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21117508 上传时间:2022-06-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雷火灸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技术雷火灸是由多种中药配制结合灸具使用的一种灸法,能充分发挥出药力峻、火力猛(温度达240) 、灸疗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有较强的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扶正驱邪的作用,常用于失眠、青少年近视眼、干眼症、过敏性鼻炎、咽炎、盆腔炎、痛经、各种痛症、皮肤病、肥胖症等的治疗。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基本操作方法1.雀啄灸法 (见图 1) :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火头距离皮肤 12cm,形如鸡啄米、雀啄食,为泻法。图 1 雀啄法示意图2.小回旋灸法(见图 2)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

2、离皮肤15cm,做固定的圆弧形旋转,旋转直径 13cm。图 2 小回旋灸法示意图3.螺旋灸法 (见图 3) :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一般火头距离皮肤 23cm,做顺时针方向、螺旋式旋转,旋转直径 15cm。赵时碧,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图 3 螺旋灸法示意图4.横行灸法(见图 4)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灸时左右摆动,摆幅为 56cm。图 4 横行灸法示意图5.纵行灸法(见图 5)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 15cm,灸时火头沿人体纵轴上下移动。图 5 纵行灸法示意图6.斜行灸法(见图 6)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

3、灶部位之上,根据病情需要,火头距离皮肤15cm,火头斜行移动,此方法常用于治疗鼻炎等病症。图 6 斜行灸法示意图7.摆阵法:用单、双孔或多孔斗式温灸盒(见图 7) ,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在患者身体部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斗式温灸盒平形、斜形或丁字形摆出横阵、竖阵、斜阵、丁字阵等。图 7 斗式温灸盒示意图二、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治疗技术二、常见疾病的雷火灸治疗技术(一)能近怯远(一)能近怯远(青少年近视)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劳伤心神,或久视伤血,使心肝气血阴阳受损,或用眼习惯不良,如看书、写字距离太近,坐位姿势不正以及光线过强或不足等, 使目络瘀阻, 目失所养,导致本病。表现为看远处模糊,看近处清楚。多发于

4、青少年,可按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舒筋活血。【方法】雀啄、小回旋、横行、螺旋灸法。【灸疗部位】部位:双眼、额头、双耳。穴位: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合谷。真性近视加灸风池、风府、大椎、肝俞。【操作】患者取坐位(头直立勿仰,以免火灰掉入眼内) 。按下列顺序操作:1.用横行灸法灸双眼: 双眼闭合, 火头距离皮肤 23cm,在双眼部来回平行摆动,每来回摆动 10 次为一壮,每灸一壮用手按压眼部一次。灸至皮肤发红、结膜充血为度。2.用雀啄法灸睛明、鱼腰、瞳子髎、四白,火头距离皮肤约 2cm,每雀啄 8 次为一壮,每灸一壮用手按压穴位一次,每穴灸

5、46 壮。3.用横行灸法灸双眼、额部:双眼张开,平视前方,火头距离皮肤 23cm,在双眼部来回平行移动,每来回移动10 次为一壮, 每壮之间嘱患者闭眼, 术者用手按压双眼一次,共灸 8 壮。距离额部皮肤 23cm 来回平行移动,每来回移动 10 次为一壮,灸 10 壮。4.用螺旋灸法灸耳廓正面、 背面: 火头距离皮肤 23cm,每旋转 8 次为一壮, 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下, 灸至耳廓正面、背面发红为度。5.用雀啄法灸外耳道口:火头距离外耳道口 2cm,雀啄 8次为一壮,左右各灸 3 壮。6.重复操作步骤 1。7.雀啄法灸合谷各 4 壮, 雀啄 8 次为一壮, 距离皮肤 2cm。8.真性近视加灸

6、风池、风府、大椎、肝俞,各灸 8 壮,用回旋灸法,回旋 8 次为一壮,距离皮肤 2cm。灸疗完毕,患者闭目休息 3 分钟。每日灸治 1 次,每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 1 天,一般灸治 25 个疗程。视力恢复正常后可做每周一次的巩固性治疗。成年近视患者采用本法灸疗,可稳定视力。【提示】治疗期间注意用眼卫生。(二)神水将枯(二)神水将枯(干眼症)本病多因脾胃阳虚,不能生化水谷精微,或肝肾阴虚,气血不足,风邪犯肺,目失濡养而发生的眼部疾病,表现为眼干涩胀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可按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舒筋活络。【方法】横行、螺旋、小回旋、雀啄灸法。

7、【灸疗部位】部位:额部、双眼、双耳。穴位:睛明、翳风、合谷、眼(耳穴) 。【操作】 患者取坐位 (头直立勿仰, 以免火灰掉入眼内) 。1.用横行灸法灸前额部:火头距离皮肤 23cm,在前额部发际与眉部边缘之间做横行移动,每横行 10 次为 1 壮,每灸 1 壮用手按压额部 1 次,灸至皮肤发红、发热为度。2.用横行灸双眼部:双眼闭合,火头距离皮肤 23cm,在双眼部来回平行移动,每来回 10 次为 1 壮,每灸 1 壮用手按压眼部 1 次,灸至皮肤发红、结膜充血为度。3 用小回旋法灸双眼: 双眼睁开, 火头距离眼部 23cm,顺时针旋转灸双眼,速度适中,眼球不动,每回旋10 次为 1壮,每壮之

8、间嘱患者闭眼,术者用手按压双眼 1 次,灸 10壮。4用雀啄法灸睛明:火头距离皮肤 23cm,每雀啄 10次为 1 壮,每壮之间用示指揉压 1 次,灸 8 壮。5.用横行灸法灸双眼: 双眼睁开, 火头距离皮肤 23cm,火头横行来回移动,每来回移动 10 次为 1 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眼部,灸 8 壮。6用螺旋灸法灸双耳:火头距离皮肤 23cm,灸至双耳发红、发热为度。7.用雀啄法依次点灸外耳道口、眼(耳穴) 、翳风,火头距离皮肤约 2cm, 每雀啄 10 次为 1 壮, 每壮之间用手压 1 次,各灸 8 壮。8.用雀啄法点灸合谷,火头距离皮肤 23cm,雀啄 10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

9、次穴位,各 8 壮。每日灸疗 1 次,每10 天为一疗程,一般灸 35 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 1 天。【提示】治疗期间眼底出血禁灸。(三)鼻鼽(三)鼻鼽(过敏性鼻炎)本病多由肺气虚弱,脾肾虚损,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邪气相搏,肺气不宣,犯及鼻窍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喷嚏、鼻塞、鼻痒、流涕等。本病依据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疏风祛邪,通窍固表。【方法】纵行、斜行、雀啄、螺旋、横行灸法。【灸疗部位】部位:上星至素髎部、印堂至迎香部、耳部、额部。穴位:上星、素髎、睛明、印堂、迎香、列缺、合谷。【操作】 患者取坐势 (头直立勿仰, 以免火灰掉入眼内) 。1.用纵行

10、法灸上星至素髎部:火头距离皮肤 23cm,上下灸 10 次为 1 壮,约 2 秒钟,每壮灸完后用手按一下,共灸 60 壮。2.用斜行法灸印堂至迎香部:做“八”字斜行灸,操作方法同上。3.用横行法灸额部:火头距离皮肤 23cm,在额部发迹与眉部边缘之间做横行移动,横行 10 次为 1 壮,共灸 3 壮。4.用雀啄法灸印堂、 睛明、 迎香、 上星: 火头距离皮肤 23cm,雀啄 10 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手按压一下,每穴各灸5 壮,12 岁以下的患者每穴灸 3 壮。5.用螺旋法灸耳廓正面、背面:火头距离皮肤 23cm,螺旋 10 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灸至耳廓发红。6.用雀啄法灸外耳道口:

11、牵拉耳廓,使外耳道口充分暴露,雀啄 10 次为一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两外耳道口各灸 35 壮。7.用雀啄法灸鼻孔:指压上唇,火头距离鼻孔 2cm,同时让病人头后仰作深呼吸,雀啄 10 次为 1 壮,共灸 3 壮,12岁以下者可灸 2 壮。8.用雀啄法灸列缺、合谷:火头距离皮肤 23cm,雀啄7 次为 1 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每穴灸 3 壮, 。整个操作过程约 25 分钟,每天 1 次或 2 次,7 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 1 天,治疗 3 个疗程。【提示】鼻部出血禁灸。(四)腰痛病(四)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多因身体素虚,肾精亏损,骨失所养,或劳作过度、运动失当,致腰腿疼痛。遇寒

12、、暑、湿邪气侵犯腰腿部时,可加重或诱发本病。本病依据 1994 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治则】温经活络,散寒止痛。【方法】回旋、横行、摆阵灸法。【灸疗部位】部位:腰椎及腰骶椎部、患侧臀部。穴位:环跳、委中。【操作】患者俯卧病床。1.摆阵法:双孔或多孔斗式灸具,置灸盒于腰椎、腰骶关节,盖上浴巾,温灸 3040 分钟,每 15 分钟吹药灰一次。2.悬灸法:火头距离皮肤 23cm,用横行法灸患侧臀部疼痛部位,灸至皮肤发红、发热,灸 10 次用手压一下。3.悬灸点穴法: 火头距离皮肤 23cm, 用回旋法灸环跳、委中,回旋 10 次为 1 壮,每灸 1 壮,用手压一下,每穴位各灸 8 壮。下

13、肢酸胀疼痛麻木部位,用左手平压腰部并向下滑动,火头随指尖移动,距离皮肤 2cm,滑动 10 次为一壮,共灸 79 壮。每天灸 1 次,10 天为一疗程,可连续灸 12 个疗程,若有腰椎滑脱等其他合并症,可灸 35 个疗程。【提示】椎间盘突出症须同时配合腰椎牵引治疗,病情严重时,应及时会诊。三、禁忌症三、禁忌症眼外伤、青光眼、眼底出血、发热、脑血管病急性期、高血压危象及早孕等患者禁用。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1.用灸时,火头应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如有皮肤烫灼伤,应对症处理。2.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火灾发生。3.治疗后,2 小时内勿擦洗灸疗部位,否则影响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