 3、沟通新发觉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微小之处。 三、拓展与创新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说说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尝试利用放大镜来放大物体。 四、小结 #643711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微环节的作

4、用。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亮和中间厚,边缘薄;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学习、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 1.经验视察工具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活动,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点。 2.学会运用放大镜,对比肉眼视察和运用放大镜,能发觉更多的细微环节。 情感、看法、价值观 1.理解运用放大镜视察的意义,培育持续用放大镜视察身边事物的爱好。 2.了解放大镜的独创史,相识到从肉眼视察到独创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3.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乐于与人合作,共同探究。 知道放大工具的结构特点,了解放大镜能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微环节。 通过对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

5、器具的特点,明白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分组试验器材:放大镜(每生一面)、信封、钱币;十种对比视察的器具;烧杯、水、记录纸。 老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课前视频导入 1.思索:你看到了什么,它与我们看到的实物有什么不同 2.组织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二、探究器具放大的隐私 1.出示10种不同的器材,分别用它们视察文字,找寻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 (1)将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两类。(预料-实测) (2)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样的器具能放得更大? 2.沟通学生的发觉。

6、通过比较发觉能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间厚)不能空心的特点。能放大的器具假如中间越厚,边缘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体的图像也就越大。知道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3.拓展活动: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为一个“自制的放大镜”。 4.小结,并介绍放大镜的历史。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觉 1.了解放大镜的用途,让学生谈谈生产、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哪些工作要用到放大镜? 2.用肉眼和放大镜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物体视察,比较肉眼视察和在放大镜下视察有什么不同。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3.组织学生视察,老师巡察。 4.组织学生汇报各自的发觉。 5.小结放大镜的作用。 四、总结延长 1.你还想用

7、放大镜视察什么?你还希望用什么工具视察物体? 2.总结。 #643712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放大镜是不同于一般镜片中间厚两边薄的镜子。而且它还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正确运用放大镜视察物体。比较用肉眼视察和用放大镜视察的不同。 3、理解运用放大镜视察的意义,增加探究微小世界的爱好。相识到从肉眼视察到独创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正确、规范运用放大镜,体验到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很多细微环节。 教学打算: 演示材料: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三种)、教学课件。 分组试验器材:放大镜(有不同放大倍数的)

8、、小六字号的字条、树叶、一般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学方法: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爱好 师:小挚友们,今日老师请了特别的珍宝过来和大家一起来玩,想必这节课会很有意思,(伸出用布包的镜子来)你们猜这是什么呀,那有谁可以过来摸一摸这是什么啊? 生:可能是个小镜子,硬硬的 生:可能是只笔。 师: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生:打开看看。 师:对。当你从表面不知道这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打开的方法看一看。(慎重的把包的放大镜放在展示台上渐渐打开上面一点)师:现在猜一下,这里会是什么? 生:镜子。(再打开下面一部分) 师:这是什么? 生:木棒,木棒。(再全打开)

9、 生:是把的圆镜子。 师:究竟叫什么名字呢? 生:放大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见我爷爷拿过。 生:我家里有。师指着另一个知道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对,它真的就叫放大镜。(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放大镜的隐私好不好。(把放大镜的图片放到黑板上,把放大镜的名字放上去) 二、活动一:相识放大镜的构成 师:平常玩过放大镜的举手。生举手。你是怎么玩的? 生:老师我拿着放大镜去照蚂蚁来。 生:我去照字来。 生:我没玩过放大镜。但是我玩过我奶奶的老花镜来。 师:每个小组长的桌洞里,我给每位小挚友都打算了一个放大镜(3个低倍,1个高倍)大家想不想玩? 生:想玩。 师:想玩

10、可以。但是老师有要求,会玩的才能玩。老师的要求你能做到吗? 师:小组长轻轻的拿出来。留意要求一放大镜是玻璃做的,我们要轻拿轻放。要求二不要拿着放大镜对着太阳,那样会灼伤眼睛。明白我的要求了吗? 师:老师就喜爱遵守规则的小挚友。 师:好。那我们先看一看摸一摸它和我们一般的玻璃片有什么不一样?生看摸。 师:你们有什么新发觉了吗? 生:中间厚两边薄。 师:你是怎么发觉的? 生:我一摸就摸出来的。 师:那你给大家摸摸看看吧。 生:我摸中间时两手有这么大的距离,而摸这里边上就有这么大的距离。 师:你们都摸摸自己的放大镜都是这样的吗? 生:我发觉放大镜的外面都是有个塑料框。 师:他说的是真的吗?赶快举出你

11、的放大镜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呢。 师:哦,都有个塑料框。太棒了,他把每个放大镜都有的共性告知大家了。你是一个会总结的孩子。(板书名称)其他小挚友还有什么发觉? 生:还有个把。 师:看看是不是都有个把。我们把这个把称作镜柄。 三、活动二:学习放大镜的运用 师:孩子们真聪慧我们相识了放大镜。大家想不想运用上它来视察新事物?想。 师:先别焦急视察之前我们仍旧有要求。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运用放大镜时,手持放大镜柄,用放大镜渐渐的靠近想视察的事物,直到看清物体为止,视察你想要视察的事物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留意放大镜不要晃动哦)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明白了。 师:谁再展示展示应当怎样来运用放大镜。生展示。 四

12、、活动三:运用放大镜去视察新事物 (设计目的:学会借助工具视察事物) 师:真不错。你是个活学活用的小孩子。好现在我们就去视察个字条。能玩出新发觉的孩子老师才喜爱。 师:组长拿出1号袋,拿出里面的字条。起先玩吧。师下去视察孩子的发觉。 生:能把物体放大 生:我的放大镜放的大。 师:放大?是吗?那你上来演示一下它怎么放大的吧。(孩子来展示台先把字条放上去。 师:你们记住多大小了吗?你放大给其他同学看看。生放上放大镜来看) 师:放大了没有吗?真的能放大。 师:有没有小挚友感觉你放大的比他的还要大呢。高倍的放大镜上来演示。 师:老师这还有个放大镜,老师也试试。再放上一遍。刚才我们发觉放大镜放大字了,那

13、它除了能放大字它还能放大别的吗?同学们想不想探讨一下?生:想。 师:你们想放大什么? 生:(发散思维说)放大指纹。 师:可以放大你身体的任何部位。 生:可以放大字体 生:可以放大笔,文具盒 师:你们想用放大镜视察这么多的东西啊。你们感爱好的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放大镜来视察。但是很缺憾,今日老师没有把小挚友们想视察的东西都带过来。但是每个小组老师都给大家打算了(课件招打出来)昆虫的盒子,里面有小蚂蚁、瓢虫、树叶或标本。同学们用放大镜来视察这些事物,来看看它们放大后究竟是什么样子好不好?好。视察。 五、视察沟通。 (设计目的:知道放大镜能视察物体的细微环节) 师:记住视察的时候要告知我放大了之后他们是

14、什么样子。 师:谁有新发觉了。有两个以上发觉的先上来展示。生把东西放上实物展台。先说你发觉了什么。然后用放大镜在展台上展示一下。生展示视察蚂蚁。 生:我看到了蚂蚁肚子上有斜纹了。 生:我看到腿上的花纹了。 生:我看到蚂蚁的嘴巴了。 师:本身我们不用放大镜看不大清晰这么多细微环节,而用了放大镜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的细微环节。(板书: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视察物体的更多细微环节) 师:谁还视察了蚂蚁。你还有不一样的发觉吗?那你也上来展示一下吧。我们今日是运用放大镜视察了我们想视察的事物,你知不知道生活当中,叔叔阿姨是用放大镜视察什么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放视频看放大镜的应用,望远镜是变形的放大镜)随着科

15、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独创了各种特别的放大镜,他们的作用就更大了。 六、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接着保持爱探究的精神) 科学家利用放大镜制作了这么多的工具。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制作一个放大镜呢?老师今日给大家带来了滴管和水,你知道吗,用他们也能做出放大镜来。这是滴管,我把它放到水里用劲一捏,滴管就吸饱了,然后我把里面的水放出来,它有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放大镜,你们信不信、你们试一试,你想放大什么,你就把吸饱的水滴在你想放大的小物品上(留意小物品不要比水滴大) 生起先操作。 师:怎么样你胜利的发觉放大了吗?生:看到了 原来水滴也是自然的放大镜。看来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 总结:我们这一节

16、课都在玩什么呀?放大镜。玩放大镜你都发觉了什么呀?我知道了今日我们一起相识了一种科学上视察的工具放大镜,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工具帮助你们进行科学视察你们愿不情愿接着学科学呀?让我们一起一下口号。”我们爱科学”。 #643713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科学学问: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改变长大的相关事实。 2.科学探究:会收集我们在生长改变的感性事实,学会测量身高、体重、手脚、胸围、肺活量,学会视察记录测量数据,能够对结果作初步统计。 3.情感看法: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熬炼、睡眠有关,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和人文精神。 活动器材: 体重秤、皮尺、直尺、三角尺、气球、吸管、胶管、自

17、制仪器表格、小医生服装、帽子及红袖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课前咱们先来聊闲聊吧!这些时天气变冷,我看到好多同学都穿了新衣服。买的衣服是大一点的还是刚刚合适的?衣服为什么要买大一点的呢? 2.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在生长。 二、知道人的身体是不断生长改变的 1.提问:你用哪些现象来说明感觉到自己在生长呢? 2.学生汇报:个子长了、体重变重、手脚长大、胸围大了。 三、测量自己身体生长改变状况 1.提问:是呀,我们的个子长高了,体重变重了,手、脚也变大了,胸围也变大了,长了多少呢?你用什么方法来了解生长改变状况? 2.四人小组探讨。 3.指导测量方法 身高怎么量?谁

18、会,请你来教教我们。 体重怎么测?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手、脚大小有改变吗?怎么知道手、脚变大了多少? 胸围大了怎么测?你们认为这样测精确吗? 小结:今日,我们学会了用测身高、称体重、测手、脚大小以及量胸围的方法来了解身体的生长改变。 学测肺活量: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嬉戏,两边分别派出1名同学参与吹气球活动,这两名同学必需个子差不多,吸一口气吹完为止,看看你能吹多大? a.提问:两个人个子差不多,吹的气球大小怎么不一样? b.谈话:肺装气的多少,我们称为肺活量,他们俩谁的肺活量大,大多少知道吗?怎么知道? c.活动:我们现在就来测测这两个同学的肺活量。 4.讲解并描述:今日玩了这个小嬉戏,我们又学会

19、了一个新的测量方法叫什么?你想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改变吗?现在,我们就要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一次体检。 体检总得有小医生,怎样才能当好小医生?被检查的人应怎么做? 谁会测身高?请你来当小医生(发服装、帽子) 手和脚的大小请每个同学根据刚才的方法自己测量。 体检还要有体检表吧!班级姓名可不能漏掉哟,检查时做好记录,测完后,从表上找一找身体有哪些改变? 5.学生体检活动。 四、意识到人的生长发育与饮食熬炼、睡眠有关 1.提问:你们检查得可真喧闹呀,视察测量结果,你发觉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提问:你怎么发觉长高了?长了多少? 你有多重?长重了多少? 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得慢?(与养分均衡、

20、熬炼、足够睡眠有关。) 4.小结:祝同学们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希望大家隔断时间能接着坚持测量,这张表格保存好,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 #643714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相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学问目标是指导学生相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实力目标是要培育学生推理实力和空间想象实力;科学思想教化目标是要培育学生仔细细致、信任科学不迷信的看法。本课是培育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学问的实力的典型课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已有的学问和实力解决新问题。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依据事实材料推想分析是

21、谁拦住了太阳光是难点。 教学打算: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或声像资料。 2.月相形成的试验材料。 3.CAI课件 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情境动画。 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球位置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沟通收集到的资料,提出问题。 1.学生沟通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资料,初步谈谈对日食和月食形成的相识。 2.分小组汇报沟通状况。 3.老师小结:同学们能收集到这些有价值的资料,为学好本课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刚才有同学谈到据老人们说日食和月食是天狗在吃太阳或月亮,每到这时,人们都要拿出锅碗瓢盆来敲敲打打,好赶走天狗,真有天狗吃日、天狗吃月这回事吗?当然没有,我们

22、就用科学的看法和科学的方法来探讨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4.板书课题。 二、指导相识日食的成因及种类。 1.老师课件演示日食发生的动画,学生视察。 2.老师发给每一组一张日食发生时的一组照片图及我国历曾发生过日食的时间记录表。组织学生小组探讨日食发生时都有哪些现象和规律。 3.学生分小组汇报,老师逐条板书。 4.老师依据以上学生汇报,组织学生探讨:是什么拦住了太阳的光?你的理由是什么? 5.学生汇报,老师形成如下板书 现象:分析 呈弧形渐缺是球体 自西向东渐缺自西向东运动 有时整个太阳被拦住从地球上看,两球大小差不多 发生在农历初一三球在同始终线上。 6.学生试验证明以上分析是否正确。老师在黑板上

23、画一个太阳,学生手持乒乓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把学生头部当地球,看看在怎样状况下看不见太阳。要求学生试验后画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7.老师组织学生汇报试验状况,并抽查学生所画示意图。 8.老师课件演示日食成因示意图,学生想象日食形成过程并把探讨结果写下来(小组相互沟通完善)。 9.学生利用教材相识日食的种类。 三、探讨月食的成因。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探讨了日食的形成缘由,月食的形成缘由又是怎样的呢?老师想让同学们首先自主探讨,然后通过相互探讨沟通进行合作探讨。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这时候地球、太阳和月球的位置是怎样的? 月食时,月亮的哪一边先出现阴影?为什么? 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2.老师组织学生依据以上问题探讨沟通。 四、老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日食和和月食的形成,使我们知道了任何自然现象的产生都是自然事物运动改变的结果,因而我们要从小信任科学不迷信,从小培育仔细细致的科学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