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文本.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143814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文本.doc(9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 县县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总总体体规规 划划 ( 2010 2020 年年) 调调整整完完善善文文本本1目目 录录第第一一章章 前前言言 .1第一节 XX县概况.1第二节 规划调整完善目的 .2第三节规划调整完善的指导原则 .2第四节 规划调整完善任务 .3第五节 规划调整完善依据 .4第六节 规划调整完善期限 .6第七节 规划调整完善范围 .6第第二二章章 规规划划背背景景 .7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7第二节 土地利用特点 .7第三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9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0第第三三章章 规规划划调调整整完完善善目目标标.13第一节 社会经济目标 .13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

2、标 .13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14第第四四章章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结结构构调调整整与与布布局局优优化化.16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8第第五五章章 耕耕地地和和基基本本农农田田保保护护.22第一节 优化耕地布局,稳步提高耕地质量 .22第二节 基本农田划定 .23第第六六章章 建建设设用用地地调调控控和和空空间间管管制制.27第一节 城镇村用地安排和空间布局调控 .27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28第三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12第四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33第第七七章章 土土地地生生态态建建设设与与生生态态环环境境保保护护.35第一节 生

3、态环境保护建设目标 .35第二节 生态功能保护分区 .36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7第四节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38第第八八章章 土土地地用用途途分分区区管管制制.41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 .41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 .42第三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42第四节 独立工矿区 .43第五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 .43第六节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43第七节 林业用地区 .44第八节 牧业用地区 .44第九节 其他用地 .45第第九九章章 土土地地整整治治安安排排.46第一节 土地整治项目安排 .46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6第二节 土地整治保障措施 .46第第十十章章 乡乡(镇镇)土土地地利

4、利用用控控制制.49第第十十一一章章 规规划划实实施施保保障障措措施施.55第一节 规划实施的行政措施 .55第二节 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 .55第三节 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 .56第四节 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56第五节 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57附附表表 .58表 F.1 XX县土地利用现状表(2014 年) .583表 F.2 XX县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表.59表 F.3 XX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60表 F.4 XX县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61表 F.5 XX县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62表 F.6 XX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63表 F.7 XX县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5、.80表 F.8 XX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81表 F.9 XX县各乡(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表.82表 F.10 XX县土地整治重点项目汇总表.831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的新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空间规划体系,维护现行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厅函【2016】1096 号)、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地州市、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新国土资办函【2016】292 号)要求,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和塔城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6、)调整完善,编制xx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分解落实塔城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下达的有关土地利用调控指标,拟定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是编制 xx 县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的重要依据。第一节第一节 xx 县概况县概况一、一、自然概况自然概况xx 县位于天山北坡,北连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处东经 8457869和北纬43294556之间。东距乌鲁木齐市 185 公里,东邻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南到依连哈比尔尕山分水岭,与和静县毗连;西至八音沟、开干齐、小拐与 xx 县、奎屯市、克拉玛依市接壤;北

7、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邻。xx 县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既有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又有垂直气候特征。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气温日较差大,是北疆地区光热资源最为丰富和无霜期最长的地区之一。xx 县境内大小河流共 6 条,由东至西分别为玛纳斯河、xx 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河、巴音沟河,全年总径流量 20.58 亿立方米,与兵团共用,而 xx 县实际分水量 6.073 亿立方米。xx 县地下水资源量约 2.04 亿立方米。xx 县植被随地形变化,呈垂直分布。南部山区主

8、要分布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2森林草甸及禾本科草原植被;山前丘陵平原区以禾本草蒿属荒漠植被为主;洪积冲积扇区为蒿属荒漠植被;冲积平原区分布着半灌木荒漠植被;沙漠区分布着梭梭等荒漠植被。xx 县境内目前已发现的矿种较齐全,煤及建材蕴藏量较大,具有一定的规模,现已探明煤炭资源量 3 亿吨,远景储量分别为 50 亿吨,石油、天然气预测地质储量分别为 5 亿吨和 10 亿标准立方米以上。xx 县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区)有:温泉景区(国家 AAA 级) 、鹿角湾景区(国家 AAA 级) 、森林公园(国家 AAA 级) 、东大塘(国家 AAA 级) ,千泉湖景区,浩瀚柳浪景区等。二、社会经济概况二

9、、社会经济概况xx 县辖 9 镇、3 乡、5 个国营农牧林场,2014 年末 xx 县总人口 21.88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3.90 万人,农业人口 7.98 万人,自然增长率 5.71。2014 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01.5 亿元,其中地方生产总值 122.7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4.35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32.4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45.90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 36.1:26.5:37.4。人均生产总值 56105 元,年均增长 9.2%。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调整完善目的规划调整完善目的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10、文明建设,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确定土地利用战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塔城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要求,结合xx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调整完善本轮规划。第三节第三节规划调整完善的指导原则规划调整完善的指导原则1、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坚持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3务基本不变,深入实施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土地

11、整治重大项目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局部调整完善规划 ,合理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做好建设用地规模布局调整。2、应保尽保、量质并重对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自治区级“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3、节约集约、优化结构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的总要求,遏制建设用地过度外延扩张,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2、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5、加强协调、充分衔接坚持科学论证、标准统一、民主决策,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生产力、交通布局等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做好对下级规划的控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修编,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推进“多规合一” ,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6、公众参与原则适时修改要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进行风险评估,举行听证,充分论证,修改方案应

13、按程序进行公示。第四节第四节 规划调整完善任务规划调整完善任务1、落实塔城地区分解下达 xx 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2、研究制定不同规划期土地利用的目标,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的调控指标; 43、统筹推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促进“多规合一” ;4、从空间和时间上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规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5、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拓展建设用地供给空间和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6、划分土地用途区,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明确管制规则;7、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范围和重点区域;8、分解下达各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9、制定实施规

14、划的措施。第五节第五节 规划调整完善依据规划调整完善依据本次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相关规划资料等,其中调入地块选择确定的依据主要有xx县“十三五”规划、修编后的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xx县各行业规划等,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0、国

15、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11、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 号);512、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 号);13、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 号);1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10 号);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 号);17、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

16、00951 号);18、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 号);19、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201263 号);2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3 25 号);21、关于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工作的通知(新国土资函2014528号);22、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国土资厅函20141237 号);2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 号);24、关于加快地州市、县(

17、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新国土资办函2016292 号);25、关于加快推进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塔行办传201681 号文);626、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610号) ;27、 关于印发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3 号) ;28、 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 (新国土资办函201796 号) 。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

18、2010);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三、其他相关规划资料三、其他相关规划资料1、xx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xx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3、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4、xx 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3-2025)年5、其他行业规划。第六节第六节 规划调整完善期限规划调整完善期限规划基期 2009 年;规划期限 2010-2020 年;规划调整完善基期年 2014 年;规划调整完善期限 2015-2020 年;规划调整完善目标年为 2020 年。第七节第七节 规划调整完善范围规划调整完善范

19、围xx 县辖区土地总面积 1245815.55 公顷,其中地方土地总面积 851520.59 公顷,兵团使用土地总面积 394294.96 公顷。本规划范围为 xx 县辖区地方管理使用土地,不包含辖区内兵团使用土地,土地总面积 851520.58 公顷(以下简称“土地总面积”) 。兵地7面积数据以二调工作界线统计,不作为兵地确权定界依据。8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根据 xx 县 2014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xx 县地方土地总面积为 851520.58 公顷,其中,农用地 576165.2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7.66%;建设用地 15557.

20、3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83%;其他土地 259798.0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0.51%。农用地中:耕地 102627.27 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为 17.81%;园地 323.53 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为 0.06%;林地 84946.70 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为 14.74%;牧草地379066.54 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为 65.79%;其他农用地 9201.17 公顷,占农用地的比重为 1.60%。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 12237.55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为 78.66%;交通水利用地 1761.23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为 11.32%;其他建设用地 155

21、8.53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为 10.02%其他土地中:水域 9818.34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3.78%;自然保留地249979.72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96.22%。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区位优势明显一、土地利用区位优势明显xx 县距乌鲁木齐市仅 185 公里,位于自治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是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优先发展的综合经济开发带。xx 县与克拉玛依、独山子、奎屯和第七师、第八师的农牧团场等经济发达区域交织、经济相融,优势互补,构成新疆区域除乌昌地区外又一经济强极。xx 县交通便利,乌奎高速公路、呼克高速公路、国道 312 线

22、、北疆铁路横贯县境,公路、铁路可直通北疆三大口岸,向西可以辐射哈萨克斯坦及中亚五国,而且经济互补性强、市场前景好。二、资源优势突出二、资源优势突出全县有玛纳斯河等 6 条河流流经县境,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20.58 亿立方米,按历9史分水协议,xx 县应分得总水量 6.07 亿立方米。县境蕴藏有石油、煤炭、石灰石、天然气、砂金、芒硝、页岩、玉石等 40 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煤炭储量 10 亿吨,远景储量 50 亿吨,石灰石、石油、天然气初步探明储量分别在 3 亿吨、5 亿吨和 10 亿立方米以上。三、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三、土地利用程度较高xx 县土地利用率为 69.32%,土地垦殖率为 11.78

23、%,远高于自治区水平(土地利用率为 38.61%,土地垦殖率为 2.44%) ,这反映了 xx 县土地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的特点。四、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四、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xx 县土地辽阔,地域分布规律明显,北部沙漠片区、中部洪积扇绿洲、南部山地片区土地利用各不相同。北部沙漠片区主要侧重生态保护、封沙育林以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中部洪积扇绿洲主要以优质高产农业为主,侧重建设用地集约节约管理,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等。南部山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重点保护森林、草原,在生态可承载基础上发展山区畜牧业、林业等产业。这种良好的土地垂直地带性分布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各业生产。五、农用地产能优势明显

24、五、农用地产能优势明显xx 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同纬度区域光热资源最丰富和无霜期最长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全国生态农业县、粮食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盛产棉花、小麦、酱用番茄、蔬菜、瓜果,有瓜果之乡、辣椒之乡美誉,辣椒、花生、马铃薯、韭菜、大葱、枸杞、啤酒花等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农村居民点不集中,缺乏统一规划一、农村居民点不集中,缺乏统一规划xx 县农村居民点分布比较零散,缺乏统一规划引导,农村居民点户均面积大,实10际住宅面积仅占农村居民用地的 20%,居民点内的空闲地、夹荒地有较大的整理潜力。规划

25、期间适当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逐步统一规范农村居民点规划。二、天然草地超载严重,草场存在退化趋势二、天然草地超载严重,草场存在退化趋势根据 xx 县草地资源调查报告,xx 县草场载畜能力季节性不平衡。夏牧场超载率达到 82.2%,春秋牧场超载率达到 90.2%,而冬牧场载畜不足。由于部分草场长期超载过牧,造成草地退化,影响生态环境的安全。三、水土不平衡,部分土地利用率低三、水土不平衡,部分土地利用率低由于受资金的制约,xx 县水利建设多年来一直侧重以渠系防渗配套节水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对影响全县农业灌溉大局的调蓄增水的大中型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不足,部分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水土不平衡,导致部分

26、土地利用率较低。四、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建设用地供给不足四、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建设用地供给不足规划期间是 xx 县实现跨越式发展时期,是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旅游特色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建设用地需求量将大量增长。但是,随着国家对土地管理日趋严格,尤其是新增建设用地供给控制严格,用地矛盾日益突出。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一)中央政策机遇(一)中央政策机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国家将新疆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针对新疆的各项倾斜政策明显增多,辽宁省鞍山市对口支援 xx 县的力度和广度明显增强,为促进民生、就业、

27、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利支持。11(二)全面扩大开放机遇(二)全面扩大开放机遇随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推进,将有利于 xx 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深化与国内外及周边地区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推进撤县建市,撤乡建镇,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三)全面深化改革机遇(三)全面深化改革机遇通过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作用,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随着“铁、路、空”综合交通条件的完善,特别是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xx 县在乌鲁木齐都市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

28、将进一步优化,吸纳发展要素能力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经济增长带来持久动力。(五)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五)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xx 县县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变化,一系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得到有力推进,变化、变革带来的效果已开始展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大量基础性工作有效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并建成,为后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六)优越的区位、良好的政策(六)优越的区位、良好的政策xx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一部分,区位和战略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中央城市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 “十三五”将打造 20 个城市群(5 个国家级,9 个区域性、6 个地区性)

29、,天山北坡城市群作为区域性城市群之一,xx 县位列其12中,将为 xx 县“十三五”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政策扶持优势,中央近年来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辽宁省鞍山市对口支援 xx 县,促进了全县优势资源与国内外优势企业、优良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结合。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一)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一)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xx 县“十三五”提出“生态优美、社会和谐、基础完善、服务周到”旅游休闲之都的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阶段与资源瓶颈凸显阶段不期而遇,进一步加剧用地矛盾。如何协

30、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解决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加强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是福海县土地利用的重要主题。(二)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难度较大(二)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难度较大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县域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市建设、产业布局、乡镇村发展、园区利用布局等用地不合理的问题,导致部分乡镇村建设用地低效,农村居民点利用率低。由于生产、生活、文化和习俗等客观原因,规划期间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无疑面临较大的挑战。(三)建设用地需求大,资源赋禀不足(三)建设用地需求大,资源赋禀不足xx 县城乡建设发展迅速,2010-2014

31、 期间城乡建设用地新增了 285.23 公顷,到2014 年规模达到了 15557.31 公顷。近几年,xx 县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且农牧民、富民安居等重大国家、自治区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建设用地布局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13(四)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制约(四)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制约xx 县紧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得 xx 县气候干旱、风沙活动时有发生,沙漠南缘土地的开发使得沙漠植被遭受一定程度破坏,形成风沙危害。xx 县委、政府及各方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继完成了多项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工程建设,如:三北防护林工程、森林防火、

32、特色林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第二轮退耕还林、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千泉湖湿地保护等,较好的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气候变化、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壤次生盐渍化、耕地撂荒、河道断流、河谷林面积缩小等自然和人为因素仍然给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4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调整完善目标规划调整完善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经济目标社会经济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 xx 县社会经济发展任务以及土地供给能力,统筹各业各类用地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优化农用地结构与布局,合理配置建设用地,科

33、学开发其他土地,规划期内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争创自治区经济社会和诣发展先进县,将 xx 县建设成为“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文化大县、生态美县”。2020 年 xx 县总人口预计达到 30.59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将达到 22.34 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 68%以上。规划到 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83.81 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 “十三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800 亿元;率先建成自治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先进县,跻身西部百强县中上游水平。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总体规划为先导,以小城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突出特

34、色,适度超前,循序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保障全县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本次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期内的目标如下:一、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坚守基本农田红线一、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坚守基本农田红线严格保护耕地,限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落实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护责任。同时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按照“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总体布局稳定”原则,强化基本农田管理,积极推进基本农田建设。耕地与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到 2020 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85993.33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72813.33 公顷,做到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15二、保障社会经济发

35、展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依托 xx 县资源、区位优势,合理安排全县非农建设用地,积极推进特色小城镇乌兰乌苏镇建设,推进撤乡建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重点保障 xx 县中心城区、工业园区、纺织园区等以及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保障交通、水利、旅游设施用地。至 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7907.22 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4337.30 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3569.92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 2349.91 公顷,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099.75 公顷。三、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三、耕地占补平

36、衡任务2015-2020 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780.12 公顷,全县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966.63 公顷。四、推行行业用地标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四、推行行业用地标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前提下,严格执行行业用地标准,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农田整理和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新技术,不断推进农用地利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根据塔城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的指标分解方案,

37、结合 xx 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xx 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 主要调控指标如下。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完成塔城地区下达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全县耕地保有量到 2020 年不低于 85993.33 公顷。2020 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 72813.33 公顷,预期达到 72819.70 公顷,并实现质量有提高、布局基本稳定的全面管护目标,做到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16提高、布局总体稳定。规划期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不低于 2000 公顷。二、建设用地总量指标二、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前提下,充分

38、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集约用地的发展趋势,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期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到 2020 年控制在 17907.22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020 年控制在 14337.5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到 2020 年控制在 3569.92 公顷。三、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三、建设用地增量指标2015-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2350 公顷以内。其中,净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 2100 公顷。净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 250 公顷。四、耕地占补平衡落实任务四、耕地占补平衡落实任务2015-2020 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 800

39、 公顷以内。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到 2020 年不低于 800 公顷。17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结构一、农用地结构调整调整为切实完成塔城地区下达给 xx 县的耕地保护任务,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努力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加强农用地结构优化。规划期内农用地规模从 2014 年的 576165.21 公顷调整为 2020 年 568598.84 公顷,规划期内减少 7566.37 公顷。(一)耕地(一)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补充耕

40、地义务。落实塔城地区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改善基本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基本农田质量。xx 县 2014 年耕地面积 102627.27 公顷,调整为 2020 年的 91135.16 公顷,规划目标年耕地净减少 11492.11 公顷。(二)园地(二)园地2014 年园地面积 323.53 公顷,到 2020 年园地规模预期达到 292.43 公顷,规划期内减少 31.02 公顷。园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 2014 年的 0.04%调整到2020 年的 0.04%。(三)(三)林地林地2014 年林地面积 84946.70 公顷,2020 年预期达到 85381.24 公顷,规划期间净增林地 434.54 公顷,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4 年的 9.98%调整到2020 年的 10.02%。18(四)牧草地(四)牧草地2014 年牧草地面积为 379066.54 公顷,2020 年预期达到 383185.31 公顷,规划期内牧草地增加 4118.77 公顷,主要是实施退耕还水。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2014 年的 44.52%调整为 2020 年的 45%。(五)其他农用地(五)其他农用地2014 年其他农用地总面积 9201.17 公顷,2020 年预期达到 8650.97 公顷,2020 年比 2014 年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