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调考试题含答案03.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12985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语文调考试题含答案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中考语文调考试题含答案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语文调考试题含答案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语文调考试题含答案0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8 页)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8 页)绝密启用前中考语文试卷语 文(满分:13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1.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10 分)(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2)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 )(3)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_,随风直到夜郎西。(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烽火连三月,_。(杜甫_ )(6)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7)先天下之忧而忧,_。(范仲淹岳阳楼记 )(8)_,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婆挲(su)生意盎(yng)然B.震憾(hn)锲(qi)而不舍C.轮廓(ku)优(yu)柔寡断D.蹊(x)跷一筹(chu)莫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B.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C.无锡拥有惠山泥人、锡绣、竹刻等一批光怪陆离的传统艺术。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 ,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毕业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 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18 页)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18 页)A.以为且噬己也且:将要B.益习其声习:熟悉,习惯C.蹄之蹄:用蹄子踢D.尽其肉尽:完全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 ,自此遂称美猴王。B.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

4、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骗了回去。C.水浒传中,鲁提辖在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因醉后大闹五台山,长老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D.水浒传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还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去。6.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 分)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 ”A 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 ”心内自慌,A 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选文中 A 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

5、文表现了该人物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该选文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名称。_二、阅读与赏析(共 39 分)(一)归氏二贤传(12 分)归有光归氏二孝子,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于是思以广其传焉。孝子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 ”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

6、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孝子绣,字华伯,亦贩盐以养母,又坐市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无间。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有删改)【注释】摈(bn):抛弃,排斥。这里指被抛弃。7.下列句中的“以”与“亦贩盐以养母”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18 页)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8 页)( )A.不以物喜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C.以土砾凸者为丘D

7、.策之不以其道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文中的两个孝子身份低微但品行高尚,作者为了宣传他们的事迹给他们写了传。B.后母为了自己和孩子吃饱,在饭将熟时,怪罪归钺,让他父亲发怒,将归钺赶出家门。C.归钺虽然年少时受后母虐待,但当后母生活困窘时,却关心、赡养她。D.归绣因贩盐、卖麻发财暴富,在他的弟弟归纬多次犯事后,大力营救。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又复杖之杖:_(2)弟寻死寻:_(3)与弟纹、纬友爱无间间:_(4)纬以事坐系坐:_10.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 (2 分)_(2)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 (2

8、 分)_(二)与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4 分)李 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释】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 ,诗人这里有意写成“落梅花”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4 分)(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2 分)_(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 分)_(三)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9 分)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

9、芸芸众生、大千世界。“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毕业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 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18 页)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18 页)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找到人生的意义。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 “登高而

10、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是与意义紧密相连的,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

11、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 ,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 ,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 ,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12、,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致自我与外界的调和容纳。不读书犹如自我放弃,非读书不足以实现精神的富足。12.第自然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_13.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两段作者的主要观点。 (3 分)_14.请概括第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3 分)_(四)卖豆浆的孩子(14 分)鲁先圣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是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

13、了。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语文试卷 第 9 页(共 18 页)语文试卷 第 10 页(共 8 页)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

14、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 10 岁开始就卖。看着面

15、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 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 10 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站在两个孩

16、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恰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

17、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15.请简要说说第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 分)_16.第自然段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_17.第自然段加点的“苦涩的东西”内涵丰富,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4分)_18.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画线语句的深刻含义。 (4 分)_三、表达与交流(共 66 分)(一) (6 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6 分)某中学食堂墙上写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但每次饭后倒掉的剩饭剩菜还是不少。针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

18、作简要论述,字数在100120 字之间。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 18 页)语文试卷 第 12 页(共 18 页)100120(二) (60 分)20.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请以“比分数更重要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4)不少于 600 字。中考语文试卷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 (1)择其善者而从之(2)心远地自偏(3)曲径通幽处(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5)家书抵万金春望(6)似曾相识燕归来(7)后天下之乐而乐(8)明月别枝惊鹊【解析】解答时注意上下句之间的衔接,同时

19、要注意作家与作品的匹配,注意不要错写、漏写、多写、倒写。【考点】古诗文积累。2.【答案】A语文试卷 第 13 页(共 18 页)语文试卷 第 14 页(共 8 页)【解析】A 项中“婆挲”的“挲”书写错误、应为“婆娑” ;“生意盎(yng)然”的读音错误,应为“生意盎(ng)然” 。【考点】汉字的拼写。3.【答案】C【解析】解答时要弄清楚词语的含义以及词语的具体语境。C 项中的“光怪陆离”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也形容小物离奇多变。不能形容艺术。【考点】词语的运用。4.【答案】D【解析】解答时要注意弄清楚词语的特殊用法。D.项“尽其肉”的“尽”应为动词,吃尽。【考点】文言词语的解释。5.【答案

20、】B【解析】涉及的名著是西游记和水浒传 。B.项中牛魔王所扮的是猪八戒。【考点】文学名著内容。6.【答案】人物:宋江;性格特点:仪义(仁义) ;情节名称:宋江私放晁盖(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解析】首先根据具体情节判断出人物是谁,然后再结合相关内容总结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名称”要简洁,要概括出人物和事件。【考点】文学名著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7.【答案】B【解析】原句“亦贩盐以养母”中“以”的意思是“用来” ,表示手段和目的。 “不以物喜”的“以”是“因为” ;“以土砾凸者为丘”的“以”是“把” ;“策之不以其道”的“以”是“按照” 。【考点】文言虚词“以”的用法。8.【答案】D【解析】根据

21、文章内容, “少绣因贩盐、卖麻发财暴富”的说法有误。【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二、阅读与赏析9.【答案】 (1)用杖打(2)不久(3)间隙隔阂(4)犯罪【解析】解答时要联系具体的语境,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如“又复杖之”的“杖”为名词作动词。 “坐”的意思是犯罪。【考点】文言文词语的含义。10.【答案】 (1) (归钺)低下头暗地里落泪,邻里没有人不同情(他) 。 (得分点:窃、岭)(2)后母内心自感惭愧、最终被孝子的诚恳感动,跟随他生活(或:听从他的意见) 。(得分点:感、从)【解析】翻译时要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特殊句式要符合语文试卷 第 15 页(共 18 页)语文试

22、卷 第 16 页(共 18 页)现代汉语语序用法,语句通顺。【考点】文言文的翻译。【参考译文】归氏家族有两位孝子,我已经把他们写在家族史里了,因为他们的行为高尚而身份低贱,只有他们的亲族邻居知道他们的事迹,于是想扩大他们的名声。孝子名讳归钺,字汝威。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后妻,生个儿子,孝子从此失去父爱。父亲拉住孝子,后妻总是索取大棍子给他说:“不要空手打,伤了你的力气。 ”家中贫穷,饭食不够充足,饭将煮熟,后妻就花言巧语数说孝子的过错,父亲大怒,赶走他,于是后妻母子趁机饱吃一顿。孝子屡次遭到困扰,在路上爬行。等到回家,父亲和继母一起说道:“有儿子不呆在家中,在外面作贼吗?”又用棍子打,屡次近于

23、打死。正当孝子在门外留恋不舍,想进屋又不敢,低着头私下流泪的时候,邻居没有不怜悯他的。父亲死去,后母只和他亲儿子居住,把孝子赶出门不见面。孝子就在集市上卖盐,时常偷偷地见他的弟弟,询问继母的饮食,送给他们甘甜鲜美的食物。正德五年发生严重饥荒,继母不能养活自己,孝子前去,流泪哭泣恭敬地接她。继母内心自感惭愧,终于被孝子的诚恳感化,跟随孝子去了。孝子有了食物先给继母弟弟,而自己有挨饿的脸色,弟弟不久死去,他一生和悦。孝子小时候挨饿,脸色发黄身体瘦小,族人叫他是“菜大人” 。嘉靖十一年,孝子归钺无病而死,孝子直至已老将死,但始终不说后母的事。归绣字华伯,孝子归钺的同族之子,也卖盐来奉养母亲,自己又坐

24、在店铺中卖麻。和弟弟归纹、归纬友爱没有隔阂。归钺因事犯罪被拘捕,华伯拼力为他营救。归纬又不约束自己,犯罪多次。华伯贩卖的收入,计算一下常常整年没有其他事故,才够供应粗劣饮食,一经差役上门勒索就要耗费,但始终没有恼怒的脸色。11.【答案】 (1)表达了诗人被流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念。(2)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 ,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表达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解析】 (1)解答时要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诗句描写的具体情境,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2) “江城五月落梅花”是诗人由黄鹤楼中的笛曲梅花落联想到五月江城落满了梅化,进而笛曲的凄凉之声

25、和梅花的纷纷飘落,表达出白己内心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考点】古诗鉴赏,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表现手法。12.【答案】比喻论证,将书籍比作高山。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读书能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开阔胸襟。【解析】画线句中的“高山” “风景”都有比喻义。因此这句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其作用是论证相关的论点,使论证更形象。【考点】论证方法的识别及作用分析。13.【答案】第段中作者观点:阅读使人精神成长。 (阅读使人摆脱庸俗,找到人生意义。 第段中作者观点:阅读帮助人塑造气质,提升修养。 (阅读帮助人自我实现。 )【解析】两段文字都写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只是侧重点不同。解答时要先将两段文字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提炼

26、出作者的见解。【考点】观点的提炼。14.【答案】首先提出“阅读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世界”这一观点;然后以阅读名著为例进行论证:最后进一步论述阅读能帮助我们得到“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 。【解析】议论文的思路般是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有时作者还会在分析论语文试卷 第 17 页(共 18 页)语文试卷 第 18 页(共 8 页)证相关观点的基础上。深入论证。本文就是深入一层论证。【考点】议论文的论证思路。15.【答案】点题:交代了孩子的年龄和卖豆浆的情况:引起下文。激发阅读兴趣。【解析】文章第段的作用在结构上,大多是引出下文或统领全文,内容上有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吸引读者等作用。解

27、答时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判断。【考点】重点段落在文中的作用。16.【答案】对比,突出(强调)了卖豆浆孩子生活的艰辛和他的坚强独立。【解析】先判断出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分析作用时要联系文章具体的内容、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考点】文章的表现手法。17.【答案】苦涩于卖豆浆孩子的辛苦忙碌;苦涩于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表达了对卖豆浆孩子的同情:也表达了对这类弱势群体的同情【解析】解答时变联系上下文。既要解释词句的表层意思,也要挖掘出词句的深层含义,要结合文意,概括时语言要简洁。【考点】对文章中关键问句内涵的分析和理解。18.【答案】孩子卖豆浆的经历,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独立自强的品格,培

28、养了他对家庭、对生活的责任感,这些为他将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解析】解答时,可以从文章最后一句人手,把握这句话中“今天” “将来”和“财富”等词的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对作品中的人、事、物进行全面解析。【考点】文章的主旨。三、表达与交流19.【答案】略【解析】解答时,要注意材料内容中的转折点,即“但”字引发的内容,思考要全面。提炼的观点要鲜明,论证可以用道理论据,也可以联系实际用事实论据。注意表达的流畅。【考点】根据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20.【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观点鲜明,要紧扣“更”字来做文章,题目的意思可以分解为:分数很重要,但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所以在写作时首先不能否定分数的重要性;其次,要具体写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什么。全文宜用对比的手法。写议论文观点要鲜明,论证要符合逻辑;写记叙文叙事要具体,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