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124775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7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6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年)白水县人民政府白水县人民政府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年)白水县人民政府白水县人民政府二二一一年十月年十月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目录目目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1一、规划目的1二、规划任务1三、规划依据1四、规划范围2五、规划期限2第二章第二章 规规划背景划背景3第一节 县域概况3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4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6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8第三章第三章 规规划原划原则则和目和目标标12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12

2、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12第三节 规划原则13第四节 规划目标14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规模模结结构构调调整整16第一节 农用地16第二节 建设用地17第三节 其他土地19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目录I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布局优优化化20第一节 优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20第二节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21第三节 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24第四节 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25第五节 拓展农业生产和城乡绿色空间26第六节 构建土地利用景观风貌27第六章第六章 建建设设用地空用地空间间管制管制29第一节 允许建设区29第二节 有条件建设区29第三节

3、限制建设区30第四节 禁止建设区30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利用重点任土地利用重点任务务32第一节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32第二节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35第三节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37第四节 土地整治40第八章第八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土地用途分区管制43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43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44第三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45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目录II第四节 独立工矿区45第五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46第六节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47第七节 牧业用地区47第八节 林业用地区48第九章第九章 乡乡( (镇镇)主要用地)主要用地调调控控49第一节 乡(镇)土地利

4、用方向49第二节 主要用地调控指标方案49第十章第十章 重点建重点建设项设项目安排目安排51第一节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51第二节 电力建设项目51第三节 能源建设项目51第四节 旅游建设项目51第五节 工矿及社会事业建设项目52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规规划划实实施保障措施施保障措施53第一节 加强规划实施的法律措施53第二节 健全规划实施行政体制53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54第四节 提高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55第五节 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建设56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附附则则58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目录III附表:附表:1、白水县规划目标指标表592、白水县土地利

5、用结构调整表603、白水县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614、白水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625、白水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636、白水县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647、白水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658、白水县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669、白水县允许在基本农田内安排的建设项目清单67附附图图: :1、白水县土地利用现状图3、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3、白水县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4、白水县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5、白水县土地整治规划图6、白水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7、白水县中心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8、白水县中心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一章 总 则0

6、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一、一、规规划目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统筹安排各区各业各类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白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渭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要求,结合白水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二、二、规规划任划任务务1、落实市级规划下达的任务,协调上下级规划;2、研究制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的调控指标;3、统筹安排区域内土地利用

7、结构、布局与主要用地规模;4、划定土地用途区,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明确管制规则;5、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范围和重点区域;6、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三、三、规规划依据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一章 总 则1八号,2004 年 8 月 28 日公布施行);2、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发1998257 号);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 43 号令);4、国土资源部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5、 县级土地利用

8、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6、 陕西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7、 渭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8、 白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9、 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四、四、规规划范划范围围规划范围为白水县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包括城关、尧禾、冯雷、杜康、西固、林皋、史官 7 镇和北井头、收水、雷牙、雷村、云台、纵目、北塬 7 乡。土地总面积 98394.8 公顷。五、五、规规划期限划期限规划基期年:2005 年;规划期限:20062020 年;规划近期目标年:

9、2010 年;规划远期目标年:2020 年。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2第二章第二章 规规划背景划背景第一第一节节 县县域概况域概况(一)自然条件白水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地处东经 10916101094557,北纬353 18352710之间,东隔洛河与澄城县相望,南依五龙山与蒲城县相隔,西与铜川市印台区,北以黄龙山、雁门山为界,与宜君、黄龙、洛川三县相邻。辖区总面积 983.94 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7.52%。境内地貌复杂,地形破碎,表现为三山(西北雁门山、东北黄龙山、东南五龙山)盘

10、踞,五塬(大杨塬、史官塬、尧禾塬、北井头塬、雷村塬)起伏,两河(南面白水河、东面孔走河)沿界通过,1178 条沟壑纵横交错。塬面从北向南倾斜,海拔相对高差 4461568 米,平均海拔 850 米左右。洛河由西北向东南穿境而过,将县域切割成河南、河北两大块。地貌总体分为中低山区,黄土梁塬、黄土台塬和黄土沟谷四种类型。县域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 207 天左右。年平均气温 11.4,年均降水量 577.8 毫米。境内分布着洛河、白水河等 49 条河流和林皋、铁牛河等 6 座水库,水资源总量 4956 万立方米。境内土壤多属黄土母质,主要有褐土、娄土、黄土、红土等

11、 7 个土类 ,质地良好,以轻壤和中壤为主。矿产资源以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3煤为主,石灰岩、红砂岩、陶土次之。(二)社会经济概况2005 年,全县总人口 27.68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4.93 万人。实现生产总值 13.5 亿元,产业结构为 33.3:23.8:4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1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0.44 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48 元。全县交通便利,西延、蒲白铁路横贯白水,渭清公路、白洛公路、白宜公路、白澄公路、白铜公路纵横交错,8 条县乡公路直通各乡镇,组成了县域内的交通主

12、干网。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自古传颂仓颉造字、杜康酿酒、雷公造陶、蔡伦造纸四圣佳话,各类古迹 180 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仓颉庙、魏长城、下河西遗址。景区主要有仓颉庙、杜康庙、林皋湖、方山森林公园、富卓苹果人家等。第二第二节节 上上轮规轮规划划实实施施评评价价一、主要规划指标执行情况(一)耕地保有量上轮规划确定到 2010 年全县耕地保有量 31329.9 公顷,2005 年全县耕地 31070.9 公顷。(二)基本农田上轮规划确定到 2010 年全县基本农田 33021.2 公顷,2005 年全县基本农田 32997.9 公顷。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3、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4(三)建设占用耕地上轮规划确定到 2010 年全县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超过 33.58 公顷。(四)补充耕地上轮规划确定到 2010 年全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不少于 292.6公顷。二、规划实施效益评价(一)社会效益上轮规划的实施,在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量快速增长、土地供给约束力度日益加大的形势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快速增长与土地供给约束日益加大的矛盾,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社会公

14、众依规划用地的意识,规划的法律地位、调控作用和在土地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得到体现,有力地促进了白水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经济效益规划期间,土地综合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地均 GDP 从 1996年的 0.53 万元/公顷提高到 2005 年的 1.38 万元/公顷;建设用地地均效益从 1996 年的 5.18 万元/公顷提高到 2005 年的 16.7 万元/公顷;粮食单产由 1996 年的 163.7 千克/亩提高到 2005 年的 193.1 千克/亩,人均粮食产量由 1996 年 330 千克提高到 2005 年的 351 千克。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5、第二章 规划背景5(三)生态效益规划实施期间,白水县有计划地组织生态退耕,加大城镇绿化和路旁植树、田间林网建设,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 43.32 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 27.3%,土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第三第三节节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现状状一、土地利用结构2005 年,全县土地总面积 98394.8 公顷,其中农用地 64871.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5.9;建设用地 6972.5 公顷,占 7.1;其他土地 26551.3 公顷,占 27.0。(一)农用地农用地中,耕地 31070.9 公顷,占农用地的 47.9%;园地 18813.8公顷,占

16、 29.0%;林地 10891.2 公顷,占 16.8%;牧草地 1124.9 公顷,占 1.7%;其他农用地 2970.2 公顷,占 4.6%。(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 6250.0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89.6%;其中,城镇用地 1036.1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16.6%;农村居民点用地 4964.8 公顷,占 79.4%;采矿用地 249.1 公顷,占 4.0%。交通水利用地 593.6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8.5%。其他建设用地 128.9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1.8%。(三)其他土地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6其他

17、土地中,水域 489.5 公顷,占其他土地的 1.8%;自然保留地26061.8 公顷,占 98.2%。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类型多样,适生作物广全县可分为黄土台塬、黄土梁塬、黄土沟谷、中低山区 4 个土地类型区,受地貌差异、地理条件的影响,为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多种产业提供了优厚的土地资源。(二)土地利用率较高从土地利用结构、方式、类型和效率来看,已逐渐由单一农业型用地向多元复合型用地转变。2005 年,全县土地利用率 85.1%。(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白水县属渭北黑腰带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以煤为主,石灰岩、红砂岩、陶土次之,具有储量大,分布集中的优势。已探明煤炭总储量5.9 亿吨,

18、青红砂石 27.7 亿立方米,石灰石 1 亿吨,陶土 1000 万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三、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耕地数量持续下降,人地矛盾突出19962005 年,全县耕地面积减少 873.8 公顷,年均减少 97.1公顷;人口由 1996 年的 26.46 万人增加到 2005 年的 27.68 万人;人均耕地由 1996 年 2.1 亩下降到 2005 年的 1.96 亩。耕地不断减少,人口持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7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存在闲置、批而未用等浪费土地现象;

19、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大,人均用地 289.5 平方米/人,超过国家标准(150 平方米/人)139.5 平方米/人,且布局分散,居住环境差;独立工矿用地中部分企业规模偏小,土地产出效益较差。(三)双重用地现象突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减少,理论上农村居民点占全县居民点用地比重应逐年减少,但白水县农村居民点占全县居民点用地比重仍呈逐年增加之势。主要的原因是移居城镇的农村居民在城镇和农村均占有用地,双重用地现象的存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四)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存在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利益驱使,农用地结构调整中,由于条件不成熟,缺少水土保持措施,导致局部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粮

20、食生产中轻用农家肥,重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地利用的不尽合理,造成土地资源不同程度地污染。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挖砂取土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耕地破坏。第四第四节节 土地利用面土地利用面临临的机遇与挑的机遇与挑战战一、面临的机遇(一)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全县的投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产业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8投资的集聚效应逐步凸现。国家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白水率先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二)特色能源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立足杜康逆断层以

21、北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编制的白水县特色能源经济循环产业规划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渭南积极发展煤化工等产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对于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循环经济是非常大的发展机遇。(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机遇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需求极为迫切,产业转移动力日趋增强。我县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劳动力、土地、矿产等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力条件。(四)新建的铁路、高速公路等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西安包头铁路、黄韩侯铁路、榆商高速、合凤高速、大铜高速等重点交通项目的实施,白水连接关中和陕北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发挥产业发展

22、对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为积极融入大西安经济圈、扩大对外开发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面临的挑战(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工业布局、旅游开发等多种因素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9综合作用,一直以来,全县城镇建设布局分散,建设滞后。近年来,全县按照“一城、一园、两区、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格局和“三循环”的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全面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旅游业的发展,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艰巨规划期内,本县全力打造“中国苹果之乡”这张名牌,以发展苹果为主的农业产业结

23、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使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对落实耕地保有量目标面临新的挑战。到 2020 年,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将相应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各项建设难免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而县内丘陵沟壑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又十分有限,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实现造成巨大压力,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艰巨。(三)统筹区域土地利用难度加大全县耕地面积小,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城乡建设普遍滞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城乡之间、乡镇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争地”发展的矛盾将会不断显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农村、城镇内部空间的协调整合和城乡统筹发展

24、,对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统筹协调城乡、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难度加大。(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强烈。今后十几年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关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10键时期,建设用地增加必然挤占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和其他土地,直接造成生态用地数量的减少。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通过编制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谋划全县土地利用格局,调控土地空间资源,指导城乡用地协调发展

25、,处理好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11第三章第三章 规规划原划原则则和目和目标标第一第一节节 经济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展战战略与目略与目标标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机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以现有重点企业为龙头,策划重点项目,发展新兴产业;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为技术支撑,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路子,建设

26、省级苹果工程研究中心,促进苹果产业发展壮大;突出仓颉造字、杜康白酒、白水苹果、绿色环保低碳等亮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把白水建成渭北旱塬上绿色经济明星县。 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020 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30.8 万人; GDP 达到 102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35172 元;城镇化水平达到 6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360 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3027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00 元;森林覆盖率达到 43%以上。 第二第二节节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战战略略立足县情,结合“一城、一园、两区、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和“

27、三循环”的经济模式发展战略,统筹安排各类用地,保障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合理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促进农业用地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12产、生态、服务等多功能转变;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建设用地高效集约的利用方式,实现城乡土地统筹发展;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明确县乡两级土地利用分区,促进区域土地协调利用;重视生态空间保护,加强生态涵养和绿色空间建设,突出保护和开发利用仓颉、方山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为白水经济社会持

28、续发展服务。第三第三节节 规规划原划原则则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坚持以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推进耕地保护由单纯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保证经济发展必需的用地,控制和引导建设用地的规模与布局。坚持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相平衡,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重点保障中心城镇、产业园区、骨干企业、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史官、林皋、尧禾、杜康 4 个重点镇建设用地,适当安排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用地。三、节约集约用地按

29、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各项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13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的发展道路,提高各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益,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四、积极推进土地整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

30、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五、大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加强城镇绿色空间、生态林、防护林的建设,加大对水土流失、土地污染和自然灾害的防治力度。第四第四节节 规规划目划目标标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到 2020 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37768.0 公顷;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 33016.0 公顷以上。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到 2020 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7609.0 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 6731.0 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1798.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

31、用地控制在 868.0 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建设占用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三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14耕地不超过 346.0 公顷。三、节约集约用地目标到 2020 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100 平方米以内。四、土地整治目标到 2020 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 868.0 公顷。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退耕还林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00.0 公顷;土地污染特别是耕地污染的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治理率达到 95%以上;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0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43%以上。(市级规

32、划下达全县的控制指标详见附表 1)渭南市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模结构调整15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规模模结结构构调调整整第一第一节节 农农用地用地由 2005 年的 64871.0 公顷分别调整到 2010 年的 65024.7 公顷和 2020 年的 64486.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 2005 年的 65.9%分别调整到 2010 年的 66.1%和 2020 年的 65.5%。规划期内,农用地净减少 384.3 公顷。一、耕地由 2005 年的 31070.9 公顷分别调整到 2010 年的 31329.9 公顷和 2020 年的 37770.9 公顷,占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